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難忘的師生「奇緣」|鐘山區第三實驗小學教師曾莉

2021-01-13 天眼新聞

「河水清清天氣晴,小小青瓦大眼睛……」近段時間,不少細心的鐘山區保華鎮奢旮村村民發現,每天,村民劉世先家總會傳出孩子清朗的讀書聲。  有好奇的村民拉著劉世先問:「你家兩個姑娘讀書認真哦!哪個教她們?」看著村民羨慕的表情,劉世先驕傲地回答:「是娃兒些的姑姑。」  劉世先所說的「娃兒們的姑姑」就是我。我叫曾莉,是鐘山區第三實驗小學的一名教師。給劉世先當「家庭教師」,是我這幾年的使命和擔當。   劉世先家與我的「奇緣」,得從2017年說起。

這一年,作為貧困戶的劉世先家,成為了我的幫扶對象。從懵懂青澀的少年到意氣風發的青年,在扶貧工作中的點點滴滴、與貧困戶的相互「幫扶」見證了曾莉的成長,角色的轉變也見證了曾莉與劉世先家不解的師生情。  轉眼間,我與劉世先家結對幫扶已近四年。回憶起初到劉世先家走訪時:一家人居住在一座老瓦房內,因為年久失修,昏暗的屋內四處漏風,屋內最值錢的家電就是一臺電視機了,可以用「家徒四壁」幾個字來形容他們家了。   劉世先的丈夫生病前,兩人一年到頭在外地的廠裡或工地上辛苦勞作,三個孩子的相繼出生,給一家帶來無比的喜悅,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年邁的父母需要照顧,年幼的孩子嗷嗷待哺,日子還是過得緊巴巴的。

2017年時,劉世先的丈夫馬永相生病了,家裡的頂梁柱倒下了,一下子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困難,並且還欠了很大一筆債務,家庭變得一貧如洗。巨大的生活壓力,讓馬永相不堪重負,整日借酒消愁,也讓劉世先愁眉不展。  我的到來,讓劉世先找到了傾訴的對象。我主動融入,摒棄「過客」思想,通過與劉世先的交流,我了解了他們一家的情況,也讓她的心情十分沉重。  如何幫助他們一家儘快脫離貧困?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中。   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馬永相對於上門來的幫扶幹部並不買帳。在長久的貧困中,他對於生活已經少了很多期待,每天「浸泡」在酒罈子裡。

為此,我當好「老師」,對症下藥,結合現實「因材施教」。我上門拉家常、和劉四鮮談孩子。漸漸地,劉世先一家也漸漸習慣了我的存在,也喜歡上了這個上門的幫扶幹部,從開始的「曾老師」變成了「小妹」、「姑姑」。  來得多了,我和馬永相自然熟絡起來。  我總是鼓勵馬永相夫妻倆要樹立信心,不要被眼前的困難嚇到。我時常關注各類招工信息,不時地提供給馬永相,讓其參考;了解扶貧政策,及時幫他們家爭取;她們家的困難和需求,也及時向上級部門反映。   馬永相把一切看在眼裡,對我這位傾心幫扶的「小妹妹」也開始認可起來,也讓他燃起了生活的希望,立志要靠自己的雙手實現脫貧致富。

不久後,馬永相重拾行李,踏上了外出務工的列車,留在家照顧老人和孩子的劉世先也沒有閒著,她在村裡的學校食堂找了一份工作,負責做飯。閒餘之際,還在周邊打點零工,一家人踏上了自力更生、勤勞奮鬥的脫貧之路。  劉世先一家的變化,讓我興奮不已,但她的幫扶之路並未止步。我仍不時地與劉世先聯繫,向她講解扶貧政策,了解一家人的狀況,工作閒暇之餘,也時不時地到劉世先家走「親戚」,給孩子帶玩具或學習用具……  通過一年多的努力,這個看似「無可救藥」家庭竟悄然地發生了變化。老人和孩子臉上的笑容多了,所欠的債務還清了,家裡的也有了存款。   2018年,劉世先家獲得了3.5萬元的危房改造補助,夫妻倆在距離老屋不遠處修建了新房。這一年,他們家脫貧「摘帽」了。

2019年,劉世先一家搬進了兩層樓房裡,房前屋後打掃得乾乾淨淨;寬敞明亮的客廳裡充滿了家庭的溫馨,擺放著氣派的大沙發;美觀實用的廚房裡,鍋碗瓢盆、柴米油鹽等各項生活用品擺放井井有條,屋內環境乾淨清爽。  孩子們也有了自己的書桌,用劉世先的話說:「自己沒有好好的上學讀書,希望在下一代身上得到補償,將克服一切困難也要讓孩子好好上學讀書。」  如今,在劉世先夫妻倆的精心經營下,一家人日子越過越紅火,越奔越有勁了,全家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一家人正在致富的康莊大道上邁步前進!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謝勇勇

編輯 屠琪

編審 馬剛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我與學生李芬的故事|望謨縣實驗高中副校長劉秀祥
    我叫劉秀祥,是望謨縣實驗高中副校長。從教八年,遇到了無數讓我難忘的人。但是最讓我牽掛的還是李芬和李開姐弟,每次看到他們,都會讓我的心碎了一地,好似看到曾經的我一樣。我去找了她同宿舍的同學,才知道李芬一天就是一頓飯,同學們接濟她,她也不要,因為她也知道同學們經濟都不是太寬裕。幾番了解下,我才知道她家裡媽媽和叔叔智力障礙,爺爺年邁,弟弟在讀小學,唯有父親一人掙錢養家,三畝薄田,食不果腹。了解後的我心特別的痛,那種被針扎的感覺,似乎看到曾經的自己。
  • 「新聞特寫」「小故事」裡的大情懷
    「教育扶貧是我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環,這是一段我將銘記於心的青春記憶,也是一段我永遠珍藏的奮鬥歲月……」日前,在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民族文化活動中心,工作剛滿兩年的鄉村教師譚海燕講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教育扶貧故事。
  • 「13月亮歷」如何從《冰雪奇緣1》看四個顏色的圖騰呢?
    因為妹妹安娜的「越線」,所以姐姐的魔法誤傷妹妹。魔法從來都是人類所恐懼的。所以這個社會的要求是──不準使用魔法,而妹妹也被催眠忘記這個回憶。在《冰雪奇緣》裡面始終都在探討「恐懼」這個詞。故事軸心轉向妹妹安娜找回姐姐,但魔法又誤傷了妹妹。──冰凍了妹妹的心。在這裡發生了兩個主題,常常是安娜的「越線」造成了誤觸魔法。但也因為越線,所以事情的結構必須被迫交集。
  • 「家長講堂」趣味小實驗 「邊玩邊求真」——鹹寧市實驗小學家長...
    12月16日,鹹寧市實驗小學在學術報告廳舉行了主題為「科學小實驗『邊玩邊求真』」家長講堂活動。活動特邀湖北科技學院團委書記王凡、核技術與化學生物學院副書記彭勝國、生物學院教師陳釔江參與現場指導。市實小校務委員張俊波及一年級各班師生參與了活動。活動由一年級(八)班家長陳雯霆主持。
  • 「我的扶貧故事」辛勤園丁 助力脫貧丨劍河縣久仰鎮久仰民族小學...
    按縣「園丁助力脫貧攻堅」的安排,我和我校20多名教師於2019年8月1日一起來到了劍河縣久仰鎮久吉村開展助力脫貧攻堅服務工作。  久吉村位於久仰鎮西南部,距縣城50多公裡,較偏僻,全寨均為苗族,是劍河縣第二大寨,至今仍保存著較為原始的自然生態和傳統的苗族文化。
  • 獻禮教師節:「師生夜話」教師節特別活動溫暖紛呈
    清華新聞網9月15日電 9月10日晚,在雨後的清新空氣中,清華大學「師生夜話」教師節特別活動在紫荊操場舉行。本次活動由清華大學研究生會主辦,分為「課堂」師生交流會和「課後」草坪音樂節兩部分。千餘名師生共聚紫操夜話暢談,共同度過一個難忘的教師節。
  • 「徵文啟事」我的脫貧鄉親——一線扶貧幹部手記
    我的脫貧鄉親——一線扶貧幹部手記精準扶貧,書寫著人類反貧困鬥爭史上的偉大故事,創造著減貧奇蹟。這些故事和奇蹟的背後,站立著成千上萬的湖南扶貧幹部。大家傾注滿腔心血和汗水,是扶貧事業的親歷者、推動者、見證者。
  • 2021福建泉州惠安縣第三實驗小學教師招聘3名公告
    2021福建泉州惠安縣第三實驗小學教師招聘3名公告 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1-01-08 09:46 福建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 熱烈祝賀信陽市第三小學正商分校師生在河南省漢字大賽中取得優異...
    憑藉紮實的漢字功底以及對漢字的熱愛,信陽市第三小學正商分校易情情老師和王涵月同學經過區賽和市賽的層層選拔,成功挺進全省漢字大賽總決賽的複賽賽場。同時信陽市第三小學正商分校周俊芳老師在12月18日的網際網路選拔賽中脫穎而出,也成功進入省賽的複賽賽場。
  • 陽信縣教體局局長劉兆忠到第三實驗小學及附屬幼兒園調研指導工作
    第三實驗小學校長、附屬幼兒園園長、班子成員參加了調研。  在調研中,劉兆忠對第三實驗小學及附屬幼兒園冬季安全與取暖、消防安全蓄水設施、運動場規劃和南大門通行道路拓寬建設、教師辦公環境、寢室布置等方面作了詳細的了解和實地查看,並對第三實驗小學運動場地規劃及南大門通行道路拓寬建設表示將積極協調各方面關係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三年多,和兒子說話還要請「翻譯」丨平塘縣甲...
    兒子年幼,他爺爺、奶奶已經不在了,妻子是一名人民教師,等產假結束後,無人照顧年幼的兒子,女兒也正在讀小學四年級。可扶貧工作正處攻堅的關鍵時刻,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內心無比掙扎,腦門一熱,準備向組織匯報家庭情況,回縣城上班方便照顧家。  但經過深思熟慮,我決定繼續駐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並向妻子說出我的想法。
  • 「扶貧故事」播撒科學的種子
    中國科協信息中心策劃推出「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系列廣播,講述科技扶貧路上的動人故事,傳遞科技工作者全力拼搏、接續奮鬥的堅定信心,匯聚薪火傳、展未來,砥礪前行、乘風破浪的磅礴力量!科協改革進行時陸續為您刊發相關內容,敬請關注。
  • 北京市朝陽區花家地實驗小學:英語戲劇 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在可愛童真的歌聲中,孩子們穿著可愛的服裝,聲色並茂地表演著不同的小動物,英語老師則化身為一位魔術師,帶領著孩子們進行故事編創與排演……這是北京市朝陽區花家地實驗小學英語戲劇教學中的場景。當英語與戲劇結緣,會給英語教學帶來什麼新的火花?師生又能從中收穫什麼樣的成長?
  • 暖冬有你,愛心同行 ——萊州市第三實驗小學黨員教師慰問貧困學生...
    暖冬有你,愛心同行 ——萊州市第三實驗小學黨員教師慰問貧困學生家庭暖冬行動 2021-01-13 14:57:05 來源:水母網
  • 「祈福英語實驗小學」關注消防齊參與,生命至上共珍惜
    關注消防齊參與,生命至上共珍惜應急疏散演練系列本片榮獲西片應急演練一等獎:「生命不保,何談教育」,我校歷來重視學生的安全教育,時刻把師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在國旗下,少先隊大隊部組織了面向全體師生的《記消防常識,築安全校園》國旗下講話,通過莊重的升旗儀式把「生命教育」傳遞給每一位師生,滋養每一個生命,讓生命教育入腦入心。在班會課堂上,班主任老師通過生動的課堂演示,實地的演練訓練,給同學們詳細講解安全疏散的路線規劃、避險要領、逃生技巧……看!
  • 新工新聞實踐課|闖辦公室進教室,小記者採訪師生新年願望
    2020年的最後一天,大渡口區實驗小學新工校區的童青小記者們迎來了一次採訪實踐活動。他們穿上紅馬甲、拿起話筒,走進各個教師辦公室及教室,採訪師生們在即將過去一年中最難忘的事情,並徵集大家的2021年新年願望。
  • 「我的扶貧故事」在「大路」上跑出扶貧加速度︱德江縣煎茶鎮大路...
    我是德江縣煎茶鎮大路村脫貧攻堅隊隊長譚雪松,有幸參與這場戰役,把激情燃燒在戰鬥的歲月,留下永恆記憶。連心活動上群眾送來感恩錦旗2019年3月,經組織安排,我從大路村的聯繫領導成為攻堅隊長,在「大路」上帶領全村群眾跑出脫貧攻堅「加速度」。
  • 「我的扶貧故事」理論聯繫實踐,將論文寫在養殖場裡丨貴州省農科院...
    「我的扶貧故事」理論聯繫實踐,將論文寫在養殖場裡丨貴州省農科院水產研究所楊明舉2020-11-13 15:2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天眼新聞        瀏覽量: 986次 我要評論 我叫楊明舉,2018年1月,我作為省級科技特派員到施秉縣開展科技服務,三年來,作為一名基層科技工作者,我不斷探索符合現代農業產業的研究目標和科研發展方向,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
  • 在遙遠的大山深處,有一所海軍希望小學
    ▼ 青海省大通縣下鮑學校 位於長寧鎮鮑西村 受自然條件的制約 教育事業發展相對滯後 1976年始建時在一個土山坡上 只有18間教室和5個教師宿舍
  • 「紅色土地上的中行紅」中銀基金會:為扶貧而來
    「在這裡大家都圍成一個圈,不是一排一排的,我很喜歡這樣的感覺。「這間教室布置溫馨,有很多種顏色,還有大屏幕。」……這是記者在陝西旬邑實驗中學七年級夢想課堂聽到的學生心聲。當日,是他們首次接觸夢想課堂,對溫馨的教室布置、新穎的多媒體教學方式充滿好奇。「這間教室是中銀基金會援助建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