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川消融,人類環保的警鐘已經敲響!
根據專家研究表明,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使全球氣溫升高是冰川消融的主要原因,而我國冰川正在不斷消融!全球變暖、溫室效應加劇不是一個國家的事情,而是各國通力合作來解決的問題,這事關我們每一個人。地球早已為我們敲響警鐘,南北極的溫度都在不斷升高,其餘地方更是如此了。我國地形呈三級階梯狀,西藏地區地形為高,氣溫也極低,但近幾年來,西藏阿里地區也都已多次發生冰崩事件。
-
中國五分之一冰川已消融 西北乾旱區水危機嚴峻
根據中國兩次冰川編目統計,自1970年前後到2010年,全國冰川面積減少了12442.4平方公裡,佔冰川總面積的20.6%。1.我國五分之一冰川已消融冰川,是氣候變化的記錄器和預警器。我國是世界上中低緯度冰川最發育的國家,其中以青藏高原為主體的第三極是除南北兩極之外最重要的冰川富集地區。
-
白色警鐘已敲響:冰川消融或讓古老病毒重見天日
太陽直接輻射和近地層大氣湍流交換是引起冰川消融的主要熱源,冰面性質、冰川所在高度和坡向以及天氣狀況對消融也有影響。03氣候變化導致冰川消融據外媒在2月24日綜合報導,南極氣溫首次突破20攝氏度。要知道就算是炎熱的夏天,南極常年氣候也從來沒有達到過20攝氏度,這裡好歹是全球最冷的地方之一。
-
減緩消融,科學家給冰川蓋「被子」
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攝過去的50年,全球大多數冰川在快速消融。為了阻止冰川融化,除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溫室效應外,科學家們也開始從冰川本身入手。冰川消融帶來一系列連鎖效應冰川為什麼需要蓋「被子」?談及這個話題,王飛騰引用了這樣一組數據。根據《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0)》介紹,2019年,全球平均溫度較工業化前水平高出約1.1℃,是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第二暖年份。過去5年(2015—2019年),是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暖的5年。
-
為減緩消融,科學家給冰川蓋「被子」
◎ 科技日報記者 陳 瑜過去的50年,全球大多數冰川在快速消融。為了阻止冰川融化,除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溫室效應外,科學家們也開始從冰川本身入手。冰川消融帶來一系列連鎖效應冰川為什麼需要蓋「被子」?談及這個話題,王飛騰引用了這樣一組數據。
-
《地水火風》:學者稱冰川消融北冰洋將無冰
解說:冰川由水凝結而成,水是佛教中構成宇宙萬物四大元素之一,冰川不僅是人類的淡水儲備庫,也是氣候變化的調節器。地球能夠演變成如今這個安住生息的家園,很大程度歸功於數量適宜的冰川。然而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累積數百萬年的冰川,正在以一種驚人的速度消融、萎縮。
-
1年退縮4米多 新疆天山一號冰川劇烈消融探秘(圖)
據中科院天山冰川觀測試驗站觀測數據顯示,隨著氣溫逐年升高,新疆天山一號冰川持續加速消融和退縮。 新華社發新華網烏魯木齊8月15日電(記者 劉傑)「每年5至9月是天山一號冰川消融的高峰階段,一個月後退約一米。總體來說,一年退縮4米多。從1959年至2010年,冰川共計減薄15米多。」
-
因冰川消融飢餓北極熊打劫垃圾車
因冰川消融飢餓北極熊打劫垃圾車時間:2020-10-24 19:4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氣候變暖惹的禍!因冰川消融飢餓北極熊打劫垃圾車 近日,網絡流傳著因為飢餓難耐的北極熊打劫垃圾車視頻在網絡上引起很多的關注和心酸。
-
科研人員為冰川蓋被子,冰川消融後:板塊偏移,未知遠古病毒釋放
工業革命以來,化石燃料的燃燒空前增加,釋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氣體,使二氧化碳濃度持續增加。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會產生溫室效應:像一個蓋子一樣阻止地球熱量向外釋放,導致地球熱量增加,全球變暖。CO2排放量增加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二氧化碳外,水蒸汽,甲烷等也屬於溫室氣體,但由於這部分氣體本身存在
-
冰川有救了!他們給冰川「蓋被子」,有效減緩了冰川融化
事實上,冰川對於穩定氣候有著重要的作用,一旦冰川系統遭到破壞,達到臨界值,很可能會引起全球劇變,導致生物大滅絕的產生。比如: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當時全球溫室氣體較多,導致南北極地區都沒有永久性冰川,使得地球溫度極高,造成大量生物死亡。
-
全球冰川若迅速消融,中國這些地方恐被淹沒,或許就有你在的城市
時代在不停的發展,人類在近幾百年的時間裡,工業不停的發展,如今已經進入了一個科技的時代,對一些資源的開發可以說到了一個極致,在加上一些工業排放與民用的電器等等,使得如今這個地球,二氧化碳排放超標。二氧化碳排放一多,帶來的無疑就是全球變化,全球變暖成為了如今我們都有耳聞的一個詞,我們也都知道,應當愛護環境,但是人類能夠捨棄工業發展嗎
-
減緩冰川消融 我國首次給冰川「蓋被子」效果顯著
2020-10-19 14:38:46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近年來全球大多數冰川快速消融。位於青藏高原東緣的達古冰川,對氣候變化的反應尤為敏感。近日,中國科學院研究團隊給達古冰川蓋上了一層500平方米的被子,利用人工手段減緩冰川消融。10月17日,研究團隊前往達古冰川評估試驗成效。
-
氣候變化如何影響珠穆朗瑪峰:氧氣增多和冰川消融
當氣溫升高時,分子運動將更快,當這些分子開始相互碰撞時,大氣壓強將增加。研究報告第一作者、英國拉夫堡大學氣候科學家湯姆·馬修斯(Tom Matthews)稱,大氣壓越大,意味著分子越多,從而產生更多的氧氣可供呼吸。
-
長江源區冰川消融速度加快 全球變暖成主要原因
最近,參加科考的專家們得出結論:近年來,長江源區冰川消融速度明顯加快,而加快的一主要原因就是全球氣候持續變暖。 據介紹,經過反覆對比與計算發現,長江源區從1971年到2002年的31年間,長江源區冰川面積減少了約68.13平方公裡,而從2002年至2008年短短6年多時間裡,長江源區冰川面積又急劇退縮了約164平方公裡。
-
紐西蘭冰川大量消融!北極升溫正在釋放遠古生物?
自從工業化時代以來,人類對溫室氣體的排放可以說是越來越強,所以導致全球變暖持續的發展,而產生的影響也就出現了。如今全世界的冰川都在加速融化,南北極地區產生的影響也更加的強。在8月,根據紐西蘭科學報告指出,雖然全球變暖的趨勢不斷發展,應該科學研究團隊發出警告,紐西蘭的冰川融化已經出現了「超負荷」的模式,融化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狀態。
-
為緩解冰川消融,我國科學家給它蓋上「被子」,被稱讚為不錯點子
都說科技是把雙刃劍,當人類進入20世紀中後期,工業革命帶來的負面影響,開始逐漸顯現出來。根據數據統計,在過去的50年時間裡,全球冰川都在快速消融,而進入到21世紀之後,這種情況開始變得越來越嚴重。那麼,究竟該如何減緩冰川消融呢?前段時間,中國科學家找到了一個好辦法——給冰川蓋被子。
-
新疆天山一號冰川消融「加速度」 50年後可能徹底消失
據新華社電 「氣溫升高,雪線上升,天山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一年共後退了13.5米,50年後可能徹底消失。」
-
達古冰川50年消融70%,科學家試驗「蓋被子」緩解
2018年達古冰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與研究院下設的冰凍圈國家重點實驗室合作,決定進行冰川消融實驗。據王飛騰介紹,此前奧地利和瑞士都曾做過類似緩解雪場、冰川消融的試驗。瑞士的科學家曾將白色的羊毛毯覆蓋在瑞士的兩座冰川上,利用羊毛毯遮擋和反射太陽輻射來達到緩解冰川消融的目的。
-
氣溫升高,海冰消融,一個「新北極」已經出現
曾經,這裡的冰川覆蓋率高達約60%,島上有白雪皚皚的山脈和綿延不絕的峽灣。如今,全球變暖正在對斯瓦爾巴群島產生巨大的影響。根據挪威的氣象數據,過去30年來,該島冬季平均氣溫上升了10攝氏度,這對當地整個生態系統造成了破壞。
-
氣溫升高,海冰消融,一個「新北極」已經出現
曾經,這裡的冰川覆蓋率高達約60%,島上有白雪皚皚的山脈和綿延不絕的峽灣。如今,全球變暖正在對斯瓦爾巴群島產生巨大的影響。根據挪威的氣象數據,過去30年來,該島冬季平均氣溫上升了10攝氏度,這對當地整個生態系統造成了破壞。氣溫正在飆升,海冰正在減少。許多專家認為,北極正在變得「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