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此前已經發現,睡眠對於學習和記憶都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但具體機制尚不清楚。德國研究人員最新發現,人在睡眠時大腦可以激活與記憶相關的腦電波,這對學習至關重要。
德國波鴻魯爾大學與波恩大學的研究人員向接受測試者展示了一系列照片並要求他們記住,接著讓受試者入睡,在此過程中監測他們大腦活動情況,並測試他們醒來後記住了哪些照片。
結果顯示,當受試者觀看照片時,他們的大腦會產生「伽馬節律」,而睡眠時大腦會重新激活相同類型的「伽馬節律」。
「伽馬節律」是人在高度集中注意力或進行記憶活動時出現的高頻腦電波。觀看不同圖像時,受試者大腦的「伽馬節律」模式有所不同。無論這張照片最終被記住與否,相關的「伽馬節律」模式都會在受試者睡眠時被重新激活。
根據監測到「伽馬節律」的不同,研究人員將人腦對一張照片的處理過程分為「表面加工」和「深加工」兩個階段。「表面加工」發生在受試者最初觀察照片時,之後是「深加工」。
研究人員發現,圖像能否被記住,與「深加工」關係更大,但決定性因素與另一種高速腦波相關,即由大腦海馬體產生的「尖波漣漪」。當大腦海馬體產生「尖波漣漪」時,才能重新激活與「深加工」相關的「伽馬節律」,促使這張照片被記住,而這一過程只發生在睡眠時。
相關研究報告發表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來源:新華網)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