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結消融+起搏器:房顫治療的另一選擇

2020-12-08 騰訊網

心房顫動是臨床中最為常見的心律失常疾病。隨著房顫消融手術技術水平及成功率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患者在藥物治療之外有了另一選擇。然而,藥物治療和消融治療並非100%成功,仍有一部分患者雖經歷了反覆消融並且使用了多種藥物仍不能解房顫之煩惱。對於這樣的患者,在治療上我們仍有選擇。

作者:陳炳偉 張帆

單位:天津市胸科醫院心律失常中心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病例介紹

患者男性,78歲,主因「間斷心悸3年,加重伴胸悶、憋氣1周」入院。患者因持續性房顫於2年前在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行導管消融治療,此後堅持服用達比加群及索他洛爾,房顫仍間斷髮作。3月前患者心動過速再發,心電圖顯示為「房撲伴快速心室率130-150次/分「,遂依次使用索他洛爾、維拉帕米、普羅帕酮、胺碘酮等並聯用以上藥物,均無法維持竇律且不能維持滿意心室率。遂至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再次行消融治療,術中顯示雙側心房多處低電壓區域,遂進行廣泛基質改良。然術後2月時患者病情再次出現,心電圖與術前一致,多種藥物使用效果不佳,且迅速進展為嚴重心衰並胸腔積液及心包積液,夜間不能平臥。外院行心包積液引流後轉入我院。

入院時查體BP:119/67mmHg,P:140次/分,R:19次/分,雙肺底呼吸音低,雙肺可聞及散在溼囉音,心律齊,未聞及雜音及額外心音,腹軟,雙下肢輕度水腫。

心電圖提示不典型房撲伴2:1房室下傳(圖1),心電監護顯示其心率波動於100-150次/分。心臟彩超提示:LA 38mm、RA 39mm、RV 17mm、LVEDD 45mm、LVEF 45%,心包積液少量。胸片提示:雙肺紋理粗、雙側肋膈角消失(圖2)。血化驗NT-proBNP 4265pg/ml。

圖1 入院時心電圖

圖2 入院時胸片(床旁)

治療策略

1.藥物治療

患者既往曾進行2次房顫、房撲消融手術,雖第1次手術後使用索他洛爾維持竇律近2年,但此次手術後心動過速很快復發,且反覆更換並聯合使用I類(普羅帕酮)、II類(美託洛爾)、III類(索他洛爾、胺碘酮)及IV類(維拉帕米)抗心律失常藥物均無法維持竇律,此治療方案效果不佳。而對於患者的持續性房撲狀態,其主要臨床表現為心悸並心功能不全。患者既往心臟功能尚可,且患者心臟超聲提示左心室擴大不明顯,但在快速心室率下射血分數明顯降低,考慮患者為心動過速所致心功能不全,控制心室率為首要。目前可使用美託洛爾(β受體阻滯劑)、維拉帕米(鈣離子通道阻滯劑)及地高辛等藥物,必要時可聯合應用。

2.再次消融治療

該患者已進行2次射頻消融治療,且均在國內有經驗的心律失常中心完成手術。尤其是第2次手術中發現雙側心房廣泛低電壓區域,提示心房纖維化嚴重。此類患者往往消融效果不佳。且患者已完成多次手術,再次消融意願較差。故消融治療不作為治療首選。

治療過程

入院後給與地高辛、美託洛爾、呋塞米、螺內酯、福辛普利、達比加群等藥物,考慮其心功能不全,維拉帕米暫不考慮應用。在患者血壓允許範圍內逐漸增加美託洛爾用量至150mg/日,但患者靜息時心室率在100次/分左右,活動後迅速增至140次/分(心電圖提示為房撲2:1下傳心室)。遂使用胺碘酮靜脈點滴嘗試減慢房室結傳導,但使用後患者靜息心室率降低為80-90次/分,活動後仍為150次/分。患者心功能經積極利尿治療明顯好轉,但仍有胸腔積液。

治療策略

1.藥物治療

患者心電圖提示其為不典型房撲心律。臨床觀察中顯示對於房撲、房速等規則房性心律失常,心室率控制往往較房顫更為困難。其原因在於心房撲動時不像房顫那樣容易形成隱匿性傳導。臨床中常見房顫轉復為房撲後心室率明顯增高的情況。對於此患者,已聯合使用大劑量美託洛爾、地高辛並胺碘酮(往往作為房顫心室率控制二線用藥),但仍不能滿意控制患者心室率。對於心功能不全者,維拉帕米因其負性肌力作用使用往往受限,有時可使用地爾硫䓬代替,但考慮到患者日後需要長期使用多種大劑量藥物維持竇律,選擇藥物治療方案患者需承受藥物副作用等,具有較大的風險。

2.房室結消融聯合起搏器植入治療

在我國房顫指南《心房顫動:目前的認識和治療的建議(2018)》中,對於心室率快、症狀明顯,且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同時節律控制策略又不適合的患者可行房室結消融聯合永久性起搏器植入以控制心室率(IIa類推薦,B級證據)。該患者藥物心室率控制困難,且出現了相關心功能不全,因此可考慮房室結消融+起搏器治療策略。

房室結消融是不可逆的損毀性操作,消融後患者為III度房室阻滯,並起搏器依賴。指南中推薦在消融前4-6周安裝起搏器,待起搏器工作穩定後再行房室結消融,正是考慮到患者在III度房室阻滯情況下出現起搏器工作不良的情況。但患者本次入院表現為嚴重心衰,藥物治療效果欠佳,臨床表現危重,若不儘早終止快速心室率可能會繼續加速心力衰竭進程。因此在綜合考慮上述因素後決定同時進行房室結消融及雙室起搏器植入治療。

患者為心功能不全狀態,雖然其並無完全性左束支阻滯存在,但為預防長期單純右室起搏引起的心功能不全加重,考慮首選雙心室起搏。

手術經過

先經左側腋靜脈放置右心室永久電極做臨時起搏。後經右股靜脈在Ensite三維標測系統下在希氏束後下方進行消融,患者出現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且消融後未恢復傳導,考慮完全阻斷房室結(圖3)。將消融大頭置於右心室用作臨時起搏,成功放置冠狀靜脈竇電極。

圖3 房室結消融靶點

隨訪

患者術後雙室起搏工作良好,起搏頻率先程控為90次/分,並在1周內逐步降低至75次/分(圖4)。患者自述症狀明顯改善,胸腔積液經積極利尿後逐步吸收,NT-proBNP水平明顯降低。

圖4 雙心室起搏心電圖

目前患者已隨訪2年,堅持服用達比加群、小劑量利尿劑及沙庫巴曲/纈沙坦,起搏器程控工作良好,病情穩定。

討論

對於反覆消融仍不能維持竇律的患者,要儘快從節律控制方案更改至心率控制方案。而對於心室率在多種藥物下仍不能滿意控制並造成嚴重臨床情況時,要謹慎但積極的為患者推薦房室結+永久起搏器方案。

如果患者已出現明顯的心室重構,考慮到房室結消融後為完全性房室阻滯,心室需100%起搏,單純右心室起搏尤其是心尖部起搏可能會加重右心室重構。因此可選擇雙心室起搏或左束支起搏(本例患者手術時國內尚未開展左束支起搏,近期同類患者我們均採用左束支起搏方式)。對於希氏束起搏,因房室結消融部位距離起搏電極部位較近,消融後房室結周圍水腫明顯,往往不能找到滿意位置。而如先放置希氏束起搏電極,消融中可能會造成起搏功能不良,故希氏束起搏在此類患者中需謹慎選擇。

房室結消融本身是不可逆性損傷,而其造成的後果是臨床中較為嚴重的III度房室阻滯,因此臨床醫生在選擇此方案時往往心存顧慮。但只要嚴格的掌握手術指徵,充分評估患者的狀況,這一操作難度並不複雜的治療方案往往會給患者帶來明顯的臨床症狀改善,成為許多被房顫困擾患者的福音。

相關焦點

  • 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 9 問 9 答
    此時已進入慢徑路傳導,我們稱此現象的「跳躍」,意味著房室結不同徑路傳導之間的變換,此時也常常標誌著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的發作。,可以表現為室率大於房率,房室可以分離,AVNRT 可以誤診為房速、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甚至房顫。
  • 6種房顫管理方法,遠離卒中併發症!
    選擇抗凝治療方案時,應注意平衡卒中和出血風險,可通過CHA2DS2-VASc和HAS-BLED等評分系統進行評估,並嚴格評分,綜合選擇。預激合併房顫、妊娠合併房顫,節律控制而不是室率控制應作為首選管理方法(Ⅱa,C)。 對於心室率快速、症狀明顯,且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同時節律控制策略又不適合的患者可行房室結消融聯合永久性起搏器植入以控制心室率(Ⅱa,B)。
  • 房顫冷凍球囊導管消融,不可不知的3個問題
    在房顫治療方面,經導管消融治療的療效已為大家所公認。肺靜脈隔離(PVI)是房顫導管消融治療的基石。經冷凍球囊導管消融(CBA)是近年來出現的新消融方法,已成為實現PVI的標準方法之一。CBA可用於哪些患者?在圍術期應採用何種抗凝治療方案?又該如何進行併發症的預防?近期發表的《經冷凍球囊導管消融心房顫動中國專家共識》對此進行了解答。
  • 射頻消融治療房顫的效果如何?哪些人群適合做?
    不同患者的房顫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總體分為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指用抗心律失常藥將房顫恢復為竇性心律,以及控制心室率兩種;非藥物治療分為內科消融治療和外科消融治療,消融治療失敗還可做左心耳封堵術。
  • 房顫指南11大更新要點,一文速遞!
    心電圖表現為無明顯重複的P波,RR間期不規則(不損害房室傳導時)可診斷為臨床AF;(推薦等級:I) 應該在所有房顫患者中考慮房顫的心臟結構特徵,包括評估卒中風險、症狀狀態、房顫負荷和基質評估,以優化不同醫療水平下房顫患者的評估方法,告知患者治療決策並促進房顫患者的最優管理;(推薦等級:IIa) 篩查房顫時,應告知篩查患者房顫篩查及治療的意義
  • 心內科成功完成我院首例房顫冷凍消融+左心耳封堵術一站式治療
    心內科成功完成我院首例房顫冷凍消融+左心耳封堵術一站式治療 2020-07-03 03: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漫話心律失常之房室結非折返性心動過速
    心動過速仍然和房室結相關,房室結仍然存在功能不同的快慢徑路,但 DAVNNT 和 AVNRT 不同,心動過速的發生機制不是房室結內的折返,而是心房激動分別沿快徑路和慢徑路前傳,形成兩次心室激動,叫做「double fire」,也可以稱之為「一石二鳥」。
  • 老年患者突發呼吸困難、完全性房室阻滯,原來是甲狀腺導致
    在使用左旋甲狀腺素替代治療的第二周,患者的游離T4水平恢復正常(1.04 pg/mL),心電圖表現為Mobitz I型房室傳導阻滯(圖3)。臨時心臟起搏器隨後被移除。在接下來的一周內,在密切監測中沒有觀察到新的傳導阻滯。患者住院三周後出院了。
  • 非肺靜脈起源的陣發性房顫導管射頻消融一例
    考慮此患者為房顫消融術後復發病例,故本次消融除肺靜脈前庭補充放電消融外,還行上腔靜脈電隔離及三尖瓣峽部消融(峽部線極短),隔離後可見上腔靜脈自律性電位(右圖)。: 經上述部位消融後,第四次快速注射ATP30mg,心率減慢,出現竇性停搏、房室傳導阻滯,需右心室起搏;腔內電圖及體表心電圖均未再記錄到消融前可重複出現的房早及房顫(左、右圖),觸發灶已消失,說明消融成功。
  • 雖然少見,但後果嚴重,認識雙房室結非折返性心動過速
    雙房室結非折返性心動過速(DAVNNT)相對少見,表現類似於常見的心律失常,如房早、房顫、室速等。由於DAVNNT經常被誤診,常常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因此,臨床醫生了解DAVNNT這種心律失常非常重要。先來看一則病例。
  • 【熱點文章】郝玉明: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植入指徵與術後管理
    使用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即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臟三腔起搏器,改善房室之間和心室之間的同步性收縮,不僅可以改善生活質量,也可改善預後,降低死亡率。因此近年來CRT的使用越來越多。但在CRT的使用指徵掌握上和植入以後的隨訪管理上還有很多問題需要重視,即選擇最適合的患者,做更好的隨訪管理,使得患者最大獲益。
  • JCE :導管消融可用於長期透析伴陣發性房顫患者
    Kaplan-Meier分析 房顫在長期透析患者中十分常見,有報導顯示13%-27%的長期透析患者合併房顫,而且合併房顫者的死亡率顯著高於不合併房顫者。在臨床實踐中,一旦在透析過程中發作快心室率房顫,往往需要調整血透模式,甚至因為血流動力學異常和嚴重的心悸症狀而停止血透。另外由於多數抗心律失常藥物需要經過腎臟排洩,抗心律失常藥物對慢性透析合併房顫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明顯降低,因此這些患者需要一種新的治療方法。 導管消融治療房顫是上世紀末研發的新技術,由於其治療房顫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高,近年來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 房顫初始治療,消融明顯優於藥物!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同期兩項隨機研究
    對於有症狀的陣發性房顫患者,目前指南建議,先用一種或多種抗心律失常藥物進行治療,療效不佳時再考慮射頻消融。研究顯示,這類患者經藥物治療失敗後,射頻消融在維持竇性心律方面比抗心律失常藥物更有效。11月16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同時發表的兩項研究一致表明,對於有症狀的陣發性房顫患者,冷凍球囊消融作為初始治療,效果明顯優於藥物治療。加拿大EARLY-AF 研究將303例有症狀的陣發性房顫初治患者隨機分入射頻消融組(冷凍球囊消融)和藥物治療組(應用抗心律失常藥物)。
  • 從臨床研究出發,房顫患者射頻消融圍術期抗凝有何建議?
    作為根治陣發性心動過速最有效的方法,射頻消融已成為我國房顫患者的重要治療手段。近年來我國導管消融治療發展迅速,導管消融適應症也逐漸拓寬。截至2018年,我國房顫消融手術接近5萬例。 房顫患者存在很大的血栓栓塞風險,另由於射頻消融術式複雜,在術前、術中以及術後都有增加血栓發生的因素。
  • 植入式人工心臟起搏器的應用及原理
    若心肌神經傳導系統發生障礙或者竇房結、房竇結不能有規律地發出電脈衝、下傳電脈衝,心臟就會出現心律失常,甚至停跳,危及患者生命。人工心臟起搏器可以對患病的心臟根據需要根據需要給予直接電刺激,人為地使心跳正常起來。
  • 【心電學】房室結心律
    正常的心臟傳導系統由竇房結、結間束、房室結、希氏束、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纖維網等組成,其主要功能為形成和傳導衝動。衝動在竇房結形成後,隨即由結間通道和房間傳導通路傳遞至房室結和左心房。衝動在房室結內傳導速度極為緩慢,抵達希氏束後傳導再度加速,迅速經左右束支傳至浦肯野纖維的傳導速度極為快捷,最終使全部心室肌幾乎同時被激動,完成一次心動周期。
  • CRTD(心臟再同步化治療除顫器)接力心臟起搏器 助力心衰升級治療
    七年前張大爺確診為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在醫生的建議下植入了傳統起搏器,並且術後結合藥物治療。最近去醫院檢查,被診斷為擴張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數(LVEF)值為30%,醫生建議療法升級,進行CRTD(心臟再同步化治療除顫器)手術植入。張大爺就迷惑了,不是已經植入起搏器了,為什麼還要植入CRTD(心臟再同步化治療除顫器)?
  • 二度I型房室傳導阻滯,阻滯部位一定在房室結嗎?
    房室傳導阻滯是臨床導致緩慢性心律失常最常見的原因。阻滯者,被阻礙而停滯不前,房室傳導阻滯,指的是激動被阻礙在心房和心室之間,不能下傳心室。正常房室傳導系統的結構,從上至下依次為房室結、希氏束及左右束支,房室傳導阻滯可發生於上述傳導通路的任何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