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罕見的小牛,瀕臨絕跡——民都洛水牛

2021-01-14 自然界偵探

作為常見的家畜,牛無疑是人們很熟悉的一種動物,在鄉村,水牛更是一種再平常不過的動物了,但如同人們馴養了野馬、野驢一般,它們數量雖多,但那只是飼養狀態下的數量,如果要扯到野外狀態下生存的馬、牛、驢等動物,那這三者的狀況可能就沒有那麼樂觀了,甚至現今連原本唯一現存的野馬——普氏野馬也被冠上了「不野」的稱號,據說是早期人類馴養後又放歸的馬種,因此被認為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野馬,而野驢也是如此,相比藏野驢來說,被認為是家驢真正祖先的非洲野驢更是已經在逐漸走向滅絕,岌岌可危,而今天我們要講的野生水牛也是這般,事實上野生的亞洲水牛全部種類都已經成為瀕危物種,那今天講的便是水牛屬4種其中之一,也是極其瀕危的一種水,民都洛水牛。

民都洛這個地方可能對大家來說有點陌生,民都洛其實是一個島嶼,位於菲律賓呂宋島西南部,介於塔布拉斯和民都洛海峽之間,長144公裡,寬96公裡,面積9826平方公裡,不算大也不算太小的一座島嶼,而民都洛水牛便是因生存在這裡而得名,目前也僅在民都洛島上有存在野生的民都洛水牛。

民都洛水牛的體型十分之小,甚至一些普通水牛的體型就可以相當民都洛水牛的四倍,其嬌小的身段可想而知,遠一看甚至就像一隻山羊一般,這種水牛其實也並不只是存在民都洛島,通過研究這種水牛的化石資料信息,人們發現其實在呂宋島也有發現民都洛水牛的化石遺蹟,因此也表明民都洛水牛曾到呂宋島生存過,而且是在洪積世時期,也就是二百萬五十年前至一萬年前,民都洛水牛無疑是一個古老的物種。

民都洛水牛是直到19世紀末才比人類發現的一種野水牛,而隨著島上人類活動更加頻繁,民都洛水牛也開始逐漸失去了它們原本的棲息地,數量開始大量減少,直到20世紀中期,它們就只在小範圍的三個區域生存,開始瀕臨絕跡,到了21世紀,範圍再一次縮小,只能到非常偏遠的山區才能看得到野生的民都洛水牛存在,十分罕見。

這種較小的野水牛現今無疑到了瀕臨絕跡的地步了,在野外異常罕見,在21世紀初的時候人們估計它僅有很少的兩百頭甚至是幾十頭,因此人們也開始意識保護民都洛水牛的重要性,隨著保護措施的加強,民都洛水牛數量是有所回升的,但野生估計依舊在三百-四百頭左右,仍是極度瀕危的動物,所以我們依舊不能掉以輕心,民都洛水牛這一個物種的滅絕對人類來說無疑是一種損失,只有人類和野生動物和諧共存,才能體現出現這顆星球的美麗。

相關焦點

  • 6種可愛的野外動物,中國分布佔一半,瀕臨滅絕
    長耳跳鼠,這種非常可愛的齧齒目跳鼠科動物存在於我國西北、內蒙古西部一帶,一般生活在荒漠地帶,在野外極其罕見,長耳跳鼠是目前發現的耳朵比例最大的動物,已瀕臨滅絕。伊犁鼠兔,僅在中國有分布的動物,其可愛樣貌一時在網上引起人們的關注,在野外僅見於新疆天山山脈附近,在20世紀80年代首次發現,由於數量稀少,曾一度絕跡,如今依舊瀕臨滅絕。狐獴,狐獴也叫貓鼬,是裂腳亞目下的一種動物,其頭骨凸現出很大的眼窩,看起來十分可愛,特別是幼年時的狐獴,特別討喜,野外的狐獴主要分布在南非的喀拉哈裡沙漠周邊。
  • 母獅捕獵不成反被虐殺,為什麼非洲野水牛是獅子都發怵的存在
    非洲野水牛擅長群體作戰,來應對獅子的捕獵,龐大的非洲水牛方陣,水牛的速度可以達到60千米每小時,而獅子的速度和耐力都不如水牛,如果躲閃不及,被巨力的鐵蹄任意踩踏,頓時便會骨斷肉裂,甚至被踩成肉泥。無論是休憩還是覓食,成年的野牛都會將小牛集中在群體的中間。一般情況下,要4隻雌性獅子共同作戰,或者出動成年的雄獅。才可能偷襲成功。但是即使是雄獅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也不敢對壘落單的成年的雄性野水牛,或者是帶著小牛的落單母牛,需要雌性獅子的配合才能捕獵成功。
  • 6種逼近滅絕的物種,第4種產自中國,野外極罕見
    蘇門答臘犀,世界上現存最珍稀也是體型最小的犀牛之一,分布在東南亞小範圍地區,在很多原產分布區都已經絕跡了,在野外十分少見,是一種逼近滅絕的物種。侏三趾樹懶,僅在巴拿馬博卡斯德爾託羅省的埃斯庫多-德貝拉瓜斯島生活的一種瀕臨滅絕的樹懶,由於分布極為狹窄,估計其數目約在數百頭以內。
  • 動物世界-非洲水牛
    非洲水牛 食草動物,又稱好望角水牛,非洲野牛,脾氣暴躁,性情兇猛,是非洲最可怕的猛獸之一。
  • 罕見!瀕臨滅絕蝴蝶大規模「入侵」西伯利亞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法蘭西西部報》6月28日報導,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出現了數以萬計的絹粉蝶(Aporia crataegus),這一罕見物種在歐洲西部幾乎完全絕跡報導稱,與西伯利亞的繁榮景象相反,絹粉蝶自1925年就已經在英國消失,並在法國、比利時、荷蘭等國瀕臨滅絕。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絹粉蝶曾經廣泛分布於法國的平原地區,甚至由於其數量龐大一度被視為害蟲。這類蝴蝶以山楂樹為棲息地,絹粉蝶的幼蟲僅偏愛山楂樹、梨樹、蘋果樹的花朵。然而,隨著農業在這些地區的迅速發展,絹粉蝶的棲息地遭到了破壞,幼蟲也無處覓食,絹粉蝶因此在法國漸漸銷聲匿跡。
  • 這是瀕臨絕跡的索氏桃花水母
    五指山市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王悅表示,桃花水母是一種瀕臨絕跡、古老而珍稀的腔腸動物,最早誕生於約5.5億年前,它的珍貴度可媲美大熊貓,有水中「活化石」之稱。它們生活在淡水中,江河湖泊甚至人工池塘都是它的棲息場所,對水質的要求極,適宜生存的水域必須無毒無害、極為潔淨。目前,五指山市有關部門已啟動保護工作,下一步將有針對性地開展科學研究。
  • 可能滅絕的6種中國動物,第1種已經絕跡,最後1種比大熊貓還珍貴
    長江鰣魚,產於中國長江下遊,肉質鮮美,早在古代就是貢品,從八十年代以後野生鰣魚已經絕跡。鼷鹿,體形略比野兔大,在中國僅分布於雲南西雙版納,野外數量極少,瀕臨滅絕,屬於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莽山烙鐵頭,主要分布於湖南省,被稱作蛇類王國的「大熊貓」,目前也瀕臨滅絕,屬於國家特級保護動物。兔猻,西藏現存數量約有2000-2500隻,亂捕濫殺是數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目前已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胭脂魚,生長於中國長江水系,是中國特有的淡水珍稀物種,享有「亞洲美人魚」的美稱,也是國家保護動物。
  • 中國可能滅絕的4種動物,第一種已絕跡,最後一種比大熊貓還稀有
    地球上的物種數不勝數,並且模樣也是千奇百怪,很多動物都能夠引發人們的各種興趣,而且就在我們國家也有很多瀕臨滅絕的動物,當然說到瀕臨滅絕的動物,當然就是那種非常珍貴,不可替代,也是不可再生的物種,而我們要說到的4種動物就是那種瀕臨滅絕的動物,尤其是第一種,基本上已經絕跡了,然而最後一種卻比大熊貓還要稀有
  • 養水牛的前景如何,水牛奶可是嶺南一大特色美食
    在農村,水牛役力強,適合耕作,同時水牛脂肪量比普通的牛奶多,肉質鮮嫩美味,所以水牛養殖前景被很多人看好。那麼養水牛的利潤與成本是多少?水牛的養殖利潤與成本以前,農村水牛的主要作用是耕地,水牛是南方水田的主要勞動力,特別在山地和梯田地形,水牛發揮著機械無法替代的作用。等到水牛牛老珠黃時,農民便會選擇屠宰還是直接賣給牛販子。而如今隨著農業機械的發展,現在農村機械設備比較普及,很多水牛失去了耕地的價值。不過農民還是會養幾頭水牛,目的不再為了耕田了而是為了出售賺錢。
  • 四分之一靈長類動物瀕臨滅絕 20年內將會絕跡
    新華網塔那那利佛4月9日電 據此間媒體9日報導,由來自國際靈長類動物學會和自然保護國際等組織的50名專家聯合撰寫並在此發表的題為《靈長類動物處於險境》的報告說,除人類本身外,地球上還存有上百種其他靈長類動物,但其中四分之一已瀕臨滅絕。
  • 盤點6種瀕臨滅絕的生物,實在太可惜了,第4種全球已不到百頭
    所以世界上有很多的動物都已經滅絕,見不到了。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盤點 6種瀕臨滅絕的生物,其中食猿雕上榜,第5種是中國特有。1.食猿雕。顯而易見,這種雕類以猿猴類為食物。所以這種雕被稱為世界上第二大雕。但是隨著環境的惡劣變化,這種雕的數量已經越來越少,且它們繁衍的數量很少,所以已經成了瀕危物種。
  • 小牛是誰的成了難解之謎 兩村民為爭牛犢鬧上法庭做親子鑑定
    兩人雖然不在同一個村,但是卻因為一頭小牛鬧上了法庭。 楊師傅家附近有個大型牛場,附近村子裡的人都會把牛放養在這個牛場裡,隔一段時間,牛主人會去看看牛的情況。2019年農曆2月份,牛場附近三個村子的18頭水牛都在裡面放養著。楊師傅家的四頭水牛(一頭母牛,三頭小牛)也放養在農場裡。之後,楊師傅每隔一段時間去查看自己牛的情況。
  • 5種絕跡多年的動物,第3種於2018年宣告滅絕
    東部美洲獅,東部美洲獅是美洲獅的一個亞種,曾經生活在美國東北部,在加拿大地區也有少量存在,東部美洲獅經常出沒在人煙罕至的山上,因此也被稱為「山獅」,十分罕見,已絕跡80年,最終於2018年宣告滅絕。梅氏馬鹿,曾出現最大的一種馬鹿,主要分布於美國亞裡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其角十分漂亮美觀,但只有雄性個體才擁有的,雌性梅氏馬鹿是沒有角的,梅氏馬鹿曾經數量繁多,因人類獵殺導致梅氏馬鹿1942年在野外絕跡。
  • 世界上最兇猛比人還大的巨蜥,為什麼卻瀕臨滅絕?
    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野外僅存3000隻左右,已瀕臨滅絕的科莫多巨蜥!科莫多巨蜥也是目前已知最大的有毒脊椎動物,被網友認為是非常"佛系"的食肉動物。明明靠一身蠻力可以解決問題,但是它偏偏希望玩"毒"。
  • [視頻]與恐龍同時代動物斑鱉 僅存5隻瀕臨滅絕
    [視頻]與恐龍同時代動物斑鱉 僅存5隻瀕臨滅絕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27日 18:03 來源:CCTV.com 遺憾的是今天這種動物全球僅存5隻,而且都是在人工飼養環境下存活。為了拯救這個即將絕跡的物種,兩位年輕人試圖去發現在野外自然環境中是否還有斑鱉種群的蹤跡。     相關報導: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 記者從中國動物園協會2006年年會暨第四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上獲悉,我國野生原產龜鱉所有種類現今全部瀕臨滅絕,而主要原因是「讓人們吃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