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整理!巴斯夫、科思創、三菱、東麗、贏創...全世界新材料巨頭...

2020-11-23 騰訊網

點擊播放 GIF 1.1M

來源:流程工業

新材料產業的發展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國防實力的重要標誌,快來和小編一起盤點全球新材料企業吧~

新材料產業的發展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國防實力的重要標誌,因此世界各國紛紛在新材料領域制定出臺相應的規劃,竭力搶佔新材料產業的制高點。

目前,發達國家仍在國際新材料產業中佔據領先地位,世界上新材料龍頭企業主要集中在美國、歐洲和日本。

世界各國新材料領域相關發展計劃一覽

來源:前沿材料

日本新材料企業

(部分,排名不分先後)

京瓷

1959年創立,總部位於京都市。京瓷大部分產品與電信相關,包括無線手機和網絡設備、半導體元件、射頻和微波產品套裝、及光通訊網絡中的光電產品等,截止到2018年3月,銷售額達1,577,039百萬日元。

三井化學

三井化學是日本最大的化工企業集團之一,是日本第二大綜合性化工公司,是從事增值特殊化學品,塑料及其他材料的領先生產商和供應商,產品面向汽車,醫療,包裝,農業,建築,工業,造紙,紡織,以及半導體和電子市場,截止到2018年3月,員工達17,277人。

三菱化學

三菱化學公司是一家綜合公司,由三菱化成公司和三菱油化有限公司於1994年10月1日合併而成。公司通過其三個主要部門提供其廣泛產品:功能材料和塑料產品(包括信息及電子產品、專業化學製品、製藥);石油化工;碳及農業產品。雖然鋁、片塑產品、及塑料包裝等功能材料佔銷售額的55%還多,但公司還是把長期目標放在了專業化學製品及製藥上來。

旭化成

公司成立於1931年5月21日,總部位於日本東京,員工人數34,670人。旭化成經營的業務有以化學為核心技術的紡織品、化學品和電子材料等,在能夠發揮本公司技術實力的領域,在全球範圍內拓展業務。

東麗

東麗集團成立於1926年1月,是一家綜合性化工集團企業,在全球25個國家和地區進行著事業運作,截至到 2017 年 3 月,員工總人數達46,248人。除了作為東麗之根基的纖維及紡織品,塑料及化成品事業之外,東麗同時推進著其他全球重要事業領域,諸如IT相關產品,碳纖維複合材料,醫藥和醫療產品,環境與工程包括水處理等事業的發展。

信越化學

日本電子材料的龍頭企業之一,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矽片供應商,是以矽元素為核心的產品系列還包括有機矽系列。信越還在HDD等用稀土磁鐵、半導體用光刻膠、環氧模塑料及液態環氧封裝材料扮演著重要的供應商角色。

旭硝子

旭硝子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日語:旭硝子株式會社),為全球第二大玻璃製品公司,1907年成立至今超過一百年。旭硝子產品為各種玻璃製品與半成品,及少量化學產品,目前銷售對象為LCD製造廠,汽車業、燈具業、建築業等。

日立金屬

日立金屬株式會社產品涵蓋電子、汽車、機械、建築和環境等領域,如IT部品和材料,磁性應用部件,平板顯示屏,計算機和半導體集成電路器件,汽車零部件和材料,環保系統產品,航空航天和核電工業材料等。

三井金屬

三井金屬在非鐵金屬資源的開發和生產,在提供亞鉛、銅、鉛貴金屬等的基礎素材方面已有一個多世紀的歷史。擁有5大業務領域,包括電子材料、汽車零部件、環境事業、傳統的金屬行業以及囊括了伸銅、陶瓷、結晶等有色金屬的相關行業。

新日鐵住金

新日鐵住金是日本一家大型鋼鐵公司,前身分別為新日本制鐵(簡稱新日鐡)與住友金屬工業(簡稱住金),為提升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兩家公司於2012年10月1日合併並改為現名。2018年7月19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新日鐵住金位列198位。

美國新材料企業

(部分,排名不分先後)

埃克森美孚

埃克森美孚通過其關聯公司在全球大約20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其產品應用於粘合劑、農業、汽車、建築和構造、消費品、衛生保健和醫療用品、工業應用、標籤、潤滑劑、非織造布和包裝等領域。

陶氏杜邦

陶氏化學成立於1897年,業務範圍包括功能產品、高新材料、基礎材料、健康和農業科技等。杜邦成立於1802年,業務包括電子材料、電子通訊、作物保護等。2015年,陶氏化學和杜邦美國宣布合併新公司將成為全球僅次於巴斯夫的第二大化工企業。 2018年7月19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陶氏杜邦公司位列147位。

3M公司

3M公司創建於1902年,全球總部位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聖保羅市。作為一家世界領先的多元化科技創新企業,3M的產品和技術早已深深地融入人們的生活。100多年以來,3M開發了近七萬種產品,從家庭用品到醫療產品,從運輸、建築到商業、教育和電子、通信等各個領域。

美鋁公司

美鋁公司是世界鋁生產製造業的領導者,致力於生產鋁這種具有可持續性的產品,主要產品包括壓延產品、輪轂、鍛件、緊固件系統、精密鑄件以及建築系統領域的解決方案等,其技術還涉及包括鈦鎳超級合金在內的其他輕金屬。

美國鋼鐵公司

美國鋼鐵公司成立於1901年,由卡內基鋼鐵公司和聯合鋼鐵公司等十幾家企業合併而成。生產範圍包括鐵礦砂、煤、白雲石和其他有色金屬的開採,各種鋼管、鋼板 、鋼軌的製造,化工產品,石油鑽探和採油設備。在坦克車身、重炮等武器製造方面佔有重要地位,還參與建築、造船等業務。

PPG 工業公司

PPG工業公司始建於1883年,總部設在美國匹茲堡市,是全球性的製造企業,生產及經營塗料、玻璃、玻璃纖維及化學品,在世界上位居行業先導地位。

康寧公司

康寧公司是特殊玻璃和陶瓷材料的全球領導廠商。基於160多年在材料科學和製程工藝領域的知識,康寧創造並生產出了眾多被用於高科技消費電子、移動排放控制、電信和生命科學領域產品的關鍵組成部分。

亨斯邁

亨斯邁是特殊化學品的全球製造商及營銷商。亨斯邁公司為多種全球性產業提供基礎產品,這些產業包括化學、塑料、汽車、航空、紡織品、鞋類、油漆與塗料、建築、技術、農業、保健、洗滌劑、個人護理、家具、電器與包裝。

伊士曼化學公司

伊士曼化工公司是國際領先的化學品公司,總部位於美國田納西州的金斯堡,公司生產1200多種化學品、纖維及塑料製品。伊士曼是全球最大的包裝用聚酯塑料供應商,塗料原材料、特種化學品及塑料的領先供應商,醋酸纖維素纖維及基本化學品的主要供應商。

空氣化工產品公司

世界上唯一的同時生產氣體產品和化學品的公司,除了工業氣體產品,工藝和特種氣體產品之外,還提供相關設備,特種化學品和化學中間體產品。

德國新材料企業

(部分,排名不分先後)

巴斯夫

巴斯夫股份公司(BASF SE)成立於1865年,公司總部位於萊茵河畔的路德維希港。巴斯夫集團在歐洲、亞洲、南北美洲的41個國家擁有超過160家全資子公司或者合資公司。2018年7月19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巴斯夫位列112位。

贏創

贏創工業集團(Evonik Industries AG)是一家全球領先的特種化工企業。取得盈利性增長,並不斷提升企業價值是贏創的核心戰略。贏創的業務專注於全球發展大趨勢,即健康、營養、資源效率和全球化。

朗盛

朗盛集團是一家德國特殊化學品集團,總部及主要業務運營位於科隆。2004年,拜耳集團進行戰略重整分拆,將其化學品業務和部分聚合物業務進行了剝離,朗盛隨之誕生。

漢高

德國漢高公司1876年9月26日創建於亞琛,漢高公司的業務重點在於應用化學。經140多年發展,漢高從80個工人企業擴展成為世界性的集團公司。

博世

博世是德國的工業企業之一,從事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工業技術、消費品和能源及建築技術的產業。2018年7月19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博世集團位列75位。在2018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博世排名第131位。

西格裡

西格裡集團(SGL Group - The Carbon Company)是全球領先的碳素石墨材料以及相關產品的製造商之一,擁有從碳石墨產品到碳纖維及複合材料在內的完整業務鏈。

科思創

2015年9月,一個具有150多年歷史的先鋒企業宣布了一家充滿願景的新公司的誕生。拜耳材料科技 正式更名為科思創,成為一家獨立運作的公司。科思創業務範圍主要集中在製造高科技聚合物材料及研發日常生活多領域的創新解決方案。所服務的行業主要包括:汽車、電氣和電子、建築、運動休閒等。

EOS

EOS (Electro Optical Systems)3D列印公司成立於1989年,是世界著名的快速成型設備製造商和e-製造方案提供商。

默克

默克集團創建於1668年,擁有約350年歷史,總部位於德國達姆施塔特市,該集團主要致力於創新型製藥、生命科學以及前沿功能材料技術,並以技術為驅動力,為患者和客戶創造價值。

蒂森克虜伯

蒂森克虜伯股份公司由蒂森股份公司和克虜伯股份公司於1999年3月合併而成,產品範圍涉及鋼鐵、汽車技術、機器製造、工程設計、電梯、及貿易等領域。蒂森克虜伯集團為德國第五大工業公司。

俄羅斯新材料企業

(部分,排名不分先後)

俄羅斯納米集團

俄羅斯納米集團成立於2007年,是新興納米產業的領頭羊,通過對納米科研項目科技先進性、投資可行性和市場運作等方面進行一系列的評估,實現納米產業設計的商業化,被梅德韋傑夫總統稱為「國家知識密集型產業最強有力的發展工具之一」。

俄鋁聯合公司

俄羅斯鋁業聯合公司,簡稱俄鋁聯合公司,是由俄羅斯鋁業公司(Rusal)、西伯利亞一烏拉爾鋁業集團(Sual),以及瑞士嘉能可國際公司(GlencoreInternational AG)的原鋁及氧化鋁資產在2007年4月1日合併成立的大型綜合性跨國鋁業公司。俄鋁聯合公司專注於從鋁土礦到原鋁等鋁上遊環節的生產,屬於專業化經營的公司。

謝韋爾鋼鐵公司

謝韋爾鋼鐵公司(Severstal)原名為切烈波維茨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位於沃洛格州伏爾加河上遊、雷客斯克水庫北部,是俄羅斯大型鋼鐵公司之一。

俄羅斯銅業公司

俄羅斯銅業公司成立於 2004 年,總部設在俄羅斯的奧爾斯克,是俄羅斯第三大精煉銅生產商,通過開採礦石和收集二次原料來生產銅精礦、粗銅、電解銅、銅棒和最終產品。

諾裡爾斯克鎳業公司

諾裡爾斯克鎳業公司是大型的鎳和鈀產品生產企業。諾裡爾斯克鎳業礦冶公司佔有世界鎳產量的18%,銅產量的約2.5%,鈀產量的近50%以及鉑產量的約13%。

VSMPO-AVISMA公司

VSMPO-AVISMA公司是大型的鈦生產商,位於上薩爾達,主要生產鈦,鋁,鎂和鋼合金,業務與世界各地的航空航天公司合作,如波音公司和空中巴士公司。

奧布寧斯克研究和生產企業

奧布寧斯克研究和生產企業屬於俄羅斯聯邦國立科學中心,是俄羅斯航空航天局的下屬企業。該企業專門從事非金屬材料以及複合材料製品及製件的研究和試生產,主要服務於俄羅斯的飛彈、飛機以及和太空飛行器的零部件研究及生產。

「HaloPolymer」滷化聚合物集團

俄羅斯滷化聚合物集團的含氟聚合物產量在世界上排名第四,佔世界市場份額的9% ,其製冷劑、氟樹脂和氟橡膠的產量位居全俄第一。

韓國新材料企業

(部分,排名不分先後)

三星

三星集團是韓國 最大的跨國企業 集團,同時也是上市企業 全球500強,三星集團包括眾多的國際下屬企業,旗下子公司有:三星電子 、三星物產 、三星航空、三星人壽保險 、雷諾三星汽車 等,業務涉及電子 、金融 、機械 、化學 等眾多領域。

LG化學

LG化學隸屬於韓國三大集團之一,自1947年成立以來在半個世紀的時間裡,LG化學以石油化學、信息電子材料、二次電池等三個事業為中心,通過國內外數十個生產法人、研究所和營銷組織,大力開展國際化經營活動。

SK化學

SK集團是韓國第三大跨國企業,主要以能源化工、信息通信為兩大支柱產業,旗下有兩家公司進入全球五百強行列。目前, SK 及其附屬機構在全球擁有 30,000 多名員工、 124 個辦事處和子公司。

韓國工程塑料

韓國工程塑料 (韓國工程塑料株式會社KOREA ENGINEERING PLASTICS 簡稱:KEP)是一家合資公司,是電子、電氣、汽車、OA機器和產業機械等產品廣泛使用的POM樹脂供應商。

韓國浦項鋼鐵公司

韓國浦項鋼鐵公司成立於1968年4月1日成立,總部位於韓國浦項南港口,主要產品包括冷熱軋、線材、電工鋼、鋼板、不鏽鋼等。

其他地區新材料企業

(部分,排名不分先後)

Tips

感謝您抽出·來閱讀此文

相關焦點

  • 科思創、奇美、三菱、帝人、三星、LG市面通用牌號
    本文主要整理了SABIC、科思創、出光、三菱、帝人、三星、LG、三養、奇美、大風的通用PC的規格,並把各廠的對抗、替代規格以表格形式列出,同時也對各個供應商的通用PC的命名。 規則進行了簡析(僅限通用PC)。
  • 比利時兩大化工巨頭接連對科創板企業舉起「專利...
    指控容百科技侵犯優美科的ZL201280008003.9號「具有低可溶性鹼含量的高鎳陰極材料」的發明專利,並索賠6200餘萬元。 比利時兩大化工巨頭同時向科創板企業「開槍」,反映出當下歐洲企業與中國企業競爭呈現日益激烈的趨勢。
  • 一文了解化工巨頭最新動態
    (TORAY INDUSTRIES) 17、住友化學(SUMITOMO CHEMICAL) 18、贏創工業(EVONIK INDUSTRIES) 19、信越化學(SHIN-ETSU CHEMICAL) 20、科思創(COVESTRO)
  • 德州-科思創2805物性表
    德州-科思創2805物性表PC是一種工程材料,具有特別好的抗衝擊強度、熱穩定性、光澤度、抑制細菌特性、阻燃特性以及抗汙染性。PC的缺口伊估德(0TChed Izod impact stregth)非常高,並且收縮率很低,一般為0.1%~0.2%。
  • 萬華化學利潤「腰斬」全球最大MDI巨頭迎來艱難時刻
    來源:中國經營報萬華化學利潤「腰斬」 全球最大MDI巨頭迎來艱難時刻本報記者/茹陽陽/吳可仲/北京報導兩年前,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華化學」,600309.SH)以522億元吸收合併萬華化工,其MDI(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產能超越巴斯夫
  • 惠普推出可復用的PP材料 拓展3D列印市場
    惠普繼續拓展3D列印市場,聯合化工巨頭巴斯夫推出新型高重用性的PP(聚丙烯)3D列印材料。這種通用性強、耐用且耐化學腐蝕的材料已通過HP生產級3D列印系統的認證,可在性能和成本之間實現理想的平衡。惠普推出復用性PP材料 拓展3D列印市場惠普公司3D列印和數字製造臨時總裁Ramon Pastor說:「應對新冠疫情危機使得3D列印行業出現了分水嶺。惠普及其合作夥伴已經用3D列印技術製造了230萬個零件,以彌合供應鏈之間的差距,實現本地化生產,並在一線幫助醫療從業者。惠普將繼續執行既有的戰略,推動創新的3D列印新材料、解決方案和合作夥伴關係向前發展。」
  • 製鞋新理念,TPU材料應用風潮正席捲鞋材製造領域
    這種技術來源於巴斯夫公司發明的boost顆粒,也就是E-TPU(發泡熱塑性聚氨酯),實際上是將普通TPU材料在高溫高壓環境下進行發泡處理使其膨脹到數倍於原來大小,再將發泡顆粒聚集成型為鞋材中底。這種中底具有獨特的結構,可以提供強大的回彈力和減震效果,遠勝於傳統的EVA材料。
  • 生物基材料PDI可以替代傳統異氰酸酯應用於水性聚氨酯
    目前很多國際行業巨頭,比如巴斯夫、科思創、日本三井化學,它們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進行PDI的研究。科思創公司的研究較為領先,於2015年1月15日宣布了其採用生物技術,以非糧食獲得的澱粉糖生物發酵製備賴氨酸,賴氨酸生物脫羧酶催化下製備1,5-戊二胺,而後製備五亞甲基二異氰酸酯(PDI)。科思創其後推出一系列以PDI為原料的水性聚氨酯產品,包括用於水性雙組分交聯劑。
  • 科思創推出一種新型固化劑,使水性聚氨酯塗料快速乾燥!
    使用來自科思創的新固化劑BayhydurQuix306-70配製的水性聚氨酯塗料具有溶劑型塗料類似的優異性能:快速乾燥、性能和外觀。然而,科思創現在已經克服了切換技術的障礙:3月19日至21日,公司將在德國紐倫堡舉行的2019年歐洲塗料展上展示BahydurQuix306-70。
  • 東麗開發出遷移率達13cm2/Vs的塗布型CNT-TFT,2016年實用化
    巴斯夫在日本設立電池基地 日本開發出傳感器終端用非易失性MCU,耗電量可降至1/80 松下熱電轉換元件新製法,單位面積發電量升至4倍 瑞薩中國區掌門人緹敏之:今後的核心是汽車和工業半導體   東麗2014年2月12日宣布,採用單層碳納米管(CNT)製造的塗布型TFT獲得了較高的工作性能,載流子遷移率達到13cm2/Vs,電流的導通
  • 輕量節能成大趨勢 國際橡塑展車用新材料新技術一覽
    在汽車電動化、輕量化的迫切需求下,一批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輕量節能、環保舒適的汽車全新材料解決方案將在CHINAPLAS 2018國際橡塑展上亮相,下面就讓我們先睹為快。巴斯夫:全新解決方案減輕車重 提高駕乘體驗巴斯夫此次推出一系列全新材料解決方案可在幫助減輕車重的同時,改善車體外觀並提高駕乘體驗。
  • 解讀|新產業目錄對聚氨酯行業影響幾何?
    ADI市場全部由贏創、科思創、巴斯夫等國際巨頭佔據,隨著萬華化學HDI、HMDI、IPDI項目陸續投產,我國在ADI產品系列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除萬華化學外,還有多家聚氨酯企業也在積極研發ADI產品,爭取在相關領域取得新突破。
  • 中礦資源主要產品鋰銣銫列入國家新材料創新發展計劃__上海有色網
    SMM網訊: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聯合下發《關於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實施新材料創新發展行動計劃,提升稀土、釩鈦、鎢鉬、鋰、銣銫、石墨等特色資源在開採、冶煉、深加工等環節的技術水平,加快拓展石墨烯、納米材料等在光電子、航空裝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領域的應用。
  • 製造採用了贏創3D列印阻燃尼龍12粉末和輕質泡沫材料
    作為車隊贊助商,贏創為本次奪冠的全新DIAN Racing 2020賽車提供了3D列印阻燃尼龍12粉末和ROHACELL輕質泡沫材料,用於車身及部件的製造。在設計過程中,贏創還為車隊進行了技術指導。在今年2020大學生電動方程式汽車大賽的新車設計中,同濟電車隊的隊員們綜合眾多的思路,決定採用ROHACELL超輕量化硬質泡沫進行車身製造,並對電池模組框架、控制器殼體結構等提出了運用阻燃尼龍12材料,藉助3D列印技術完成零件製造的構想。3D列印的零部件不僅能夠實現複雜結構的設計和製造,還能有效減輕車身重量,在加工周期、成本等方面也頗具優勢。
  • 三菱客機或徹底死掉,「日本製造神話」還是要塌了?教訓太慘痛
    支線客機的開發資金以及開發人員,並且正在考慮將凍結三菱支線客機的業務。那時候日本人相當自信,認為中國用來6年造出飛機,並且要用13年才能交付,那麼日本就要5年就要交付第一架MRJ客機,於是三菱公司將支線客機交付計劃時間定為了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