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炸了!最後20分鐘的黑吃黑吃黑,胖哥差點跟著《阿修羅》化神了!
韓國最新暴力大作《阿修羅》,再一次演繹了韓國特有的暴力美學,黑遍政府和司法機構,警察系統。
但它最大的回味來自其中隱約透露出的港片氣質,兄弟情義的轉變和掙扎,小人物螻蟻面對巨大黑白勢力的不斷擠壓,最後的無人生還,同歸於盡,暴力戲中哀婉柔腸的吉他配樂.....
港片巔峰時代的元素,它全有。胖哥在提到韓國電影突飛的時代時,就提及韓國影人從來不隱晦自己對於90年代香港黑幫電影的借鑑。
他們誇大了暴力下的廝殺,突出加深了角色人物的人性掙扎。吳宇森,徐克,杜琪峯是他們經常致敬的大師。令人弔詭的是,因為我們都眾所周知的原因,香港電影丟了魂魄,而開放的市場和審查制度,讓韓國電影接過香港電影的衣缽,走向了世界。《阿修羅》還未上映就引發了巨大的關注。因為整容的確太黃金。
韓國優質小生鄭雨盛,柔情似水,冷酷兇狠,樣樣都來。這次出演被黑白兩道不斷壓迫的警察,在漫無邊際的地獄中,他遭受了背叛,利用,成為了不正之神阿修羅一般的悲劇性人物。
韓國演藝三駕馬車之一的黃政民。這次把奸邪癲狂演出了新的高度。出演利益薰心的市長,身邊的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利用,讓後隨時拋棄。是典型的暴君
韓國黃金綠葉,最近大熱的實力演員,郭渡沅,檢察官的角色他早已駕輕就熟。在《壞人的全盛時代》中,他出演的檢察官就把崔岷植折磨到想死。
韓國新生代小鮮肉,朱智勳,靠《宮》走進觀眾視野,在《奸臣》中出演了男一號。
故事以韓國城市大拆遷為背景,暗喻首爾大開發。無數的工地是看不見的骯髒腐敗的滋生之地。黃政民飾演的市長則是最大的利益集團領袖。他的目的很簡單,收買黑白兩道,開發土地,修建新城,謀取暴利。
鄭雨盛飾演的警察是他的打手加心腹,替他幹見不得人的事兒,威脅黑白兩道。打通關係。
而小弟,由朱智勳飾演的警察,一開始只是單純的無知青年,最後被鄭雨盛拉近了無法回頭的煉獄。
市長的貪腐早已引起了司法機構的警惕,檢察官郭渡沅奉命調查。兩股勢力展開了你死我活的鬥爭。稍有差池,即會全盤皆輸,丟失性命。《阿修羅》故事四平八穩,娓娓道來,有人說130分鐘片子有裹腳布之嫌。但胖哥看得津津有味。
因為人物的弧光,搖擺不定,在壓力不斷下,最後失去理性,靠潛意識做出的最終選擇,才是人物最真實迷人的地方。而影片壓力的中心,扮演阿修羅般悲劇的人物就是小警察鄭雨盛,因為是市長的打手,他掌握了市長黑幕的一手資料。市長對他又愛又恨。
檢察官從他入手,掌握了他的犯罪信息,不斷威脅他,讓他當間諜,收集市長犯罪證據。面對雙方的逼迫,鄭雨盛全片從阿西吧阿西吧不絕到最後跪地就饒,痛苦萬分。開始他顧忌市長的信任,不願出賣。後來被逼迫太急。加上市長信任度的下降,他開始搖擺。選擇太難,因為無論如何選擇,他仿佛都看不到出路,到處都是地獄。小弟本來對他說一不二,但在被迫加入市長一方後,我們看到了小弟欲望的燃燒。他開始不聽從鄭雨盛的指示,為了在市長面前爭寵不惜一切。
片中四個主要人物,除了市長一黑到底。其他三位人物都有靠長劇情引導後不錯的人物弧光。鄭雨盛負責表現搖擺不定,顛沛流離。
小弟負責從單純到利慾薰心,呈現黑化。兩人從兄弟情義,發展到不斷爭寵,到最後互相廝殺。這是傳統港片雙雄模式的經典套路。兩人要麼一開始棋逢對手,因為身份上的落差,不能認同,但隨著故事發展,最後攜手殺敵,成為至交,最後一般會有人殞命。要麼兩人是至交兄弟,因為各為其主,不得不經歷內心的動蕩,最後直接廝殺。《阿修羅》奉行的後一種,在接到滅口令後,小弟和大哥面對了人生最難的抉擇。兩位人物的經歷和變化不斷纏繞,最後引爆了情義的高潮淚點。全片,最大的角色轉變是檢察官一角,從剛正不阿,易怒暴躁,到最後面臨生命威脅時,跪地求饒,不惜殺害自己的下屬,委曲求全,保命安生。
地獄走一遭,誰能清清白白全身而退。阿修羅有及格的劇本,最值得稱道的就是硬的惹火的動作戲。雨中追車,看得人眼花繚亂,配合韓國演員特有的過激表現,激情到如引火焚身。
狹窄空間的打鬥砍殺,在電影《老男孩》後已經成為硬打鬥的標杆場景。
高潮戲中,三方人馬一陣亂鬥,血腥漫天,殺聲震天!就在最震撼的暴力時刻,柔美的吉他伴奏響起,這種躁動與柔美的衝突,一秒讓胖哥失了魂。
的確,《阿修羅》依然是雜糅的產物,有太多借鑑經典的痕跡,沒有創新,而是把老東西玩得如火純青,走火入魔。有這些,過把癮,足以!胖哥最後說下,最近大熱的韓國閨蜜事件。我們早已從韓國多部電影中看到韓國檢察官的厲害。上到總統,下至黑幫老大。絕對不敢動一個小小的檢察官。這是司法機構絕對獨立的權力象徵。這是制衡的力量。
韓國電影最不怕黑的就是三股力量,最警惕的就是三股力量的合謀。所以,我們看到了閨蜜事件下, 韓國媒體和民眾的第一時間反應,然後是司法機構的火速介入調查。他們已經見怪不怪了,因為人家電影早就演習了無數次。這恐怕是電影的另一種力量。當然這需要三者的容忍和放行。韓國電影因此,獲得了突飛猛進,甩掉國產電影的神奇魔力。《阿修羅》導演說:我最討厭說教。劇本和故事的黑暗是為了叫人自我「反省」 ,因為片子裡這些惡人是不會反省的。所以《阿修羅》你沒有一位絕對正面的人物,影片以黑暗的亂世,惡人間的狗咬狗,讓觀眾警惕,記住不要讓自己淪陷到阿修羅般的悲劇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