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農林大學舉辦博新學術論壇 引導學生提升學術抱負
發布時間:2020-11-24 18:42:05 Tue 來源:杭州網
杭州網訊「克氏原螯蝦俗稱小龍蝦,現在已經成為很重要的經濟水產動物,我知道在我們的印象當中,小龍蝦生命力很頑強,能在很惡劣的環境下生存。但其實,在人工養殖下,小龍蝦很容易受到病毒侵害出現大批死亡,往往會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報告席上,浙江農林大學研究生賴勇勇侃侃而談,向臺下的同學介紹著自己的研究成果;臺下,近500名學生認真地聽著,聽到精彩處獻上熱烈的掌聲。
11月21日,浙江農林大學開展了研究生博新學術交流論壇。與以往的學術論壇不同的是,這次同學們不再只是坐在臺下聆聽大師的報告,而是走上講臺,像大師一樣分享自己的研究報告:如何減少小龍蝦受到病毒感染的機率,從而提高小龍蝦的產量?中國生豬養殖盈利能力和生產率之間有什麼關係?自然遺態木質基水凝膠用於壓力傳感器的設計等問題,都是浙江農林大學的研究生們在論壇上向大家介紹的研究課題。
向同學們介紹研究小龍蝦新技術的賴勇勇,最終獲得本次論壇的一等獎。他的研究報告是通過給小龍蝦飼餵解澱粉芽孢桿菌添加劑,以提高小龍蝦的自身免疫力,從而降低小龍蝦感染病毒帶給養殖戶的巨大損失。他說:「我們的實驗結果可以真正應用於實際生產上,提高養殖戶的產量,為他們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
該校林業與生物技術學院研究生李躍,一整天聽了十多個報告,感覺收穫良多。他說:「非常感謝學校為我們提供的寶貴機會,既讓我們有機會與學術大拿們面對面交流,也給了我們自己展示研究成果的機會。通過這一次的分享和交流,我對自己的研究領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一項好的研究不是一個人自己的研究,而是大家共同思想碰撞的結果。科研之路道阻且長,未來我將繼續做好科學研究,不斷提升學術抱負,努力用創新成果服務奉獻社會。」
「之前我總是沉浸在自己學科的世界裡,但藉助博新論壇,我感受到了不同學科之間的差異。今天聽了同學們的精彩報告,不僅為我以後的學習研究提供了許多新的視角,同時也為我們更好地提升學術抱負、端正學術態度起到了很好的示範。」該校文法學院研究生康家梁感慨道。
據介紹,浙江農林大學博新學術交流論壇,以「聆聽學術思想、啟迪創新思維、交流研究心得、引領學術發展」為主題,按學科門類相近原則舉辦農林生物類、工學設計類和人文社科類三個分論壇,由研究生做學術成果展示和分享,共有39項研究成果進行了報告交流。論壇期間,該校青年教師還分享了自己的學術經歷。
「博新研究生學術交流論壇,不僅充分展示了我校研究生的學術風採和創新能力,成為深化研究生學風建設和學術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活動平臺,也是交流不同學科專業領域思想、促進同學們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的一個年度盛會。」浙江農林大學副校長徐愛俊表示,研究生是科研創新的主力軍,研究生教育是支撐創新強國戰略的重要基石,我們希望通博新論壇這種形式,展示研究生們的學術風採和創新能力,引導更多研究生弘揚科學精神,加強學術交流,融入社會實踐,提升科學研究、服務社會的本領,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
作者:通訊員 陳勝偉 霍婷婷 記者 陳煥 編輯:徐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