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2665年,遊擊終於從「戰爭行為」轉變為了一種「軍事策略」

2021-01-07 史話閒篇

遊擊一詞在中國歷史上早就存在,在漢朝初年,就有遊擊將軍這麼個官職,而當時的遊擊可以顧名思義:遊走攻擊。當時的遊擊部隊主要作用可以說是「擾」,也就是反正咱小部隊出擊,不求能把敵軍給一把坑了,但求讓敵人不勝其擾,不得安歇的意思。

在公元前512年,伍子胥就對吳王闔閭提出過先疲楚而後決戰的建議,吳王闔閭採納此建議,將大部隊打散,滋擾楚國邊境長達六年之久,最終奪取了吳楚之戰的勝利,這也與後來咱們紅軍化整為零的打法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在文獻記載中,伍子胥的「先疲楚而後決戰」還不算是最早的「遊擊」戰理論的雛形。

公元前638年,還是與楚國爭鋒,只不過這時與楚國爭鋒奪取霸主地位的是宋襄公帶領下的宋國,宋國原為殷商後裔,在公元前1027年周王朝建立後,殷商後裔被分封與殷墟,國號宋,只不過四百多年後,周王室式微,眾多諸侯國先後崛起,先是公元前720年左右鄭國崛起,成為春秋小霸到後來的齊桓公小白、晉文公重耳先後成為春秋霸主,再到宋國與楚國爭霸,說起來歷時一兩個世紀,但在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春秋時期,那也不過是彈指一瞬。

話說回來,宋襄公也在春秋五霸中佔據過一席之地,但由於其過分的「仁義」,導致了其春秋五霸主的地位並不是那麼的「穩當」,其實,宋襄公的仁義如果只對宋國內部,那麼他或許是又一個齊桓晉文,但可惜的是,作為一個發起戰爭與楚國爭霸的領導者,在戰爭中他居然講求:不鼓不成列,不重傷,不擒二毛,不以阻隘也!說白了,就是不攻擊沒有列陣完成的敵軍,在作戰擊殺敵軍時,一擊不死,不能補刀,不捉拿敵軍年邁的將士,更不能在狹隘險阻的敵方阻擊敵軍。

其實,這種仁義是真仁義,據說還是「古之為軍」,但是,宋襄公沒有考慮過一點,你在戰場上做「君子」,敵人也如此君子嗎?更沒考慮過,當敵強我弱時,這種作戰方針無疑是讓自家軍隊去送死的行為,既然已經走到了作戰的地步,對敵人仁慈不異於對自己殘忍。

好在,宋國還是有清醒的人的,這個人便是司馬子魚,司馬子魚姓子,名目夷,字子魚,官至宋國司馬,因此常被稱為司馬子魚,他是宋襄公的庶兄,在知道宋襄公的作戰方針後,很認真的勸阻過宋襄公,他說:若愛重傷,則如勿傷!——若愛惜敵方受傷的將士,那還不如不去擊傷他們,所以,你這麼幹,還不如不打這一場戰爭呢!

同時,他也說打仗是為了什麼?為了明白輸掉的恥辱,為了教導將士們如何引用作戰,更是為了求一個殺敵制勝,那麼什麼不鼓不成列,什麼不擒二毛,什麼不重傷、不擒二毛都該見鬼去!敵人沒準備好,咱準備好了,那是咱佔據了優勢,殺過去咱就容易獲得戰爭的勝利,利用狹隘險阻的地形,伏擊敵人,那是佔據地利,算是老天在幫助咱們,至於不重傷,不擒二毛,乖乖,那是敵人,不把敵人弄得沒有反擊之力,難道要留著他們並給他們重創自家士兵的機會嗎?

但是宋襄公不聽呀,於是,泓水之戰中,宋國大敗,應驗了戰前宋國大司馬固的那句:天棄商久矣,君將興之,弗可赦也!其實,哪裡是天不赦宋襄公,又哪裡是「天棄商」,是宋襄公自己「作死」,死守古之為軍的教條,生生地把宋國大好的局面給葬送,並送給了楚國一場「易如反掌」的勝利。

仔細比對一下,其實子魚所說的作戰方針與後世遊擊戰的十六字方針還是有一些類似的,比如說十六字方針中「敵進我退,敵疲我打」,在敵軍還沒完成列陣時攻擊敵軍,便是一種「敵疲我打」,敵軍遠道奔襲而來,我方士氣正濃,自然該乘勢進攻。

雖然十六字方針只講了: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但其中不乏靈活變通,佔據有利地位的思想,而子魚的於險隘處阻擊敵人便是其中之一,而這種於險隘處阻擊敵人的思想又在紅軍後來在秦嶺、伏牛山、太行山等地開展叢林遊擊戰是利用地勢對敵人進行有效打擊中得到詮釋。

子魚論戰是在公元前638年的泓水之戰開啟之時,而遊擊戰十六字方針最初被提出於1928年抗戰之時,跨越了二十六個世紀,兩千六百六十五年,遊擊終於從遊走打擊成為了一種作戰策略。

相關焦點

  • 「尼德蘭」革命的爆發,竟還伴隨著遊擊戰爭,你知道嗎?
    大家好,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分享的是尼德蘭革命的爆發和遊擊戰爭的文章,希望你們會喜歡!「尼德蘭」革命的爆發,竟還伴隨著遊擊戰爭,你知道嗎?貴族同盟與破壞聖像運動。正是在人民群眾對腓力二世不滿情緒高漲的形勢下,與資產階級利益相關的貴族激進派也開始行動了。
  • 軍事科幻世界的文學建構——讀軍事科幻小說《新概念戰爭·220》
    20世紀40年代,英國科幻小說家亞瑟·查理斯·克拉克提出了同步衛星這一概念,被當時人們視為白日囈語,而僅僅20多年後,1965年美國的「晨鳥」衛星發射就使這一預言得以成真。《新概念戰爭·220》中的科技幻想匯集起來有幾十種之多。
  • 毛澤東在世界軍事史上的地位
    張家裕:所以美國對毛澤東的軍事思想很重視,1961年,甘迺迪下令美國陸軍要研究毛澤東遊擊戰爭的理論。據說美國的西點軍校還專門開設了毛澤東軍事思想課。1989年上海一家報紙介紹,就連美國海軍陸戰隊,至今還要求把毛澤東軍事著作作為必讀書。其次是英法。解放戰爭時期,我們曾把英國的軍艦趕跑了。他多少也有些體會。
  • 五本軍事小說,主角異界穿越,大戰開始軍功飆升,戰爭亂世揚國威
    今天推薦的是主角異界穿越,大戰開始軍功飆升,戰爭亂世揚國威,話不多說,咱們起來看看吧。第五本《桑中》 作者:因真實而感動簡介:南宋初年,金帝完顏亮親率六十萬大軍南下攻宋。兩人的貼身侍衛情急之下奮不顧身拼死來救在付出近兩百條人命的巨大代價之後,一行人終於殺出重圍就這樣西夏國僅存的十幾騎殘兵敗將倉皇失措的向東逃竄。
  • 為了藍色星球 轉變消費行為
    與此同時,昨晚,以「生物多樣性奇妙夜」為主題的活動在自然博物館內舉行,多位環保專家分享自己的環保故事,倡導通過自我消費行為的轉變,擁抱更加生機勃勃的地球。活動中,還啟動了中國綠化基金「物種100」項目。該項目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分發300個衛星跟蹤設備給科研及保護機構,用以監測瀕危的鳥獸個體,了解其遷徙動態及棲息地狀況等。
  • 軍事解讀:伊拉克數十萬精銳部隊在哪裡?
    軍事解讀:伊拉克數十萬精銳部隊在哪裡 NEWS.SOHU.COM  2003年04月07日12:15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4月7日電(伊拉克戰爭信箱)伊拉克數十萬大軍在哪裡?
  • 尋找軍事迷!《戰爭與文明》主播招募火熱進行中
    歐美軍事策略手遊《戰爭與文明》攜手虎牙、鬥魚平臺開啟一系列主播招募活動。來《戰爭與文明》體驗最激昂的軍事戰爭,直播最精彩的策略徵伐,千元豐厚獎勵等你來拿!史詩文明 宏大策略戰鬥《戰爭與文明》是由經典IP大作《文明》系列製作人之一布萊恩·雷諾德所領銜開發的大型SLG戰鬥策略手遊,
  • 軍事大課堂 《戰爭與文明》傳奇兵種揭秘
    在《戰爭與文明》遊戲中,有著眾多的特色兵種,這些兵種均來自歷史上的王者之師。有遠程打擊的神射手,有擅長奔襲的虎狼鐵騎,也有堡壘一般的步兵軍團。在遊戲中,這些兵種相互搭配為君主攻城略地,而在歷史上,他們同樣威風凜凜。
  • 戰爭大象:古代世界的軍事「坦克」消亡史!
    人們很長時間都與大象和平共處,並沒有用於戰爭,大象首次用於戰爭的是什麼時候歷史上並沒有定論。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戰爭大象在公元前500多年就已經被廣泛使用。大例如,在公元前331年的高加梅拉戰役期間,波斯國王達柳斯三世記錄了多達15隻戰爭大象用於對抗亞歷山大大帝。
  • 季殿凱:晝伏夜行打遊擊
    原標題:季殿凱: 晝伏夜行打遊擊   【老兵檔案】   季殿凱,男,1925年11月出生,河北南皮人。1942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革命工作。原系浙江省林業廳幹部,1984年離休。
  • 歐洲霸權爭奪戰爭——奧地利王位繼承戰
    普魯士原本只是神聖羅馬帝國北部一個小國,霍元亨索倫家族通過戰爭、外交、聯姻等多重手段,用幾百年時間,把普魯士發展成了帝國最大的諸侯國,躋身歐洲強國之列。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雄才大略,大刀闊斧的進行軍事改革,摒棄了其他國家依賴僱傭軍的傳統,建立了一支以本國士兵為主的軍隊,使普魯士軍事力量大幅提升。
  • 盤點那些軍事迷們不能錯過的幾款策略遊戲!
    現如今的遊戲界修仙、卡牌、競技類遊戲泛濫,其實除了這些類型,還有許多關於軍事題材的遊戲值得一玩,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一下那些軍事迷們不能錯過的遊戲。 1.
  • 金星軍事博物館:用潛望鏡看風景!讓你瞬間穿越時空親臨殘酷戰爭
    戰爭,伴隨人類的文明發展-ARTS OF WAR前言:人類文明發展至今,戰爭是伴隨著歷史前進的必要催化劑輕兵器愛好者2019年1月,拍攝於美國哈佛大學自然博物館,戰爭展廳今天來自TFB的這位作者將帶大家去的是一家有趣的軍事博物館。因為不管是從武器展示到展品的情景設計都充滿了戰爭與人類發展的關係。
  • 美軍發射新間諜衛星,只為了解大國軍事部署,或是戰爭勝利關鍵
    通過以往的戰爭經驗得知,獲得最終勝利是需要多方面支持的,不僅對於軍事作戰能力有著一定的要求,同時對於信息的掌握快速程度也會影響到戰爭的最終結果。所以後續各國在發展軍事的同時,對於此一探知信息的技術也越來越看重,衛星的發射就滿足了各國對於信息的提前探知要求。
  • 毛澤東軍事謀略思想是中國革命戰爭勝利的重要法寶
    他的軍事謀略創造涉及整個軍事領域,遍及軍事活動對抗的全過程,內容極其豐富,包括:順乎歷史要求,運籌新的戰勝策;師出有名,得道多助;積極防禦,持久勝敵;謀勢造勢,創造有利態勢;著眼民眾,尋求力量根源;殲敵為主,不計一城一地得失;三戰結合,適時進行戰略轉變;巧用詭道,給敵以錯覺和不意;注重攻心,軍事攻勢與政治攻勢同時並舉;打談配合,用革命兩手對付反革命兩手;利用矛盾,各個擊破;建立秘密戰線,配合武裝鬥爭
  • 銳讀丨推動軍事管理革命進入新時代
    正如美國國防部淨評估辦公室前主任安德魯·馬歇爾認為,軍事革命成功與否並不完全在於技術本身,而在於建立能夠有效利用先進技術的作戰理論、管理組織和管理模式。20世紀末發端的軍事信息管理革命,進一步拓展了組織的功能、人的作用,不僅改變著人們的思維模式,也在改變著戰爭的制勝機理、作戰方式和武器裝備發展模式等。
  • 新中國成立的對外首戰,並非抗美援朝,而是發生在西南邊陲的戰爭
    1946年12月19日,二戰後剛剛復國不久的法國,武裝侵略剛剛獨立一年多的越南人民共和國。法國的侵略行為遭到了胡志明領導的越南武裝的頑強抵抗,法國不得不於1949年下半年開始,向越南大量增兵。胡志明所領導的越南武裝力量面對的壓力越來越大,丟失了控制的全部大中城市,胡志明率部進入越北的原始森林中,繼續抵抗法國軍隊。
  • 特種兵穿越戰爭歲月,身負極品尖兵系統,開啟鐵血抗戰之路!
    特種兵穿越戰爭歲月,身負極品尖兵系統,開啟鐵血抗戰之路!第一本《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作者:大鍋菜簡介:現代武器專家穿越到戰國末期,你有騎兵,我有機關槍,你衝,我就埋地雷,拉鐵絲網。地上有坦克裝甲車,天上有飛機。現代化機械武器在古代戰場對付冷兵器還不是手到擒來?投降吧。
  • 我國發明一種戰術,弱國都在用,打遍世界無敵手,美國都無可奈何
    中華民族古代幾千年文明歷史,創造了無數的發明和創新,推動了世界的進步和發展。到現在我國的四大發明,依舊是人類文明的基石,可以說沒有中華民族,就沒有世界的今天。而且不光如此,我國還有一項發明更是堪稱世界無雙。那就是我國發明的一種戰術,打遍世界強國無敵手,美國至今無可奈何,現在世界弱國都在用。
  • 對軍事智能化的哲理思考
    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實施《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提出要強化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對指揮決策、軍事推演、國防裝備等的有力支撐,以人工智慧提升國防實力,保障和維護國家安全。可以預見,軍事智能化作為新一輪軍事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將深刻改變未來戰爭的制勝機理、力量結構和作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