睡眠時可以自動學習,這是真的嗎?

2020-08-27 心理學行者Anna

白晝,有自己足夠多的精彩,而黑夜,也是一場獨特的旅行。在我們每個人短暫的生命長河中,有將近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黑夜的沉沉睡眠中度過的。很多人覺得睡覺實在太浪費時間,因此儘可能地壓縮,留出更多的時間來努力奮鬥。可是在睡眠剝奪的實驗中卻發現:過度地缺乏睡眠會導致一系列嚴重的問題。



睡眠真的沒有價值嗎?當然不是,造物主自有它的用意,如果生命中三分之一的時光都沒有任何價值,那不是太遺憾了嗎?而且,最近的研究發現,睡眠不僅是最好的補充劑,在睡眠中依然可以自動學習。

是的,你沒有聽錯,即使在夜晚,大腦也沒有停止它的活動,依然在幫助我們記憶知識,儲存精華。這真的是太神奇啦!究竟是怎麼發生的呢?如果想探究其中的秘密,我們首先需要來了解一下人類的睡眠。

人類的睡眠周期


科學研究發現,人類的睡眠有一個穩定的生物周期,每一個周期有90~100分鐘。在這個周期內,人們的睡眠又經歷了五個階段,分別為入睡期、淺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和快動眼動期。



在入睡期,我們的呼吸開始變緩慢,腦電波的頻率也開始更低,每秒產生3-7個波形,被稱之為θ波,這個階段的時間很短暫,只有2-5分鐘,接下來將會進入淺睡期。

在淺睡期,我們的身體開始放鬆,心率變緩,體溫降低,大腦的活動也開始放緩,會出現一些睡眠紡錘波和K-複合波,這些腦波的作用是為了防止我們被外界的刺激喚醒,所以這個階段我們並不太容易被叫醒。

接著到了熟睡期,這時大腦的活動降的更低,開始產生了非常緩慢的δ波,偶爾會有一些睡眠紡錘波。

在第四個階段深睡期,大腦中全是緩慢的δ波,大腦活動降到最低,人體的肌肉也全部放鬆。這個階段很難被喚醒。我們常聽到的夢遊、說夢話基本都發生在這個階段。

前面四個階段被合稱為非快速眼動期,因為這些階段沒有發生快速眼動的現象。而在快速眼動階段,心跳開始加快,呼吸開始急促,眼球開始左右快速移動,這個時候,人們正身處自己的夢境之中。

在快速眼動睡眠結束之後,又會進入下一個睡眠階段的循環。我們每個晚上都會經歷5-6個這樣的睡眠階段。

哪些階段的睡眠會產生自動學習?


可是了解了睡覺的階段,還是不知道為什麼在睡眠中可以自動學習呢?又是在睡眠的什麼階段開始自動學習的呢?別急,繼續往下看。

研究者發現入睡之後,大腦會自動清理記憶,扔掉那些沒用的東西,並將白天試圖記住的信息儲存下來。如同電腦中的系統清理軟體,定期過濾掉垃圾,留下最重要的東西。所以在經過一夜的睡眠之後,大腦不僅恢復了原來的能量,而且儲存了更多的記憶。


有研究者讓兩組學生分別花同樣的時間來學習單詞,一組在早上學,晚上檢查,另一組晚上學,學完睡覺,第二天早上檢查。結果發現第二組的學生記住的單詞顯著高於第一組的學生。這說明睡眠對於記憶真的有很大的作用。

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事實:不要去吝嗇你的睡眠,千萬不要在考前臨時抱佛腳,熬夜通宵。如果你想考前多補習一下,那不如改成白天好好看,晚上好好睡,說不定可以記住更多的內容。


除了對記憶的幫助之外,研究者還發現嬰兒的睡眠可以幫助他們分析和整理自己在清醒時所經歷的事情,從而更快地成長。


此外,在睡眠的淺睡階段,人們更容易記住一些舞蹈、樂器等身體技能類的規則。所以,如果你正在學習駕駛、舞蹈等需要身體技能的活動,不妨早晨多睡一會兒,因為早上的淺睡階段時間更長,更有利於大腦去學習這些身體技能。相比通宵達旦地熬夜練習,這可能真是一個「睡著都能贏」的好策略。

研究者認為,在睡眠之後,大腦會自動進入複習模式。而且這個過程中主要發生在睡眠的前兩個階段,所以即使是幾分鐘的小睡,對記憶也會有巨大的提升。

知道了這個小竅門,我們真的可以好好利用一番,每天培養小睡的習慣,也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你剛剛學到某些新知識苦於記不住的時候,不妨躺下眯一會,讓大腦自動幫你記憶。


如果你還是很懷疑,怎麼可能有這麼好的事情?那你不妨去嘗試驗證一下!總之,不要吝嗇我們的睡眠,它不僅在幫助我們的身體進行新陳代謝,更在幫助我們的大腦去消化知識,儲存技能。現在就讓我躺下來多睡一會吧!


備註:內容參考書籍《夜腦:在睡眠中自動學習的秘密》


相關焦點

  • 達文西睡眠法真的有效果嗎?
    >別慌,這種睡眠方法真的靠譜嗎他在1943年的《時代》雜誌上發表了自己的長達2年的睡眠計劃。在這段時間裡,他每隔6小時打盹30分鐘,也就是說每天只睡2小時。他堅持多相睡眠2個多月,每天累計只睡3小時,並且在博客上發表自己的睡眠日誌。他自曝說開始時很難適應,但到了實驗的後半段身體逐漸適應了這種睡眠周期,在夜晚也能保持清醒的工作狀態。
  • 「達文西睡眠法」是真的嗎?
    「達文西睡眠法」是真的嗎? 達·文西就是採用多相性睡眠
  • 睡眠時大腦可以激活與記憶相關的腦電波
    科學家此前已經發現,睡眠對於學習和記憶都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但具體機制尚不清楚。
  • 科學家開發出在睡眠學習的方法
    他用留聲機不停地播放「我的指甲味道很苦澀」這句話,每晚300次,持續了54晚。結果20名兒童中有8名停止了這種討人厭的怪癖。遺憾的是,那時還沒有設備能監測孩子們是否有較高的睡眠質量,實驗結果仍有待驗證……「首批針對睡眠中學習的可靠研究表明,當人們學習某樣東西時,實際上是在經歷我們夜間常有的數秒鐘微覺醒階段。」
  • 健康記憶枕真能促進睡眠嗎?
    1.睡眠記憶枕真的能促進睡眠、提高記憶力嗎?專家解答:目前監察部門對於床上用品只有一個較為寬泛的枕、墊類標準,並沒有針對床上用品裡所宣稱的保健功能設立明細準則。因此,市場上宣傳的睡眠記憶枕之類的產品,大多是在炒作保健概念,既無相關準則支撐,也沒有科學研究佐證。
  • 長期睡眠不足能改變基因?沒嚇人,這是真的……
    之前大家都在熱論睡眠不足能導致基因突變?還真不是空穴來風,人民日報曾發文《「提醒」長期睡眠不足將改變基因!不是嚇你…》講述這一觀點。《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研究發現,每晚睡眠不足6小時,持續一周就會導致體內700多個基因發生改變。即使一晚睡眠不足,也會對人產生嚴重危害。
  • 網傳5種「高質量睡眠法」,真的靠譜嗎?
    睡眠質量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需引起我們的重視。單純的時長並不能衡量睡眠質量,那麼,怎樣的睡眠才算高質量呢?我們在網上常聽說五種「高質量睡眠法」,它們真的有科學依據嗎?常見的睡覺壞習慣1.吃晚飯就睡覺在吃過飯之後身體的血液被調動到胃部進行消化工作,而我們身體裡邊的血液總量是穩定的,相對大腦的血容量在此時會減少,因此很容易出現瞌睡的症狀,如果在這種情況下睡覺,容易因為腦供血不足而導致中風,因此在吃過飯之後不管多麼瞌睡都不要馬上睡覺,最好活動活動再睡覺,可以防止中風以及心腦血管疾病出現。
  • 研究揭示了睡眠如何促進學習
    布朗大學的認知、語言和心理科學教授、通訊作者Yuka Sasaki說:「我希望這能幫助人們認識到,non-REM和REM對學習都很重要。」大部分REM發生在睡眠的最後幾個小時,因此這項發現強調了不縮短後期睡眠的重要性。當人們在晚上睡覺時,有很多睡眠周期。REM至少出現三次、四次、五次,尤其是在夜晚的晚些時候。
  • 多相睡眠,愛迪生、達文西每天睡1到4個小時?但這樣真的好嗎?
    原標題:多相睡眠,愛迪生、達文西每天睡1到4個小時?但這樣真的好嗎? 《哈姆雷特》以「生存還是死亡」為主題,將死亡與睡眠相比較。他有點誇張,但也有很多人視睡眠為敵人。
  • 張文宏:小學生要保證10小時睡眠,實現起來卻很難,危害大於學習
    這個時候你以為就休息了嗎,不是的,他還要洗漱、將第二天上學需要的東西收拾好,這樣一來也將近12點,上床休息到第二天早上6點半就要起床,7點準時出門上學,這樣的睡眠根本達不到8個小時,更何況小學生的睡眠要達到10個小時。那麼一個孩子睡眠不足會造成哪些危害呢?
  • 特定睡眠階段或可學習新知識
    因此,除了白天努力學習外,還需要給自己充足的睡眠來保證學習的效果。除了這種「複習」功能,我們在睡眠時能否學習全新的知識呢?阿納·阿爾濟等人的研究還發現,只有在非快速眼動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NREM)時期建立的聲音與氣味的聯繫,才可以持續到清醒狀態。但這一研究發現的聲音和氣味之間的聯結,只是一種簡單的條件反射,並且由於嗅覺反應較快地消失,對清醒後測量的限制性較大。因此,最近發表在《當代生物學》上的一項研究,採用了更為複雜的任務,為證實可以在睡眠中學習新知識提供了進一步的證據。
  • 每天都睡覺,但你真的了解睡眠嗎?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每天都睡覺,但你真的了解睡眠嗎? @嘉定的小夥伴們,大家每天睡得好嗎?
  • 【快速學習法】如何在睡眠的時候利用潛意識學習?
    早在中國古代,就有「夢授」的記載,漢語成語「夢筆生花」就是一個有關在睡夢中進行學習的美好傳說。當然,這只是一種幻想。但是,在現代科學技術飛快發展的時代,這種幻想有可能逐步成為現實。據說,在日本,就有人正在試行一種睡眠學習法。所謂睡眠學習法,顧名思義,就是使人可以利用睡覺來學習。
  • 美科學家新發現:睡眠時人腦會「自動清洗」
    大腦是生物體的管理總部和指揮中樞,目前人類對腦科學的研究程度還比較淺顯,但是科學家們已經意識到這是一門極為重要的學科,在腦科學方面的研究,未來將會為人類不斷的帶來驚喜和技術方面的進步。近日有美媒報導,美國波士頓大學的腦科學家們發現了人在睡眠時的「洗腦」現象,並且用儀器將其拍攝了下來,整個「清洗」過程一覽無遺,而之前從未知曉有這樣的事情一直在發生。
  • 擁有超級學習力有多爽?《睡眠英語》的獨門單詞記憶法
    這還不是全部,另有額外220萬的安家費,和近400萬的科研經費,任她自由支配。這種開掛了人生,想必誰都想要,不想甩在後頭,唯有學習更多的知識和技能才有機會躍升,但是現實常常很骨感—明明已經很努力,效果卻不如人意!為什麼都是一天24小時,除非不睡眠,同樣的知識量,有些人就是學起英語來就是比你輕鬆?難道真的就只是天生註定?當然不是。
  • Bose第二代遮噪睡眠耳塞評測:上千卻不能聽歌的耳塞,值嗎?
    用戶在選擇好喜歡的音效後,就可以傳至耳塞內儲存播放。這也就意味著,使用耳塞播放音效時,手機端無需保持打開 app,耳塞自己就能充當播放器的角色。遮噪、助眠,真的有效果嗎?平躺著睡時,Bose 這款睡眠耳塞可以做到「基本無感」。小巧、輕薄的造型,加上親膚的矽膠耳套,舒適度做地很出色。▲ 耳套非常柔軟側躺著睡時,舒適度就沒 3M 耳塞那樣好了。
  • 「分段睡眠」火了!它真的能睡得又少又好嗎?
    前段時間,搜狐執行長張朝陽分享的「分段睡眠」火了,一時掀起了的分段睡眠熱潮。 他談及自己的睡眠方法,每天只睡4個小時,並嚴格執行分段睡眠法,即先睡2個小時,被鬧鐘叫醒後,他會榨蔬菜汁或是幹別的事,保持1個小時的徹底清醒狀態,再接著睡2個小時。
  • 麻省科學家:睡眠會影響學習效率
    關於這一課題,麻省理工學院大腦與認知科學研究人員和《自然》雜誌合作,做了一項實驗。他們通過智能手環監測了100名學生,並且對比了他們的學習效率和期末成績後發現:睡眠越充足的學生,學習成績越好。腦科學家通過檢測發現,這樣做不無道理,因為在深睡眠階段,白天用過的神經路徑會被再次激活,所習得的技巧得到鞏固強化,甚至生長出新的神經元形成長期的記憶。因此可以說「大腦是在一邊休息,一邊學習『真真正正實現』躺贏」。
  • 止鼾器真的對打鼾有用嗎
    止鼾器是一種止鼾儀器,可用於控制患者的鼾聲,恢復健康的睡眠。那麼,止鼾器有用嗎?真的能止鼾聲嗎?這是人們比較在意的問題,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文對止鼾器的介紹吧。止鼾器真的對打鼾有用嗎?電子生物止鼾是物理療法,它利用生物脈衝穴位療法,通過腕部的神經脈搏,傳送鼻咽部組織,有效激活中隔的三叉神經末梢,並轉移傳導,使鼻腔開通、呼吸暢順,使原本阻塞的呼吸道恢復暢通,達到最舒服的呼吸效果,無需插電或再另外增加任何東西,只需要每天睡覺時戴在手腕上,能夠有效減輕打呼嚕症狀。
  • 破除英語學習死循環,《睡眠英語》推英語超級學習法
    但在傳統認知裡,「懶」和學習好似乎是天敵,很多人為了追求學習量,只能被迫壓縮自己的休息時間。然而腦科學界的最新研究結果出人意料,睡眠不僅可以讓我們恢復精力,我們甚至可以躺著就把單詞給背了。這表明睡眠不僅可以調節人體生物機能,其還能拓展至大腦對於聲音信息的整理和記憶。去年發表在《Current Biology》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對此進一步推進,研究人員給參試者播放了幾對虛構的單詞和其假定的含義,比如「guga」的意思是大象,待他們睜眼後進行詞義對應測試,結果參試者能答對大部分,也就是說睡眠學習的能力可以拓展至詞彙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