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傳導阻滯——熟悉的陌生人

2020-12-08 醫脈通

作者:何金山,段江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房室傳導阻滯我們都很熟悉,顧名思義,是心房和心室之間的傳導出現了障礙。房室傳導阻滯是常見的導致緩慢性心律失常的原因。嚴重的房室傳導阻滯,如二度和三度房室傳導阻滯,伴有相關症狀時,需要植入起搏器進行治療。但是,房室傳導阻滯,危害不止於慢,有時,熟悉的房室傳導阻滯看起來又那麼陌生,且讓我們從下面的病例一探究竟。


患者75歲女性,因一過性意識喪失來診。患者1天前休息時,突發意識喪失,伴小便失禁,意識喪失前無胸悶、胸痛、心悸、黑曚等症狀,意識喪失期間無抽搐、口舌咬傷,意識喪失持續約1分鐘自行好轉,意識恢復後自覺乏力,無其餘不適。120送入急診,測BP 180/60 mmHg,HR 50次/分,SPO2 99%,血糖6.2 mmol/L;急診心電圖示:二度房室阻滯,心室率50 bpm(圖1)。患者既往有高血壓病史8年,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替米沙坦控制血壓,無其他慢性病史。急查CK-MB、Tnl正常,血常規大致正常,電解質正常範圍。為明確意識喪失原因及進一步診治,收入心內科。


圖1 患者急診心電圖,提示二度II型房室傳導阻滯,HR 50bpm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存在兩種不同的QT間期,分別以紅線和藍線標出


仔細分析患者急診就診時的心電圖,發現為二度II型房室傳導阻滯,如果用一元論來解釋,患者的意識喪失也很可能和此相關。二度II型房室傳導阻滯,常為希氏束及以下的傳導系統阻滯,容易進展為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從而導致嚴重的緩慢性心律失常,引起暈厥,一切都解釋地順理成章。


患者入院後持續心電監測,首先發現早搏很多,且伴有非持續性室速(圖2)。2小時後,患者再發意識喪失,此時心電監測顯示為多形性室速(圖3、圖4),最後經電除顫轉為竇性心律(圖5)。予患者靜滴異丙腎,心率仍波動在40~60 bpm,行臨時起搏器植入,設置起搏頻率在80 bpm,監測2天,患者未再發生意識喪失。在此期間複查血電解質正常,心肌酶正常,超聲心動提示室間隔基底部增厚,未見節段性室壁運動異常,未見其他異常。行永久起搏器植入,術後程控起搏頻率70 bpm,患者QTc恢復至420 ms。隨訪1年,未再發作意識喪失。


圖2 心電監測提示頻發室早,伴短陣室速,可見R on T,QT間期560 ms


圖3 心電監測提示多形性室速


圖4 心電監測提示多形性室速


圖5 電除顫後恢復竇律


這樣的結果真的讓我們大吃一驚。當看到了二度II型房室傳導阻滯,我們已基本把意識喪失的罪魁禍首鎖定在了嚴重的心動過緩上,沒想到最後的真兇竟然是嚴重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再來回看,急診心電圖上,除了二度II型房室傳導阻滯外,還可見到兩種不同的QT間期,心率慢時QT間期520 ms(紅線),心率快時QT間期480 ms(藍線),而心電監測上發現,QT間期進一步延長至560 ms時,即出現了頻發的室早,伴有R on T現象,隨之發生了多形性室速,因為它圍繞基線上下扭轉的形態,它還有另外一個的名字——尖端扭轉型室速(TdP),患者也再次發生了意識喪失。


那麼現在問題已然明了,患者不明原因的二度II型房室傳導阻滯,導致了嚴重的緩慢性心律失常,繼發了QT間期延長,隨之因為R on T、TdP而發生了意識喪失。房室傳導阻滯,這一次,沒有展示我們熟悉的慢,而是呈現給我們陌生的快!


藥物和電解質異常是最常見導致繼發性QT間期延長的原因,但繼發於緩慢性心律失常如房室傳導阻滯者並不少見。本例中臨時起搏器快速起搏後QT間期縮短,意識喪失緩解也證實了緩慢性心律失常是QT間期延長的誘因。


對於繼發性QT間期延長的治療,首先需明確誘因並去除誘因。如為電解質異常或藥物引起,糾正電解質異常,停用可疑藥物至關重要。如明確為緩慢性心律失常導致者,異丙腎可能有用,部分阻滯部位在希氏束以下者,異丙腎可能無效,甚至加重,此時需要起搏器進行治療。


房室傳導阻滯的危害不止於慢,應警惕由其繼發的惡性快速性心律失常——TdP。再熟悉的疾病,也可能戴著「陌生的面具」,給我們新的挑戰!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房室傳導阻滯:本以為很熟悉,結果還是錯……
    提到房室傳導阻滯,我們並不陌生,一度二度三度爛熟於心,危害也自認為瞭然於胸。既然是房室傳導阻滯,最嚴重的不過是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所有的P波均不能下傳至心室,在所有的P波均被阻滯後,可能有逸搏,可能沒有逸搏,沒有逸搏後,即會發生長時間的停搏,這種嚴重的慢,應該是房室傳導阻滯最常見也是最為嚴重的危害了,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 李學斌:房室傳導阻滯心電圖判讀的新思考|SCC 2019_房室傳導阻滯...
    醫脈通整理報導,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在近日召開的第21屆中國南方國際心血管病學術會議(SCC 2019)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李學斌教授作了題為「房室傳導阻滯心電圖判讀的新思考」的精彩報告。
  • 二度I型房室傳導阻滯,阻滯部位一定在房室結嗎?
    房室傳導阻滯是臨床導致緩慢性心律失常最常見的原因。阻滯者,被阻礙而停滯不前,房室傳導阻滯,指的是激動被阻礙在心房和心室之間,不能下傳心室。正常房室傳導系統的結構,從上至下依次為房室結、希氏束及左右束支,房室傳導阻滯可發生於上述傳導通路的任何位置。
  • 識圖尋蹤:如何確定房室傳導阻滯的部位?
    房室傳導阻滯,顧名思義,就是發生於心房和心室之間的傳導異常。心房到心室傳導路徑上任何部位的異常,均可導致房室傳導阻滯,包括房室結、希氏束及左右束支等。房室傳導阻滯常根據阻滯的程度,分為一度、二度及三度房室傳導阻滯。
  • 急性下壁心梗與房室傳導阻滯
    ,隨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技術的開展與普及,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罪犯血管和房室傳導阻滯的心電圖改變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二、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與房室傳導阻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發生房室傳導阻滯的機理眾說紛紜,目前認為可能與房室結動脈血流障礙、迷走神經張力增高或者房室結附近缺血性代謝產物(鉀、腺苷等)的釋放有關。
  • 李學斌教授:如何用心電圖判定房室傳導阻滯部位
    房室傳導阻滯是指發生於心房和心室之間的阻滯。心房到心室傳導路徑上任何部位的異常,均可導致房室傳導阻滯。房室傳導阻滯的預後,除了和阻滯的程度相關外,也和阻滯發生的部位有關,因而了解房室傳導阻滯部位十分重要。在中國心電學論壇2018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李學斌教授講解了房室阻滯部位心電圖。
  • 有三種一度房室傳導阻滯,需要引起重視?|識「圖」尋蹤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在所有的房室傳導阻滯中,一度房室傳導阻滯,無論從阻滯程度,還是疾病的嚴重程度,幾乎都被認為是最輕的。甚至一度房室傳導阻滯時的房室傳導,只能叫做房室延遲,而不應該是阻滯。但所有的一度房室傳導阻滯都是良性的嗎?什麼樣的一度房室傳導阻滯需要我們重視呢?
  • 竇性心動過速時的房室傳導阻滯均為病理性?趕緊來看看這兩例病例!
    導語:通常情況下,迷走神經激活會同時影響竇房結和房室結,表現為竇速變緩伴不同程度的房室傳導阻滯。在運動負荷試驗過程中,房室結阻滯伴竇速增快被認為是病理性。本文介紹了2例由迷走神經介導的反射起源的房室傳導阻滯伴竇性心動過速的患者。 迷走神經激活會同時影響竇房結和房室結。
  • 老年患者突發呼吸困難、完全性房室阻滯,原來是甲狀腺導致
    患者的心率增快,並且發現一些電活動通過房室結傳導。在使用左旋甲狀腺素替代治療的第二周,患者的游離T4水平恢復正常(1.04 pg/mL),心電圖表現為Mobitz I型房室傳導阻滯(圖3)。臨時心臟起搏器隨後被移除。在接下來的一周內,在密切監測中沒有觀察到新的傳導阻滯。患者住院三周後出院了。
  • 同為心梗+三度房室阻滯,為何前壁導致的預後更差?|識「圖」尋蹤
    臨床上我們都有這樣的直觀印象:下壁心肌梗死合併三度房室傳導阻滯相對常見,前壁心肌梗死合併三度房室傳導阻滯比較少見,但下壁心肌梗死合併的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多數能夠恢復,而前壁心肌梗死合併的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多不能恢復,且預後很差。
  • 【心電學】房室結心律
    正常的心臟傳導系統由竇房結、結間束、房室結、希氏束、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纖維網等組成,其主要功能為形成和傳導衝動。衝動在竇房結形成後,隨即由結間通道和房間傳導通路傳遞至房室結和左心房。衝動在房室結內傳導速度極為緩慢,抵達希氏束後傳導再度加速,迅速經左右束支傳至浦肯野纖維的傳導速度極為快捷,最終使全部心室肌幾乎同時被激動,完成一次心動周期。
  • 圖文詳解心傳導系統:竇房結、結間束、房室結、房室束
    房室交界區是竇房結的衝動從心房傳向心室的必經之路,並且房室結是次級起搏點,故許多複雜心律失常發生在此區。作心臟瓣膜置換術時,須注意避免損傷此區。 房室交界區的功能為:                                                 1. 傳導衝動。將來自心房的衝動傳向心室,有時可將心室的衝動傳向心房。
  • 終於找到了:圖文詳解心傳導系統:竇房結、結間束、房室結、房室束
    心傳導系統包括竇房結、結間束、房室結、房室束及其分支。按結構分布,房室交界區可分為房區、結區和束區。房室交界區是竇房結的衝動從心房傳向心室的必經之路,並且房室結是次級起搏點,故許多複雜心律失常發生在此區。作心臟瓣膜置換術時,須注意避免損傷此區。 房室交界區的功能為:1. 傳導衝動。將來自心房的衝動傳向心室,有時可將心室的衝動傳向心房。
  • 房室結消融+起搏器:房顫治療的另一選擇
    遂使用胺碘酮靜脈點滴嘗試減慢房室結傳導,但使用後患者靜息心室率降低為80-90次/分,活動後仍為150次/分。患者心功能經積極利尿治療明顯好轉,但仍有胸腔積液。 治療策略 1.藥物治療 患者心電圖提示其為不典型房撲心律。
  • 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及其合併心肌梗死的心電圖特點
    室內阻滯主要涉及希氏束分岔部以下傳導系統的阻滯,包括左束支阻滯、右束支阻滯、左前分支阻滯、左中隔支阻滯、左後分支阻滯和非特異性室內傳導障礙。心室內傳導系統廣泛性損害時,可以同時出現≥2種束支或分支阻滯,甚至合併竇房阻滯、房內阻滯和房室阻滯,形成多種類型的混合阻滯,心電圖表現複雜多變,但無論如何,都存在一些基礎的束支或分支阻滯圖形。
  • 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 9 問 9 答
    ;(2)單向阻滯及傳導延緩;(3)激動折返時間超過環路的不應期。AVNRT 也不例外,房室結分為功能不同的兩條徑路(故而稱為房室結雙徑路),傳導速度快的快徑路β和傳導速度慢的慢徑路α,快徑路傳導速度快但不應期長,慢徑路傳導速度慢但不應期短。適宜的激動,遇到了快徑路的不應期,沿慢徑路緩慢傳導,激動到達房室結遠端後,快徑路β已脫離了不應期,快徑路被逆向激動然後再沿慢徑路前傳。如此周而復始,形成折返(如圖 2)。
  • 聊聊房室分離、室房分離那些事
    房室分離亦稱"房室脫節",這是一個廣義名詞,指心房與心室之間失去同步關係的一種特殊心電現象。通常所說的房室分離是指幹擾性房室分離而言(圖1)。室房分離是在室速發作時心房獨立活動與QRS波無固定關係,偶爾個別或所有心室激動逆傳奪獲心房。
  • 室內差異性傳導——時機不當引起的誤會
    圖3 左束支阻滯心電圖表現,可見V1導聯為QS型,V5、V6導聯為R波了解右束支傳導阻滯和左束支傳導阻滯的形態,對於判斷差異性傳導至關重要。差異性傳導,顧名思義,傳導出現了差異,這個差異發生在左室和右室之間,也就是左室和右室激動不同步,和束支傳導阻滯很是類似。
  • 2分鐘讀懂左、右束支傳導阻滯 |心電圖學習一日通
    圖2 各種形態的頓挫S波2.機制當發生右束支阻滯時,衝動不能通過正常傳導通路傳導,而是通過細胞間的去極化到達部分室間隔及右室進行傳導圖3 右束支傳導阻滯圖5 左束支傳導阻滯心電圖2.機制左束支傳導阻滯時電活動首先沿著右束支傳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