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國「嫦娥五號」太空飛行器發射成功,肩負重大使命前往月球。此次登月的主要任務是「取樣返回」,在完成繞月飛行、著陸、取樣後再返回地球,難度堪比載人航天。「嫦娥五號」順利返回後,將帶回大約2公斤月球表面土壤,為研究月球表面成分提供直接科學證據,並進一步完善登月體系,為後續載人登月打下堅實的人才、技術和物質基礎。
我國並非第一個成功取回月壤的國家,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蘇聯就獲得了大量月壤。不過,美國NASA還是希望能分享「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壤,原因之一是美國取回來的月壤年代久遠,成分可能發生變化,研究價值大打折扣,其二是「嫦娥五號」與美國取壤位置不同,研究價值不同,其三是美國、蘇聯帶回來的月壤均不含水分,如果「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壤中發現固態水,將是對月探索中的一項重大突破。
全世界都想得到中國帶回來的月壤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科學院地球化學與分析化學研究所月球和行星地球化學實驗室主任葉夫根尼·斯柳塔稱,「全世界任何一個科學家、科研機構都想得到中國帶回來的月壤」。目前,這一問題已經被列入雙方未來的討論日程。相比於美國,俄羅斯想得到月壤的願望比美國更強烈。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已經沒有足夠力量進行航天探索,航天水平一直停留在蘇聯時代,被中國反超,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只能依賴中國朋友的分享。
美國NASA在「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後就第一時間發布推文表示祝賀,是通過NASA副局長託馬斯·祖布臣個人帳號發布的,一定程度上也能代表NASA的態度。同時,NASA喊話中國,希望中國能像阿波羅計劃和阿爾忒彌斯計劃那樣向全世界分享登月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阿波羅計劃」共帶回381.7千克的月壤,中美建交前夕向中國贈送了1克。這1克月壤被分成兩半,一半收藏在北京天文館,一半用於科學研究。靠著這一丁點月壤,中國科學家竟發表了14篇相關論文。
CIA前僱員:美國登月是假的
「嫦娥五號」到月球上取土,卻意外將「阿波羅11號」推向風口浪尖,CIA前僱員斯諾登喊話稱,美國登月是假的,美國人從未到過月球。美國首次載人登月發生在1969年,「阿波羅計劃」結束後,美國再未進行過載人登月活動,民間普遍說法認為,「阿波羅登月」是美國政府為贏得太空競賽而炮製的謊言。
「阿波羅登月」被質疑的原因主要五點:第一是插在月球上的星條旗的影子與時間不符,照片中的陰影夾角應該在拍攝時間的46小時後才會出現;第二是太空人在月球表面的行動不符合月球引力;第三是插在月面上的星條旗迎風招展;第四是「阿波羅計劃」進度存疑,1967年才進行首次發射試驗,兩年後就掌握了載人登月技術;第五是太空人使用攝影器材拍照,卻沒有保溫措施,而月面白天溫度可達121℃,膠捲在這種環境下會扭曲、熔化,根本無法成像。
斯諾登來到俄羅斯後撰文稱美國登月是造假行為,堅信俄羅斯是第一個探索月球的國家,最主要的證據就是插在月面上的那面星條旗消失了,而後面五次登月的五面旗子還在。許多人堅信,「阿波羅登月」是在攝影棚裡拍攝的。對此,NASA雖多方解釋,仍無法澄清事實,最直接手段就是再次登月,找到阿姆斯特朗的第一個腳印和那面星條旗,才能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