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自旋」?

2020-12-03 騰訊網

穿梭在科學與藝術之中,用創意和技藝,讓抽象的科學概念,鮮活地悅動於眼前,被更多人看見,被更廣泛理解。

這是李政道先生的寄語,

也道出了科學與藝術

碰擦的火花能照亮的世界。

有時科學那難以言喻的深奧與精妙,

卻能用藝術的語言來詮釋和表達,

科學與藝術的共鳴令人嘆為觀止。

一年一度,

李政道科學與藝術大賽周末揭曉,

又一批優秀的作品開啟科學之門,

這一次是關於量子世界中粒子的

一項基本屬性——「自旋」。

什麼是「自旋」?

電子自旋永不停止,

這使電子變成了微小的、

像地球一樣的磁鐵。

這一晦澀抽象的物理概念

呼喚出什麼樣的作品?

兩個電子,一個自旋向上,一個自旋向下,撕裂使時空分裂,形成時空太極圖——一等獎作品《自旋與陰陽》用中國畫表達想像,黑白的視覺衝擊更是體現著微觀世界的神秘。

另一幅一等獎作品《旋轉世界的靜點》則將微觀電子自旋和宏觀星球自轉呼應,儘管兩種運動並不相同,但版畫的表達將抽象點線描繪的球體,既是放大的微觀電子,也是縮小的宏觀星球。

今年的大賽吸引了328件投稿作品,

除傳統繪畫,還有創意視頻、

創意攝影、數碼繪畫等新媒體作品,

多元視角讓抽象的科學概念

更加鮮活地躍動於眼前。

藝術家將不鏽鋼金屬片電鍍色膜,

再將金屬細片螺旋而掛,

靜止卻產生著變化、

不確定的夢幻色彩,

而這正是雕塑作品

《狄拉克幻想》的語言。

來自俄羅斯謝爾託洛沃兒童藝術學校的14歲初中生索菲亞·捷列申科成為大獎賽開辦以來年齡最小的參賽者。在國際博協網站上看到大賽徵集通知後,熱愛科學的她立刻燃起創作熱情。她的作品《生命的本質》展示了生命的螺旋形發展進程,色彩濃烈而又充滿想像,最終斬獲三等獎。

科學之理性思辨和

藝術之感性視角融合,

如何表達未來科技趨勢?

天上的量子衛星、

地面和海底的光纖光纜

通過光子流聯通,

不同波長的光波和光子,

沿著光纖傳播互不幹擾,

形成絢麗的「光纖彩虹」……

科學家受邀創作的

主題畫《光子科技新時代》

由上海交通大學物理系教授、

集成光學專家陳益新完成,

作品描繪光子科技正造福人類,

也預示著其將帶來更美好的未來。

部分獲獎作品賞析

作品採用參數化三維動態粒子模擬生成,與動態性主題相呼應,設計主體形態是向心形圓球狀,意對物質本體性研究的向心性追溯,故此得名「源」。

作品表現了3個電子通過磁場相互作用,有三個構圖中心,用傾斜的方塊展現磁場的效果,整體布局從中心向四周,小構件逐漸由低到高,由直到斜。排列亂中有序,恰如變換萬千的世界中暗含的種種科學規律。

本創作採用廢舊科學雜誌,碎紙片一方面象徵著微觀粒子,組成了宇宙萬物;另一方面也代表著自旋理論發展過程中經過無數科學家們的成果沉積,最終才基本完善了該理論。

作品以靜態呈旋轉姿態的崖柏為主體,寓意自旋與旋轉有關;自然形成的顏料肌理表達了粒子自旋的未知量,以及一種可與角動量進行轉換的能量,這是粒子內部隱藏的自由度。三個年份代表發現自旋的三大歷史事件:1922年斯特恩-蓋拉赫實驗證明了原子角動量的量子化,1925年電子自旋概念被提出,1940年泡利證明了「自旋統計定理」。

作品由象徵宇宙的背景、海浪和傅科擺軌跡組成,由丙烯,調和油,矽油,閃粉繪製而成,背景色調明暗相間,遠觀為藍綠黑三種色彩組成,近看其中還蘊藏著金色以及紫色,象徵龐大又充滿未知的宇宙深處;中央為一個巨大的逆時針旋轉的波濤,外圈為傅科擺軌跡。

鸚鵡螺工作室

作者 | 易蓉

圖片 | 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

相關焦點

  • 【「自旋」趣事 】電子自旋的由來
    大意是說,原子中不能同時容納兩個運動狀態相同的電子,泡利認為電子有四個自由度,除去電子層、電子亞層、電子云伸展方向三個自由度外,還有第四個自由度,可這第四個自由度究竟是什麼他自己也一直搞不清楚。泡利曾設想過電子是不是有自旋這個問題,可他很快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因為理論上講,自旋電子的邊緣線速度超過了光速,這根本就違背相對論,屬於大逆不道。
  • 什麼是「量子自旋霍爾效應」?
    在特定的量子阱中,在無外磁場的條件下(即保持時間反演對稱性的條件下),特定材料製成的絕緣體的表面會產生特殊的邊緣態,使得該絕緣體的邊緣可以導電,並且這種邊緣態電流的方向與電子的自旋方向完全相關,即量子自旋霍爾效應。
  • 什麼是「自旋」,李政道邀請他們畫了畫
    一年一度,李政道科學與藝術大賽周末揭曉,又一批優秀的作品開啟科學之門,這一次是關於量子世界中粒子的一項基本屬性——「自旋」。什麼是「自旋」?電子自旋永不停止,這使電子變成了微小的、像地球一樣的磁鐵。這一晦澀抽象的物理概念呼喚出什麼樣的作品?
  • 負自旋軌道耦合是什麼鬼?
    編者按:本文介紹自旋軌道耦合(SOC)符號變化引起的拓撲相變:拓撲絕緣體,拓撲半金屬(包括Dirac半金屬和Weyl半金屬)。
  • 自旋
    核自旋是一個十分難理解的概念,它不能直接觀察只能通過實驗發現自旋存在的證據,如果要完全理解這一個概念需要我們掌握量子力學,但作為非專業的讀者,我們也有另外一套更簡單的方法去了解自旋
  • 自旋登上舞臺
    但是,在巨磁電阻效應中,表現正相反:有磁場時電阻最小,這又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巨磁電阻效應是發生在那種磁性金屬和非磁性金屬組成的三明治結構中,所以,我們也得在那種結構中來探討它發生的原因。圖16.1:薄膜的巨磁電阻效應如圖16.1中所示,表現巨磁電阻現象的材料是薄膜材料,每層薄膜的厚度只有幾個原子。
  • 量子自旋已經超越光速?大錯特錯!量子自旋根本就不是旋轉運動
    大家好,歡迎收看量子科普第114期,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這個在量子力學中很容易造成誤解的名詞:自旋相信了解量子力學的朋友肯定聽說過「量子自旋」這個名詞,如果單單從字面上理解的話,自旋應該指的是自身旋轉,那麼量子自旋就應該是微觀粒子、量子自身進行旋轉的運動
  • 洛倫茲力到底是一種什麼力?電子自旋磁矩或許能夠給出答案
    洛倫茲力到底是一種什麼力?電子自旋磁矩或許能夠給出答案!即運動電子的自旋磁矩在外磁場中為什麼沒有現出來?也就是說,洛倫茲力的形成與電子的自旋磁矩在磁場中的運動表現相關聯?......:1、在自旋磁陀螺軸上方放一塊磁體,自旋磁陀螺的自旋軸就會產生向外磁場方向的傾斜,這時自旋磁陀螺將會產生繞外磁場磁極的近動效應。
  • 統一路 10-自旋的奧秘
    不相容原理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理論,實在來說只是一個總結實驗資料得出的假說,但它卻是從經典走向量子道路上頗具革命性的一步,因為在經典力學中,並沒有這種奇怪的費米子行為。自旋也是這樣一種沒有經典對應物的革命性概念,但奇怪的是,泡利革命性地提出了不相容原理,卻也因為過於革命而阻擋了別的同行提出「自旋」。
  • 粒子的「自旋」究竟該怎麼理解?
    我們說到粒子的時候經常聽到「自旋」這個詞,但緊接著你可能又聽到,自旋為1甚至1/2自旋,類似這種奇怪的說法,我們之所以會感到奇怪,主要是因為我們把「自旋」直接等同於「自轉」來理解了,主要是因為我們把「自旋」直接等同於「自轉來理解了,你想想是不是,肯定是,日常生活中我們把這兩個詞等同問題不大
  • 量子自旋液體中的非常規自旋輸運現象
    由於自旋的時間變異性,左側邊緣磁脈衝觸發的自旋激發態隨即轉化為馬約拉納費米子運動新興的自旋電子學有望徹底改變電子設備面貌,並成為開發量子計算機的關鍵。在自旋電子器件中,電子最重要的特徵是自旋性,這是一種涉及角動量的固有特性,也是固體中產生磁性現象的根本原因。全球物理學家都在努力尋找藉助材料生成、傳輸「自旋包」的實用方法。
  • 自旋軌道轉矩
    當電子展現出朝某一方向的自旋屬性時,我們稱之為自旋極化(spin polarization)。電子的自旋極化實際上就是磁性材料展現出磁性的本質,例如鐵、鈷、鎳磁化就是其微觀上電子自旋極化的宏觀表現。既然電子可以憑藉電荷的屬性,在集體運動時表現為電流;不難想像,自旋極化的電子也會由於自旋的屬性,在集體運動中表現為自旋流。
  • 自旋電子學
    要知道,上帝賦予了電子很多重要的內稟特性:質量、電荷、自旋等。質量是所有物質都具有的,比較平淡無奇,而電荷和自旋則是更特別和古怪的。前100年我們充分利用了『電荷』這個特性,現在呢,應該是啟用『自旋』的時候了。因此,研究電子技術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又重新興奮起來,他們希望能利用電子這個神秘的性質,克服瓶頸、走出困境,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
  • 自旋電子學:新型材料中量子自旋液態的觀察
    自旋電子學,英語:Spintronics,即是這樣的一個新興的領域,旨在通過使用電子自旋作為一種傳輸信息的方式,從而超越傳統電子學的極限。但是,可以使用自旋操作的設備的設計極具挑戰性,需要在異乎尋常的狀態下使用新的材料,有些科學家還沒有完全理解並且還沒有進行過實驗觀察。
  • 什麼是反物質——鏡子裡的電荷與自旋
    它與中微子的自旋相反。中微子是左旋,反中微子則是右旋,所以這類不帶電基本粒子的反物質就是與其自旋相反的同種粒子。這類粒子還包括光子和未知的暗物質等。也就是幾乎每一種基本粒子都可能存在反物質。在理論假設中,暗物質的反物質很有可能就是其自身,(而它不帶電荷,因此很可能它就屬於自旋相反那一類的)而正反物質之間碰撞是會產生湮滅反應的,假如理論假設成立,銀河系裡海量的暗物質很有可能會發生湮滅反應,而這種湮滅反應會因其暗物質粒子的超大質量而釋放出超高能的輻射。關注科技新聞的人可能已經想起來了,這不就是中國的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幹的事嗎?
  • 新研究:通過自旋電子隨機存取存儲器深入研究自旋
    東京工業大學(Tokyo Tech)的科學家最近新研發的一種新的材料組合,是基於電子的固有特性自旋的磁性隨機存取存儲器。這項創新可能會勝過當前的存儲設備。他們的突破發表在一項新的研究中,描述了一種利用拓撲材料中與自旋相關的現象的新策略,並且可以促進自旋電子學領域的發展。此外,這項研究為自旋相關現象的潛在機制提供了更多的見解。
  • 最新突破:發現量子自旋液體中,非常規的自旋輸運
    來自東京工業大學和橫濱國立大學的科學家發現:自旋微擾穿過量子自旋液體系統看似無法通過區域的特殊機制,這一新見解可能代表著下一代電子學甚至量子計算機的另一塊基石。目前電子設備已經接近理論極限,這意味著將需要全新技術來獲得更好的性能和更高的小型化。問題是,現代電子學以操縱電流為中心,因此主要關注運動電子的集體電荷。
  • 自旋電子學Nature:反鐵磁氧化鐵中的可調長程自旋輸運
    【引言】   自旋電子學是基於自旋輸運的新興科學技術。所謂自旋其實是電子的內稟角動量,與質量、電荷一樣是電子自身固有性質。電子自旋輸運被認為與傳統電子器件中電子電荷輸運相類似,也可作為載體用於信息傳輸,根據自旋轉移這一特性設計開發的新型電子器件可有望作為現有電子器件的升級替代產品。類似於電流,通過自旋霍爾效應電子發生特定的偏轉,從而產生自旋流(Spin current)。自旋流作為自旋信息傳輸的核心,是發展基於自旋計算器件的關鍵。
  • 電子自旋的高效閥
    圖片來源:巴塞爾大學物理系巴塞爾大學的研究人員與來自比薩的同事合作開發了一種新概念,該概念利用電子自旋來切換電流。除了基礎研究以外,此類自旋閥還是自旋電子學中的關鍵元素,自旋電子學是一種利用自旋而不是電子電荷的電子產品。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雜誌《通信物理學》上。在某些時候,自旋電子學可能成為流行語,與電子學一樣,成為我們詞彙量的一部分。
  • 核外電子的形狀,半徑,自旋是什麼?為什麼說電子有半徑無體積?
    我們回歸正題電子的形狀是什麼?形狀在描述有稜有角的宏觀物體時,是完全適用的。但準確來說,電子並沒有形狀。電子屬於基本粒子,也就是說電子沒有內部結構,不可再分成更小的物質,或許說電子內部是未知的。物理學家也管電子叫點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