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坐上了中國航天的第一班車?

2020-09-07 四川省宇航研究會

1987年8月10號法國的微重力實驗裝置順利搭載我國自主研發夫人第一種返回式衛星:尖兵一號,從天外返回。由此法國成為了第一個搭乘中國火箭的國家。這一次發射同樣也是我國首次為國外提供衛星搭載服務,這標誌著中國航天開始邁向世界。

這麼頻繁的發射背後,是他們作用祖國的眼睛,在遙遠的太空之中俯瞰這中華的大好河山,一草一木。

返回式遙感衛星攜帶高清晰度的可見光地物相機,現在已經可以實現直接從衛星上傳送影像數據到地面信息接收中心。但當時光回到1987年的時代,那時候的遙感衛星還做不到實時傳送,還需要衛星帶著底片返回或者是用回收筒把底片送回地面再衝洗成相片。

但你知道嗎,現在看似無用的、靠在時光的牆角落滿歷史的塵埃的傘兵一號,在1987年的那個下午,曾划過一抹最耀眼的光,點亮了無數領導人、科學家的眼裡的星光。

「中國航天之父」的艱難歸國

1955年錢學森和一批科學家以通共和黨人的名義被美國扣留。這時一紙求救書從太平洋東海岸飄洋過海,來到時任全國人大常委副會長的陳叔通的辦公桌上,這是錢學森在向祖國發出求救的信號。後來,終於在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主席的極力爭取之下,我國不惜用韓戰中俘獲的11名美國飛行員與美國作為交換才換回了錢學森與一眾科學家回國。

一切從頭開始

1955年錢學森回國,他和一批科學家將目光鎖定在了世界最前沿的國防尖端武器為代表的科研領域,但是一窮二白的新中國,對內沒有資金作保障,對外遭到國際封鎖,蘇聯也突然撤走在華的援助專家,要想自主研製出火箭、飛彈等國防武器談何容易,一切好像都陷入了僵局。此時聶榮臻(共和國開國十大元帥之一)激憤地說:「自己幹吧,靠人家靠不住,黨中央寄希望於中國自己的專家!」


相關焦點

  • 西安、北京、武漢,誰將是「中國商業航天第一城」?
    近年來,被譽為下一個藍海的商業航天迅速升溫,如今已成為助推航天產業發展的強勁動力,是全球航天活動的新生力量。從概念上理解,商業航天就是採用市場化手段、運用市場機制或按市場規律開展的航天活動,具有產業鏈條長、服務領域廣、帶動作用強等特點。
  • 神舟十一號發射引熱潮 盤點全世界著名航天基地
    人類自古就嚮往太空,神舟十一號飛船進一步引發了國人對航天探索的熱潮,讓普通人眼中神秘的航天基地也受到關注。其實,國內的酒泉、西昌、文昌等航天發射基地已經部分對外開放,而像美國的甘迺迪航天中心、休斯頓太空中心、法屬蓋亞那的蓋亞那太空中心更是一直受到遊客的青睞。本期,我們就趁著神舟十一發射成功的熱潮,盤點這些世界著名航天基地。
  • 國際資管機構須搭上中國這班車
    證券時報記者 劉敬元「任何一個國際性的資產管理公司,要維持它在國際上的地位,就必須加強在中國的布局,否則,它就搭不上『這班車』,就會被日益發展的全球市場特別是中國市場給拋下。」東方匯理資產管理公司(下稱東方匯理資管)大中華區主席鍾小鋒說。
  • 太空人回到地面後,為什麼要坐在一把椅子上?看完起一身雞皮疙瘩
    世界上有各種職業,只要想做都是可以做的,然而有一種職業,並不是誰都能做的,那就是航天員,航天員可以說是億萬中挑一,不僅要有專業的知識,還要加強體能訓練,最重要的是能適應失重環境。國家每年都會花幾千塊錢培養一群太空人,然而能飛上太空卻寥寥無幾,中國目前登陸太空僅有10人,而第一人就是楊利偉,可是讓人疑惑的是,這些太空人從太空回來,安全著陸之後,為什麼要坐在一張椅子上,甚至還要工作人員抬著走呢?
  • 可開「太空班車」!揭秘「快響利箭」——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
    長十一火箭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四級固體運載火箭,全長約20.8米,最大箭體直徑2米,總質量約58噸,主要用於發射近地軌道和太陽同步軌道有效載荷。51顆星:「一箭多星」獨門秘技,可開「太空班車」「一箭多星」是長十一火箭的獨門秘技,在每次發射中都使用到了這項技能。
  • 中國航天發射數超美國 排名世界第一
    原標題:中國航天發射數量超越美國排名世界第一【觀察者網綜合報導】《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近日撰文稱,中國在2018年首次在航天火箭發射數量上超越美國,在這一指標上躍居世界第一。該雜誌根據12月中旬的數據統計計算得出,中國已經成功發射了35次,而美國只有30次。
  • 世界上第一架水上飛機,是誰製造的?
    閒聊ing我想要問世界上第一架飛機是誰發明製造的但我要是再問,世界是第一架水上飛機又是誰發明製造的?估計很少有人能回答得上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水上飛機和他發明人之間的那些事兒。世界上第一架能夠依靠自身的動力實現水上起飛和降落的真正的水上飛機是由法國人亨利·法布爾發明製造的。
  • 火箭系統研究員:921工程挽救了中國航天
    因此,當一些青年科技人員到院裡工作三五年,科研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大幅提高以後,就被外資企業高薪挖走了,甚至有外國公司的班車開到研究院來接人上下班。研究院下屬的某個非常重要的研究所,一年當中進的人才將近流失了40%。  所幸的是,中國及時啟動了載人航天工程。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十三屆常委會第195次會議上,討論同意了中央專委《關於開展我國載人飛船工程研製的請示》。
  • 中國航天大會公布很多航天黑科技,航天實現了質的飛躍
    中國航天大會,第20屆中國航天大會,於7月在福建省舉行,主題是弘揚中國航天精神,仰望星辰星海!浩瀚的宇宙精神和中國式的航天文化,推動了我們科技的進步!在為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服務時,鄧爺爺曾經說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們經濟和文化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大會的主題是「弘揚和傳承航天精神,仰望星辰星海」,讓更多的人了解太空,這次大會主要宣敢於創新,鼓勵航天事業加快中國航空工業的建設!
  • 組圖:走進中國航天第一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1958年開始建設的這個發射中心地處戈壁大漠深處,是中國第一個衛星發射場,也是中國規模最大的航天發射中心。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第一個衛星發射場。當記者進入她的載人航天發射場時,託舉著「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長徵」二號F型火箭挺拔地矗立在發射塔架上,中國首次載人  飛行已進入倒計時。  秋日的金色陽光中,記者漫步航天港,體驗戈壁深處的小城生活。
  • 把科技創新作為引領中國航天發展的第一動力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是我國運載火箭升級換代的工程,創新難點多、技術跨度大,代表了我國運載火箭科技創新的最高水平,使我國火箭運載能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是我國由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重要標誌,為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系列化、型譜化發展奠定了堅實技術基礎,是中國航天技術創新的典型代表。
  • 日本人:誰敢小瞧中國,不是誰都能在短時間內航天領域有質的飛躍
    日本人:誰敢小瞧中國,不是誰都能在短時間內在航天領域有質的飛躍。中國現在在航天領域的發展也是有質的飛躍的。就像是日本人對於中國在航天領域的發展就大加讚嘆,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中國關於空間站的建設了。,不是誰都能在短時間內在航天領域有質的飛躍。
  • 中國航天是如何一步步走過來的
    美國私企SpaceX成功載人升空,引起了全世界地轟動,要知道地宇宙這片未知地領域,誰先搶到就算誰地,因此,因此航天成了大國地必爭之地,中國在航天發展上也是經歷了一波三折,從被美國圍追堵截到成功突圍,這中間地故事啊,你知道嗎。
  • 給物理學家排排坐,看看第一排都坐誰?
    關於歷史上物理學家的排名,不同人有不一樣的排法。世界上從沒有這樣的排名,也不可能有這樣的排名。對科學真理矢志不渝的追求才是千千萬萬科學家的共同精神。雖未有排名,但幾位集大成者的歷史地位毋庸置疑,理當前排就座。
  • 世界航天日 | 中國航天第一女試飛員竟然是河北人!還有這些太空中...
    太空中中國這些「第一」你知道嗎?》燕趙大地出巾幗:中國航天第一女試飛員張玉梅圖片來源:西部網資料照片我國第一位女試飛員是張玉梅這是中國首次進行載人航天飛行,航天員是38歲的楊利偉。中國航天史上的高光時刻,你得知道!50年前,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升空,我們就此進入了太空時代。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深空探測……瑰麗的名詞背後是歷代航天人持之以恆的付出,下面這些中國航天史上的高光時刻,你得知道!
  • 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是如何渡劫的?
    要知道宇宙這片未知的領域誰先搶到就算誰的,因此航天成了大國的必爭之地。中國在航天發展上也是經歷了一波三折,從被美國圍追堵截到成功突圍這中間的故事,你知道嗎?第二年美國的成立了NASA開始瘋狂砸錢,在那個年代美國要要花上GDP的5%去研發製造衛星。
  • 中國航天大會召開:公布很多航天黑科技,世界領先?
    中國航天大會,第20屆中國航天大會,於7月在福建省舉行,主題是弘揚中國航天精神,仰望星辰星海!遙想我們當初發射的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現在距離發射東方紅已經過了50周年了,整整50周年呀,這是多麼讓人激動,我國的航空實現了質的飛躍!
  • 航天技術走下神壇,誰是中國的SpaceX?
    與此同時,航天人才從體制內走出的同時,思維、行事上也需要從技術人員變成一名「產品經理」。而隨著2017年軍民融合的進一步推進,星際榮耀、星途探索、九州雲箭、靈動飛天等一大批第二梯隊公司也相繼成立,和高恩宇一樣,創始人多為體制內技術背景出身。事實上,商業航天的業務領域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基礎設施業務類,一是產品與服務類。
  • ...航天科技集團天宮一號、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團隊:中國航天...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2011全球經濟陰晴不定,誰在朔風中逆勢飛揚?誰在推動中國經濟不斷前行?誰將成為中國經濟的年度驕傲?2011年12月12日,第12屆「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在北京嘉裡中心揭曉答案。
  • 魏樹旺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一研究院院長張兆勇座談
    魏樹旺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一研究院院長張兆勇座談 2020-12-01 20: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