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報導
據日本雅虎報導,近日,日本三菱重工宣布將大大降低第一批國產噴氣式支線客機的開發資金以及開發人員,並且正在考慮將凍結三菱支線客機的業務。這一決定對於整個日本製造業而言,無異於一道驚天霹靂,甚至有人將其稱為半個世紀的依賴日本製造業塑造的「神話」將就此徹底坍塌。三菱支線客機此前叫做MRJ支線客機,這架客機的誕生就與中國息息相關,而其沒落也給我們很大的啟示。
2008年的時候,中國首架支線客機ARJ21客機試飛成功,從此中國民航客機走向歷史舞臺,而這一舉動也深深刺激到了日本,作為交通領域的亞洲先鋒,日本不甘心航空也被其他國家搶了先。
三菱支線客機
據獲悉中國的ARJ21客機立項於2002年並計劃於2015年交付。那時候日本人相當自信,認為中國用來6年造出飛機,並且要用13年才能交付,那麼日本就要5年就要交付第一架MRJ客機,於是三菱公司將支線客機交付計劃時間定為了2013年。
從立項到交付只有5年,這個想法是何等瘋狂,但日本人對重現當年的「新幹線神話」那可是自信十足,三菱重工為MRJ客機投入上千億日元的資金,並且有全球最大的客機製造商美國波音相助,在財力與技術雙重加持下,當時外界對MRJ客機的質疑聲並不大,甚至很快MRJ客機迎來了第一批客戶。
ARJ21客機
然而,這一次日本人很顯然高估了自己。在後續的設計中,日本人發現客機在測試環節多次出現故障,困難重重,直到2014年首架MRJ客機下線,而且後續的實機測試中同樣問題重重。到了2017年,日本人發現自己預計投入的6000億日元已經用盡,三菱重工一咬牙,再投2000億日元。但是慢慢地,此前的客戶已經失去了耐心,不少客戶已經取消了訂單,在2016年之後,MRJ客機就再也沒有一單。
2019年,由于波音737 MAX爆發嚴重空難事故,而通過波音走後門拿到國土交通省通行證的三菱客機也受到波及,因為國土交通省與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是合作關係,波音事故後,已經曝出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對737 MAX客機審查不力。
受到波音波及的三菱客機未來「衝喜」,將MRJ客機改名Space Jet客機,然而萬萬沒有想到,負責為三菱客機提供化學材料的東麗公司突然宣布將停止為三菱公司提供機身材料,這相當於在材料上將客機給卡死。而日媒進一步挖掘內幕才得知,東麗公司竟是受到美國波音的威脅,不能給三菱供應材料。不是之前三菱與波音才合作得親密無間,甚至為其「背鍋」麼?怎麼波音會在背後下陰招呢?
三菱客機
在737 MAX事故後,波音的民航客機市場受到重創,因為波音此前收購了巴西航空的支線客機認為,本著「蚊子腿上的肉也是肉」的原則,波音想在支線客機方面加大投入從而挽回一些損失,然而他們猛然發現,他們的「合作夥伴」三菱的支線客機竟成為其市場上的競爭對手,於是乎波音對三菱客機毫不猶豫痛下殺手。
到了2020年,三菱客機的生存狀況更加堪憂,受疫情影響客機的生產進度更加被拖延,而三菱客機已經4年沒有接到新訂單,首批訂單推遲6次至今未能交付,如今可以基本確定三菱客機已經「死了」,隨著日本製造神話一同要被埋葬。
從三菱客機的遭遇上我們不難看出,即使是當年創造奇蹟的日本製造,也還是因受制於人而破滅,這個教訓太慘痛。實際上此前我們的C919客機遭遇美國發動機斷供風波以及CR929項目被俄羅斯技術所限制,就可以看出我們在發展民航客機的道路上也不平坦,因此堅持走獨立自主的發展道理,發展完整的工業配套產業肯定是不會錯的。(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