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傅文婧11月28日報導:用藝術去詮釋晦澀的物理概念,會帶來怎樣美妙的驚喜?2020年11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學第七屆李政道科學與藝術講座基金系列活動開幕,作為科學界與藝術界一年一度的盛會,國內外知名科學家、藝術家和科藝愛好者們齊聚交大李政道圖書館。本屆活動以「自旋(Spin)」為主題,融合科學之理性思辨和藝術之感性視角,聚焦微觀世界的粒子運動規律,管窺未來科技發展趨勢,探尋科學與藝術的奧秘和通途。
    一等獎《旋轉世界的靜點》(作者:王埼翔)
    李政道來信寄語,諾獎得主解密「自旋」
    此次活動採用線上雙語直播、雲展覽等雲端技術手段,在開幕式現場,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回顧了科藝活動七年深耕細作的發展歷程,總結了上海交大多年美育育人方案、模式和成果。
    李政道先生寄來賀信,並由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研究員王垂林代為宣讀。今年剛過94歲生日的李政道先生是科藝理念的倡導者和身體力行者,在科學與藝術交融的世界裡,大家看到了物理巨擘李政道的另一面——在諾貝爾獎的盛名之下、細推物理的求索之中,一顆對真理、對美、對創造的赤子之心。他在信中寄語所有科藝愛好者們:「穿梭在科學與藝術之中,用創意和技藝,讓抽象的科學概念,鮮活地悅動於眼前,被更多人看見,被更廣泛理解。」鼓勵科學與藝術工作者攜手共進、交融互通,破除偏見和專業的局限,在更廣闊的空間思考,以更堅實的臂膀來迎接未來的挑戰。
    李政道先生長子、李政道圖書館館長李中清教授通過視頻,表達了對本屆科藝活動的期待和祝福。上海科技館副館長繆文靖、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副巡視員黃興華隨後致辭,繆文靖回顧了科技館與上海交大的科藝融合探索之路,黃興華則強調了科藝結合開展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和創新性。
    諾獎得主弗蘭克·維爾切克教授現場帶來題為《自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主旨演講。他從史前時代講起,生動講述了陀螺和陀螺儀等快速旋轉物體對人類的巨大吸引力,「它們似乎可以抵抗重力,隨著自轉速度的增加,改變它們的轉動方向將會變得很困難。」圓周運動的動力學為娛樂和藝術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也對控制技術等科技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自然界尺度的另一端——微觀物質世界中,基本粒子的「自旋」特性同樣令科學家們著迷,人類對量子力學的研究深刻影響著現代生活,並不斷改變未來科技發展趨勢。
    主題畫《光子科技新時代》(作者:陳益新)
    八旬教授創作主題畫,最小參賽者為14歲俄羅斯少女
    什麼是「自旋」?作為量子世界中粒子的基本屬性之一,它常常被與經典力學中的自轉概念進行類比,但實際上本質是迥異的。電子自旋永不停止,這使電子變成了微小的、像地球一樣的磁鐵。對微觀世界規律的探索,有助於人類把握未來科技發展的脈搏,而藝術家們則用天馬行空的想像,來詮釋出晦澀抽象的物理概念。
    以光子科技為支點,撬動未來科技創新槓桿。開幕式當日,主題畫《光子科技新時代》揭開神秘面紗。不同於往屆科藝主題畫作者的藝術家身份,今年的主題畫作者陳益新教授是一位集成光學專家,也是一位「科學與藝術對話」的先行者,他用一生印證了李政道先生為他的畫展所題的字:「一心求真、一意求善、一生求美」,在求知路上始終保有一顆求美、創造美的心靈。
    今年已年屆八旬的陳益新在接到創作主題畫的邀約時欣然應允,於是《光子科技新時代》應時而生,它描繪了光子科技正邁向造福人類的新時代,也預示著其將帶來的光輝燦爛的美好未來。畫面中天上的量子衛星、地面和海底的光纖光纜通過光子流聯通,光子攜帶著各種千變萬化的信息,傳遍全球每個角落。光子無處不在,猶如畫中東升的旭日一般,與人類日常生活中的通信交流、工作學習、旅遊購物、醫療保健等各方面切切相關。不同波長的光波和光子,沿著光纖傳播互不幹擾,形成絢麗的「光纖彩虹」。
    一等獎《自旋與陰陽》(作者:劉光旺)
    據悉,本屆科藝大獎賽參賽作品數量創下新高,共收到328件投稿作品,最終遴選出一等獎作品2件,二等獎8件,三等獎16件,其中上海交大學生作品佔所有獲獎作品總數的30%。所有參賽作品,除以傳統繪畫形式呈現「自旋」主題外,創意視頻、創意攝影、數碼繪畫等新媒體作品形式大幅增加,參賽者以多元視角讓抽象的科學概念鮮活地躍動於眼前,科藝結合形式更加豐富多變。
    來自俄羅斯謝爾託洛沃兒童藝術學校的14歲初中生索菲亞·捷列申科(Sofia Tereshchenko)成為大賽迄今年齡最小的參賽者,她的畫作《生命的本質》色彩濃烈而又充滿想像,最終斬獲大賽三等獎。
    來自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的溫世康同學帶著上第六屆大獎賽一等獎獲得者的光環今年再次參賽,他和同學鄭嘉淇的合作拼貼畫《自旋之手徵對稱性》同樣獲得二等獎的好成績,連續兩年的參賽經歷讓他對科藝理念的理解更加深刻,他分享了自己創作的秘籍,「立足於科學原理,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不拘泥於形式大膽創作。」
    此外,李政道科學與藝術作品展也於今日正式開展。本次展覽共遴選優秀科藝結合作品49件(含本屆科藝主題畫和大獎賽獲獎作品),雲端虛擬展覽和線下實體展覽形式同步進行,觀展者既可以前往李政道圖書館負一樓展區實地參觀,近距離感受科學與藝術融合魅力,也可通過關注李政道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獲取線上展覽入口,足不出戶開啟科藝探索之旅。此次作品展展出時間從2020年11月28日起至2021年2月28日,為期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