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新藥前沿,美國科學家發現,有效TRM細胞群有助清除病原體

2020-12-02 小番健康

在2020年11月份Cells雜誌上,發表的一篇科研成果值得慢性B肝藥物開發者及慢性B肝患者關注。這項研究是關於肝臟組織中駐留記憶性T細胞的獨特特性,由美國麻薩諸塞州總醫院和哈佛醫學院消化科的4位研究人員負責。

B肝新藥前沿,美國科學家發現,有效TRM細胞群有助清除病原體

研究方向大體如下:T細胞在建立有效的免疫反應中起著重要作用,並在消滅病原體中起著至關重要作用。Lea M.Bartsch、Marcos P.S.Damasiorcid、Sonu Subudhi和Hannah K.Drescher均來自美國麻薩諸塞州總醫院和哈佛醫學院消化科,研究人員介紹,為了建立一個持久保護,即使在同一病原體的再次挑戰,一些T細胞分化成記憶性T細胞。近年來,在不同組織感染部位檢測到記憶性T細胞亞群(TRM細胞)。

這些細胞可以在組織中巡邏,以便遇到它們的同源抗原,從而建立一種有效的預防繼發感染的保護措施。肝臟作為人體免疫原性器官,暴露於各種病原體,通過全身血液循環或從腸道經門靜脈而進入肝臟。研究結果表明,肝內TRM細胞可以在肝臟組織內存活數年。有趣的是,肝臟TRM細胞分化,需要一個獨特的細胞因子環境(下圖來自Cells 本研究人員提供:記憶性T細胞表達高水平的肝特異性歸巢標誌物,如CD103、LFA-1、CXCR6或CXCR3)。

美國研究人員還注意到,TRM細胞表達特定的表面標記物和轉錄因子,這使得它們能夠與循環中的對應物區分開來。研究表明,肝臟TRM細胞在B肝、C肝、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多種肝病當中發揮著特殊作用,甚至在肝細胞癌的發生和疫苗接種後,建立長期免疫應答中起著重要作用。更好地了解肝內TRM細胞,對於理解許多肝病的病理學,以及開發新的治療策略確定新的潛在藥物靶點至關重要!

以上介紹到,T細胞在對抗病原體免疫反應很重要,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呢?對這些,美國研究人員也給出了詳細解釋。CD8+T細胞對感染病原體的細胞、受損的細胞甚至癌細胞都有很高的清除效果。CD4+T細胞有助於和調節針對病原體和癌症環境的免疫反應。適應性免疫系統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建立記憶性T細胞池,使病原體重新攻擊後,能快速有效地免疫應答。

就是上面所介紹的,這些記憶T細胞在循環中巡邏,以便遇到已知的病原體。除了血液循環和淋巴組織外,記憶性T細胞也存在於非淋巴組織中。在這些組織中,它們介導在第二次病原體攻擊後快速誘導免疫反應,並通過改變組織特異性炎症微環境,來啟動其他免疫細胞的招募!不同的科學家,能夠在不同的組織部位檢測到一個持久的組織駐留記憶CD8和CD4 T細胞亞群。

這些細胞主要存在於經常接觸病原體的器官中,如肝臟、皮膚、腸道和肺。這些常駐記憶性T細胞(TRM細胞)已知對各自組織中的病原體監測很重要,並且與血液中循環的對應細胞相比,更具有獨特的表型。有趣的是,組織本身影響記憶T細胞的表型。這項發表在2020年11月Cells雜誌上的最新研究,重點詳細介紹了CD8+TRM細胞的發育和功能作用;

尤其是在肝臟中的作用,並著重介紹其與其他TRM亞群相比的獨特性。肝臟是一個重要的免疫器官,它不僅受多種嗜肝病毒的影響,而且是病原體通過腸道進入或再進入機體的第一控制點!肝臟組織含有多種免疫細胞,有趣的是,與其他組織或血液相比,這些免疫細胞有著特殊組成。為了防止系統感染,肝臟扮演著重要的看門人角色,有效的TRM細胞群有助於有效清除病原體。

小番健康結語:以上科學研究發表在2020年11月11日Cells雜誌,關於肝臟組織中駐留記憶性T細胞的獨特特性,是由美國麻薩諸塞州總醫院和哈佛醫學院消化科的4位研究人員發表。

相關焦點

  • B肝新藥開發靶點,韓國科學家描述,肝臟TRM細胞潛在作用
    2020年末,韓國大田高等科學技術學院醫學科學與工程研究生院免疫學與傳染病實驗室、韓國首爾大學聖瑪麗醫院消化內科研究人員發現,可作為治療慢性HBV感染的免疫治療靶點,並發表在 《國際分子科學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上。
  • 中國研發B肝新藥曙光初現!中國科學家李文輝首獲B肝研究最高獎
    李文輝2001年從協和醫科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之後,到美國哈佛醫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後擔任講師。因此,找到病毒的受體,對於深入了解B肝的感染機制、建立更好的體外和動物研究模型,以及研發出有效的新藥,都至關重要。
  • 【新藥進展】深度分析EASL2020B肝新藥治癒B肝的可能性!
    肝霖君對EASL2020新藥進展進行詳細整理和深入分析,發現還真的沒到喊治癒口號的階段,且能有效降低HBsAg的藥物並不多。而在現有抗病毒合理優化治療下慢B肝臨床治癒率已可以超過30%,因此大家對新藥的期待應該不止於此,若不能超越現有的治療結果(包括一般人群和優勢人群),新藥治癒B肝的口號應該是不足以喊起來的,當然我們仍然充滿了期待。
  • B肝新藥科研有多難,關注表面抗原清除率,研究人員提示前景
    慢性B肝臨床前新藥開發的新化合物,目前僅限於臨床試驗、機理證明以及安全性研究,目的是尋求一種結合藥劑和添加劑或協同效應策略。這些藥物,將為B肝的生物學和免疫反應的幹擾提供重要見解。發表於2020年2月20日的《LIVER INTERNATIONAL》上,研究人員總結歸納當前B肝藥物開發實驗進展。B肝新藥科研有多難,關注表面抗原清除率,研究人員提示前景研究人員認為,免疫反應在疾病的不同階段影響B肝表面抗原消失是必需的。新B肝聯合用藥更需要個性化,基於當前已批准的核苷酸類似物(NAs)的安全性,新組合用藥的安全性至關重要。
  • B肝治癒來了,2020這個B肝新藥給患者帶來治癒新曙光
    美國的製藥巨頭吉利德,目前市面上的一線抗病毒藥物之一TAF就是吉利德公司生產的原研藥。B肝抗病毒藥物的不斷更新是為了讓B肝患者有更多的選擇。TAF能夠有效的減少抗病毒治療的副作用。它作為十年來唯一通過美國食品局FDA所批准的B肝新藥,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效果。
  • B肝在研新藥1種入第3期,法國科學家詳解,HBV輸入過程
    隨著Myrcludex B成為首個進入第3期臨床研究的非核苷類似物靶點在研B肝新藥,該研究藥物靶點是B肝病毒(HBV)進入抑制劑,什麼是病毒進入抑制劑呢?這種靶點和RNAi、治療性B肝疫苗、反義寡核苷酸以及衣殼組裝調節劑有哪些不同?小番健康介紹一下,關於病毒進入抑制劑。
  • 【新藥進展】全球B肝新藥進展
    利用該平臺,除了腫瘤,在傳染病方面,該公司將其TCR技術平臺應用於病毒或細菌(ImmTAV或ImmTAB),IMV-I109V即對應的慢B肝的相關新藥。 EASL2020最新摘要公布了該藥臨床前研究的研究進展,結果顯示ImmTAV分子可有效、特異性地消除感染HBV的細胞。
  • B肝治癒新希望——使用RNAi療法的新藥研究進度如何?
    「近日,著名的國際生物醫藥公司Dicerna發表聲明,稱其在研B肝新藥DCR-HBVS正式開始臨床一期試驗,第一位志願者已經在2019年1月28日開始用藥治療。Dicerna公司相信該採用RNAi療法的新藥能有優異的B肝表面抗原HBsAg抑制能力,並有希望幫助清除B肝表面抗原和HBV病毒,達成功能性治癒B肝。
  • B肝還能等到治癒新藥嗎?B肝患者「自愈」比「治癒」更可靠
    B肝還能等到治癒新藥嗎?B肝患者多注意這些更可靠,原因在這裡   B肝已經困擾了人類四千多年,之前的數千年因為醫療技術有限,B肝意味著絕症。近幾十年來,由於科技和醫療技術的進步,很多先進的醫療設備被研發出來,客觀上為研究B肝提供了條件。
  • B肝在研新藥APG-1387,凋亡抑制蛋白,功能性治療新方法
    B肝在研新藥APG-1387,凋亡抑制蛋白,功能性治療新方法 本研究介紹的是B肝在研新藥此外,APG-1387清除體內B肝病毒被發現與肝內病毒的特異性CD4+和CD8+T細胞頻率和功能的上調有關。
  • B肝開發新藥關注點,年齡影響表面抗原,清除率和基線低水平掛鈎
    B肝開發新藥關注點,年齡影響表面抗原,清除率和基線低水平掛鈎對B肝在研新藥的開發治療終點,醫藥技術研發人員十分關注試驗對象的表面抗原是否處於低水平,即本試驗指出更低水平的表面抗原,被認為未來該項抗原發生清除的主要原因。那麼,是什麼決定了B肝表面抗原水平呢?有587名重複檢測B肝表面抗原水平,對2次或2次以上的B肝表面抗原陽性者進行隨訪記錄。
  • B肝在研新藥CHAdOx1-HBV,恢復T細胞免疫功能,首個人體臨床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公布的數據與結論為該治療性B肝疫苗的第一個臨床研究。小番健康介紹一下,亞太肝病年會,今年2020年會是在印度尼西亞峇里島舉辦的。因為人體持續感染B肝病毒而難以徹底清除,很重要的原因是,B肝患者肝細胞核內的病毒複製模板cccDNA相當頑固,同時,B肝病毒還能夠整合肝細胞。
  • B肝國產在研新藥KL060332,廣譜基因型,對耐藥同等有效
    2020年11月13日-16日舉行第71屆美國肝病研究學會年會(AASLD),我國科倫藥業B肝在研新藥KL060332(衣殼組裝調節劑)臨床前試驗數據顯示,強大抗病毒活性,和在體外對常見B肝病毒基因型及對核苷類藥物耐藥同等有效。
  • B肝在研新藥APG-1387,抑制肝細胞IAPs表達,誘導細胞凋亡化合物
    慢性B肝病毒長期攜帶狀態,因為CHB自身肝細胞感染病毒後的免疫逃避,而肝內IAPs分子表達上調,導致CHB體B肝病毒無法被特異性T細胞殺滅。基於上述了解B肝患者難治癒主要原因,該全新靶點的在研新藥APG-1387,通過有效抑制CHB的肝細胞內IAPs表達,實現清除B肝表面抗原、HBV-DNA。
  • B肝在研新藥DCR-HBVS和RNAi新療法
    目前,B肝一線治療藥物存在諸多不足,但及時發現肝炎活動表現,可以於早期通過核苷酸類似物(NAs)或幹擾素(IFN)進行抗病毒治療。除NAs與IFN之外,全球依然在研的B肝新靶點藥物當中,基於RNAi療法的DCR-HBVS,值得醫藥學界關注後續進展。
  • B肝新藥研發難點,共價閉合環狀DNA難定位,未來NA聯用新藥方案
    B肝新藥研發難點,共價閉合環狀DNA難定位,未來NA聯用新藥方案同時,包括治療性B肝疫苗已有在全球正在註冊審批當中。小番健康提醒,治療慢性B肝難點在病毒複製模板cccDNA,而這是B肝病毒複雜的生命周期步驟中最難的地方。
  • B肝在研新藥REP2139,HepG2細胞,阻斷表面抗原分泌
    當地時間2020年11月13日至16日,美國肝病研究協會年會(AASLD2020)以線上形式召開。Replicor公司開發的在研B肝新藥REP 2139試驗中,結果證明,在表達B肝表面抗原亞型的HepG2細胞中REP 2139的活性。
  • B肝熱資訊!2020年全球B肝新藥進展一覽,患者須知
    美國新冠確診病例已經累計230多萬,HepatitisBFoundation資金斷供,網頁新藥更新表單也一直停留在2月。為了幫助更多專家學者及患者更及時的了解全球B肝新藥進展,綜合整理了全球最新B肝新藥一手資訊供大家參考。
  • 新藥進展|全球B肝新藥進展(更新至2020年7月)
    編者按:Hepatitis B Foundation網站在7月初恢復了更新,但是肝霖君觀察到表單上有些新藥的進展仍處於滯後未更新的狀態,為了幫助更多專家學者及患者更及時的了解全球B肝新藥進展,肝霖君查詢各大藥企官網更新的產品管線信息及相關網絡資料,綜合整理了7月全球最新B肝新藥一手資訊供大家參考。
  • B肝新藥早期發現,PNAs/siRNA結合,可成未來開發工具
    近期,已詳細介紹了科學家在一類新的寡核苷酸如肽核酸(PNA)、siRNA以及細胞穿透肽(CPP),各自單獨對B肝病毒(HBV)的抗病毒作用。還有新發現的寡核苷酸與碳水化合物偶聯,可以增強它們進入肝細胞能力和穩定性。當然,另有一些物質,值得關注,例如脂質、聚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