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種一度房室傳導阻滯,需要引起重視?|識「圖」尋蹤

2020-12-09 醫脈通

有三種一度房室傳導阻滯,需要引起重視?|識「圖」尋蹤

2019-07-21 來源:醫脈通

作者:何金山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在所有的房室傳導阻滯中,一度房室傳導阻滯,無論從阻滯程度,還是疾病的嚴重程度,幾乎都被認為是最輕的。甚至一度房室傳導阻滯時的房室傳導,只能叫做房室延遲,而不應該是阻滯。但所有的一度房室傳導阻滯都是良性的嗎?什麼樣的一度房室傳導阻滯需要我們重視呢?


一、合併束支傳導阻滯


一度房室傳導阻滯,表面上只表現為PR間期的固定性延長,但這延長是發生在房室結,還是在希浦系,預後有著天壤之別。


因為如阻滯部位在房室結,逸搏點位於交界區,為頻率相對快的窄QRS波,尚且比較穩定;如阻滯部位在希浦系,則逸搏點只能是頻率慢的寬QRS波,很不穩定。


多數的一度房室傳導阻滯,其阻滯部位在房室結,但如一度合併了一側束支傳導阻滯(圖1),從概率來看,另一側束支存在病變的可能性大大提升(圖2),希浦系阻滯的可能性也大為提高,有進展為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和緩慢的室性逸搏的風險,需要格外關注。


圖1 一度房室傳導阻滯,同時伴有右束支傳導阻滯和左前分支傳導阻滯


圖2 房室傳導系統示意圖,一度房室傳導阻滯阻滯部位可以在房室結,也可以在希浦系,多個分支傳導阻滯的存在,提示希浦系阻滯的可能性大


二、合併暈厥


心電圖本質上來說是一個輔助檢查,是為臨床服務的,因而脫離臨床去看心電圖,往往本末倒置、緣木求魚,用處不大。當我們無法從心電圖的圖形分析拿到更多有價值的東西的時候,切記要回歸臨床。


但一度房室傳導阻滯的患者,心電圖上並無束支傳導阻滯或者更為嚴重的傳導阻滯的提示時,需要詢問患者有無暈厥,如果合併了暈厥,且除外血管迷走性暈厥,考慮心源性暈厥可能性大,也提示這樣的一度房室傳導阻滯很危險,需要將這些患者作為高危患者對待。


進一步的分析其實又把臨床和心電圖結合了起來,因為一旦發生暈厥,如考慮其和房室傳導阻滯相關,只能說明阻滯後的逸搏心率很慢,很不穩定,室性逸搏的可能性大大提高。而一旦逸搏心律為室性的,而不是交界區的,提示阻滯部位在希浦系,而不是房室結。


三、合併明顯的氣短等症狀


的確,多數的一度房室傳導阻滯和二度I型房室傳導阻滯的患者,是沒有症狀的,但存在少數。少部分PR間期明顯延長(如PR>300ms)的患者,房室之間失同步(圖3),心房收縮提前,此時心室尚未充分舒張;心室收縮延遲,此時心房早已完成收縮,房室瓣處於半打開狀態,造成了左房壓力升高,患者可出現活動後氣短等「舒張功能不全」的症狀,甚至部分患者需要植入起搏器進行治療。一度房室傳導阻滯,也不是一定就沒有任何症狀。


圖3 患者心電圖提示PR間期明顯延長,P波重疊在T波之上,如箭頭所示,PR間期可達460ms


當然,多數的一度房室傳導阻滯是良性的,沒有症狀的,不需要治療的,把這幾個常見的特殊情況和大家分享一下,是希望大家在放鬆的地方提高警惕,於常見的地方發現不常見,從平凡中彰顯嚴謹的臨床思維!


參考文獻:

[1] Barold SS, Ilercil A, Leonelli F, et al. First-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dications for pacing, pacemaker management & consequences during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J Interv Card Electrophysiol 2006; 17: 139-152.

[2] Cheng S, Keyes MJ, Larson MG, et al. Long-term outcomes in indviduals with prolonged PR interval or first-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JAMA 2009; 301: 2571-2577.

[3] Usha B.Tedrow, Daniel B.Kramer, Lynne W.Stevenson, et al. Relation of right ventricular peak systolic pressure to major adverse event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06; 97(12): 1737-1740.

[4] Malcolm S. Thaler. The only EKG book you』ll ever need(sixth edition), 2015.

[5] 黃宛. 臨床心電圖學(第5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8.

[6] 郭繼鴻, 洪江(主譯). 周氏實用心電圖學(第6版). 北京: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2014.

[7] 郭繼鴻(主編). 心電圖學.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5.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李學斌:房室傳導阻滯心電圖判讀的新思考|SCC 2019_房室傳導阻滯...
    在近日召開的第21屆中國南方國際心血管病學術會議(SCC 2019)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李學斌教授作了題為「房室傳導阻滯心電圖判讀的新思考」的精彩報告。患者的血氣分析正常,D二聚體正常,且CABG後一直服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藥物,無明確高凝狀態。於是患者進行平板運動試驗,試驗過程中患者突發胸痛不適。心電圖(圖1)顯示,患者的竇律越來越快,之後變為2:1傳導阻滯,休息後緩解。
  • 識圖尋蹤:如何確定房室傳導阻滯的部位?
    房室傳導阻滯,顧名思義,就是發生於心房和心室之間的傳導異常。心房到心室傳導路徑上任何部位的異常,均可導致房室傳導阻滯,包括房室結、希氏束及左右束支等。房室傳導阻滯常根據阻滯的程度,分為一度、二度及三度房室傳導阻滯。
  • 李學斌教授:如何用心電圖判定房室傳導阻滯部位
    根據阻滯程度,房室傳導阻滯可分為一度、二度和三度房室傳導阻滯。>一度房室傳導阻滯一度房室傳導阻滯指每個P波後面均跟隨有QRS波,心電圖上表現為PR間期延長,阻滯部位可以在房室結,也可以在希浦系。圖2  一度房室傳導阻滯一度房室傳導阻滯阻滯部位的診斷常依據以下特點
  • 二度I型房室傳導阻滯,阻滯部位一定在房室結嗎?
    籠統來說,房室傳導阻滯根據阻滯的程度可分為一、二和三度房室傳導阻滯。所有P波均能下傳心室者,稱為一度房室傳導阻滯。實際上一度房室傳導阻滯是個「錯誤」的命名,因其並未出現P波不能下傳,叫房室傳導「延遲」比「阻滯」更為確切。二度房室傳導阻滯指部分P波不能下傳心室者,又可分為二度I型和二度II型。
  • 房室傳導阻滯——熟悉的陌生人
    房室傳導阻滯我們都很熟悉,顧名思義,是心房和心室之間的傳導出現了障礙。房室傳導阻滯是常見的導致緩慢性心律失常的原因。嚴重的房室傳導阻滯,如二度和三度房室傳導阻滯,伴有相關症狀時,需要植入起搏器進行治療。但是,房室傳導阻滯,危害不止於慢,有時,熟悉的房室傳導阻滯看起來又那麼陌生,且讓我們從下面的病例一探究竟。
  • 房室傳導阻滯:本以為很熟悉,結果還是錯……
    提到房室傳導阻滯,我們並不陌生,一度二度三度爛熟於心,危害也自認為瞭然於胸。既然是房室傳導阻滯,最嚴重的不過是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所有的P波均不能下傳至心室,在所有的P波均被阻滯後,可能有逸搏,可能沒有逸搏,沒有逸搏後,即會發生長時間的停搏,這種嚴重的慢,應該是房室傳導阻滯最常見也是最為嚴重的危害了,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 急性下壁心梗與房室傳導阻滯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電圖常出現胸前導聯ST段下移,以往認為這是下壁心肌損傷引起的鏡像改變;最近多數研究證實下壁心肌梗死出現胸前導聯ST段下移是因同時伴有左前降支病變而引起前壁心肌缺血或是因為右冠狀動脈閉塞導致右心室或後壁受累而表現為胸前導聯對應性ST段壓低。
  • 同為心梗+三度房室阻滯,為何前壁導致的預後更差?|識「圖」尋蹤
    臨床上我們都有這樣的直觀印象:下壁心肌梗死合併三度房室傳導阻滯相對常見,前壁心肌梗死合併三度房室傳導阻滯比較少見,但下壁心肌梗死合併的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多數能夠恢復,而前壁心肌梗死合併的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多不能恢復,且預後很差。
  • 老年患者突發呼吸困難、完全性房室阻滯,原來是甲狀腺導致
    複查ECG(圖5)顯示仍存在Mobitz I型房室傳導阻滯。游離T4水平在正常範圍內(1.54 pg/mL)。甲狀腺激素有三種主要的生理機制影響心臟:(1)T3與心肌細胞核中的T3受體結合引起特異性基因表達;(2)通過T3對交感神經系統敏感性的影響;(3)T3引起外周循環系統的變化,導致心臟充盈增加和心臟收縮性的變化。另外,甲狀腺激素對心肌細胞電流產生和傳導也起重要作用。
  • 竇性心動過速時的房室傳導阻滯均為病理性?趕緊來看看這兩例病例!
    導語:通常情況下,迷走神經激活會同時影響竇房結和房室結,表現為竇速變緩伴不同程度的房室傳導阻滯。在運動負荷試驗過程中,房室結阻滯伴竇速增快被認為是病理性。本文介紹了2例由迷走神經介導的反射起源的房室傳導阻滯伴竇性心動過速的患者。 迷走神經激活會同時影響竇房結和房室結。
  • 14歲女孩心動過速後,卻出現了心梗的心電圖|識「圖」尋蹤
    圖1:14歲小女孩發作寬QRS波心動過速,呈現類左束支傳導阻滯,既往無基礎心臟病意料之外卻也在預料之中,心動過速終止了,心電圖轉為正常的竇性心律,但仔細去看心電圖的細節,尤其QRS波,這竇律正常,心電圖可不正常,V1-V4,Q波形成伴R波遞增不良(圖2)。要不是看在她只有14歲的面子上,我想多數人,都會做出前壁心肌梗死的診斷,妥妥的安排冠脈造影。
  • Epsilon波,一個拗口名字的來龍去脈|識「圖」尋蹤
    Epsilon波,一個拗口名字的來龍去脈|識「圖」尋蹤
  • 【心電學】房室結心律
    作者:安貞醫院 馬長生 交界區心律失常是由房室結及其周圍組織引起的心律失常,一般分為房室交界區期前收縮、交界區逸搏與逸搏心律、非陣發性交界區心動過速三種類型
  • 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及其合併心肌梗死的心電圖特點
    心室內傳導系統廣泛性損害時,可以同時出現≥2種束支或分支阻滯,甚至合併竇房阻滯、房內阻滯和房室阻滯,形成多種類型的混合阻滯,心電圖表現複雜多變,但無論如何,都存在一些基礎的束支或分支阻滯圖形。室內阻滯是引起心電圖出現寬QRS波的常見原因之一∶ 正常心室除極 室上性衝動通過房室交界區後,將繼續進入希氏束。希氏束是由很多並行的浦肯野纖維組成的傳導束,0相動作電位依賴快鈉通道,電傳導迅速。
  • 室內差異性傳導——時機不當引起的誤會
    >先來說說束支傳導阻滯當右束支不能傳導時,我們叫做右束支傳導阻滯,此時心室的激動變成左室在先,右室在後,V1導聯在右側,因而,除了初始對應間隔向量的R波及左室激動的S波,在最後右室激動時,還會記錄到一個R』波,因而呈現為RSR』波,即我們通常所說的M型,V5、V6導聯在終末部分則記錄到對應的粗鈍的S波(圖2)。
  • 房室結消融+起搏器:房顫治療的另一選擇
    隨著房顫消融手術技術水平及成功率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患者在藥物治療之外有了另一選擇。然而,藥物治療和消融治療並非100%成功,仍有一部分患者雖經歷了反覆消融並且使用了多種藥物仍不能解房顫之煩惱。對於這樣的患者,在治療上我們仍有選擇。
  • 圖文詳解心傳導系統:竇房結、結間束、房室結、房室束
    房室結表面的心房肌內可含有James旁路束,大部分心肌止於三尖瓣隔側尖的基底部。房室結距冠狀竇口約5mm,距三尖瓣隔側尖附著緣4mm,向上距Todaro腱附著點約1mm,向前距室間隔後緣約4mm,距右心房側心內膜約0.5mm。房室結的左側面與下緣緊貼右纖維三角,房室結形狀與右纖維三角的形態有密切關係。房室結將來自竇房結的興奮通過房室束及其分支傳至心室肌,從而在心房收縮後引起心室收縮。
  • 3種常見心電現象,帶你看透心電圖!
    雲南省紅河州第三人民醫院心內科餘俊醫生將帶我們認識三種常見心電現象:差異性傳導、隱匿性傳導、蟬聯現象。時相性心房內差異性傳導表現為竇性期前收縮或同源房性期前收縮P波的形態有一部分不一樣或者房性心動過速時,第一個P'波形態與其後P'波形態不一致。
  • 終於找到了:圖文詳解心傳導系統:竇房結、結間束、房室結、房室束
    房室結表面的心房肌內可含有James旁路束,大部分心肌止於三尖瓣隔側尖的基底部。房室結距冠狀竇口約5mm,距三尖瓣隔側尖附著緣4mm,向上距Todaro腱附著點約1mm,向前距室間隔後緣約4mm,距右心房側心內膜約0.5mm。房室結的左側面與下緣緊貼右纖維三角,房室結形狀與右纖維三角的形態有密切關係。房室結將來自竇房結的興奮通過房室束及其分支傳至心室肌,從而在心房收縮後引起心室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