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星馳的《九品芝麻官》中有一個經典的橋段:周星馳飾演的包龍星在審問常威時,由於常威身穿黃馬褂,包龍星一時不能法辦常威,恰在此時包龍星的老媽拿來了尚方寶劍,包龍星便拿著尚方寶劍砍殺常威,然而在場的李公公懷疑這把劍的真實性並說道:「大清朝從來就沒有過尚方寶劍」,包龍星追問老媽這把劍的來歷,包母說道:「這把劍是前朝崇禎皇帝所賜」。李公公又說到:「明朝的劍怎麼能斬清朝的官呢?」從這一橋段中我們可以看到即使身穿黃馬褂,在見到尚方寶劍時也要發怵,那麼尚方寶劍有何威力,它真的可以先斬後奏嗎?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尚方寶劍的前世今生。

影視劇中關於尚方寶劍的事件
除了文章開頭說到的《九品芝麻官》中的尚方寶劍外,在金超群版的《包青天》中也會經常看到有關尚方寶劍的片段。犯了國法的皇親國戚和貪官汙吏在被包拯送到斷頭臺時,往往會大聲疾呼,我是皇上的某某親戚或者我是某某官職,你無權斬我。此時包拯便義正言辭地說出:「皇上賜我尚方寶劍,見此劍如見聖上,展護衛,有請尚方寶劍」。而後展昭便拿出尚方寶劍,罪犯們也就沒有了之前的傲氣,隨著包拯的一聲開閘,罪犯們便人頭落地。

這無非是屬於文學藝術的加工,歷史上真實的尚方寶劍跟文學創作中還是有一定的差異。
尚方寶劍的來歷
尚方寶劍一般是文學作品或民間百姓的叫法,官方的叫法應該是「尚方劍」,它是指中國古代皇帝收藏在「尚方」的劍。那麼「尚方」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呢?
尚方是古代製造帝王所用器物的官署,秦置,屬少府;漢末分中、左、右三尚方;唐稱「尚署」;元置中尚監;明朝廢除。
尚方寶劍
尚方劍在漢朝稱「尚方斬馬劍」,到明代稱「尚方劍」。尚方劍就是皇帝御用的寶劍,持有尚方寶劍的大臣具有先斬後奏的權力。由於尚方寶劍只能是皇帝使用,所以從它製造之初便被賦予了皇權和特權。正所謂「見寶劍如見天子」。
尚方寶劍的權力
自漢朝至唐朝,被賜予尚方寶劍的官員還沒有不請示皇帝直接殺人的權限。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北宋後,開始施行尚方寶劍,賜予極少數高級將領「如朕親臨,執法專殺」的權利。宋朝的《武經備要》中記載:「本朝之制,大將每出討,皆給御劍自隨,有犯令者,聽其專殺。」即大將統兵在外徵戰時,有臨機決斷之權以免貽誤戰機,這也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出處。
《九品芝麻官》
元朝,尚方寶劍更多的是作為皇權的象徵和皇帝的賞賜品。明朝時期尚方寶劍使用的頻率比前朝要高很多。明代的「尚方劍」,象徵至高無上的皇權,持劍者必是皇帝最倚重信任的心腹大臣或巡按御史,具有先斬後奏、生殺予奪的超常規權力。袁崇煥就曾拿著崇禎皇帝御賜的尚方寶劍,以「十二大罪」斬殺了毛文龍,自己也落得個「擅殺大帥」的罪名,最後還被凌遲處死。

所以從上述可以看出,尚方寶劍確實有先斬後奏的權力,尤其是在武將出徵時確實可以起到臨機決斷的作用。總之在封建社會,尚方寶劍成為皇權的象徵、皇帝的化身、重臣的利器。在普通百姓身上則寄託了懲惡揚善的美好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