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國家的公園或郊外隨意走走,你常常會感慨這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真是「富得流油」,比如:滿樹無人採摘,掉落一地的熟透了的蘋果;

又比如,滿地都是樹上掉落的新鮮完好的「板慄」,而歐洲人居然視而不見。

這麼美味的果實,在富庶的資本主義國家居然這樣被浪費,放到國內超市可是得賣好幾塊錢一斤。「真是暴殄天物啊!"也許你發出這樣的感慨,隨及你彎下腰來,撿拾幾個板慄,像寶貝一樣揣進兜裡,準備回去煮著吃。
且慢,你確定就是板慄?其實,這是板慄的近親----馬慄,而且它是有毒的!
馬慄樹又名七葉樹,歐洲大面積使用它來作為行道樹,在路邊、在公園的草坪上,在郊外,你可以隨處看到他們的身影。

馬慄種子含有大量的皂角苷,叫做七葉樹素,是破壞人體血紅球的毒素,人體食用超過一定劑量,會刺激腸道,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導致上吐下瀉,抽搐麻痺,陷入昏迷,重則死亡。但是松鼠和馬、鹿可以抵禦這種毒素,所以他們可以安全地取食其種子。
馬慄長得那麼像板慄,那麼,怎麼區分這兩個近親呢?
首先,抬頭看樹葉,慄樹是單葉,邊緣有鋸齒;歐洲七葉樹是掌狀複葉,一般有七片小葉(故而叫七葉樹);
其次,觀察果實「外殼」,慄子的殼鬥布滿尖刺,很扎手,而七葉樹的種子被一層較為光滑的果皮包裹,只有少量的小刺;

最後,把玩果實,你會發現,慄子一端扁平,一端渾圓,馬慄整個都是圓的,且慄子長有絨毛,馬慄則是光溜溜的。

若不小心嘗了馬慄的果實,你會發現味道也和板慄大相逕庭,板慄甜糯,而馬慄苦澀、無法下咽。
所以,路邊的野花不要採,地上的慄子別亂吃,是真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