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貴州威寧縣秀水鎮的大山深處,傳出了一種怪聲,引發了很多人的關注。親歷者表示,那種怪聲類似於手機震動的嗡嗡聲,不少人直接說,這就是龍的叫聲!
如果真的是龍叫,為何沒有人看到龍的實體?關於龍是否真實存在,一直有很大的爭議,我們自稱是龍的傳人,可是為什麼在神話傳說中,龍的地位普遍不高,而且還經常以坐騎的形象出現呢?
龍,幾乎可以說是我們民族的象徵。可是,人們是否想過,華夏民族為什麼會崇拜這麼一個形象兇殘的怪物呢?
據說,我們的祖先,從跨天接地的彩虹中,看到過有雙頭巨蛇從大地吸水的壯觀景象。也有人說,先民們從撕裂雲層的閃電中,看到了金蛇狂舞並伴隨著風雨交加。
於是,他們創造了龍的形象。在今天的我們看來,龍,是原始祖先,按照特定的觀念思想拼湊起來的,有哪些呢?
龍的形象為九似:角似鹿、頭似牛、眼似蝦、嘴似驢、腹似蛇、鱗似魚、足似鳳、須似人、耳似象。
蛇身體現了原始人的生命觀念。原始人很少看到死的蛇,以為蛇的年歲大了,脫一層皮就年輕了。雞爪也是一種生命的符號,雄雞的後爪又叫雞距,雖短但卻很鋒利。鹿角每年換一回,重新萌生鹿茸。每年長一個叉,獵人一看鹿角有幾個叉,就知道有多少歲。鹿角掉了,象徵死亡,新萌發的角象徵生命的再生……如此等等。
龍,是一種生命的符號,象徵著古人對生命的循環、死而復生的願望。
中國的古代帝王,自命為人世間最高貴的、甚至是大自然中最高貴的存在,故此他們認為自己是龍的化身。龍是自然界至高無上的存在,皇帝自然也就是人世間至高無上的存在。
一方面,先輩們把龍王供奉得無可挑剔,把它奉上權力的巔峰。
另一方面,自古我們就是農業社會,農民是要看天吃飯的。雨水,以及河水,卻被龍王主宰著。於是,這個民族愛它也恨它,讚美它也詛咒它。他們要在豐收的時候,敲鑼打鼓慶祝的同時,想到自己為了風調雨順,對著龍王爺一年來磕頭燒香,誠惶誠恐,心中不免有些怨氣,於是乎,龍又被演化成了大能者的坐騎。
這真是一種絕妙的中國式智慧和幽默。在敬畏和戲弄之間,人們獲得了微妙的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