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河南十大社會熱點問題發布,鄭州「致命隔離樁」事件入選

2020-12-03 映象網

映象網訊(記者 王韶卿 文/圖)1月21日上午,由河南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河南社會藍皮書(2020)》出版暨「加快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研討會在鄭州舉行。會上,河南省社會科學院課題組發布了2019年河南十大社會熱點問題。

2019年的網絡空間依然展現出信息繁雜、社會情緒快速流動、輿論焦點不斷更迭等特徵,但各式各樣社會輿論事件湧動之後留下的熱點事件,依然集中在社會治理和民生建設發展問題上。聚焦社會輿情,分析民生熱點案例,越來越成為政府正確把握民情、疏導輿論、防控社會風險的重要途徑,亦是引導社會力量針砭時弊、勸善黜惡、助推社會治理的有效方式。經過認真篩選,課題組整理出了2019年河南十大社會熱點問題。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奏響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黃河樂章

2019年9月16 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主持召開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強調要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推出了「新時代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重大國家發展戰略」。

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鄭州舉辦,中原大地綻放民族團結之花

「民族的大團結,你我的運動會」。2019年9月8日至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河南鄭州舉行,這也是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第一次在中部地區舉辦。藉助於成功舉辦此次盛會,提升了河南在全國範圍內的影響力和輻射力,有助於改善河南人形象,充分展示新時代中原形象。

南陽「水氫汽車」事件

2019年5月,《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讚!》的稿子在《南陽日報》頭版突出位置刊發,迅即引發了民眾和媒體的大量質疑。此事件折射了不當政績觀下的決策慌亂,這也是近年來多地政府屢次陷入「大項目上馬而後悄然爛尾」騙局的一個縮影。一方面,地方政府特別是主政官員要切實轉變思維方式和工作理念,摒棄急功近利的政績觀,築牢務實重幹的為民謀利意識。另一方面,行政決策必須要有法可依、規範運行。

「辱罵驅趕群眾」頻發責問幹部工作作風轉變

2019年發生了兩起公職人員「辱罵驅趕群眾」事件:一個是項城市的一個鎮黨委書記張德志酒後在辦公室辱罵群眾的視頻,「你為啥進我辦公室」「敢進我辦公室,作死你個鱉孫!」;一個是唐河縣群工部(信訪局),一名接訪公職人員同來訪群眾發生了激烈言語衝突,期間接訪幹部多次對群眾叫囂稱「你給我滾,滾出去」。兩起事件的起因、發生地雖不同,但都暴露出了同一個問題即對待群眾的「工作作風問題」,糾正「四風」永遠在路上。

「北京大學退檔貧困生」呼喚教育公平

北京大學對河南兩名貧困考生進行退檔處理確實有違教育公平原則。但北大行為是否也有合理之處?如果「撿漏」上北大可以被操作,那麼國家專項計劃是否還能作為保障教育公平的渠道,是不是還有完善空間。只有社會各界都能夠嚴肅遵守高考規則,我們才可能享受到真正機會均等的教育公平。

壯麗70年「中原糧倉」再創歷史新高

作為「中原糧倉」,河南始終堅持抓好糧食生產工作,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要扛穩糧食安全這個重任」的諄諄叮囑,鞏固糧食生產核心區的國家戰略,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為國家糧食安全擔當作為。

「小麥須手割」「花生剝殼禁止露天」「噴綠山體」揭露以形式主義應付形式主義的亂象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強調要解決一些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將2019年作為「基層減負年」。然而,形式主義仍然像割韭菜似的,一茬接著一茬的冒。整治形式主義問題,一方面要理順體制機制和強化監督,另一方面更加要注重解決思想根源問題,讓作風建設的警鐘長鳴。

問題樓盤已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社會風險

2019年6月,新京報以《河南南陽大面積樓盤爛尾 久拖未決難題扎堆》為題報導了南陽爛尾樓盤問題,引發各大媒體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河南省問題樓盤主要有延期交房、產權證無法辦理、矛盾糾紛、基礎設施不健全、物業管理5大類型,顯現出總量較大、涉及人數多,問題成因複雜、化解難度大,引發的社會矛盾突出,歷史遺留問題眾多等基本特徵。近年來因問題樓盤引發的信訪、法律訴訟和群體性事件等社會矛盾的不斷增多,問題樓盤已然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隱患因素,這也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政府需要高度應對的一項重要任務。

「瑪莎拉蒂撞寶馬事件」引發法制觀念與家風教育思考

此次重大安全事故,酒駕並且肇事逃逸,可謂是雙重犯罪,從側面映射出法治社會建設的任重道遠,必須進一步強化全社會的法治教育、深化法治宣傳,真正將法律條文內化為人心規則,使法律成為社會行動不可碰的「高壓線」。另一方面,事件中所暴露的家風教育缺失也值得反思。

「致命隔離樁」事件顯露城市精細化治理仍需提質

僅2019年7月,鄭州市區內被報導的就有2起因隔離樁而發生的嚴重事故,本是交通輔助設施的常見隔離樁卻因設置不合理、管理不到位,轉變為了「傷人樁」「致命隔離樁」,引發了媒體和社會大眾對城市管理的關注和議論。城市管理就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一流的治理才能撐起一流的城市,要注重在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治理上下力氣。不管城市管理再怎麼紛繁複雜,都要始終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主線,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以人民滿意度來衡量城市治理效果,這應該是做好城市工作的根本立足點。

相關焦點

  • 「辱罵驅趕群眾」事件入選2019年河南十大社會熱點問題
    會上,2019年河南十大社會熱點問題出爐。 《2020年河南社會藍皮書》圍繞「以人民為中心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這一主題,對全省的民生建設、共享發展、脫貧攻堅、社會保障、社會治理、公共安全等重大問題進行了全面深入地解讀,系統概括了2019年河南社會建設所取得的主要成績,全面梳理了當前河南社會形勢發展的特點,剖析了河南面臨的熱點、難點及焦點問題,並對河南2020年社會發展提出了對策建議。
  • 《慈善藍皮書》發布2019年度中國十大慈善熱點事件
    2020年1月5日,《慈善藍皮書》2019年度中國十大慈善熱點事件發布會暨慈善藍沙龍第11期在北京舉辦。「關於評選的範圍與方法,採用的是《慈善法》意義上的『大慈善』的界定,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以捐贈財產或者提供服務等方式,自願開展的公益活動。」南開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慈善藍皮書》副主編朱健剛表示,熱點事件的評選屬於公眾層面與行業內部,均具備一定的關注度。
  • 2019年度中國十大慈善熱點事件發布 你了解多少?
    1月5日,《慈善藍皮書》2019年度中國十大慈善熱點事件發布。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慈善藍皮書》主編楊團,南開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慈善藍皮書》副主編朱健剛,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金錦萍,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賈西津,深圳國際公益學院副院長黃浩明等專家參與了活動,並結合熱點事件就2019年度中國慈善事業發展做了回顧與點評,內容涉及慈善發展掃描與展望、社會組織國際化亮點與發展趨勢、境外非政府組織在華活動情況變化與發展趨勢等等。
  • 2019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5G元年」和「極限施壓」入選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中國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12月16日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5G元年」和「極限施壓」等入選。據中國教育部網站消息,作為「漢語盤點2019」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12月16日,中國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
  • 多個氣候變化事件入選全球十大環境熱點
    中國氣象報記者孫楠 劉淑喬報導 4月6日,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中心和中國日報社共同主辦的「2016年度全球十大環境熱點」揭曉。「《巴黎協定》正式生效」位居首位,「2016年成為史上最熱年,氣候變化帶來更多的極端天氣變化」也入選其中。  氣候變化是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危機和嚴峻挑戰,也是國內外環境問題的焦點之一。據世界氣象組織發布公報顯示,2016年成為自188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熱年」,刷新2015年創下的最熱紀錄。
  • 河南大學科研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新聞作者:中國雷射 3月20日,中國雷射雜誌社發布「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第十五屆)。河南大學申懷彬教授、李林松教授、杜祖亮教授等人和中國科技大學張振宇教授的科研成果《兼具高亮度和高效率的量子點發光二極體》成功入選。
  • 河南大學科研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3月20日,中國雷射雜誌社發布"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第十五屆)。河南大學申懷彬教授、李林松教授、杜祖亮教授等人和中國科技大學張振宇教授的科研成果《兼具高亮度和高效率的量子點發光二極體》成功入選。
  • 《2019研究前沿》發布137個前沿 引力波、暗物質等入選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11月26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科睿唯安26日在北京聯合向全球發布《2019研究前沿》,從十大學科領域中遴選出100個熱點前沿和37個新興前沿,天文學與天體物理領域的引力波、暗物質相關研究入選其中。
  • 「出彩河南人」2020感動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候選人評出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陳小平)12月24日,記者從「出彩河南人」2020感動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宣傳推介活動組委會獲悉,2020感動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候選人(集體)已正式產生。即日起,公眾可通過「大象新聞」客戶端進行宣傳點讚。
  • 軍事科學院一科研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發布軍事科學院一科研成果入選2月27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發布了
  • 「2019年度全球十大環境熱點」解讀,含固廢處理、海洋塑料汙染
    6月1日,由《世界環境》雜誌主辦、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和資陽環境科技職業學院支持的「2019年度全球十大環境熱點」解讀活動今日在北京舉辦
  • 我校科研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3月20日,中國雷射雜誌社發布「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第十五屆)。河南大學申懷彬教授、李林松教授、杜祖亮教授等人和中國科技大學張振宇教授的科研成果《兼具高亮度和高效率的量子點發光二極體》成功入選。
  • 「2019年度全球十大環境熱點」解讀會在京召開
    6月1日,由《世界環境》雜誌主辦、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和資陽環境科技職業學院支持的「2019年度全球十大環境熱點」解讀活動今日在京舉辦,通過現場和在線方式舉行專家解讀活動
  • 2013年度十大新詞語出爐 「中國大媽」「土豪」入選
    教育部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製圖  「中國大媽」躋身去年十大新詞  教育部、國家語委昨日發布2013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  據新華社電 教育部、國家語委29日在京發布2013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中央八項規定」「稜鏡門」「H7N9」「土豪」「自貿試驗區」「單獨二胎」「中國大媽」「光碟行動」「女漢子」「十面霾伏」等獲評年度十大新詞語。
  • 2019年中國市場監管十大新聞發布
    &nbsp&nbsp&nbsp&nbsp剛剛過去的2019年,市場監管領域都發生了哪些大事?1月10日,以融合監管、創新傳播為主題的「2019中國市場監管年度十大新聞發布暨點評」活動在北京舉行,會上揭曉了2019年中國市場監管十大新聞。
  • 2017年十大文化閱讀熱點事件
    新華網副總編輯周紅軍揭曉2017年十大文化閱讀熱點事件。新華網 郭小天攝  新華網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 王志豔 劉佳佳)15日下午,由新華網、亞馬遜中國、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官網聯合發起的「2017年十大文化閱讀熱點事件」票選活動揭曉結果,在18項產生廣泛社會影響的文化閱讀事件中,經網友票選和專家評議,《朗讀者》引發讀經典文學風潮、新華書店成立80周年等十大事件入選。
  • 金華刷臉乘車支付入選2019年全國交通領域行動支付十大熱點事件
    近日,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城市公共運輸分會盤點並選出2019年交通領域關於行動支付頗具意義的十大熱點事件,其中金華公交首創刷臉乘車支付,成功入選2019年全國交通領域行動支付十大熱點事件,位列第五。今年1月,經過一段時間的測試,金華公交正式上線刷臉乘車服務,成為了全國首個使用「人臉識別」系統進行乘車的城市,拉開交通刷臉支付大幕。
  • 「穩」當選年度熱字!《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20)》發布,還有...
    在過去的2019年裡,有哪些熱詞最受公眾青睞?有哪些流行的網絡用語?今天(2日)上午,教育部發布《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20)》,公布了2019年的熱字、熱詞以及新詞語、流行語,這是教育部、國家語委連續第15次向社會發布年度語言生活狀況報告。
  • 2020年度人類社會發展十大科學問題發布
    在11月9日的閉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Research》編委周濟和《柳葉刀》主編,愛思唯爾柳葉刀系列期刊總編輯理察·霍頓共同發布了「2020年度人類社會發展十大科學問題」。遴選並發布十大科學問題已成為每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的重要活動,目的在於面向人類社會發展的共同挑戰,凝聚全球科學家智慧和力量,為人類可持續發展謀求破解之道,為全球科技創新提供戰略前瞻。
  • 我校兩項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2020年2月27日,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基礎研究管理中心)發布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我校「實現對引力誘導量子退相干模型的衛星檢驗」及「首次觀測到三維量子霍爾效應」兩項成果同時入選。實現對引力誘導量子退相干模型的衛星檢驗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