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旋電子器件的優勢和應用

2020-11-23 OFweek維科網

電子自旋器件是將自旋屬性引入半導體器件中,用電子電荷和自旋共同作為信息的載體,稱為電子自旋器件,已研製成功的自旋電子器件包括巨磁電阻、自旋閥、磁隧道結和磁性隨機存取存儲器。

自旋電子器件的優勢和應用

由於自旋電子器件比傳統電子器件具有諸多優點,所以,自Baibich等人報導巨磁阻效應後,國際上就開始了自旋電子器件的研製。自旋電子器件主要是基於鐵磁金屬,已研製成功的自旋電子器件包括巨磁電阻、自旋閥和磁隧道結和磁性隨機存取存儲器。

自旋電子器件由於兩個子帶在能量上的差別,使得兩個子帶的佔據情況並不相同。在費米面處,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的電子態密度也是不同的。這樣在鐵磁金屬中,參與輸運的兩種取向的電子在數量上是不等的,所以傳導電流也是自旋極化的。同時由於兩個子帶在費米面處的電子態密度不同,不同自旋取向的電子在鐵磁金屬中受到的散射也是不同的。

以自旋電子器件MRAM為例,這是一種非揮發性、隨機存取、長效性和高速性的存取器。鐵磁體的磁性不會由於掉電而消失,所以它並不像一般的內存一樣具有揮發性。關掉電源後,MRAM仍可以保持記憶完整,中央處理器讀取資料時,不一定要從頭開始,隨時可用相同的速率從內存的任何位置讀寫信息,具有永久性,在永存上面大有可為。


相關焦點

  • 新型超薄磁性半導體:打造新一代自旋電子器件和量子電子器件!
    (圖片來源:Sumio Ishihara)基於電子的自旋特性創造出的新型電子器件,也稱為「自旋電子器件」。自旋電子器件具有體積小、速度快、功耗低等優勢。在後摩爾時代,自旋電子器件有望成為基於電荷的傳統半導體器件的替代品。
  • 電場控制的反鐵磁自旋電子器件
    Néel在1970年的獲諾獎演講中曾提到,反鐵磁體從理論上講是非常有趣的,但在當時似乎沒有任何應用。而隨著研究的深入,近年來反鐵磁自旋電子器件的興趣日益增長。與鐵磁體相比,反鐵磁性材料具有更快的自旋動力學特性和對雜散磁場的低靈敏度,這使其成為自旋電子存儲器件的理想選擇。一方面,反鐵磁自旋在外部磁場下的穩定性與自旋翻轉場HSF有關,其可達到100特斯拉以上。
  • 鈣鈦礦:新一代自旋電子器件的「神奇材料」
    因此,鈣鈦礦結構特別適合應用於電子器件,例如LED燈、光通信器件、數據存儲設備、太陽能電池等。近日,在一篇發表於《自然通信(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的論文中,Vardeny、Jingying Wang、Dali Sun (現任職於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以及其他同事們展示了兩個採用鈣鈦礦打造的器件,從而論證了鈣鈦礦材料在自旋電子系統中的應用潛力。Vardeny 表示,鈣鈦礦的神奇特性讓自旋電子電晶體的夢想離現實又更近了一步。
  • 分子自旋電子器件:用分子進行計算
    導讀據德國基爾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化學家與物理學家聯手法國與瑞士的同事們,在表面上設計、沉積和操作單分子自旋開關。背景自旋電子器件(Spintronics)與傳統電子器件截然不同,它利用電子自旋來感測、存儲、輸運和處理信息。與傳統半導體器件相比,其潛在優勢在於非易失性、數據處理速度更高、耗電量更少、集成密度更高。基於磁振子的自旋電晶體(圖片來源:L.
  • 完全電子化的二維自旋電晶體:有望取代傳統電子器件
    導讀據荷蘭格羅寧根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物理學家們構造出一款二維自旋電晶體。背景時下,電子器件基本上都是基於電子的電荷特性。它是創造低功耗電子器件的一種頗具吸引力的替代方案。自旋電子器件具有體積小、速度快、功耗小等優勢。在後摩爾時代,自旋電子器件有望成為基於電荷與電流的傳統半導體器件的替代品。基於磁振子的自旋電晶體(圖片來源:L.
  • 自旋器件做類腦計算,怎麼做?
    其中自旋電子學器件(見圖2)具有非易失性、高集成度、讀寫速度快、低功耗、耐用性強等優點,用於實現類腦晶片存在天然的優勢。自旋類腦計算是一種重要的可行性方案。 文章介紹了自旋類腦器件的研究現狀,及多種自旋電子學器件實現人工神經元和突觸的方案。作者指出,作為神經網絡的基本單元,神經元和突觸並不存在普適的性能標準。因此對類腦計算硬體性能的優化與提高,需要在神經網絡的整體層面分析其實現的功能和運行性能。
  • 最新研究:開發基於反鐵磁體的自旋電子器件
    在這種材料中,相鄰電子自旋呈相反方向排列,其磁化率因而接近於零。1932年由Louis Néel首次發現。例如,鉻、錳、輕鑭系元素等等,都具有反鐵磁性。反鐵磁性是一種磁性,其中在材料內自發地發生平行但相反的自旋。表現出反鐵磁性的材料反鐵磁體具有有利的特性,這使得它們特別有希望用於製造自旋電子器件。
  • 自旋電子材料物理及器件的研製獲專家肯定
    由物理所主持的「973」項目「自旋電子材料物理及器件的研製」項目中期總結會於2004年5月下旬在中科院物理所召開。「973」項目責任專家劉冶國教授、薛增泉教授、歐陽世歙教授和項目組專家張殿琳院士、王崇愚院士、王佔國院士、基金委靳達申研究員等11位專家組成評審專家組參加評審。
  • npj: 新型一體化自旋電子器件—電子孤獨的舞蹈
    利用電子自旋進行信息處理是半導體自旋電子學的主要目標之一最近發現的鐵電Rashba半導體(FERSCs)中自旋的電性和非易失性控制有望將存儲、存儲和計算功能結合起來,這些新材料的激發性質來自自旋自由度耦合到電極化的獨特性質,從而極軸本質上打破了反演對稱性(IS)。另一方面,這類材料所需的大自旋-軌道耦合(SOC)也會產生電荷-自旋相互轉換現象,如自旋霍爾效應(SHE)。最近對高對稱性順電體進行的實驗研究表明其具有強的自旋霍爾效應,但是其來源仍然不清楚。
  • 新型晶體將電子限制在一維空間 可用於開發自旋電子器件
    原標題:新型晶體將電子限制在一維空間 可用於開發自旋電子器件   核心提示:只沿著拐角邊緣傳導自旋電流。
  • 新型量子系統:有助於設計更好的自旋電子器件!
    在這個試驗場中,他們可以打開和關閉特定的粒子相互作用,從而有望帶來自旋電子學方面的新進展。背景自旋輸運電子器件有望徹底改變我們對於電子器件的印象,特別是在計算領域。標準的電子器件採用電子的電荷來編碼信息,而自旋電子學器件卻依賴於電子的另一個內稟特性:自旋。
  • 都有為院士:自旋電子學器件是具戰略性新興產業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都有為在河南科技大學作了一場題為《自旋電子學及其器件產業化》的學術報告。他從自旋電子學的基本概念出發,以獲得諾貝爾獎的巨磁阻效應為例,介紹了自旋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存儲器、傳感器等方面的基本應用,對自旋電子器件的開發現狀進行了總結,對市場前景作了展望,並預言自旋控制及其對應的第四次產業革命即將到來。
  • 新型自旋電子器件:可模仿人腦神經元與突觸!
    導讀據日本東北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人員開發出新型自旋電子器件。這些自旋電子器件有望應用於未來高能效、自適應的計算系統,因為它們表現得像人腦中的神經元與突觸一樣。創新近日,日本東北大學的科研小組開發出新型自旋電子器件。這些自旋電子器件有望應用於未來高能效、自適應的計算系統,因為它們表現得像人腦中的神經元與突觸一樣。
  • 自旋電子器件的新製造方法:將有機分子塗覆到金屬上
    導讀據日本東京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物理學家創造出一種製造自旋電子器件的新方法。這個新的製造方法很有吸引力,因為它採用了相對易於根據不同用途而進行配置的有機分子。這些分子層可以塗覆或者印刷到金屬上,創造新的電子功能。
  • 矽電晶體時代或將終結,新材料將自旋電子器件變為現實
    自旋是基礎粒子的內在秉性(intrinsic property)。運用於數據處理中,我們把自旋「向上」定義為「1」,自旋「向下」定義為「0」。自旋也是磁場微觀起源,磁性金屬的電子自旋方向一致,而非磁性金屬的電子自旋方向混亂。電子自旋器件具有存儲密度高、響應速度快等優點。
  • 自旋電子學新研究進展
    :在自旋電子材料中,生成和檢測極度微小的電子自旋信號。在一篇發表於科學雜誌《應用物理快報》(Applied Physics Letters)的論文中,Kumar 及其同事們報告了一種在簡單的兩層三明治般的矽和鎳鐵導磁合金(Permalloy)中,檢測自旋電流的高效技術。所有這三個組件都是廉價和充裕的,這為自旋電子器件的商用奠定了基礎。
  • 新型自旋電子器件用電磁波進行計算,結果如何
    打開APP 新型自旋電子器件用電磁波進行計算,結果如何 環球創新智慧 發表於 2019-12-12 15:52:00 這一進展朝著基於磁性的實用性器件邁出了關鍵一步,這種器件將比傳統電子器件具有更為高效的計算潛力。經典的計算機進行計算與存儲數據時,都需要耗費大量的電力,並產生大量的廢熱。數據中心的伺服器就消耗了全球2%~5%的電力,並產生出許多熱量,而這些熱量需要更多的電力去冷卻。 為了尋找更加高效的替代方案,研究人員們開始設計基於磁性的「自旋電子」器件。
  • 美國研製新型多功能軍用自旋電子智能傳感器
    英國工程師網站2014年2月6日報導,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聲稱,其最新研究進展為多功能自旋電子智能傳感器在軍事上的應用和下一代自旋電子器件的使用鋪平道路。二氧化釩(VO2)可以將更智能的傳感器集成到矽晶片上,並可利用雷射來使該材料具備磁性。  目前VO2被用於製造紅外線傳感器。
  • 自旋電子學
    巨磁阻效應(GMR)的發現及應用讓電子工程師們認識了自旋,使他們恍然大悟:原來自旋是如此的有用啊!事實上,儘管電子學的發展和應用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但電路和電子器件中所利用和研究的基本上只是電流,也就是電荷的流動,與自旋完全無關。幾十年來,電子學固然功勞巨大,但人類的追求永遠沒有止境,手機的體積小了還想再小,計算速度快了還要更快。
  • 將為未來的自旋電子應用,開啟新磁性特性!
    一項理論與實驗合作的研究,發現了二維結構中的新磁性能,這對自旋電子學新興領域研究具有令人興奮的潛力。自旋電子器件除了使用傳統電子器件的電荷外,還使用一種稱為自旋的量子特性。因此,自旋電子學有望實現具有顯著增強功能的超高速低能電子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