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繪畫||被子植物家族的睡蓮科成員

2021-03-01 科學繪畫與博物精品繪

睡蓮屬黃睡蓮科學繪畫圖(引自陳靜收藏圖) 

睡蓮科(Nymphaeaceae)是被子植物的一個科,共有5個屬(睡蓮屬Nymphaea;瓶蓬草屬Nuphar;合瓣蓮屬Barclaya ;芡屬Euryale;王蓮屬 Victoria ),68-78個種。其模式屬為睡蓮屬。

 

瓶蓬草屬萍蓬草科學繪畫圖(孫英寶繪圖)


睡蓮屬歐亞萍蓬草科學繪畫圖(引自陳靜收藏)


睡蓮科植物是古老的雙子葉植物,擁有某些單子葉植物的特徵,在研究雙子葉植物的起源和在被子植物的進化中擁有非常重要的科學地位。

 

合瓣蓮屬長葉睡蓮科學繪畫圖(引自網絡)


芡實科學繪畫圖(引自網絡)


睡蓮科都是水生草本植物,在進行科學繪畫的時候,需要認真觀察其形態和重要生長結構。睡蓮科植物均擁有根狀莖;葉片盾牌狀,有的呈心形,有的呈戟形,漂浮在水面上;花單生;萼片有4-6枚,有的時候呈花瓣形狀;有的沒有花瓣,有的花瓣多數,常變態成雄蕊;雄蕊有多數,呈螺旋形狀著生;雌蕊多室,子房上位至下位,胚珠有多數;所結的果實為漿果,像海綿的質地。

王蓮科學繪畫圖(銀子網絡)


水蓮(美麗島)

綠盤月色飲,碧水盈天明;

香在夜間出,花從翌日陰。

一開秋月朗,二度紅梅清;

凋謝烏蓬動,滿池總是情。

*  ——  THE   END  ——  *~~


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等將上下求索

相關焦點

  • 科學繪畫||被子植物蓮葉桐科的成員
    旋翼果屬Gyrocarpus americanus科學繪畫圖(引自網絡)蓮葉桐科(Hernandiaceae)是被子植物的一個科
  • 科學繪畫||被子植物樟科的成員(1)
    樟科(Lauraceae)是被子植物的一個科,共62個屬,總有3000-3500個種。
  • 科學繪畫||裸子植物家族的買麻藤屬成員
    買麻藤、大子買麻藤科學繪畫(王金鳳繪圖)買麻藤屬是麻黃科買麻藤綱的3個屬成員之一,另外兩個屬分別是麻黃屬和百歲蘭屬。
  • 到上海古猗園 看睡蓮科植物
    現今,市民遊客已經知道它們分別屬於睡蓮科和蓮科,其實古猗園還在展出很多它們的「兄弟姐妹」。 睡蓮科Nymphaeaceae一共8個屬,中國原產的4個屬,分別為睡蓮屬Nymphaea、萍蓬草屬Nuphar、蓴菜屬Brasenia和芡實屬Euryale,而古猗園目前除了蓴菜屬,其餘3個屬的植物都有,並且還有原產南美洲的王蓮屬Victoria植物王蓮。
  • 南京古生物所等揭秘早期被子植物新成員——變果
    被子植物起源及其早期演化是植物學家長期以來致力攻克的難題,解決該問題的方法是找到化石證據。我國遼西的義縣組地層因其出產的被子植物化石而聞名,近期,學界關於義縣組古植物學研究取得進展——獲得變果,其是一個被子植物化石。
  • 古多倍化在被子植物進化適應的遺傳貢獻
    因此本文結果表明,被子植物的古多倍化事件在其適應全球環境的改變的進化歷史中起了促進作用。關鍵詞:全基因組複製、古多倍化、適應性進化、phylogenomic、白堊紀-古新世、基因調控網絡介紹:被子植物(或也稱有花植物)是植物王國中多樣性最多的植物,大約已知有350000種。
  • 王蓮(睡蓮科王蓮屬植物)
    王蓮(學名:Victoria regia Lindl.)是睡蓮科王蓮屬植物。多年生或一年生大型浮葉草本,有直立的根狀短莖和發達的不定鬚根,白色。擁有巨型奇特似盤的葉片,浮於水面,十分壯觀,並以它嬌容多變的花色和濃厚的香味聞名於世。
  • 睡蓮科植物——荷葉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藥用植物圖鑑,ID:yaoyongzhiwutuji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荷葉HeyeNELUMBINIS FOLIUM【來源】本品為睡蓮科植物蓮 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乾燥葉。
  • 睡蓮科植物——蓮子心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藥用植物圖鑑,ID:yaoyongzhiwutuji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蓮子心LianzixinNELUMBINIS PLUMULA【來源】本品為睡蓮科植物蓮 Nelumbo nucifera
  • 研究人員揭示被子植物起源新證據
    被子植物起源及歷史是植物學難題。關於此問題,現代植物學家提出過不同的假說。我國遼西義縣組的被子植物化石曾為檢驗這些假說提供重要證據。近期,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鑫和海南科技職業大學教授韓剛研究團隊合作,在《地質學報》(英文版)上發表題為《中國早白堊世被子植物的新果序》的研究論文。柳條溝始果作為早白堊世義縣組被子植物家族的新成員,為相關研究提供證據。
  • 鱗翅目昆蟲通過嗅覺與被子植物協同進化
    (以下簡稱植保所)生物殺蟲劑創製與應用創新團隊系統解析了重大農業害蟲棉鈴蟲氣味受體基因家族的功能,揭示了鱗翅目昆蟲通過嗅覺與被子植物協同進化的新機制。 植保所研究員王桂榮介紹,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會釋放複雜的植物揮發物,而在與植物的共進化過程中,鱗翅目昆蟲也形成了高度靈敏特異的嗅覺系統來識別各類植物揮發物,從而尋找到寄主植物並完成取食、產卵等行為。對於植食性昆蟲如何識別寄主揮發物的分子機理卻知之甚少。
  • 植物科學繪畫|墨線圖之美
    我第一次接觸學習植物科學繪畫(Botanical illustration)是在2015年底,通過參加孫英寶老師開設的第一期科學植物繪畫網絡課
  • 談花論草:科屬雜談——睡蓮科
    植物簡介睡蓮睡蓮科睡蓮屬多年生浮葉型水生植物,有肥厚的根狀莖,直立或者匍匐。分布廣泛,亞熱帶、熱帶地區可以常年生長,溫帶地區有冬季休眠的特點。主要花期在春夏秋三季,花期漫長,花色多。睡蓮的種類很多,花有晝開夜合的,也有在僅在夜間開花的種類。
  • 遼西化石為被子植物起源提供新證據
    化石概貌被子植物起源及歷史是植物學家長期以來致力攻克的植物學難題關於這個問題現代植物學家提出過各種不同的假說,我國遼西義縣組的被子植物化石曾為檢驗這些假說提供了重要的證據。近日,《地質學報》(英文版)發表了南京地質古生物所研究員王鑫和海南科技職業大學教授韓剛團隊題為《中國早白堊世被子植物的新果序》的論文。柳條溝始果作為早白堊世義縣組被子植物家族的最新成員,為相關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證據。
  • 科學繪畫||來自泥盆紀時期的蕨類植物
    松葉蕨形態與生長結構科學繪畫解析圖蕨類植物基本都是生長在比較陰暗潮溼的林地角落裡,但有的蕨類植物也可以有更多的生長棲息棲地,有的可以生長在高海拔的山區,有的生長在乾燥的沙漠和巖地有的生長在水裡或者原野等地區
  • 遼西凌源發現被子植物化石為花朵演幹上提供新啟示
    他們發現了遼寧凌源大王丈子義縣組(約1.25億年前)地層中出產的被子植物化石——凌源變果。化石全貌(王鑫供圖) 被子植物起源及其早期演化是植物學家長期以來致力攻克的植物學難題,《科學》雜誌將其列為125個世界級科學難題之一。
  • 植物記:龜背家族新成員——姬龜背
    龜背竹葉形奇特,狀如龜背,並且有淨化空氣的作用,晚上能吸收二氧化碳,提高室內的含氧量,是理想的室內觀葉植物,再加上有「健康長壽」的美好寓意
  • 春夏之交睡蓮科植物銷售旺盛伴隱憂
    中國園林網6月4日消息:炎炎夏日,出水的荷花亭亭玉立,斜臥的睡蓮隨波搖曳,這些睡蓮科植物總能讓人感受到絲絲清涼。春夏之交是荷花種藕和睡蓮根塊的銷售旺季,家庭、園林景觀、公園、河道等方面都有應用。
  • 鱗翅目昆蟲通過嗅覺與被子植物協同進化—新聞—科學網
    (以下簡稱植保所)生物殺蟲劑創製與應用創新團隊系統解析了重大農業害蟲棉鈴蟲氣味受體基因家族的功能,揭示了鱗翅目昆蟲通過嗅覺與被子植物協同進化的新機制。 植保所研究員王桂榮介紹,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會釋放複雜的植物揮發物,而在與植物的共進化過程中,鱗翅目昆蟲也形成了高度靈敏特異的嗅覺系統來識別各類植物揮發物,從而尋找到寄主植物並完成取食、產卵等行為。對於植食性昆蟲如何識別寄主揮發物的分子機理卻知之甚少。
  • 從裸子植物到被子植物
    如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在早白堊紀發現了被子植物的果實;而加拿大直到早白堊紀晚期才有極少數被子植物出現;在亞洲北部和歐洲,被子植物出現的時代也較晚。現代被子植物的地理分布情況,同樣說明被子植物可能起源於中、低緯度地區。在現存的400多科中,有半數以上的科依然集中分布於中、低緯度地區,特別是被子植物中較原始的科目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