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陪伴我們上半生,孩子和伴侶陪伴我們下半生。但從頭到尾,從生到死,真正全程陪伴我們的只有自己———熟悉的陌生人。
從這個角度來說,人人都是孤兒。
人在跌跌撞撞和踉踉蹌蹌中成長,每一次的成長,都是因為我們看清了一些事情的本質。
真相總是殘酷的,看清事物的本質有時會讓人很虛無,也會讓人痛苦,但只有痛苦才能讓人反省和成長,快樂和歡愉不會。
我們仰望星空,已知宇宙大約觀測到了幾千億個星系,銀河系只是其中一個極為普通的星系。
在銀河系中,又有數千億顆恆星,太陽只是其中一顆極為普通的恆星,地球也僅僅是圍繞在太陽周圍的一個小行星,人類更是地球上一個微小的生命體。
所以人類短短的一生,是何其渺小又何其短暫,面對浩瀚宇宙我們只是一粒微塵,面對歷史人類也只是一瞬。
但即使如此,也絲毫不耽誤我們努力奮鬥,把本無意義的人生過得有意義,所以最初的哲學家大都是天文學家。
偉大的哲學家康德說:「有兩樣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我對這句話的理解,就是把現實中的道德和追求崇高的理想打通了。
有了這樣的宇宙觀和歷史觀,當我們再看身邊發生的事,當時再大的事過不了多久就是小事,再過幾年甚至會感嘆自己當年做的是傻事,看清也是為了看輕。
我是個悲觀主義者,認為人生本質就是一場悲劇,匆匆而來,匆匆而去。正因為是悲劇,我們才要更加積極努力地尋找快樂。
所以現實生活中的「仨核桃倆棗」,就能讓我高興得不能自已,因為我對人生的期望值極低。
人生最美好的感情莫過於愛情,但是愛情、戀愛、婚姻這三者有著本質的區別。
愛情、戀愛、和婚姻都擁有獨立的屬性,即使三者之間的關係相互作用,但都不會改變其各自獨立的本質屬性。
愛情是一種感覺。
是那種砰然心動、輾轉難眠、盼望、激動、害羞、怨恨……等等各種體驗之和,但就是太短暫了。
戀愛是一種關係,是練習「愛」。
我們都是父母心中的公主和王子,在彼此的交往磨合中,才能懂得如何理解對方,知道了共情和同理心。走出原有家庭,離開父母,才知道自己不是生活的中心。
婚姻的本質是社會契約。
愛情是最美好最短暫的體驗,所以很多人不接受婚姻中的愛情轉變為親情。
夫妻關係只有兩種,要麼相互包容,共同成長,白頭偕老;要麼相互折磨,消耗對方。
所以周國平說:「在一次長途旅行中,最好是有一位稱心的旅伴,其次好是沒有旅伴,最壞是有一個不稱心的旅伴。婚姻同樣如此。夫妻恩愛,攜手走人生之旅,當然是幸運的。如果做不到,獨身前行,雖然孤單,卻也清淨,不算什麼大不幸。最不幸的是兩人明明彼此討厭,偏要朝夕相處,把一個沒有愛情的婚姻維持到底。「
我們都是孤兒,最後都會孤獨終老,但我們從生到死的過程不孤獨。
人生豐富多彩,在人生的悲劇裡尋找快樂會讓人更加幸福,才足夠對得起自己這一生。
正如金庸大師說的「人生就是大鬧一場,然後,悄然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