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是史上首位登頂珠峰者?只因遺體被發現時,少一張妻子照片

2020-12-05 何時明月夜

對於冒險者來說,珠穆朗瑪峰就是他們心生嚮往的聖地。如果有朝一日能夠成功登頂,那更是一種無上的榮譽。然而,攀登珠峰絕非一件易事。珠穆朗瑪峰高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如此高海拔的山峰,其中蘊含著太多無法預測的兇險:隨時可能會發生的雪崩,驟然發生的暴風雪和濃霧,超低的溫度和稀薄的空氣......所以,要想成功地攀登珠峰,除了有健壯的身體素質外,還必須要做好十足的準備。

自「攀登者們」把目光投向珠峰這座充滿神秘感的聖地後,時至今日已經有上千人成功徵服珠峰,站在了陸地上的最高點,欣賞到了無與倫比的壯美景觀。然而,走向成功的道路,並非每個人都能如此幸運。

據不完全統計,在攀登珠峰這百餘年的歷史中,已有三百餘人永遠地留在登頂的途中。這其中有一個人的犧牲頗有爭議他的遺體是在距離峰頂800英尺(244米)處被發現。

這個人就是喬治·馬洛裡,1886年出生於英國,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從傷亡130萬餘的戰役中幸運逃生。一戰結束後,靠著積累的軍功他本可以過上幸福無憂的生活,但是他卻不滿足於此,而是發起了徵服珠峰的挑戰。

馬洛裡

通過艱苦的身體鍛鍊,他通過了皇家協會關於攀登珠峰的體能測試。之後又經過充分的計劃和準備,在1922年,時年已經36歲的馬洛裡第二次嘗試攀登珠峰。其實,早在幾年前他曾試圖從北坡登峰,但卻因氧氣不足而不得不退下來。這一次為了能夠更好地登頂,馬洛裡還挑選了一位和自己有著同樣夢想的搭檔——25歲的安德魯·歐文。

攀登過珠峰的人都知道,真正的兇險是在距離峰頂的2000米內。對於受過專業訓練和有著豐富登山經驗的馬洛裡兩人來說,前四五千米的攀登很是輕鬆。隨著海拔的升高,兇險也越來越多。馬洛裡和歐文最後一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是在6月8日。當時人們通過望遠鏡發現倆人正位於距離珠峰頂部的800英尺處(244米)。

馬洛裡和歐文

成功已經觸手可及,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馬洛裡和歐文將會是人類歷史上最先登上珠穆朗瑪峰峰頂的人。然而,這在日常生活中簡單無比的244米,在珠峰上每前進一步都堪比登天。

意外還是發生了,當人們觀測到馬洛裡的動向後不久,一場突入其來的暴風雪和濃鬱的大霧,遮擋住了視野。自此之後,人們再也無法搜尋到馬洛裡和歐文的行蹤,也沒有看到他們下山。

世人都十分清楚馬洛裡和歐文的結局,但這並沒有阻撓越來越多的登山愛好者們,朝著珠峰邁進的步伐。終於,在1953年5月,紐西蘭

馬洛裡和妻子

登山家—埃德蒙·希拉蕊在尼泊爾探險家—丹增·諾爾蓋地幫助下,成功地登山了珠穆朗瑪峰,實現了人類對珠峰的徵服。

然而在1999年的時候,人們在海拔8170米處意外發現了失蹤了75年之久的馬洛裡。隨著馬洛裡遺體的發現,人們對第一個成功登上珠峰頂部的人產生了異議。馬洛裡在登山之前信心十足,還特意準備了一個相機,用來記錄自己登上峰頂的那一刻。可是這臺相機被歐文攜帶,而歐文的遺體至今未被發現。

馬洛裡遺體

當然,一臺相機並不能證明兩人是否成功登頂。不過,馬洛裡在登山之前的曾表示:如果他能夠成功地登山珠峰,他就會把妻子的一張照片放在珠峰頂部留作紀念。而人們從馬洛裡的遺物中並沒有找到他妻子的那張照片,這是不是意味著馬洛裡已經成功地登頂了呢?

因此,馬洛裡是否成功登頂變成了一個暫時解不開的謎底。如果馬洛裡做了,那麼攀登珠峰的歷史將會被改寫!

相關焦點

  • 他痴迷攀登,距離珠峰峰頂240米時離奇失蹤,遺體75年後才被發現
    今天所說的一位挑戰者叫做喬治馬洛裡,他一生痴迷攀登事業,他在距離峰頂百米的時候卻突然消失了。儘管歷史上有很多挑戰者前僕後繼想要登頂珠峰,不過能夠順利登頂的人卻是寥寥無幾。而消失的馬洛裡,到底有沒有順利到達峰頂呢?如果成功了,那麼他就是史上第一個登頂的人,可惜這一直都是謎團,無從考證。
  • 最後一張照片
    一次,他試圖從屋頂牆上跳躍,結果他失去了平衡,這是出現意外前的照片。兩名飛行員廖建宗和劉自忠試圖操縱飛機躲過居民區,最終墜落基隆河段,兩人遺體呈緊握操縱杆的姿勢,雙腿在飛機墜毀一瞬間嚴重骨折。俄羅斯小夥的最後一張照片
  • 馬洛裡的照片能告訴我們答案嗎?
    從常人的角度來說,馬洛裡確不應該和登山掛鈎,他畢業於劍橋大學,是著名公學查特豪的書院長,還是英國皇家地理學院的成員,甚至,他還長著一副英俊的面龐,簡直是當代偶像因素的綜合體,以至於當時美國記者在採訪他時都忍不住問:你為何還執著於攀登珠峰?馬洛裡淡然的說:因為山在那裡(It`s there)。
  • 曾6次登頂珠峰的她 成為美國首位無氧登頂珠峰並活著下撤的人
    2016 年 5 月 23 日,32 歲美國美女登山家瑪麗莎· 阿諾特(Melissa Arnot)日在不攜帶任何氧氣補給裝備的情況下,成功由西藏珠峰北側登頂珠峰,成為美國首位無氧登頂珠峰並活著下山的女性。
  • 珠峰傳奇:中國隊深夜贏印度,第二次登頂在絕壁留下金屬梯
    這一次,他要挑戰珠穆朗瑪峰,人類從未登頂的至高之處。那年他不過34歲,消瘦俊朗,英氣逼人,泰晤士報說:說起攀登珠峰,整個大英帝國,還有誰比馬洛裡更有資格和能力?1921年6月,人類史上第一支珠峰遠徵隊,抵達珠峰北麓。冰川之上,馬洛裡痴迷地望著接天連地的珠峰,「就像一個粗獷的巨人,就像夢中最狂野的造物」。
  • 盤點珠峰探索:英國最早,中國最多,首次登頂是大洋洲國家?
    其實人類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歷史不過100年,最早攀登珠峰的是一支英國登山隊,在1921年從中國的北坡路線進行攀登,到達6000多米時,沒能越過北坳頂部,宣告失敗;第二次是在1922年,仍然是英國的登山隊從北坡攀登,這次他們到達了8000米以上,但不幸遇到雪崩,7名登山隊員全部遇難;第三次是在1924年,英國隊繼續從北坡攀登,「幾乎」登頂,他們到達8572米時缺氧被迫下山
  • 20張史上第一的照片 見證人類與攝影發展奇蹟
    攝影自發明至今已經拍攝過無數經典、不可思議的照片,而這一系列的歷史照片,見證著人類文明與攝影歷史的變化,攝影每一次進步,宛如阿姆斯特朗登月時所說的那句話:「我個人邁出的一小步,是人類歷史邁出的一大步。」
  • 只因一張照片,科學家發現的這個新物種將以「推特」命名
    這通常是為了紀念發現者或名人在科學上的貢獻,不過,近日發現的一種新物種的命名卻來自於人們意料之外的一個對象——推特(Twitter)。這事要追溯到一張照片上。2018年,昆蟲學家德裡克·亨寧(Derek Hennen)(他現在是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的博士生)發布了一張來自俄亥俄州的千足蟲的照片。
  • 因為山在那,我們要去攀登,今日登頂珠峰熱點
    他回答道『因為山就在那裡!』,令人無不欽佩,也成為登山界的名言;更令人感到惋惜的是,他在1924年6月8日第二次登頂珠峰峰頂時壯烈犧牲。」「如果我用這個人物事件作為引入,並且提出『因為山在那,我需要仰望。』這就變成了怎樣的開頭?」我繼續引導。「這是運用先說事實,在總結分析的方法。」有同學大聲說道。是的,今天,我們學著運用先擺事實,再講道理的方法來談感受。
  • 耳聽為虛眼見也不一定為實 盤點史上十大造假照片
    廢話不說,we see photos~  【自殺】法國攝影師 Hippolyte Bayard 的自拍照,拍攝於1840年,在照片裡他偽裝成一個溺水自殺的人,當然事實上他沒有死去為什麼他要用攝影製作這張「虛假」的照片呢?他要「以死控訴」,因他宣稱自己比公認的「攝影之父」Louis Daguerre,更早發明「攝影」。
  • 男子用冰棺存亡妻 只因承諾:你死後我把你留在屋裡
    49歲的妻子因病去世了。男子花近萬元買了一口冰棺,將妻子留在了家中。男子用冰棺存亡妻,只因去年12月份的一句話。在妻子彌留之際,他答應妻子:你死了後,我把你留在屋裡。妻子也回應你要說話算話,不要騙我。看到男子用冰棺存亡妻新聞,網友稱:大概這就是愛吧。
  • 二人為醫學奉獻一生,去世14年,再次「重逢」,一張照片感動國人
    很多人看來人在去世後,人死不能復生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如果說人在去世後還能與妻子相逢,那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不過在昆明大學醫學院卻有一對特殊的夫婦,在去世14年後再次相遇,他們的「相遇」感動了無數國人,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1975年潘多成首位從北坡登頂珠峰的女性
    1975年春,日本人田部井淳子(Junko Tabei)成為世界上首位從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 一支由15名日本婦女組成的日本女子珠峰登山隊,隊長久野英子(Eiko Hisana),由一名日本男記者陪同,於3月16日在珠峰南坡海拔5350米的高度上建立了大本營。
  • 國外版「武大郎」:妻子藏男人在家10年,直到少了瓶酒才察覺
    千百年來,男權核心的封建思想裡面,妻子一直被當作是附屬品,所以當妻子做出越軌的事情出來,這無疑是對男人最大的冒犯,不管是在哪個國家的男人,都會覺得是一種奇恥大辱。而在歷史上,就有這麼一個人被稱為最慘「綠帽王」:他的妻子藏男人在家10年,直到少了瓶酒他才察覺先說我國,史上最慘的綠帽王,應該就是武大郎了,他的妻子潘金蓮和西門慶私通,後來還下毒將他害死。
  • 考古隊在長沙發現一種瞬間消失文物,幸好手快,留下唯一一張照片
    和兵馬俑一樣出土時可以窺見在世真容的還有馬王堆出土的辛追夫人,辛追夫人的墓室於1972年被發現,位於長沙市東郊瀏陽河旁的馬王堆,是馬王堆漢墓1號墓的墓主人,在辛追剛被發現的時候,她的遺體被泡在紅色的溶液裡,全身裹著20多層的絲綢衣服,可見她的身份是非富即貴,後來被證實她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軑侯利蒼的妻子。
  • 攝影史上各種「第一」的20幅照片
    上圖是他在1826/1827年拍下,最為有名的鴿子屋。為了拍下這張他稱為「日光圖」(Heliograph)的照片,他用了超過8小時的曝光時間。雖然這技術還沒有成熟到被使用在任何實際用途上,但總算出現了第一張「照片」。
  • 珠峰上300多具登山者遺體,他們身份大都明確,家屬為何不去收屍
    英國著名探險家喬治·馬洛裡,在被記者問及為什麼想要攀登珠穆朗瑪峰時,他隨口答道:「因為它就在那兒。」或許會讓他感到意外的是,這句隨口一說的話語成為了世界上諸多登山愛好者常常引用的一句名言。在《珠峰幽魂》當中,記載了他短暫卻又充滿了傳奇色彩的一生。
  • 旅行者1號,最後拍攝的一張照片,才知道人類是多麼微不足道
    旅行者1號比2號出發大約晚了16天,但他依然在泰坦3號E半人馬座火箭的加速下在木星附近超過了1號然後匆匆路過土星,在路過土星的過程中受到引力的影響,直接轉向銀心方向,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木衛這顆星球上竟然有火山活動
  • 50年前史上首位「冷凍人」,本應在2017年復活,現在怎麼樣了
    50年前史上首位「冷凍人」,本應在2017年復活,現在怎麼樣了文/號外小濤說歷史 圖/網絡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不可能得以實現。我們看很多科幻電影,會看到一些將人體復活的場景。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這麼一個案例。
  • 最奇妙的愛情:喬治·馬洛裡與他的珠穆朗瑪
    這次悲慘的事故使喬治受到了重大打擊,在寫給愛妻盧絲的信裡,他說責任全在他,是他的錯,沒有能夠阻止災難發生。他們撤回了英國。兩年間喬治沒有再去考慮過參加第三次遠徵的可能性,他已經三十多歲了,有幸福祥和的家庭,有深愛著他的美麗妻子,有三個可愛的孩子,他還有他的教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