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自旋的高效閥

2020-08-27 工程學習

納米線上的兩個量子點(虛線橢圓)都被納米磁鐵(棕條)調諧,因此它們僅允許具有「向上」自旋的電子通過。如果改變磁體之一的方向,則電流被抑制。圖片來源:巴塞爾大學物理系

巴塞爾大學的研究人員與來自比薩的同事合作開發了一種新概念,該概念利用電子自旋來切換電流。除了基礎研究以外,此類自旋閥還是自旋電子學中的關鍵元素,自旋電子學是一種利用自旋而不是電子電荷的電子產品。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雜誌《通信物理學》上

在某些時候,自旋電子學可能成為流行語,與電子學一樣,成為我們詞彙量的一部分。其背後的想法是使用電子的角動量(自旋)代替電荷。多年來,全世界的研究人員一直在追求這一目標。Spintronics承諾在信息存儲和處理中有許多應用,並可以提高電子設備的能源效率。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是有效控制和檢測電子自旋。

來自瑞士納米科學研究所和巴塞爾大學物理系的克裡斯蒂安·舍嫩貝格教授和安德裡亞斯·鮑姆加特納博士組成的物理學家團隊現已開發出一種用於半導體器件中自旋電子學的新技術。來自比薩的Nanoscienze-CNR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也參與其中。

納米磁鐵是關鍵

為此,科學家們在納米線上形成彼此後方的兩個小半導體島(量子點),並使用納米磁鐵在量子點中產生磁場。利用外部磁場,它們能夠單獨控制這些磁體,從而可以確定量子點是否允許電子通過向上(向上)或向下(向下)的自旋通過。當兩個量子點串聯連接時,只有兩個都設置為「 up」或兩個都設置為「 down」時,電流才流動。理想情況下,如果電流方向相反,則沒有電流流動。

該出版物的第一作者,博士學位的Arunav Bordoloi。Schönenberger小組的一名學生發現,此方法產生的自旋極化接近理論最大值。他說:「通過這種技術,我們可以選擇允許給定自旋狀態的單個電子進入或離開量子系統,其效率遠高於傳統自旋閥。」

「近年來,全世界的研究人員發現要製造適用於納米和量子電子設備的旋轉閥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負責該項目的Andreas Baumgartner博士說。「我們現在已經成功生產了一個。」

探索新現象

物理學家還能夠證明磁場位於納米線上的特定位置。鮑姆加特納博士說:「因此,這種技術應使我們能夠研究通常對磁場過於敏感的新現象的自旋特性,例如特殊超導體末端的新狀態。」

現在,這種自旋電子學的新方法應該能夠直接測量自旋相關性和自旋糾纏,並為許多新舊物理現象提供了新的思路。將來,該概念甚至可能在尋求將電子自旋用作量子計算機中最小的信息單元(量子位)時變得有用。

相關焦點

  • 自旋電子學新研究進展
    正如最近幾篇文章中所介紹的,自旋電子器件有望解決現代電子計算機的主要問題:耗費巨大的電力;製造熱量,而這些熱量又需要更多的能量來冷卻。作為對比,自旋電子器件產生很少的熱量,使用相對來說非常少的電量。自旋電子計算機在內存中保持數據所需的能量幾乎為零。它們也可以瞬間啟動,並且具有比當今計算機強大許多倍的潛力。
  • 我國研發基於尾場空泡加速的自旋過濾器 大幅提升電子束極化率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基於尾場空泡加速的自旋過濾器。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種X型過濾器,置於加速完成的電子束之後,過濾掉進動顯著的電子,留下相空間中高極化率部分。該設計方案可以使得電子束極化率由最初的35%左右提升至80%以上。有望實現全光碟機動的緊湊高能極化電子源。自旋是由粒子內稟角動量引起的內稟運動。
  • 鑽石或是自旋電子元件潛在材料
    最近,研究人員探尋了一種被稱為自旋電子學的新技術潛力。自旋電子學依靠探測並控制粒子自旋。該技術或能帶來新的更加高效和強大的設備。 在一篇日前發表於美國物理聯合會(AIP)出版集團所屬《應用物理快報》的論文中,研究人員測量了電荷載子的自旋同鑽石中的磁場發生相互作用的強度有多大。這種關鍵屬性證實,鑽石可作為自旋電子元件的一種頗有前景的材料。
  • 稀土再建奇功:電場對自旋的高效相干操控
    這主要是由於磁性質來源於材料的電子自旋運動,而電性質則源於材料的電子軌道運動,兩種相對獨立的運動模式導致大部分材料中難以觀測到磁電耦合現象,也難以實現磁電交叉控制——用外部磁場調控材料中的電子軌道行為,或者用電場調控材料中的電子自旋。
  • 【「自旋」趣事 】電子自旋的由來
    大意是說,原子中不能同時容納兩個運動狀態相同的電子,泡利認為電子有四個自由度,除去電子層、電子亞層、電子云伸展方向三個自由度外,還有第四個自由度,可這第四個自由度究竟是什麼他自己也一直搞不清楚。泡利曾設想過電子是不是有自旋這個問題,可他很快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因為理論上講,自旋電子的邊緣線速度超過了光速,這根本就違背相對論,屬於大逆不道。
  • 自旋電子學Nature:反鐵磁氧化鐵中的可調長程自旋輸運
    【引言】   自旋電子學是基於自旋輸運的新興科學技術。所謂自旋其實是電子的內稟角動量,與質量、電荷一樣是電子自身固有性質。電子自旋輸運被認為與傳統電子器件中電子電荷輸運相類似,也可作為載體用於信息傳輸,根據自旋轉移這一特性設計開發的新型電子器件可有望作為現有電子器件的升級替代產品。類似於電流,通過自旋霍爾效應電子發生特定的偏轉,從而產生自旋流(Spin current)。自旋流作為自旋信息傳輸的核心,是發展基於自旋計算器件的關鍵。
  • 自旋電子學
    巨磁阻效應(GMR)的發現及應用讓電子工程師們認識了自旋,使他們恍然大悟:原來自旋是如此的有用啊!事實上,儘管電子學的發展和應用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但電路和電子器件中所利用和研究的基本上只是電流,也就是電荷的流動,與自旋完全無關。幾十年來,電子學固然功勞巨大,但人類的追求永遠沒有止境,手機的體積小了還想再小,計算速度快了還要更快。
  • 稀土再建奇功:電場對自旋的高效相干操控 | NSR
    這主要是由於磁性質來源於材料的電子自旋運動,而電性質則源於材料的電子軌道運動,兩種相對獨立的運動模式導致大部分材料中難以觀測到磁電耦合現象,也難以實現磁電交叉控制——用外部磁場調控材料中的電子軌道行為,或者用電場調控材料中的電子自旋。
  • 超快自旋電子學,誘人的前景!
    例如處理器的時鐘速度在過去20年裡沒有超過幾吉赫茲,或幾次每秒的運算,這是由於矽的電阻造成的限制,這導致全球日益迫切地尋找半導體電子產品的更優替代品。自旋電子學是最主要的候選者之一,它基於通過電子自旋攜帶信息的思想。利用自旋電流傳遞信息是一個令人興奮的前景,因為它比普通電流的能量消耗要低,但是還有許多實際困難需要克服。
  • 科技:研究人員認為電子的自旋有望成為下一代電子產品的關鍵
    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大學的物理學家已經確定了一種晶體結構可能更好地維持電子自旋的材料:與電荷相似的屬性可以代表數字設備中的信息。標準CPU將電荷量讀取為1s或0s,該電荷打開或關閉調節電子流動的門。以同樣的方式,自旋電子設備可以讀取電子旋轉的方向:向上與向下。
  • 新型晶體將電子限制在一維空間 可用於開發自旋電子器件
    原標題:新型晶體將電子限制在一維空間 可用於開發自旋電子器件   核心提示:只沿著拐角邊緣傳導自旋電流。
  • 控制電子自旋可提高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效率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近日報導,英美科學家攜手進行的研究發現,讓有機太陽能電池內的電子採用特定的方式「自旋」,有望大幅提高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該最新技術還可用於研製性能更高的有機發光二極體。
  • 新型自旋電子器件:可模仿人腦神經元與突觸!
    導讀據日本東北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人員開發出新型自旋電子器件。這些自旋電子器件有望應用於未來高能效、自適應的計算系統,因為它們表現得像人腦中的神經元與突觸一樣。(圖片來源:維基百科)相比而言,人腦採用了一種迥異於數字計算機的架構,運行在非常有限的功率下,並且可以高效地執行複雜任務。因此,開發由人腦的信息處理方式啟發的計算體系或者硬體,吸引了來自物理、化學、材料、數學、電子與計算機科學等一系列領域的科學家們的廣泛興趣。
  • 自旋電子學,取得重大突破!
    自旋電子學,取得重大進展!東京大學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電子元件,展示了對未來幾代計算邏輯和存儲設備非常重要的功能和能力。與以前嘗試創建具有相同行為的組件相比,電能效率提高了一到兩個數量級。這將在自旋電子學的新興領域得到應用。自旋電子學探索高性能、低功耗的邏輯和內存組件的可能性。
  • 新型量子系統:有助於設計更好的自旋電子器件!
    在這個試驗場中,他們可以打開和關閉特定的粒子相互作用,從而有望帶來自旋電子學方面的新進展。背景自旋輸運電子器件有望徹底改變我們對於電子器件的印象,特別是在計算領域。標準的電子器件採用電子的電荷來編碼信息,而自旋電子學器件卻依賴於電子的另一個內稟特性:自旋。
  • 自旋電子器件的新製造方法:將有機分子塗覆到金屬上
    當系統加上一個外部電場時,由於自旋軌道耦合作用,一個順磁體系可以產生一個垂直於電場的自旋流。這個自旋流的極化方向垂直於電場和流向的平面。(圖片來源:Gopman/NIST) 基於對電子自旋與自旋流的研究,科學家們創造出了許多自旋電子器件。這些自旋電子器件具有體積小、速度快、功耗小等優勢。
  • 自旋電子學領域獲突破性進展—新聞—科學網
    王譯在《科學》上發表自旋電子學領域突破性工作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能切身體會到電子產品耗電、發熱而帶來的嚴重不便。 聚焦上述關鍵科學技術問題,王譯與Hyunsoo Yang創新性提出利用自旋波(準粒子:磁振子)來驅動磁矩翻轉,實現晶片「0」和「1」的信息存儲和邏輯運算,這完全不同於以往通過有熱耗散的電子自旋注入的傳統技術。
  • 自旋電子學的新突破可能會推動高速數據技術的發展
    自旋電子學 ,英語:Spintronics,是自旋(spin)和電子學(electronics)的一個混成詞,是關於除了基本的電子電荷之外,在固態電子器件中電子內在自旋的及其關聯磁矩的研究的一門新興的學科和技術。
  • 自旋電子學新突破:在簡單材料中生成超短自旋波!
    導讀近日,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統研究所和亥姆霍茲德勒斯登羅森多夫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組成的科研團隊,成功地生成所謂的自旋波,比之前的方案更加簡單高效背景傳統電子器件是通過電荷來傳輸和處理信息的。可是,電荷為傳統電子器件帶來了無法避免的問題:耗電和發熱多。值得慶幸的是,電子還具有另一個內稟特性:自旋。自旋是粒子內稟角動量引起的內稟運動,要麼「向上」,要麼「向下」。
  • 自旋電子器件的優勢和應用
    電子自旋器件是將自旋屬性引入半導體器件中,用電子電荷和自旋共同作為信息的載體,稱為電子自旋器件,已研製成功的自旋電子器件包括巨磁電阻、自旋閥、磁隧道結和磁性隨機存取存儲器。自旋電子器件的優勢和應用由於自旋電子器件比傳統電子器件具有諸多優點,所以,自Baibich等人報導巨磁阻效應後,國際上就開始了自旋電子器件的研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