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書生被地府錯抓,意外成鬼仙,經歷世俗才懂得一個道理

2020-11-29 暮有文化

有個書生叫王蘭,突然暴病而死,被鬼差押到了陰間。閻王翻開生死簿發現,王蘭乃是被鬼差錯抓,並責令鬼差送他回陽間。

可時過多日,王蘭的身體已經損壞,鬼差害怕降罪,於是對王蘭說:「人死後為鬼很辛苦,倘若由鬼做仙,那就無邊的快樂了,何必去請求復活呢?」王蘭覺得鬼差說的有道理,於是便點頭答應。

鬼差說道:「我知道一個地方,有狐仙修煉成金丹,將他的金丹偷來吞食便可以靈魂不散,長久存在,只要是內心想要的,無不心想事成,你願意嗎?」

王蘭一聽還有如此好事,便趕忙同意,那鬼差將他領到一所大宅院,只見此處宅院,樓閣高聳,無人居住,一隻狐狸在月下抬頭望天空,吐納呼吸間,有金丸從口中出來,直上雲霄。

鬼差在旁邊看了許久,等那金丸再次出現時,便將搶到了手,交給王蘭吞下,那狐仙大驚,怒氣衝衝的過來想要找二人算帳,遠遠看見二人害怕打不過,只能恨恨而走。

王蘭與鬼差分手,回到家中後,妻兒相見都連忙躲避,驚恐不已,王蘭將剛才的事情說給了妻兒聽,他們這才慢慢的適應了過來,王蘭因此便留在家,夫妻照常生活。

王蘭有一朋友名叫張全,特來走訪,寒暄了幾句以,王蘭對張全說:「你我都窮的要命,現如今我有一個辦法可以發家致富,但是要你同我一起幹。」

張全家已經揭不開鍋了,他聽到王蘭如此說便答應了,王蘭說道:「我的能力是不用藥就可以治好病,不占卜就能夠斷吉兇,但我若出現,很多人都認識我,我因為此前已死,他們肯定會害怕,咱倆一同出去,我附在你身上,你可同意?」張聽後便答應了下來。

於是,二人整理行裝啟程來到山西境內,在這裡他們遇到了一個富翁,那富翁有一女兒,因為生病昏迷不醒,請來多少郎中都救不活,張全趕到他家以後,跟那富翁說自己能夠救治。富翁只有這一個女兒,平日裡嬌生慣養,視為掌上明珠,曾經在方圓百裡都張榜說過,有能醫好女兒的願意千金相贈。

張全請求先看病人,那富翁便將他領到內室,只見一女子躺在那裡雙眼緊閉,張全隨即掀開被子用手觸摸身體,王蘭偷偷地對張說:「這是丟失了魂魄,我可以出去將他的魂魄找回來。

張全於是對富翁說道:「這病雖然難治,但也並不是無藥可救。」

那富翁問道:「需要何種藥材?」

張全回答道:「不用任何藥材,你女兒魂魄脫離身體,我派遣神將將她找回來。」

過了一刻以後,王蘭說到魂魄已經找到,張全便請那富翁再領他入房,用手撫摸,富翁的女兒,那女子竟然睜開了眼睛。

富翁見此大喜,趕忙問女兒昏睡後發生的事,那女兒說道:「我曾在園子裡碰到了一個少年,他用彈弓打鳥。當時有幾個人牽著駿馬跟隨著少年,我想要躲避,卻被那少年擋住了,那少年教我使用彈弓,於是我便和他一同騎馬出行了,走到鄉裡以後,我見離家越來越遠,便又哭又鬧,那少年發怒將我推下了馬,我想回家卻不認得路。迷迷糊糊之間有一個人牽著我的手,不一會兒就趕到了家裡,剛才的那一切就仿佛做夢一樣。」

富翁聽了以後嘖嘖稱奇,但見女兒已好也並未深究,於是便兌現了自己的諾言,送了千兩銀子給張全,張全和王蘭二人商量著留200兩銀子作為路費,其餘的送到家裡。

二人辭別富翁以後,又踏上了路,可是張全卻在郊外遇到了同鄉賀才,賀才乃是一個貪吃好賭之人,敗光了家產,一貧如洗,如今逃往他鄉,流落至此,聽說張全有異術,發財了,因此特地跑來找他。

王蘭叫張全送給賀才少許銀兩,讓賀才回鄉,可這賀才本性不改,幾天就把錢花光了,又過來找張全,王蘭早就知道,於是就對張說:「賀才這人放蕩瘋狂不可相處,只能給點錢讓她他回家,不然會闖禍。」

不出所料,那賀才果然又來找張全,死皮賴臉要和張全一同出行,張全說道:「我早知你必回來,你成天賭錢兇酒,我哪有錢錢去填個無底洞啊,但只要你能改,我送你100兩銀子。」賀才點頭答應,說自己必改。張全便傾其所有的把錢財給了他。

賀才有了錢更加狂嫖濫賭,揮金如土,縣令懷疑他的錢財來路不正,便抓去拷打。那賀才受了刑便供出了張全,縣官打發衙役去抓張全。只是誰知路上那賀才卻因為傷勢發作死了,只是他的魂靈仍然不忘張全,又千裡跑過來依附姓張的,他過來以後便看到了王蘭。

這天三人一同飲酒,賀才喝的大醉,發狂大喊大叫,王蘭讓他閉嘴,他不聽,正好御史經過聽到有人大喊大叫,便過來拿住了張,張受刑邊說王蘭,御史通牒於神。

夜晚時分,御史夢到一金甲人,那人說道:「王蘭乃是無辜而死,如今已經成為鬼仙,並且憑藉醫術救人,不能看作妖。我已將他委派為清道使,你見他一定要恭敬,那賀才可惡已經押他前往鐵圍山贖罪,張全無罪應該釋放。」

御史醒來後覺得奇怪,但還是照著辦了,張因此返回了家中,當時張的口袋裡還有幾百兩銀子,便將半數送給了王家,王氏子孫也因此得以致富。

01暮有話說

人在世間永遠不可能一人活著,親情友情愛情缺一不可。可是如何識人,如何交到一個真心朋友,卻也非常困難。

02王蘭張全賀才其人

王蘭本是平凡人可是在一次特殊的經歷下,成了鬼仙,擁有的常人所不能擁有的能力,在碰到好友張全以後,便想著和他一同賺些銀兩改善家庭。

王蘭身為鬼魂,並且會些異術,這在當時來說是不可思議的,可是王蘭卻將此事告知他,可見王蘭是真正的拿張全當自己的好朋友。後來王蘭在和張全賺得一些銀錢之後,你確實分給了張一些,這也足以看出王蘭的為人。

張全這人雖說被王蘭視為好友,但是他本身識人能力卻不怎麼強,王蘭當初已經告誡過他,賀才乃是一個爛人,不可深交,不可信他,可張全大大咧咧的將自己的所有錢給了他,拿到錢後,賀才本性暴露,最終讓王蘭和張全二人陷入了一場風波中。只是後才最終的結果卻是病死路上,這種結局還真是大快人心。

王蘭在被御史抓住後,他知道以前的事已經幹不成了,只能無奈和張全分開,張全被釋放後回到了家中,將自己所獲得的一些錢財分給了王家,如此可見王蘭和張全二人確實說得上是真正的好朋友了。而反觀賀才,本性難移,最終下場悽慘,令人唏噓。

03人活一生識人能力必不可少

一生中可能會遇到許許多多的人,這些人有些會成為我們的過客,有些會成為我們的至交好友,乃至對於我們一輩子產生影響,而能否真正的認識一個人,是我們人生中必不可少的能力。

交到至交好友能讓我們的道路上事半功倍,而交到那些爛人朋友,他卻可以在一些壞事面前將你拖下水,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在遇到每一個人時,睜大自己的眼睛,不虧待自己的一個好朋友,也絕不亂交一些酒肉朋友。

人生得一知己而無憾,願你我明日皆安好。

對於本文,你是怎麼看的?歡迎評論區留言!

我是北暮,喜歡我的文章,就點讚關注吧!

相關焦點

  • 出馬仙的堂上為什麼有鬼仙?
    一縷香魂化成煙 多少心酸修地仙遵循因果伴香火 幫扶弟馬在人間(圖片來自網絡)今天講講堂口上的鬼仙一個堂口上若沒有鬼仙,將不能稱之為一個堂口悲王的穩定與否,關乎於一個堂口的穩定,所以說,悲王非常重要。他們的職責主要是處理地府和鬼家問題,因為鬼仙最為熟悉規矩章程,這是其他胡黃仙比不上的。
  • 民間故事:書生被冤枉,打入大牢,螻蛄救了書生一命
    南北朝時期,常州江陰縣有一個愛管閒事的書生叫石子然,那些不良的商販被石子然整怕了,因為石子然,自己的收益平白減少了二成,大家對石子然恨之入骨,可卻沒有好的辦法把石子然整死。石子然巧言善辯是出了名的,武功也是不凡,派出去好多打手,都被石子然廢了,誣陷石子然總是能被石子然脫身。
  • 真正的經歷了,才明白「只有經歷才會懂得」這句話的含義
    人的一生要經歷很多風風雨雨,坎坎坷坷。在生活中,工作事業中,情感中,可以說無時無刻都有著不一樣的經歷,在這些經歷中,慢慢成長,成熟。一個孩子,不是靠大人一遍一遍說教,讓他成長進步,只有讓他親身經歷,慢慢體會,才懂得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 民間故事:由於好奇心,誤投了豬胎,進了地府一去沒回來
    小時候總聽老人說「過陰」,就是有的人睡覺就能去地府轉一圈,可以向一些死去的人問一些事情。傳說我國古代的包青天包大人就有這項本領,可以去地府對受害者進行詢問判案。今天要講的這個故事就是一個「過陰」的故事。
  • 民間故事:書生救蜈蚣,蜈蚣長大咬死蛇精救書生
    從前有個書生,他準備進京趕考,他隨身帶個書籃和一個小木箱,木箱裡裝的是一條蜈蚣。書生趕考帶書也就算了,還帶蜈蚣做什麼?原來書生小時候見到一條蜈蚣要被雞叨死了,就把雞趕跑把蜈蚣養在這個小木箱裡了。這時間一長,書生長大了,蜈蚣也有一尺多長。書生進京趕考走了一百多天,這天來到一座大山邊,這大山上四周都是樹林,沒有人家。中午的時候,書生有點口渴,他就在小溪裡喝點水。突然,他聽到山上有個女子在喊:「哥哥,吃飯了。哥哥,吃飯了。」書生見那女子喊的認真,就想開個玩笑就大聲回答:「哎,我馬上就回去。」
  • 民間故事:陰陽鏡
    新聊齋:陰陽鏡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清朝年間,會稽有個叫崔方平的書生,出身官宦世家,祖上有不小的積蓄。崔方平自幼喜好讀書,但中秀才後參加鄉試,卻屢試不中,父親去世後便不再科舉,整日守著自己家的產業過日子。崔方平早已娶妻,可多年無子。
  • 民間故事:不是陰陽眼,為何七歲能見鬼,八歲還拜了牛頭為師?
    (詳見《瘸牛死後進地府當差,私自放掉老主人,讓他多活了九年》)雖然很害怕,但是程無憂很興奮,原來爺爺給他講的故事都是真的,世間當真有陰間的存在,看見了牛頭馬面肯定還有黑白無常,說不定什麼時候自己就能見到閻王爺了,想到這裡,程無憂小心翼翼的將白大河給他的小瓶藏了起來。其實白大河也是無心之舉。
  • 民間故事:大象報恩
    民間故事是一個有趣的板塊,古人常常聚在一起聊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也有人去小酒館聽說書先生講一些生動的故事,大家也可以一起討論其中的細節。在清代有一本著名的民間故事書,名為《聊齋志異》,它的作者是蒲松齡,今天的這個故事就取材於聊齋。
  • 民間故事:空心鬼害人
    歡迎大家來到沐雨離音,本文為《民間故事》第285期,空心鬼害人,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吧!民間故事是一個有趣的領域,古人常常在閒暇之時與家人朋友聊一些身邊發生的小故事,也有人喜歡去小酒館聽說書先生講一些有趣的故事,大家坐在一起聊得很開心。
  • 五條關於貓咪的民間諺語和傳言,聽上去可能有點道理但也別全相信
    我們中國有很多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民間諺語、名言警句和各種鄉野傳說。這些諺語雖然聽上去都很有道理,但其實有很多都是互相對立的,比如老祖宗教我們「宰相肚裡能撐船」 ,又告訴我們「有仇不報非君子」 ;既讓我們「得饒人處且饒人」,又教導我們「斬草要除根」……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 女人要懂得3個道理,不要在愛情中失去了自己,學會愛自己才可以
    今天就和大家介紹3點,未婚的女孩子,或者是已婚的女孩子,都一定要懂得道理。第一、不要相信童話裡的愛情每一個童話當中,有關於愛情的故事,總是令人嚮往的和美好的,所以當女人遇到一個自己喜歡的人的時候,她總以為遇上了真正的愛情,所以她可以不管不顧,無論對方提出什麼樣的要求,她都會答應,甚至,她相信只要對方不放棄他,並且願意努力生活的話,自己總能夠獲得回報,可是你要知道,當你選擇嫁給一個未來並不是很明確的男人時,一定要好好考慮才可以童話裡的故事在現實生活中
  • 為什麼古代美人愛書生?
    古代很多故事裡都有美人愛書生的情節,一介書生,窮酸文人,沒錢沒房沒車,為什麼那些美女要喜歡他們呢?是書生就要攻讀詩書,考取功名。而美女愛上書生,就是要進行情感投資,一旦書生考中了,當了大官,那麼美女搖身一變,就成了官太太,身價暴漲,平步青雲,一輩子不愁吃穿用度,安享人生。如果書生做了白眼狼,諸如陳世美之類的,那麼陳世美們就要受到民間道德的無情鞭撻,還要被寫進戲文、寫進話本進行嘲諷,以儆效尤。
  • 聊齋志異:書生愛上紅衣少女,追到破廟,美女報恩有情人終成眷屬
    明朝年間,有一個書生,他外出遇到一個紅衣少女,十分漂亮。傍晚,他醉酒回家,在一個破廟又見到這個女子,女子對他一笑,害羞地躲進了寺廟中。書生心動,跟進寺廟去一看究竟,但他很快就被兩個人給扔出來。寺廟中到底藏著什麼? 這個書生叫做馮生,他才到寺廟中,就有一個老伯出來迎接他。馮生接著喝醉了,就跟他請求把他的女兒嫁給他。老伯禮貌地拒絕了他。
  • 民間故事:鬼託夢
    季平安十八歲那年做了個夢,夢見一個自稱是自己祖父的老頭,季平安和這老頭有幾分相似,在這老頭說出季平安家的事時,季平安就相信了這就是祖父的事實。祖父告訴季平安:「我們家以前是以盜墓為生的,結果有一次挖到一個大墓,可那大墓不是我們能動的,等我出來後,就事事不順心,幹什麼都倒黴透頂,然後家開始衰敗。
  • 電影《赤狐書生》完整版
    《赤狐書生》是伊力奇執導,江志強監製,該片由多多所著的小說《春江花月夜》改編,講述了狐妖白十三原本想要殺害書生王子進卻意外和王子進成為朋友的故事 。清貧書生王子進(陳立農飾)進京趕考,被下凡取丹的小狐妖白十三(李現飾)盯上
  • 菜根譚:以無相之心評判世俗,才有超脫世俗的坦然
    菜根譚:以無相之心評判世俗,才有超脫世俗的坦然。如果需要找到詩與遠方才可以修行,那麼人的一生有多少時間是處在詩與遠方之間呢,如果身處於世俗之中,就陷入無限煩惱之中,這樣的人生又談何修行呢。真正的修行就是在當下,修的就是自己看到世俗執念的那一份心。
  • 鬼夫文:她去祭拜奶奶,意外撞到喝醉的鬼帝,被扛回地府嬌寵一世
    鬼夫文:她去祭拜奶奶,意外撞到喝醉的鬼帝,被扛回地府嬌寵一世大家好,我又來推書了,很高興能夠給各位大大帶來能在閒暇時享受悠閒時光的小說,今天我會給大家帶來一些超好看的小說。【書名】鬼帝夫人不好惹【作者】蜚夜推薦指數:★★★★★【精彩片段】鬼夫文,她去祭拜奶奶,意外撞到喝醉的鬼帝,被扛回地府嬌寵一世!君如墨暗自咬牙忍住右肩傳來的陣陣痛楚,居高臨下朝他露出個嘲諷的笑容問,「怎麼?鬼帝難道後悔了?雖然它是你的,但送出去的禮物不是應該歸我所有嗎?」
  • 民間故事:獵人救了一群大象,大象為報恩,送給他一處寶藏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92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 老話說得好:萬物皆有靈性。人類和動物其實是一樣的。動物也懂得感恩,也會愛憎分明。 今天筆者要講的這則民間小故事便與這道理有關。與筆者以往所寫的民間小故事一樣,故事的主題同樣弘揚正能量:知恩圖報,多行善事得福報。
  • 民間故事:狐報恩,鬼復仇
    縱觀古往今來的志怪小說,有關鬼狐的傳說故事數不勝數,其中不乏報恩尋仇之類,各種恩怨情仇、悲歡離合令人愛恨交加。如今說一個曲折離奇的怪事,其中報恩和復仇的對象竟然是同一個人,很是令人震驚了。書生聞言更是吃驚,心道:果然不是守清規的道士。書生來到女子面前,仔細端詳,發現這女子果然絕色,笑聲如此迷人,想要趕走她卻於心不忍,想要讀書,卻哪裡還有心思去看子曰詩云。書生本性風流,很快便與女子熟識起來,眼看著月滿中天,書生牽住女子的玉手,雙雙踏入夢鄉。
  • 《老人與海》:在堅持中懂得取捨,才是大智慧
    這種精神沒有錯,也是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也應該看到,在做事的時候,不僅要有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甚至是永不言棄的精神;而更要有在堅持不懈的努力中懂得取捨,做到有的放矢,把做事風險降到最低的大智慧。而我們的老漁夫桑提亞哥老人只做到了前半部分。在當下的社會中,做到後半部分要比前半部分更加重要。對於「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行為,我們應該停止,不應該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