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1924年是否登上了珠峰?馬洛裡的照片能告訴我們答案嗎?

2020-12-04 歷史大爆炸

如果「高」只能形容地球上的一個地方,那肯定是珠穆朗瑪峰。

對於無數慕名而來的徵服者而言,在地球的最高點留下自己的腳印,是一種無法言語的美妙。

1924年,英國著名探險家喬治·馬洛裡再次來到了珠峰,這一年,他已經38歲了,前兩次挑戰失敗的他深知,命運的窗口,已經越來越小了,為此他特地選擇了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歐文,作為自己的搭檔,開始了人生中最後的奮力一搏。

從常人的角度來說,馬洛裡確不應該和登山掛鈎,他畢業於劍橋大學,是著名公學查特豪的書院長,還是英國皇家地理學院的成員,甚至,他還長著一副英俊的面龐,簡直是當代偶像因素的綜合體,以至於當時美國記者在採訪他時都忍不住問:你為何還執著於攀登珠峰?馬洛裡淡然的說:因為山在那裡(It`s there)。這句話直到今天,都依舊是登山界聖經般的名言。

1924年6月初,馬洛裡和歐文來到了距離珠峰最頂點僅有800英尺的地方,在人們的望遠鏡中,看到了這兩個勇士開始了最後的衝頂嘗試,而後,就是白雲籠罩了他們的身影,英雄,再也沒有回來。

直到75年之後的1999年,美國登山家在珠峰附近發現了馬洛裡的遺體,翻遍所有的遺物,唯獨缺少了他妻子露絲的照片,在登頂之前,馬洛裡曾經說過,一旦登頂成功,他將把妻子的照片留在頂峰,一時間,關於「馬洛裡是否登頂成功」的討論成為了登山界最撲朔迷離的懸案,可惜的是,攜帶相機的歐文,他的遺體,始終沒有被人們找到。

從理論上說,憑藉當時馬洛裡的登山裝備,企圖翻越珠峰的「第二臺階」是幾乎不可能,當代的所有探險家,幾乎都是使用中國人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架設的金屬梯才得以登頂,但是美國當代登山家康拉德則認為,馬洛裡當年已經登上了珠峰,人類初次登頂的時間,就是1924年6月,他更是通過還原馬洛裡的裝備,並且挑選了近似的年輕搭檔,親身重新完成了登頂之旅,藉此為這位登山前輩證明。

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登山的裝備愈加完善,反襯之下,當年那些先行者的身影,同樣愈發的散射著光芒,在紀念馬洛裡的國家地理紀錄片中,用特效還原了75年前馬洛裡登頂的鏡頭,白雪皚皚的珠峰,兩個身穿簡陋裝備的勇士,燃燒著自己最後的生命,告慰著夢想和大自然的偉大,熒幕之外的獨白,是妻子露絲寫給馬洛裡的信:親愛的,我知道你一定會實現你偉大的夢想。

那他的夢想實現了嗎?在沒有找到歐文遺體之前,這似乎是一個無法解開的懸疑,但是依舊有很多人相信,在94年前的珠峰山頂,馬洛裡的身軀佇立在頂峰。

這就是天地間的頂點嗎?如此安靜,如此的美。

相關焦點

  • 人類在1924年是否登上了珠峰?回溯馬洛裡1921年首次珠峰
    馬洛裡團隊取得了一些成績,成為了第一個登上26,000英尺(約7924.8米)並首先使用氧氣瓶的登山者    1921年,在阿爾卑斯登山俱爾部和皇家地理學會組織下,組成了英國歷史上第一支珠峰遠徵隊,遠徵隊一共九名隊員,主要由登山家和測繪專家組成,平均年齡41歲,最小的31歲,最大的56歲。
  • 馬洛裡是登上珠峰第一人?只有相機才能解開謎底
    --75年前探險家馬洛裡的遺體今年5 月在珠峰頂附近發現重喚起「誰最先登上珠峰」爭論  --倖存者當年目擊了馬洛裡與歐文先後登上珠峰的頂峰卻一直得不到正規探險史的承認  --馬洛裡是否死前登上珠峰無法證實唯有找到記錄他壯舉的柯達相機才能徹底解開謎底  海拔8848
  • 尋找馬洛裡
    近年來隨著全球氣溫的持續升高,使得珠峰上的積雪一點點融化,也使得這朵疑雲終於有了消釋的機緣。感謝我們熱心的作者周正先生①,他從英美德日有關傳媒上廣泛搜索,又直接與「1999馬洛裡與歐文探查隊」隊員對話,並七易其稿,特為本刊撰成此文。在此,謹代讀者諸君深致謝意!  馬洛裡(1886-1924)是位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的中學教師,歐文(1902-1924)是牛津大學的三年級學生。
  • 馬洛裡,1921,珠峰探險元年重溯
    「我們準備明早8點出發,以便趕上一個晴天。最早下午8點的時候,你們會看到我翻過最後的巖石,登上與天最接近的地點。」1924年,喬治·馬洛裡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向心中的女神珠穆朗瑪峰發起挑戰,遇難的前一天,他派出一名夏爾巴嚮導給5 號營地的同伴送去一封簡短的便箋,留下了這些一如往常般滿懷信心的文字。喬治·馬洛裡與妻子魯絲·特納,攝於1914年。本文圖片均為 資料圖關於喬治·馬洛裡,我們或許很難找到比「珠穆朗瑪峰最著名的攀登者」更恰如其分的介紹。
  • 失蹤的馬洛裡
    1999年5月1日馬洛裡遺體和遺物的發現徹底地揭開了1924年馬洛裡的失蹤之迷。多年以來西方人一直對我國1960年首次從珠穆朗瑪峰北坡登頂的事實有所質疑。他們認為英國人在中國1960年攀登珠峰之前曾幾次攀登珠峰,馬洛裡很可能是第一位越過第二臺階甚至於從北坡登頂成功的人。只是在下撤途中馬洛裡與同伴歐文遇突發事件罹難。
  • 攀登珠峰:史詩中的傳奇|喬治·馬洛裡|攀登者|夏伯渝|珠峰史詩|...
    很可惜,因為觀眾不喜歡章子怡和吳京的感情戲而打了低分,一部電影大片裡有感情戲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嗎?為什麼對這部電影就這麼苛刻呢?這一次中國登山隊登頂珠峰,也許是一個契機,讓我們可以重新來審視這部電影,一部用心拍攝的好電影——中國第一部登山冒險題材電影。《攀登者》拍攝的是1960年和1975年,中國登山隊兩次向珠峰發起衝刺的故事。
  • 喬治 馬洛裡1922年登珠峰使用的冰鎬值多少
    戶外資料網(8264.com)訊,喬治·約翰特·裡·馬洛裡(George Herbert Leigh Mallory,1886年6月18日-1924年6月8日)是英國上世紀初著名的探險家、登山家,曾分別與1921、1922、1924三次嘗試攀登珠峰。1924年6月在與隊友安德魯·歐文(Andrew Irving)再次攀登珠峰途中喪生。
  • 你知道誰是登頂珠峰第一人? [組圖]
    近年來隨著全球氣溫的持續升高,使得珠峰上的積雪一點點融化,也使得這朵疑雲終於有了消釋的機緣。感謝我們熱心的作者周正先生①,他從英美德日有關傳媒上廣泛搜索,又直接與「1999馬洛裡與歐文探查隊」隊員對話,並七易其稿,特為本刊撰成此文。在此,謹代讀者諸君深致謝意!  馬洛裡(1886-1924)是位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的中學教師,歐文(1902-1924)是牛津大學的三年級學生。
  • 《攀登者》吳京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安克發現,馬洛裡的右腿腳踝上方有一處骨折,這在冰天雪地的珠峰是致命傷。紀錄片用真人實拍的方式模擬了1924年可能發生的場景——馬洛裡當時沒戴護目鏡,因此可以推斷他下山的時候是晚上,可能發生了事故,所以他摔落折斷了腿。
  • 盤點珠峰探索:英國最早,中國最多,首次登頂是大洋洲國家?
    其實人類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歷史不過100年,最早攀登珠峰的是一支英國登山隊,在1921年從中國的北坡路線進行攀登,到達6000多米時,沒能越過北坳頂部,宣告失敗;第二次是在1922年,仍然是英國的登山隊從北坡攀登,這次他們到達了8000米以上,但不幸遇到雪崩,7名登山隊員全部遇難;第三次是在1924年,英國隊繼續從北坡攀登,「幾乎」登頂,他們到達8572米時缺氧被迫下山
  • 人類首次登頂珠峰60周年,回顧珠峰上震撼歷史的兩大事件
    19世紀初,是人類探險史上的黃金年代。地球上為數不多的極地,不斷被人發掘,我國的珠穆朗瑪峰就是其中一處。1921年,在阿爾卑斯登山俱樂部和皇家地理學會組織下,成立了英國第一支珠峰探險隊。馬洛裡憑藉熟練的攀登技巧,成為了其中一員。
  • 因為山在那,我們要去攀登,今日登頂珠峰熱點
    「人類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瑪峰壯舉的有記錄的1953年5月29日著名登山家紐西蘭人埃德蒙希拉蕊以及尼泊爾的夏爾巴人丹增諾爾蓋,但是英國著名登山家喬治.馬洛裡,卻留下了一個登珠峰的高度。馬洛裡在回答《紐約時報》記者提問『為何想要攀登珠穆朗瑪峰?』他回答道『因為山就在那裡!』,令人無不欽佩,也成為登山界的名言;更令人感到惋惜的是,他在1924年6月8日第二次登頂珠峰峰頂時壯烈犧牲。」
  • 觸目驚心,那些長眠於珠峰上的勇士遺體!
    1924年,英國第三支珠峰登山隊(隊長弗·諾頓),從中國境內的珠峰北坡登山,當諾頓等人到達北坡「第二臺階」下邊的8,572米附近時,因氧氣不足而被迫下山,隊員瑪洛裡和阿賓堅持繼續前進,一去未返。馬洛裡(1886-1924)是位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的中學教師,歐文(1902-1924)是牛津大學的三年級學生。1924年,這兩位優秀的高山探險家,作為英國第三次珠穆朗瑪峰探險隊的主力隊員,在從中國西藏一側攀登珠峰途中失蹤。對此,歐美各國紛紛猜測,他們很可能是在已經登上珠峰後,在下山途中遇難。
  • 是人類勇氣史,也是登山百科全書
    喬治·馬洛裡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地表達了攀登珠峰的浪漫情懷。穩重的性格和強健的體魄使他成為卓越的登山家——一個永遠在攀登下一座高峰的人。1917年,在一篇講述他於1911年在法國—義大利邊境攀登莫迪山邊界山脊的文章中,他寫道:「必須徵服、抵達、登老師的引導下開始登山,歐文上頂峰,必須到達終點,你才知道自己能贏到最後,才知道沒有什麼夢想是妄想。這是一天中最輝煌的時刻嗎?
  • 到底多少人登頂過珠峰
    清朝康熙五十六年間,1717年,康熙就下御令派人把珠峰畫了一幅外形圖,《皇輿全覽圖》,在這畫中珠穆朗瑪峰就被命令為「朱母郎馬阿林」。1855年,印度測量局在英國的主持下把珠穆朗瑪峰稱為「額菲爾士峰」,到了上世界六十年代尼泊爾政府用尼泊爾語命名「薩迦瑪塔」,意思是天空女神,所以我們還是以我們三百年前的命名稱為珠穆朗瑪峰。
  • 這具骸骨,居然是馬洛裡!
    1999年5月,馬洛裡失蹤的第75個年頭。美國著名登山家康納德加入了一支珠峰遺體搜索探險隊。搜尋過程中,他無意中離開了隊伍,走出了搜索範圍。「康納德,你已遠離搜索區域,請回到高處。」無線電裡傳來了命令,但他卻沒有轉身,反而被一種無形的力量驅動,直到目光落到了一處與周圍白雪完全不一樣的地方。
  • 只因遺體被發現時,少一張妻子照片
    之後又經過充分的計劃和準備,在1922年,時年已經36歲的馬洛裡第二次嘗試攀登珠峰。其實,早在幾年前他曾試圖從北坡登峰,但卻因氧氣不足而不得不退下來。這一次為了能夠更好地登頂,馬洛裡還挑選了一位和自己有著同樣夢想的搭檔——25歲的安德魯·歐文。攀登過珠峰的人都知道,真正的兇險是在距離峰頂的2000米內。
  • 「死亡地帶」凝固的墓碑 50年來200人長眠珠峰
    據每日新報報導,但是,雖然50年來攀登技術不斷進步,有約200人在試圖創造個人記錄時丟掉了性命。  最著名的死者是1924年在頂峰附近消失的喬治·馬洛裡。馬洛裡之所以有名,緣於他的一句名言。當別人問他為什麼想攀登世界最高峰時,馬洛裡答道:「因為它在那裡。」  人們最後一次看到馬洛裡是1924年6月8日,在珠峰北側距離山頂還有274米的地方。
  • 史佔春1960年攀登珠峰差點墜落 1975年完成測繪
    這是英國登山家馬洛裡的經典回答,為攀登珠峰,他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上個世紀中葉,一群中國人同樣滿懷熱情,立志登上世界最高峰,最終,王富洲、屈銀華、貢布三人首次成功登頂,不太為人所知的是,在他們背後,有位「帶頭大哥」——史佔春。  位於北京東四塊玉四號院的國家體育總局家屬院,史佔春坐在輪椅上,被妻子張玉蘭推出來曬曬太陽。
  • 珠峰上300多具登山者遺體,他們身份大都明確,家屬為何不去收屍
    在《珠峰幽魂》當中,記載了他短暫卻又充滿了傳奇色彩的一生。現在可以考證的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登頂的人是紐西蘭人埃德蒙·希拉蕊和他的夏爾巴人嚮導丹增·諾爾蓋,他們兩人於1953年成功登頂並留下了照片。但關於珠峰卻有著一個非常著名的「馬歐之謎」,那就是1924年馬洛裡和他的同伴安德魯·歐文究竟是否成功登上了珠峰,如果能夠證明二人成功登頂,那麼將會改變攀登珠峰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