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什麼喜歡寶劍,從劍、龍、蛇的陽性崇拜到權力地位的象徵

2021-01-16 滿江紅劍出龍泉

中國古代社會,劍與龍常被認為是能相互轉化的。

龍的原型是蛇,龍的圖騰來源於對蛇的生命活力的崇拜。另一方面,龍又是陽性生物的象徵,是雄性陽剛之氣的體現。

因此,「蛇—龍—劍」是遠祖對雄性生命力的信仰和崇拜,體現著一種強悍雄武的民族特質。

純銅鏨刻龍形劍

在古代的典籍文獻記載中,常有寶劍「變形升飛」之類傳說。而且,飛升之後總會化成龍、蛇的形象。

《拾遺記》 記載:漢高祖平定天下後將所佩寶劍「赤霄」藏於武庫,但見庫中劍氣如雲飛出戶外,「狀如龍蛇」。

純銅鏨刻龍形劍

劍作為一種當時的先進武器和尚武傳統的象徵性標誌,以成功標示著一種超人的似乎不可抵擋的神力,在國人的心中成為正義、吉祥和勝利的化身。

人們認為它是有靈魂的、是有超能量的,誘發了人們用劍、愛劍、崇劍的心理。

純銅鏨刻龍形劍

由於社會對劍的崇拜和神化,因此,擁有好的佩劍成為地位等級的標誌。

掌上珍玩小龍劍,長20公分

據《周禮·考工記》載,最初的佩劍也因身份等級的不同,而長短輕重不一。

商周時期,為了標示身份,人們開始用名貴材質裝飾劍器,出現了「玉具劍」。商周時期,統治者便將玉比德,只有王侯顯貴才可以佩戴,所以「玉具劍」標示的是帝王尊貴、顯赫的身份。

龍鳳呈祥劍

秦制更是規定一般下人不許帶劍。

漢代更是出現了體現皇權禮制的「尚方寶劍」。《漢書·朱雲傳》:漢成帝時,諍臣朱雲上書:「臣願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張禹之頭。」至漢以後,佩劍的用途除了防身外,更多是用於作配飾。

純銅鎏金銀、全包魚皮大龍劍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服制象》中談服飾制度時說:「劍之在左,青龍之象也。」

古 人 視 劍 為 龍 的 化 身 , 而 作 為 「 真 龍 天 子 」的帝王,自然各據名劍,宣示他們一統天下乃受命於天的神聖象徵。

《古今刀劍錄》中說:夏啟「鑄一銅劍」,「上刻二十八宿文」;殷太甲有「定光」;武丁有「照膽」;周簡王有「駿」劍;秦始皇有「定秦劍」;漢高祖有「赤霄」等等,這些具有神力的寶劍當然也就成了君王的權威和力量的標示性符號,能在特定的時候、場所代替君王行使權力。

周昭王「鑄五劍,各投五嶽」;

漢武帝「鑄八劍,五嶽皆埋之」,都有代替君王鎮守四方的用意。

純銅鎏金銀、全包魚皮大龍劍

劍文化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中,體現出兩種不同的趨向。

純銅鏤空九龍劍

一是跟俠文化的結合。先秦時期,有俠義之舉的墨家在急人所難時,以劍示人,以武力解決問題。佩劍而行,仗劍遠遊,在秦漢,直到唐代都是士人的常規行為。這期間,也是俠文化大發展的時期,無論是誰,都可以憑著三尺寶劍除暴安良、行俠仗義。這時,劍被賦予了正義之氣,成為戰勝邪惡的象徵。

純銅鏤空九龍劍

二是和道教的結合。劍文化中原本的巫術色彩更加突出,被詮釋成為驅邪逐怪的工具。道教也正是充分利用了劍器的正義、闢邪等功用,把三尺長劍作為行使法術神力的載體。劍文化的傳承與異化發展,雖然形式上有著較大的差別,但其除惡揚善的功能,卻是彼此相通的。

純銅鏨刻雙龍戲珠

作為中華龍文化的代表文化之一,劍文化內涵就是正義、正氣與祥和的象徵。在華人世界裡被稱為「寶劍」,崇劍、尚劍的流風習俗至今綿延不絕。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號:滿江紅劍出龍泉,也可私信或留言定製專屬大寶劍,都會回的,請注意查看。

復 習 要 點

買龍泉寶劍需要注意什麼,從哪些地方來判斷品質?

家裡的寶劍如何陳設,需要注意什麼?

揭秘刀劍圈亂象,細談怎樣定製一把稱心如意的龍泉刀劍

夠硬嗎?能砍鐵嗎?會生鏽嗎?玩冷兵器你必須明白的幾件事

漢劍、唐劍、清劍分不清楚?四面、六面、八面劍身有何講究?

相關焦點

  • 我們自稱龍的傳人,可為何在神話傳說中龍的地位卻又普遍不高?還被...
    關於龍是否真實存在,一直有很大的爭議,我們自稱是龍的傳人,可是為什麼在神話傳說中,龍的地位普遍不高,而且還經常以坐騎的形象出現呢? 龍,幾乎可以說是我們民族的象徵。可是,人們是否想過,華夏民族為什麼會崇拜這麼一個形象兇殘的怪物呢?
  • 蛇在古代為什麼被作為圖騰?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徵著什麼?
    今天我們聊一下有關蛇的故事。據說,蛇類和人類一樣,經歷了地球冰川期的考驗,在大千世界中同等有著它的地位和奧秘,關於蛇的故事傳說也流傳很多:希臘的美杜莎、埃及的蛇神以及我國古代傳說中的女媧,都有著蛇的形象。
  • 中秋節:古人何時開始崇拜月亮,為什麼喜歡月亮多於太陽
    這種崇拜可以追溯到史前時期——在20世紀60、70年代對山東大汶口文化遺址挖掘的時候,就出土了多個墓葬陶器刻畫圖紋,這些刻符圖形相似,可以認定是同一個紋樣在不同處所的刻寫,對這符號的解讀,大部分專家都認為是「日、月、火(星)」三者合一的標誌。
  • 古人為什麼不「待見」蛇?每到蛇年災害多荒年多
    但從秦漢以後,蛇卻漸漸變成了不太招人「待見」的動物。但凡與蛇有關的諺語、成語、歇後語等大多都含有貶義,甚至認為蛇年是兇年、屬蛇的人「命」不好,在12生肖中屬蛇的人被稱為屬小龍……  中國古人何時起不再崇拜蛇?  1958年,在距今約5500年的甘肅省甘谷縣西坪遺址上出土了一件彩陶瓶,瓶的腹部有一條用墨彩繪出的人首蛇身神怪。
  • 中國人為什麼對蛇有崇拜情節
    中國人對蛇是有一種崇拜心理的。這不可否認,漢高祖劉邦就是斬白蛇起義的,白蛇在那個時代是被視為龍的低階版。白蛇又被神化,所以四捨五入,劉邦就相當於殺了皇帝的化身。哦,對,劉邦還給自己安了一個赤帝的名頭,也就是紅色的蛇,這也是比較少的品種。
  • 同樣是化龍,為什麼蛇化的龍,地位和實力都遠大於鯉魚化的龍?
    神話傳說中,鯉魚跳龍門可化龍,蛇也可化龍,那麼兩者有何不同?龍作為中國古代神話中最為常見的生物,的確有很多的種類。而其雖然都稱之為「龍」,但是進化原型和象徵的意義卻各不相同,下面咱們就好好解答一下這個問題吧。
  • 為什么女媧是人首蛇身
    這裡的女媧被賦予了蛇的身軀,不僅是神話的神秘性,還因為蛇本身具有的頑強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殖力,是永恒生命的象徵。 神話. 古人喜歡龍一類的東西,據說蛇修煉後飛升就是龍.所以經常有蛇身的說法.他們是神話中的神,傳說他們在凡間時,因為凡世濁氣太重太濃,下身化為蛇尾。 其實傳說中,越古老的人,越會被神化。
  • 伊甸園裡的蛇 (飛蛇與龍系列)
    《創世紀》置永恆的敵意於人蛇之間,龍/蛇便成了誘惑與邪惡的象徵。為了讓人類回憶起其他傳說中龍的破壞性,人類得到了數不清的藉口,追逐殺害大地上的每一頭龍。希臘羅馬人奉龍為家神,香火不絕。往日的先知迅速消失,不能繼續傳授他們的智慧了。
  • 全球3大名劍:第2是乾隆最愛,第3被稱「天下第一劍」來自中國
    導語:全球3大名劍:第2是乾隆最愛,第3被稱「天下第一劍」來自中國眾所周知,古代等級制度分明,從最底層的奴隸到最高地位的皇帝,每一層級的人們都有自己專屬的標誌,穿衣住行,都象徵著地位和權力。兵器也是如此。
  • 世間動物萬千種,為什麼令人望而生畏的蛇可以當選十二生肖?
    沒了腿的蛇見愈加勤快的四腿青蛙,決心悔改,開始吃害蟲、捕捉危害莊稼的田鼠,默默為人類做好事,還跟隨龍學習治水,死後把軀幹捐出作為藥物救治病人……後來,玉皇大帝要挑選十二種動物作為十二生肖,聽說龍蛇治水、蛇捨身救眾生的事跡,十分感動,讓蛇當了生肖。
  • 為什麼西方都是守財奴惡龍,而在中國神話裡,龍是被崇拜的形象呢
    如果你看過,肯定知道那條叫史矛革的噴火龍,它非常強大兇惡,看守著巨大的寶藏。這是龍在西方神話裡的標準形象。那麼,為什麼在中國神話裡,龍是被崇拜的形象呢?這也可以用神話模式來解讀。你也許會說,因為龍是古代民族的圖騰啊,所以它才被崇拜。但這個回答不徹底,因為我可以再追問:為什麼古人要用龍蛇的形象作圖騰呢?
  • 是龍是蛇?
    形象—古人對「生殖繁衍」的崇拜燭九陰生活在赤水之北的章尾山上,作為一山之神的燭九陰有著人面蛇身的奇怪外貌, 燭九陰身長千裡,一身赤紅,如滴了閃亮滴眼液一般,眼中光芒四射,整體造型就像是一輛潑了紅色油漆的高鐵。
  • 1.3 早期太陽崇拜和鳥蛇圖騰探源
    而象徵日神的印加王死後,要用大量物品及人殉葬,並製成木乃伊藏於太陽廟,這與埃及將法老——「太陽的兒子」製成木乃伊藏於金字塔如出一轍。除了中國、埃及和南美的印加文化,其它地區比如印度、希臘、俄羅斯、日本、朝鮮、中東各國等,都發現有早期太陽崇拜的文明遺蹟。縱覽各大文明古國以及環太平洋的各個文明遺蹟,不難發現太陽崇拜實際上是遠古人類最主要的信仰。
  • 維舟:中國人崇拜的龍究竟是什麼?
    王小盾以「空腔崇拜」概括這類現象:「崇拜有空洞的事物,例如崇拜石洞、葫蘆、木箱、陶甕、壺、舟、鼓、桶、瓜、蛋等等。從內涵看,空腔崇拜接近於『母體崇拜』。」他甚至進而斷言:「所謂『龍』,不過是『生命的胚胎狀態或孕育狀態』這一觀念的代名。」然而,龍在中國並非司繁殖之神,但鼉龍如雷鳴的叫聲,使古人將之視為鼓樂之神、雷雨之神。
  • 印度把蛇叫大龍,中國傳統文化裡蛇是什麼地位?什麼人佩戴蛇玉雕
    蛇的形象,在古今中外都有類似的神話。在日本有八岐大蛇,在中國有八個頭的相柳,西方有九頭蛇。它們都暗示著危險、黑暗和死亡,是古人恐懼黑暗或未知事物的具象。蛇形象在中國南方的某些區域或某個時期,也是人們的守護神。例如在翡翠的主要消費地區雲南,古滇文化裡,蛇就是與戰爭和豐收相關的神。
  • 電影《哪吒》中的龍是妖族?為什麼我們自稱「龍的傳人」? | 林屋公子
    戰國時期就有將十二動物配十二地支的記載,但是在放馬灘秦簡、孔家坡漢簡中,辰位均是蟲,無龍的記載。到《論衡》中才有了和今天十二生肖一致的記載。不過先秦兩漢時期,十二生肖代表的還不是年份,而是支日。一直到南北朝時期,才有將十二生肖配年份代表屬相的說法。至於龍為什麼和其他真實動物並列生肖?儘管古人都沒有見過龍,但卻認為龍真實存在,命名地支也就不稀奇了。
  • 為什麼我們是龍的傳人
    最早關於龍的傳說是在原始部落,在遠古時期部落之間的徵戰不斷,勝利的一方就把失敗部落的圖騰加在自己的圖騰上,久而久之,這種圖騰越來越像龍的特徵,所以就形成了龍圖騰,也成為了中國古代崇拜的重要標誌。在古代,龍圖騰的出現標誌著戰爭的勝利,由於龍圖騰的重要性,人們便把崇拜龍圖騰作為祈求豐收和平安的活動,慢慢演變成了有龍王這樣的角色。在神話小說《封神榜》中,有四海龍王,即東海敖廣、南海敖欽、北海敖順、西海敖閏,實際上古人把天地萬物中的龍分為54名龍王和62名神龍王。
  • 蛇文化的7大象徵意義 包含情慾誘惑與智慧創富
    蛇類和人類一樣,也經歷了地球冰川期的考驗,在芸芸眾生的大千世界中自有它的地位和奧秘,在歷史發展的漫漫長河中更有它的文化與價值。尤其在古今中外的文學家、玄學家、巫師的眼裡,蛇有著許多特有的意象——  第一象徵意義:先祖圖騰  蛇在古代曾經是一種受到褒揚、膜拜的聖物。中國最大的「神物」——龍,就是蛇的圖騰化產物。
  • 龍在古代的地位並不高,他們甚至是做菜材料,直到整理出一部書
    在南亞的文明中,納迦就是他們的龍,這是一種以眼鏡蛇為原型的神話生物。而在瑪雅文明中,就有一種龍,他們將這個生物叫做羽蛇神,這個名字在阿茲特克文明中也同樣適用,這是一種蛇身鳥頭的生物,在他們神話中能帶來雨水,所以也是農業等相關的神而在巴比倫神話中,還有提亞馬特,他其中的一個形象也是一條龍。
  • 買龍泉寶劍需要注意什麼,從哪些地方來判斷品質?
    劍是兵器,東漢之後,更具殺傷力的環首刀出現後就退出了冷兵器的舞臺,但是其端正筆直、入鞘平淡無奇、出鞘鋒芒畢露的文化意義卻更加突出,被稱之為「百兵之君」,是正義、公平、乃至身份地位的標誌、王權的象徵。在詩文中,以「劍」為意象,抒發凌雲壯志;在武俠手中,劍又是力量的象徵,正義的化身;在道教中又作為法器「神劍」、「劍仙」等鎮宅闢邪之物;近代來,劍成為武術健身器械、舞臺道具、藝術收藏品及饋贈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