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在研新藥1種入第3期,法國科學家詳解,HBV輸入過程

2020-11-29 騰訊網

隨著Myrcludex B成為首個進入第3期臨床研究的非核苷類似物靶點在研B肝新藥,該研究藥物靶點是B肝病毒(HBV)進入抑制劑,什麼是病毒進入抑制劑呢?這種靶點和RNAi、治療性B肝疫苗、反義寡核苷酸以及衣殼組裝調節劑有哪些不同?小番健康介紹一下,關於病毒進入抑制劑。

B肝在研新藥1種入第3期,法國科學家詳解,HBV輸入過程

B肝病毒是一種具有部分包膜的雙鏈DNA病毒,也是一種廣泛存在的人類病原體,在全球範圍內造成了2.5億例慢性感染。由於B肝病毒的基因組在一種特殊DNA結構(共價閉合環狀DNA,簡稱cccDNA)中的持久性,目前的治療策略是無法根除HBV的。牛磺膽酸鈉共轉運多肽(NTCP)作為B型肝炎病毒(HBV)及丁肝病毒(HDV)進入受體,使我們對B肝病毒生命周期,尤其是感染的早期階段的認識有了很大的進展。

然而,HBV內化的機制和宿主因素仍不清楚。2020年6月18日,來自法國圖爾大學的3位科學家Charline Herrscher、Philippe Roingeard、Emmanuelle Blanchard介紹,對HBV進入的理解改善,將有助於設計針對該階段的新治療方法,並防止新生肝細胞再次感染。簡單的講,病毒進入抑制劑主要是基於科學家已經認識到B肝病毒內化到細胞過程。

B肝病毒是結構和成分簡單的小生物。然而,它們與宿主細胞的相互作用是複雜的,並不總是被完全理解。B肝病毒不能通過自身的代謝活動或活動性來促進感染。相反,它們從感染過程的第一步,即是進入人體肝細胞,並進化出一種利用宿主的能力,這就是B肝病毒的輸入。病毒通常在與特定受體相互作用之前與細胞表面蛋白相互結合,從而激活細胞信號通路。

有些病毒,比如HIV-1和一些皰疹病毒,可以直接與脂膜融合以獲得細胞溶膠,但大多數病毒更依賴於細胞內吞作用來吸收。目前,前沿科研顯示,網格蛋白介導的內吞作用和小窩蛋白介導的內吞作用,是病毒通常劫持的內吞途徑中研究得最好的。動力蛋白在這些途徑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從質膜上掐斷了內吞小泡。網格蛋白介導的內吞作用依賴於大量的細胞蛋白,包括銜接蛋白AP-2、輔助蛋白EPS15和網格蛋白。

小窩蛋白介導的內吞作用,發生在稱為脂質筏的質膜微區內。這些微區富含膽固醇和鞘脂,以及脂筏特異性蛋白質:小窩蛋白和小窩蛋白。肌動蛋白的細胞骨架對內吞小泡的成熟和運輸至關重要。它也是大粒細胞增多症所必需的,這是另一種內吞途徑,其中大量細胞液體被稱為大肌醇體的大內吞小泡所吸收。其他途徑,歸類為「非網格蛋白-非小窩蛋白內吞」已經被發現,但研究較少。

在許多情況下,與病毒顆粒結合之後的細胞活化,可以導致病毒被各種內吞機制內化。進入內質體或大肌體的管腔伴隨著環境變化,導致病毒顆粒發生變化,進而導致病毒活化並通過液泡膜把病毒基因組或衣殼傳遞到胞漿中。這些修飾可以通過暴露在低PH值下,以及通過蛋白水解裂解和激活病毒蛋白來觸發。一旦病毒侵入細胞,它們就會到達它們的複製部位,即DNA病毒和逆轉錄病毒的細胞核內,或其它RNA病毒的胞漿內的不同部位。

例如,B肝病毒進入細胞和病毒-宿主細胞的相互作用就是比較複雜的,但是,目前相關領域的科學家對這些方面的詳細了解,對於闡明感染機制,幫助對抗現有和正在出現的病毒是至關重要的。以上介紹內容,就是B肝病毒進入人體細胞(或稱為輸入)的整個過程,目前科學家正是對這個過程已有清晰認識而開發出B肝病毒進入抑制劑。

小番健康結語:以上科學研究發表在Cells雜誌上,屬於細胞病理科,由法國圖爾大學的Charline Herrscher、Philippe Roingeard、Emmanuelle Blanchard進行的詳細歸納並發表成功。B肝病毒進入抑制劑,是開發治療慢性B肝在研新藥的靶點之一,且已有1種研究藥物進入第3期臨床研究。同時,該藥物已獲批在歐洲的德國、法國及奧地利上市用於丁肝病毒感染治療藥物,目前正在進行針對B肝的III期臨床試驗(2020年6月18日 Cells B肝病毒輸入簡介)。

相關焦點

  • B肝在研新藥ARO-HBV,靶向RNAi,快速進入IIb期
    由箭頭製藥(Arrowhead Pharmaceuticals)於2020年8月18日最近更新的臨床試驗,B肝在研新藥ARO-HBV在健康志願者與慢性B肝(CHB)患者中的I/II期研究。B肝在研新藥ARO-HBV,靶向RNAi,快速進入IIb期ARO-HBV的劑型為注射液,本研究安慰劑是無菌生理鹽水(0.9%NaCl),臨床試驗編號:NCT03365947。第一和第二階段研究設計共納入114名符合條件受試者,本研究實際開始日期:2018年3月27日,實際初步完成日期:2019年9月10日,實際研究完成日期:2020年4月23日。
  • B肝在研新藥兩項靶點,核糖核酸酶H或核心抑制劑,詳解作用機制
    另一項靶點是,核衣殼組裝抑制劑或稱之為核心抑制劑,從目前全球科研B肝新藥方面,針對B肝病毒核衣殼或核心抑制劑研發新藥數量也是最多的,我們重點詳細介紹一下,關於核衣殼組裝抑制劑或核心抑制劑的作用機制。例如,在研B肝新藥GLS4,就是HAP家族的代表性化合物(前期已有普及該研究藥物)。
  • B肝在研新藥ALG-000184,1a/1b期,完成首例用藥
    在今年美國肝病研究年會(AASLD2020)前夕,Aligos Therapeutics公司公布了在研B肝新藥ALG-000184在人體第1期臨床試驗中,已完成首個人體受試者服用藥物。這項公告,發表於美國東部時間2020年10月30日上午8:00。
  • B肝在研新藥HepTcell和在多國啟動第2期臨床試驗
    一種治療性B肝疫苗在研藥物HepTcell,啟動多國第2期臨床試驗。HepTcell為Altimmune公司正在開發的一種新的治療慢性B肝免疫療法,該藥為新的肽鏈型免疫治療藥物,針對慢性B肝病毒感染方向。
  • 【科普】B肝在研新藥:2期臨床藥物大盤點!
    C肝已成為可治癒的病毒性肝炎,但是,對於B肝來說,目前所取得的進展還極為有限。各大科研團隊針對B肝治癒的研究也在不懈努力。小編也在持續的關注有關B肝新藥的最新消息,下面隨我來一同看一下有哪些B肝在研新藥已達到臨床2期。
  • B肝在研新藥nivolumab,Ib期聯藥,1名表面抗原丟失
    B肝在研新藥nivolumab,Ib期聯藥,1名表面抗原丟失 檢查點抑制劑也屬於免疫新療法靶點進行開發所有受試者接受0.1或0.3ng/kg一次,或2劑後者與治療性B肝疫苗GS4774在基線和4周後使用。
  • B肝在研新藥EYP001和201研究II期觀察提高功能性治癒率
    B肝在研新藥,一種口服FXR調節劑EYP001已經進入人體臨床II期試驗階段,目前,該研究藥物分別有201研究和203研究(前期已介紹203研究)。B肝在研新藥EYP001,201研究目標,提高功能性治癒率本研究首次發布日期:2020年7月10日,實際研究開始日期:2020年5月12日,預計II期(201研究)初步完成日期:2021年1月,預計II期(201研究)整體完成日期:2021年6月。
  • B肝在研新藥Cas9,法國科學家研發,靶向基因組永久性變化
    B肝在研新藥Cas9,法國科學家研發,靶向基因組永久性變化基因編輯,這種技術能夠精準的剪斷病毒DNA片段,並插入新的基因片段研究人員根據HBV基因組中的靶點,CRISPR/Cas9能夠導致HBV總DNA降解或突變,這兩者都導致B肝病毒轉錄物減少。法國研究人員還發現,除了cccDNA數量的輕微減少(可能是由於降解)之外,通過PCR、southern blot和RNA-seq一致地觀察到,一個較小的cccDNA物種出現。
  • B肝在研新藥幹擾核衣殼,德國科學家研發,HBV顆粒細胞內轉運
    HBV感染細胞,在感染性病毒顆粒外釋放出2種形式的非感染性亞病毒顆粒(球體核細絲),它們由表面蛋白組裝而不含外殼與核酸。此外,B肝病毒複製細胞釋放裸衣殼。感染性病毒顆粒與細絲,通過多體釋放;球體由經典的組成性分泌途徑分泌。科學家目前對裸衣殼的釋放還不完全清楚,所以,我們對自噬過程進行了討論。
  • B肝在研新藥全球進展,IIb期2毫克,3/4表面抗原血清轉化
    B肝在研新藥全球進展,IIb期2毫克,3/4表面抗原血清轉化 全球研究人員指出 有3/4的參與者出現B肝表面抗原血清轉化(不僅表面抗原陰轉,還伴有B肝表面抗體轉陽)。
  • B肝在研新藥EDP-514,健康人1期初步結果,總體安全耐受
    2020年歐洲肝臟研究學術年會上(EASL 2020),研究人員公布1種新型泛基因型B肝病毒核心抑制劑EDP-514,已完成健康成人臨床試驗第1期研究的初步結果。B肝在研新藥EDP-514,健康人1期初步結果,總體安全耐受EDP-514,是一種新型2代B肝病毒核心抑制劑,通過靶向B肝病毒生命周期多步驟選取靶標,該藥已獲得美國FDA獲準進入的快速通道資格藥物。
  • 客觀看2021B肝在研新藥進展,研發過程,多組合優化正研究中
    實際上,目前有一些是基於治療性疫苗研發B肝新藥的,但是這個方向目前還沒有1種藥物真正成功。客觀看2021B肝在研新藥進展,研發過程,多組合優化正研究中目前看來,全球無論是肝病臨床醫生或是藥企的藥物科研工作者,基本已經摸清B肝治療性疫苗的方向,即治療性B肝疫苗相關機制特點。
  • B肝在研新藥HepTcell,啟動多國2期,對T細胞重新激活
    一種治療性B肝疫苗在研藥物HepTcell,啟動多國第2期臨床試驗。HepTcell為Altimmune公司正在開發的一種新的治療慢性B肝免疫療法,該藥為新的肽鏈型免疫治療藥物,針對慢性B肝病毒感染方向。
  • B肝在研新藥RNAi匯總,2種試驗被中止,1種靶向所有轉錄物
    RNAi在慢性B肝新藥開發方向是很好靶點,那麼,全球基於RNAi新藥研發的研究藥物有哪幾種呢?基於RNAi治療慢性B肝病毒感染的臨床研究中,siRNAs的應用已達到臨床評估的多種疾病,自然也包括慢性B肝病毒感染。
  • B肝在研新藥糖生物學研究,羅馬尼亞科學家開發,抗HBV疫苗
    B肝在研新藥糖生物學研究,羅馬尼亞科學家開發,抗HBV疫苗B肝病毒(HBV)糖生物學是最近幾十年來研究的熱點,由於N-糖基化在B肝病毒生命周期中的多重作用研究人員發現,在3種B肝病毒(HBV)包膜糖蛋白中,分別有小(S)、中(M)和大(L)具有一種非常特殊的N-糖基化模式,對其摺疊、降解、組裝、細胞內轉運和抗原性有明顯的調控作用。
  • B肝在研新藥EYP001,201研究目標,提高功能性治癒率
    B肝在研新藥,一種口服FXR調節劑EYP001已經進入人體臨床II期試驗階段,目前,該研究藥物分別有201研究和203研究(前期已介紹203研究)。EYP001的II期201研究,將聯合核苷酸類似物(NAs)中的恩替卡韋或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研究人員將評估這種聯合用藥對慢性B肝的安全性和抗病毒作用。
  • B肝在研新藥CHAdOx1-HBV,恢復T細胞免疫功能,首個人體臨床公布
    B肝在研新藥CHAdOx1-HBV,恢復T細胞免疫功能,首個人體臨床公布CHAdOx1-HBV,目前是全球在研的治療性B肝疫苗之一。University of Oxford,漢譯為英國牛津大學等研究人員,公布了CHAdOx1-HBV在健康群體和慢性B肝患者(CHB)評估的藥物耐受性和安全性。
  • B肝在研新藥GS-9688,II期部分進展,細胞因子反應特徵
    美國吉利德科學(Gilead Sciences)研發的B肝在研新藥Selgantolimod (GS-9688) 的第2期臨床研究,研究人員在本屆美肝會介紹了慢性B肝患者對Selgantolimod的細胞因子反應特徵。
  • B肝在研新藥ABI-H0731和Ib期研究數據
    B肝在研新藥ABI-H0731已有多項II期臨床研究正在進行中,查看該藥全球臨床試驗資料庫中,ABI-H0731已有七項處於II期臨床試驗。最新的II期研究主要是應用ABI-H0731強化治療慢性B型肝炎的研究(2020-07-01登記)。
  • B肝在研新藥安卓奎諾爾和啟動2期隨機雙盲
    一項B肝在研新藥人體臨床試驗第2期前部分(IIa期)將於今年2020年12月31日完成,試驗題目為一項隨機、雙盲、劑量範圍使用安慰劑進行對照試驗Antroquinonol(安卓奎諾爾)用於治療慢性B肝患者(CHB)。下圖來自美國臨床試驗資料庫關於Antroquinonol更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