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話中的「龍」:既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大自然的使者

2020-12-02 醬知兒

在中國文化中,龍是無處不在的文化符號,它上達九天,下潛五洋,從雲而生,隨雨而現,所有神話故事中都少不了它。龍對中國人來說,不僅僅是祖先的圖騰,更是知識的傳播者,以及人類與自然交流的中介。

龍的來源

傳說中的龍有各種不同的種類。帶有外殼的稱為「蛟龍」;長有翅膀的稱為「應龍」;長著角的叫做「虯龍」;缺少角的是「螭龍」;能飛天的叫做「蟠龍」,後來更傳說有一百多種龍,它們統一共同的特徵:頭上長有角,頷下有長鬚,足上有爪,一般都是四爪;有五爪的則傳說是屬於龍中的帝王,只有做皇帝的人才能持有。

南宋陳容《九龍圖》局部

龍的外形最終歸於統一,但它的棲息地卻眾說紛紜,有人說它潛伏在水中不可見;也有人說它有時會跑到田間地頭,有時又飛入雲中;甚至有人說龍在春分時飛到天上暫居,到了秋分時轉到水中隱居。當然,龍住的最多的地方還是山上。在上古中國神話體系中,每一座大山上都有神仙鎮守,比如《山海經》中記載的神——計蒙「人身而龍首」,或是雷澤有雷神「龍身而人首」,或是鐘山之子「其狀人面而龍身」。

拉車的龍

此外,神話中的諸神,很多以龍作為車乘,如《離騷》中「駕八龍之宛宛兮」。除了鎮守大山,以及給諸神當「司機」,龍還有兩大使命,分別是教會人類知識,以及充當人和自然的中介。

龍:中國的普羅米修斯

在上古傳說中,古代人不知道該怎麼表達知識,於是發明了「龜負洛書」和「龍負河圖」的神話。相傳三皇五帝,及周文王、周武王當政之時,都出現過龜負書、龍負圖的現象。但最早出現龍馬負圖的神話,可以追溯到伏羲為天下共主的時候。

南宋陳容《九龍圖》局部

相傳伏羲氏得有天下後,整日思索如何使百姓生活安定,不再老是逐水草而居,以及怎樣增加糧食的來源、如何把食物弄得更美味。有一次他在水邊行走,突然竄出一匹龍馬,飛到伏羲頭頂繞了數圈,然後停到他腳前,獻上了一捲圖畫。從這幅圖畫中,伏羲受到啟發,創製了「八卦圖」。這是「龍負河圖」最早的案例。

伏羲之後,舜當天下共主的時候,又出現了一次「龍負河圖」的事件。舜和諸侯大臣們在談論伏羲「龍馬負圖」美談的時候,水中也冒出一條龍,背上也袱著一捲圖冊。舜看到圖冊上是鳥形文,於是趕忙拜謝,恭恭敬敬地把東西拿回去,開始了自己的研究。

紅山文化中的豬鼻龍

從伏羲和舜的故事中,我們能分析出古人對於知識來源的看法。龍就像希臘神話中的普羅米修斯,為人類送來了知識,不同的地方在於,普羅米修斯是盜取了代表知識的天火,私自送給人類,而龍則是受到委託,將代表知識的河圖正大光明地傳播給人類。其實,關於「龍負河圖」的神話,古人想表達一種知識來自自然的隱喻,但是限於語言的限制,無法說清楚真實的想法,所以創造了龍的神話,用龍這個虛擬的知識傳播者來表達一種觀點:知識來自大自然。

龍是大自然的使者

龍是知識的傳播者,而知識來自大自然,所以龍又是人類和大自然之間的使者。在傳說中,龍要經過數千年的修行,才可以升天,這才是真正的龍,在升天以前它跟地面上的蚯蚓、螻蟻一樣,不僅身軀渺小,也沒有什麼地位,這個階段,它的任務就是了解大自然。在神話中,龍在升天時必須在一個大雷雨的天氣下,依附著尺木才可以成功上天。等到升了天以後,龍馬上會變得身長體大,碩壯無比。

高句麗墓中的龍壁畫

關於龍的成長和飛升的過程,暗示了它對於大自然熟悉的過程,從微不足道開始,經歷磨難,到完成蛻變,最終長成真龍。這個過程就像植物的成長,由一粒發芽種子成長為參天大樹。在這個過程中,它了解了自然,也皈依了自然,最終有資格成為人類和自然的使者。

最能體現龍是人和自然之間使者的故事就是「應龍」。在旱災、水災神話中的「應龍」,除了「應龍蓄水」外,還有個「應龍畫地」的神奇故事:傳說禹治水時,曾借著應龍的尾巴用來開渠挖道,以導水入海,江水不再泛濫,洪水化為無有。在大禹治水的故事中,大禹通過應龍的幫助,完成了治水,也就是說通過應龍,跟大自然達成了一致,借著應龍的中介作用,完成了自己的目標。

屋脊獸中的龍

在古人的思維中,人是具象的存在,而自然是抽象的存在,具象和抽象是兩個概念範圍,所以需要一個半具象半抽象的東西充當使者,實現溝通。龍就是這麼一個介於具象和抽象之間的「神物」,所以古人描述它的時候可大可小、可長可短、上天入地無所不能。

龍與四獸傳說

龍的形象千變萬化,最終又定格於四方神的神話中。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東、南、西、北各方各有蒼龍、朱雀、白虎、玄武四種神獸鎮守,其中「玄武」指的是靈龜,「朱雀」指鳳凰,「青龍」毫無疑問地是指龍,「白虎」是取代了麒麟位置的白虎。

四獸傳說最早是由天上的四個星座而來。古人認為天上有二十八個星宿,分布四方,每方各有七個星宿,形成一種動物的意向:東方星座是龍形,西方星座像虎形,這兩個星座的方位都是頭朝南而尾向北方;南方的星座像鳥形,北方的星座呈龜形,這兩個星座坐東朝西,頭在西尾在東,這四個星座就是「四獸」在天上的映射。

龍紋瓦當

後來又把四色顏色和四獸配合在一起,形成了帶有顏色的「四獸」,即青綠色的龍、大紅色的鳳、純白色的虎,以及黑色的龜。在古時的軍隊中,前、後、左、右方陣的部隊名稱也用四獸之名來代表,從而有了「前朱雀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的行軍布陣的說法。當然,四獸的說法最終脫離了神話的本質,轉而被哲學化了。

龍的意義

龍在中國文化中佔有特殊地位,它不僅是一種虛擬的文明符號,還是一種被賦予感情的民族圖騰。中國人將自己稱為「龍的傳人」,表達了對龍的偏愛。這種偏愛並非盲目的,毫無根據的「錯愛」,而是一種價值觀上的認同和信仰。在中國文化中,龍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人類和自然溝通的使者,僅憑這兩點,龍就值得人們尊敬和愛戴了。

參考資料:

《山海經》

《穆天子傳》

《中國的龍》陳授祥

《上古神話與文學》宋小克

《上古神話與史話》呂伯攸

相關焦點

  • 龍在西方神話中的形象,盤點那些有名的惡龍
    龍在中國一直是一種很崇高的存在,它是華夏民族的象徵,中國人一直以龍的傳人自居,古代的最高統治者也是稱自己為真龍天子。可是這僅僅是在中國,在西方,龍的形象就不像中國這麼偉高正了。在西方的神話體系中,龍是欲望與邪惡的象徵,它們為禍人間,給世界帶來災難。
  • 和中國神話中的龍相比,這些西方神話中的龍,才是一個比一個厲害
    和中國神話中代表的祥瑞不同,西方神話中的龍通常代表著邪惡和貪婪,希臘神話中看守金蘋果樹的是一條長生不死的巨龍,這頭巨龍是堤豐和艾奇德娜的後代,生有一百個頭顱,一百張嘴巴裡發出一百種不同的聲音。,在俄羅斯神話中的龍稱為戈裡尼奇,它有三個會噴火的頭,如果不將它的所有頭都砍下來,那麼被砍的頭就再次會長出來。
  • 中國神話中的人物對應的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哪些人物?
    阿波羅——阿波羅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在詩與藝術中表現為光明、青春和音樂之神,又是光明之神。 ̄ ̄ ̄ ̄ ̄ ̄ ̄ ̄ ̄ ̄ ̄ ̄ ̄ ̄ ̄ ̄ ̄ ̄灶神灶神——灶神又稱灶王爺,灶君,灶君司命。傳說中的廚房之神,是神話傳說中等級最低的地仙。赫斯提亞——她是古希臘神話中的爐灶女神。也是古希臘神話中三處女神之一。
  • 龍 (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動物)
    龍         是中國等東亞區域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為鱗蟲之長。
  • 揚州「小使者」給大自然寫了一封信
    受訪者供圖揚州網訊(通訊員蔡蓓蓓記者 薛舒文) 22日,省生態環境廳官方微信推送了一篇題為《小手拉大手,線上齊戰「疫」|揚州市「長江大保護小使者」給大自然的一封信》的文章。信上細膩的話語、真摯的情感,與大自然的真情對話,讓不少市民看後表示「很感動」。「您遍體鱗傷,青山不再,到處都是光禿禿的荒山;綠水不見,滿眼都是五顏六色的廢水。
  • 敖丙的家族那麼慘,龍在中國神話中是啥地位?
    實際上,它們本身也是被困於在煉獄之中的妖獸。那麼,龍到底是好是壞;在中國神仙體系裡的地位是高是低呢?五方龍神龍是中國神話中一種非常重要的動物。《禮記·禮運》中,龍就和鱗、鳳、龜一起被稱作四靈。龍的歷來有不同說法,從《左傳》提到「豢龍氏」和「御龍氏」兩個氏族來看,龍的原型很可能是揚子鱷、蜥蜴、蛇等水生動物。
  • 我們自稱龍的傳人,可為何在神話傳說中龍的地位卻又普遍不高?還被...
    關於龍是否真實存在,一直有很大的爭議,我們自稱是龍的傳人,可是為什麼在神話傳說中,龍的地位普遍不高,而且還經常以坐騎的形象出現呢? 據說,我們的祖先,從跨天接地的彩虹中,看到過有雙頭巨蛇從大地吸水的壯觀景象。也有人說,先民們從撕裂雲層的閃電中,看到了金蛇狂舞並伴隨著風雨交加。
  • 各國神話中的龍,除了中國神龍與西方巨龍,這些龍你肯定沒聽過!
    比如在世界各國的神話中都有出現龍這種生物,雖然各國對它的描述各不相同,但名字卻出奇的一致,那是不是意味著龍真的存在過呢!今天過客就跟大家分享下各國神話中龍的形象。No.1 中國神話 神龍中國神龍,乃百鱗之長,其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乃是祥瑞之獸。它們天生就有掌控風雨的力量,出行必定雷雨相隨,一經成年便有捕殺仙人的能力。
  • 世界神話中的四大雷神,北歐神話最出名、中國神話最低調
    所謂雷神,就是掌控雷電之力的神靈,在世界各大文明的神話中,雷神基本都是數一數二的位置,那雷神到底有何特殊之處呢,這麼受先民們青睞?今天就說一說世界神話中的四大雷神,北歐神話最出名、中國神話最低調。一、託爾。
  •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中的神獸介紹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中的神獸介紹這些生物在現實中大多無法找到實體,但其形象的組成物源於現實。某些古代神獸在中國的佔卜術中,尤其是奇門遁甲及六爻兩門術數。這些神獸常出現於傳統建築中,起到祛邪、避災、祈福的作用。
  • 印度神話中的龍到底是什麼?並非只是蛇,比我們想的強點
    這樣就產生了很多概念混淆的問題,最常見的,比如佛教所說的龍,也就是從印度神話中翻譯過來的龍,跟我們中國神話中的龍,完全是不同的兩個物種,但如今已經完全混淆,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力。那麼印度神話中的龍到底是什麼呢?很多人都有些瞧不起印度神話中的龍,認為他們的龍就是普通蛇而已,怎麼能和我們中國的神龍相提並論?
  • 各國神話中的龍,除了神龍與巨龍,這些形態的龍你聽過嗎?
    今天過客就跟大家分享下各國神話中龍的形象。傳說中,金翅大鵬鳥日食百龍,這說的龍其實指的就是它們。利維坦,聖經中記載的混沌之龍,跟耶夢加得一樣,是條巨大到能環繞整個世界的海蛇,不同的是,它擁有銳利的牙齒,身體好像包裹著鎧甲般堅固,並且口中永遠噴著火焰,鼻子冒出煙霧,性格冷酷無情,暴戾好殺,它會在海洋之中尋找獵物,令四周生物聞之色變,是各國神話中最出名的海怪之一。
  • 神話中的東方龍,為何與美洲羽蛇神如此相似,龍是蛇進化來的?
    文字中形容龍的樣貌: 蟲字在《說文解字》中,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 有足可稱為蟲,所以大蟲也拿來形容猛虎。但蟲也是用來形容一種小毒蛇。虺是漢族傳說中龍的一種。南朝《述異記》記載 虺五百年化為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 二、神話之龍 中國神話中,四聖獸中的蒼龍(青龍),應該算是神獸級別的生物。這裡的龍大多會施展法術,如降雨、淹水,其中龍王更是在神話中時最常聽到。
  • 神話傳說的隱喻意義
    文學史記載了一些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記得在我的孩子小的時候,我也選出過一些童話故事說給孩子聽,孩子們對神話感興趣,是因為其中的人物和情節是現實中所沒有的,充滿了傳奇色彩。記得在文學院讀書時,中國文學史的開端便是神話傳說。
  • 世界神話傳說中最有名的5條龍,你認識幾個?中國佔了兩個位置!
    世界神話傳說中最有名的5條龍,你認識幾個?中國佔了兩個位置! 1.塵世巨蟒:西方神話的龍就是大海蛇的翻譯,別看這條是大蟒蛇,實力實在恐怖,這條塵世巨蟒環繞著整個北歐世界,嘴銜著尾巴,頭尾相接,象徵永恆。
  • 四大文明古國為何都有龍文化?將它們連起來,竟都來自同一個文明
    龍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龍到底是什麼時候出現的,難以找到源頭,在炎黃二帝的神話時代,龍就出現了,涿鹿之戰時,黃帝召喚有翼的應龍作戰,《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曰兇犁土丘。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夸父,不得復上,故下數旱,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
  • 為什麼西方都是守財奴惡龍,而在中國神話裡,龍是被崇拜的形象呢
    繼續讀這本《中國神話哲學》。能用神話原型模式解讀的文化現象,可以是很抽象的哲學問題、語言學現象、政治問題,也可以是具體有趣的文化現象。比如說,奇幻電影《霍比特人》。如果你看過,肯定知道那條叫史矛革的噴火龍,它非常強大兇惡,看守著巨大的寶藏。這是龍在西方神話裡的標準形象。
  • 原標題:是龍還是蛇? ——東西方神話系統中的龍蛇意象
    在東西方的神話系統中,蛇也許是最混亂的一個群體,最常見的就是蛇和龍的混淆。英格蘭史詩《貝奧武甫》稱毒龍為蛇;晉代的葛洪認為有一種蛇能夠變化為龍;雙目失明的詩人彌爾頓分不清龍和蛇之間的區別也是情有可原,他認為撒旦是龍和蛇的混合體:「但他仍然是群蛇中最大的,/然後長大成了龍,比太陽/在神谷用黏土造的巨龍要大。」
  • 世界上神話生物排名,龍是正義化身、吉祥如意象徵 !
    世界上神話生物排名1、龍龍是我國神話傳說中神異動物,其本領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呼風喚雨、無所不能。關於它真實形象也是眾說紛紜,其角似鹿、頭似牛、眼似蝦、嘴似驢、腹似蛇、鱗似魚、足似鳳、須似人、耳似象。龍是正義化身,炎黃子孫賦予龍諸多美好善良之心性,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與感召力。2、美人魚
  • 《中國神話通論》:從《山海經》出發,淺析中國神話的屬性與特點
    在《中國古代神話》與《中國神話大辭典》中,他搜集和整理了我國小數民族的神話傳說,並以嚴謹的文獻考據,分析了眾多神話人物形象的流傳與衍變,為後世學者提供了豐富的研究材料。1989年,袁柯對古籍文獻中的文學性神話片段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和分析,並出版了《中國神話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