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無法重啟2020,但還有機會創造未來

2020-11-10 吳懟懟



毋庸置疑,2020年是魔幻的一年。

最近看到資深學者陳婉瑩翻譯了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戴維斯的一篇文章,文章談到:

我們一生中從未經歷過這樣的全球性現象,人類前所未有地在數位技術空前普及的情況下聚集,關注同一個生存威脅,被同樣的恐懼和不確定性所吞噬。我們還熱切期待著相同的、雖尚未被實現的醫療科學的承諾。

在短短一個季節裡,文明被一個比鹽粒小一萬倍的微寄生生物帶入低谷。COVID-19不僅攻擊我們的身體,還攻擊我們生活的文化基礎,攻擊社區和人們賴以建立聯繫的工具,這些對人類來說,就像爪子和牙齒對老虎的意義一樣。

2020年,同時也是「暗淡藍點」照片被記錄下的三十周年紀念。

地球在這張照片上只有0.1像素,它讓人類深刻地意識到自身的渺小,也理解了何為「休戚與共」。這張照片的命名者卡爾·薩根說:「看看那個光點,那是我們的家園,我們的一切。你所愛的每一個人,你認識的每一個人,你聽說過的每一個人,曾經有過的每一個人,都在它上面度過他們的一生。」

新冠的影響仍在持續,大眾關注的焦點卻隨時可能轉移。

當所有的內容敘事和大眾情緒都面臨同樣的大時代背景時,不同的人仍會有不同的選擇。

當很多人在關注美國大選,螞蟻上市,娛樂圈誰和誰又CP緋聞了時,行動型的學者開始關注人與人之間的連接,科學家們在關注腦機接口、電子皮膚、量子科技、外星生命等話題。

10月7日,7位來自4大洲、6個國家的頂尖科學家,跨越時差、跨越距離,齊聚2020騰訊科學WE大會。為此,日本科學家中內啟光在美國隔離了14天。天文學家Jane Greaves所在的城市已經沒有還在營業的攝影棚了……

正如腦機接口權威專家Miguel Nicolelis說,「我現在最好的希望是我們能回到正常的生活。我們必須相信科學的力量,我們必須投身於科學,我們必須向公眾談論科學。這就是我現在在這裡的原因。」

不管是在網際網路圈還是科學界,亦或是社會學領域,騰訊科學WE大會已經成為每一年年終大家仰望星空的契機。這個大會已連續舉辦了八年,此前都是雷打不動地在北京北展劇場舉辦。今年轉到雲上,不變的是這些科學家的信念,以及騰訊踐行「科技向善」的初心和社會責任感。

還記得2013年,在首屆騰訊WE大會的開場白中,馬化騰曾坦言:WE大會是一場最不一樣的會。在這裡,我們放下商業上的思慮,只關注科學,用科學滿足我們對這個世界的好奇與渴望。

騰訊WE大會第八年,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更多元但也更多變的世界。顯然,我們已經不可能重啟2020年,但是正如這一屆WE大會的主題「藍點」所揭示的那樣,我們不過是宇宙中的一個藍點,把自己投射在這個宏大的世界觀下,就發現其實沒什麼是無法度過的。

因為,我們還有機會創造未來。

Miguel Nicolelis是杜克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教授。2014年,在巴西的綠茵場上,他幫助一位身披「機械戰甲」的T4級截癱青年Juliano Pinto用意念開出了世界盃的第一球,實現大腦與機器間的連接控制。



腦機接口的研究並不是玄幻的,而是和人類命運息息相關的。那麼,怎麼理解腦機接口給人類帶來的應用?

中國科學院生物學博士李雷有一個通俗的解讀:未來肢體受損的人,不單單是更換一個假肢,而是一個真正可以用大腦控制的肢體,這和我們自身肢體其實區 別不大了,而且還更耐用且可更替。人類也可以用意識直接來控制更多的機器,比如在地震、火災等地方,再也不需要消防員親自進入,而是可以通過專業消防人員的意識,來操控機器來進行靈活的救援。

在騰訊WE大會,所能聽到的前沿科學與活生生的人之間的連接(在這裡不過多贅述,沒有看直播的讀者,可以去看回放),所能感受到的是科學家們的真摯。


他們深知自己是「前浪」。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Steven Weinberg,他是目前最受認可的早期宇宙理論——暴脹理論的重要貢獻者,霍金就是在他的啟發下,完成了巨著《時間簡史》。

他演講的最後一段話顯然是對「後浪」科學家們的寄語:今天年輕一代的理論物理學家們,你們有你們的使命,那就是解釋與自然界不同現象有關的這些巨大的、神秘的數字。


騰訊WE大會是一個拋開巨頭割據和商業競爭的活動。騰訊「連接器」的定位同樣在此間體現,將最前沿的科技與大眾連接,讓更多人關注未來如何用科學改善人類生活,讓更多科學有志之士探索人類命運。

畢竟,未來是什麼樣的,完全取決於現在的每一步。

當然,在996和打工人的基調裡,我們很難感知的時間的流逝,以及時間的力量。但讀過《人類簡史》的朋友或許知道,滄海桑田是能夠被具體描述出來的。

書裡提到,「在過去500年間,人類的力量有了前所未有的驚人成長。公元1500年時,全球智人的人口大約有5億,但今天已經有70億。人類在1500年生產的商品和服務總共約合現值2500億美元,但今天每年人類生產的價值約為60萬億美元。在1500年,全人類每天總共約消耗13萬億卡路裡,但今天每天要消耗1500萬億卡路裡。」

「假設有一艘現代戰艦回到了哥倫布時代,只要幾秒就能摧毀整個哥倫布的船隊,更能輕鬆擊沉當時所有世界強權的海軍,自己連個刮痕都不會有。只要有五條現代的貨櫃船,就能承載當時全世界所有船隊所運的貨物。只要有一臺現代計算機,就能儲存中世紀所有圖書館裡全數抄本和捲軸的信息,而且還剩下許多空間。就算把所有前現代王國的財產數量全部想加,也比不上現在世界上任何一家大型銀行。」

讀過《騰訊傳》或者聽過騰訊故事的朋友都知道,少年馬化騰經常看一本叫做《天文愛好者》的雜誌,1986年,他用望遠鏡觀測到了馬哈雷彗星,並寫出觀測報告。那時候的他自然想不到多年後掌舵的騰訊,已經和中國人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緊密聯繫在一起。但仰望星空的基因,或許就在那個時候注入了騰訊。

《人類簡史》是對人類發展到今天的一種總結和凝練,《騰訊傳》是對騰訊過去某個時間段的書寫。

而在2020還有一個多月告別我們的時候,騰訊WE大會就像是未來科技的一個預言,又像是人類發展的一則「寓言」。

相關焦點

  • 這個白羊座新月,重啟未來三個月!一次難得的療愈機會,你將迎來怎樣...
    凱龍星的位置,是我們的傷痛所在,同時也是發展出治癒力的地方。 古代神話中的凱龍,童年時由於半人半馬的形象被母親拋棄,成年後被一支有魔力的毒箭傷了腿,造成永遠無法癒合的傷口。但作為神之子的他,擁有不死之身,這就意味著,他同樣無法擺脫身體的傷痛。於是,這位半人馬一邊尋求減輕痛苦的方式,一邊將生命完全投入到治療他人之中。這揭示了凱龍的作用:轉化傷口。
  • 重啟2020,迎接未來|吳君:新的排列組合和新的生活方式即將到來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魏沛娜 邁進新年,意味著2020年已陳列於「歷史」博物館之中。 無論我們以何方式迎接新年,2020年早已隨著「疫情」鐫刻入人類的記憶。
  • 地球為何不需要我們?該如何重啟人類的諾亞方舟
    任何時候,人類當始終明白,我們不過是地球和宇宙的匆匆過客。人類極力締造的現代人類文明,不要最終成為終結自己的終極武器,需要留給人類後代更美好廣闊的生命空間去延伸更高人類文明的機會。這是新冠病毒疫情正洶洶肆虐的義大利的普通民眾在互聯社交網站上的截圖,包括原文和翻譯:看起來,我們其實是地球的病毒;地球正在奪回它曾經失去的一切,沒有我們,它可以重啟;地球不需要我們,是我們需要它。
  • 羅傑斯:下半場我們創造出了更多機會
    「對方採取了5後衛防守,這讓我們不那麼容易突破。如果沒有足夠的穿透力和快速傳導的話,就很難創造機會。不過在中場休息之後,我們的表現有所提升。」「我們在場上有了更多跑動,與此同時也收穫了更多的進攻機會。對方調整為四後衛之後,我們也有了更多空間,有了更有威脅的滲透。」「我們強調團隊配合,在進攻和防守端都是如此。所以對我們來說,提升節奏和速度,是比賽的關鍵。」
  • 疫情讓世界停擺,假如世界重啟,你會怎麼辦?
    2020年的一場疫情,讓世界上很多地方瞬間停擺,也讓我們意識到人類文明何其脆弱。啟發我們思考人類文明的未來《世界重啟》也是一場極富科學想像力的思維實驗,總結了人類技術成就的精華,從而能夠啟發和幫助我們重啟人類文明。
  • 巨蟹座新月降臨,回歸本真,重啟人生
    而這次新月,與土木冥三星的結構,更是提醒著我們回到現實,回歸本真,重啟2020年,重啟自己的人生。接下來青峰就為大家帶來此次新月的運勢影響,以及12星座需要注意的地方。此次新月最重要的影響有三點:家庭、真相、重啟。
  • 2020:體育大年的暫停與重啟
    正如國際田聯主席塞巴斯蒂安·科表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將對全球體育賽事帶來長期影響,甚至不僅限於未來兩年。復!體育賽事艱難重啟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體育賽事已經無法再按傳統模式開展,但隨著國內對疫情的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2月9日,國內第一輪復工復產的工作有序展開。不過,體育並非國計民生的關鍵行業,且絕大多數賽事存在「人員聚集」的辦賽特點,體育的復工復產此時還處在醞釀階段。
  • 索爾斯克亞:我們創造了很多機會,正在往正確的方向前進
    詹姆斯的進球我們知道他有從左路內切的實力,射術也不錯。今天的進球很精彩,他的跑動也為隊友創造了空間。我為他感到高興,他正在融入球隊,而且給我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配得上成功。他會繼續進步,我們也是,因為球隊正在變得更好。我們在讓對手的機會越來越少,現在需要做的是在對手的機會出現時,防止丟球。沒能殺死比賽我認為我們本該以1-0的比分結束比賽的。球隊開局不錯,為馬塔和詹姆斯創造了機會和空間。前20-25分鐘我們主宰了比賽,但因為沒能打進第二球和大意丟失球權,對手又回到了比賽中。
  • 生物圈2號失敗,人類無法創造生物圈,我們離不開地球?
    生物圈2號失敗,人類無法創造生物圈,我們離不開地球?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地球就是一個完整的生物圈,在這個生物圈裡面包括了大氣圈、水圈、還有巖石圈,我們人類就生活在巖石圈之上,並且成為了地球的一個主要領導者。
  • 地球媽媽,我們……還有機會嗎?
    無論我們是否減少排放,我們已經有可能引發「全球引爆小瀑布」,這將使我們進入一個不太宜居的「溫室地球」氣候。斯特芬還說,過渡到淨零排放最多可能需要40-60年,但氣候到達臨界點的時間可能比這短得多。這就對人類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是否已經失去了對整個生態系統的控制權?人類文明的崩潰是否已經是不可避免的?我們離開末日始終敲響還有多久?最重要的是,我們……還有機會嗎?
  • 若末日來臨,倖存者能重啟地球嗎?科學家:種子已備好
    進入到2020年後,其實很多朋友多少都有點擔心,害怕2020年真的會如很多預言那般發生世界末日。當然,這些都是無稽之談,我們也根本無需擔心。那麼,假設有一天真的有末日來臨了,當地球上只剩下少量的倖存者,他們有能力重啟地球嗎?
  • 重啟美好生活 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2020年會成功舉辦
    2020年10月30--31日,以「重啟美好生活」為主題的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以下簡稱「社企論壇」)2020年會在北京成功舉辦。影響力投資的本質是創造一個投資框架,在其中以誠信行事,保證不損害重要相關方的利益。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理事長、南都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彭豔妮表示,首先要釐清每個界別的話語體系、關注重點和訴求。只有互相創造價值,才能產生合作。
  • 《奇葩說》裡說到的「帶著記憶重啟2020年」,你覺得重啟有用嗎?
    最近《奇葩說》有道辯題:帶著記憶重啟2020年,你支持嗎?我是不支持的!因為帶著記憶重啟,你可以糾正一個錯誤,後面發生的事,會因為你改變一個選擇後而發生改變,所以未來依舊是未知的,但你還是你。他得不到心理就不平衡了,就會去破壞你的感情,讓你無法跟你喜歡的人在一起,走投無路而選擇他。甚至他會為了得到你,不惜傷害你。比如貶低你,聯合所有可利用的人一起詆毀你,就要把你說成一文不值的地底泥就對了,讓所有人鄙視你、討厭你。好讓他這個時候能充當好人來搭救你。如果聰明的你發現了他的陰謀,不中套,他依舊不會放棄對你的這份「愛」的執著。抱著自己不幸福,你也別想幸福。
  • 旺季不旺已是常態化 大米價格還有大漲機會沒?
    臨近年底,東北黑龍江託市啟動、中晚秈稻拍賣溢價高,大米價格還有漲、漲、漲的機會沒?分析認為,雖然有利好支撐,大米行情仍是呈平穩走勢,上漲動力不足,市場利空佔多。糠價又漲了本周以來國內米糠價格繼續呈穩中上漲趨勢,其中東北產區輕鬆突破1元/斤大關,秈稻糠向1.15元/斤邁進。
  • 華為還有機會!英國正式官宣:絕不讓步!
    不過,雖然說美國在晶片技術領域綜合能力很強,但是在移動市場上,美國還無法主導市場走向,因為移動市場最核心的、市場份額最大的ARM架構並非是美國公司所有,這也讓ARM架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持中立。也許是看到了這個「短板」,美國方面在2020年展開了新的晶片行動,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美國英偉達公司展開了對英國ARM公司的併購行動,並且最終在9月14日以400億美元的價格成功敲定收購計劃,只需要等待美國、英國、中國三家的同意就可以正式開始交接。
  • |創造我們的2020
    它只見利益當前,便促成密集的、看似熱情的機會,用一場場《好想你》賺取一次次熱鬧,而後又見一首歌的賞味期限將盡,便轉頭去追捧下一份熱度。而舊歌歌者被花費掉的時光不復返,同時被擠壓的,還有歌者的成長空間, 「《好想你》就像一棵大樹,它太大了,然後我好小,我就被遮在它的下面。」朱主愛童年照朱主愛意識到演出在逐年變少。到了近兩年,她基本只剩下一兩個工作機會。
  • 重啟!碳積極戰略——1.5°C溫控目標全球宣講會
    不要忘記我們還擁有一切所需要素,去創造更加光明、充滿希望的未來:平價清潔能源和住宅,氣候適應性建築和規劃,碳匯建築與基礎設施面對氣候變化,我們的城市如何適 應並變得有韌性?還有哪些其他的固碳結構材料可廣泛使用?
  • 相比2014年牛市 2020年的券商股機會還有多大?
    2020年6月30日以來券商板塊同樣表現強勢,非銀指數上漲28%同樣領漲所有板塊。本文嘗試從多個維度比較兩次券商行情的異同,從而對未來行情演繹進行更好的研判。 1、上漲邏輯比較 2014年券商股上漲主要引爆因素是降息。
  • 假如重啟2020,今年的十大科學事件還會是這些嗎?
    緊隨著2020元旦鐘聲而來的,是澳大利亞山火蔓延、科比意外離世,再後來,就是到今天都沒有結束的新冠疫情。也是從2020年的年初開始,很多人都幻想能夠「重啟2020」,以逃避這些糟糕的事情。實際上,當我們回首即將過去的這一年時,發現在大大的「疫情」兩字背後,還有許多其他值得關注的事情。
  • 重啟咲良田:懸疑科幻的面紗下,也許只是個關乎愛與淚水的故事
    然而,《重啟咲良田》中許多角色包括整體的走勢都是高於位於第二層次的觀眾的,觀眾可能會想當然以為劇中角色在第一層,實際上他們在第五層,甚至走得更遠,想得更多。接下來,將給大家說一說《重啟咲良田》中幾個很出彩的點,以及故事拋給我們的哲學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