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作物的繁育更新是一種植物進化的現象,通過現代科技對農作物的自然選擇、人為選擇作必要的幹擾,從而促成生長適應性、抗逆性及產量效益更高的新品種,也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一種新趨勢。板慄南瓜就是這樣一種被嫁接、重新繁育而成的「雜交」南瓜,果型與板慄比較相似,所有被稱作「板慄南瓜」。
板慄南瓜其實和板慄之間並不存在直接的關聯性,僅僅就是南瓜的外形長得像板慄、食用口感也有點像板慄的味道而已,它的比較早的名字叫做「紐西蘭南瓜」。板慄南瓜是一種早熟品種,果實的顏色橙黃、肉質緊緻、風味獨特,並且富含鈣、鉀等中微量元素和胡蘿蔔素,是一種深受大家喜愛的蔬菜品種。板慄南瓜種植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帶你看三農#
一、板慄南瓜的生長習性和種植環境。
普通南瓜的生長周期為4~6個月,板慄南瓜只需要4~5個月左右即可採摘,具有較好的早熟早上市的效益。它的生長習性和普通南瓜比較類似,生長旺盛、有豐富的藤蔓和葉子,板慄南瓜的抗旱耐澇能力較好,通常在通風庇蔭的肥沃土壤種植。在南方地區,一般到了3月底到清明節前就可以播種,為了提高種子的發芽率,需要覆蓋地膜和簡易棚架;定期進行通風換氣,控制在25℃左右是比較適宜板慄南瓜發芽的。
二、板慄南瓜定植後的肥水管理措施。
板慄南瓜的栽培方式多以播種育苗為主,經過消毒和催芽處理後的種子播種後7~10天就可萌芽。為了後續田間管理的可操作性,通常要達到一定的齊苗率才會進行移栽定植;也有可以幼苗生長到4~5片真葉的時候再移栽。定植之前要施足熟腐的農家肥和畝施80斤左右三元複合肥,整地以後按照40*50公分的株距、行距打穴,深度控制在10公分左右。板慄南瓜幼苗定植後不要立即澆水施肥,建議在第二天澆少量的水,開花之前追施一次氮肥或複合肥,到了盛果期再施入適量的磷鉀肥,採摘後也可以澆施稀薄的農家糞水肥。
三、牽藤引蔓和摘心整枝提高產量效益。
總所周知,南瓜是具有較好攀爬性的藤蔓作物,板慄南瓜也是如此,甚至在後續的田間管理方面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板慄南瓜的果實比較小,往往坐果率也會高於普通的南瓜,這就需要比普通南瓜吸收更多的熱量和養分,牽藤引蔓可以更好的改善小環境的通透性,增加葉面光合作用的效率。通常在藤蔓生長至80公分的時候就要牽引藤蔓,在3~6片真葉的時間進行摘心;整枝的話需要根據實際長勢而定,一般在初花期就可以適當的去除重疊枝、無花枝和病蟲害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