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心梗+三度房室阻滯,為何前壁導致的預後更差?|識「圖」尋蹤

2020-12-08 醫脈通

作者:何金山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臨床上我們都有這樣的直觀印象:下壁心肌梗死合併三度房室傳導阻滯相對常見,前壁心肌梗死合併三度房室傳導阻滯比較少見,但下壁心肌梗死合併的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多數能夠恢復,而前壁心肌梗死合併的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多不能恢復,且預後很差。你是否深究過這背後的原因?


心臟的「管道」和「電路」


對於整個心臟,我們可以大致分成4種組織成分——心肌、瓣膜、冠狀動脈和傳導系統。如果把心臟比喻成一個房子,心肌構成了牆壁,瓣膜是裡面的窗戶和門,冠狀動脈是房子裡面的管道,而傳導系統則是裡面的電路。心肌梗死合併房室傳導阻滯,其實是在心臟這個房子裡面,管道系統功能障礙造成了電路系統的癱瘓。為了回答開篇的問題,我們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正常的心臟中,管道系統如何支配著電路系統。


通過心臟傳導系統的示意圖(圖1)可以看出,三度房室傳導阻滯的發生,問題一定出在心房和心室之間的連接處,即房室結、希氏束和左右束支。


圖1 心臟傳導系統示意圖,可見房室之間連接為房室結、希氏束和左右束支


首先來看房室結,其供血動脈為房室結動脈,90%起源自右冠狀動脈,10%起源自左冠狀動脈。而希氏束接受來自右冠狀動脈和前降支間隔支的雙重供血。希氏束分為右束支和左束支,左束支分成左前分支和左後分支。右束支主要由前降支的間隔支供血,少部分接受右冠或者迴旋支分支的血供。左束支的主幹和左前分支,其供血均來自於前降支及其間隔分支;左後分支則由右冠和前降支雙重供血(圖2)。


圖2 房室傳導系統各不同供血來源


從管道支配電路的角度去分析,我們發現:右冠狀動脈供血範圍為90%的房室結、部分的希氏束、部分的左後分支和極少部分的右束支;前降支的供血範圍為部分的希氏束、大部分的右束支、左前分支和部分的左後分支;而迴旋支的供血範圍主要為10%的房室結。


同為三度房室阻滯,為何前壁心梗導致的預後更差?


現在問題來了,下壁心肌梗死時,都是哪些血管出現了問題呢?很顯然,要麼右冠狀動脈,要麼迴旋支。而下壁心肌梗死合併了三度房室傳導阻滯,最大的可能是右冠狀動脈或者迴旋支發出的竇房結動脈出現了缺血。此時缺血的是房室結,而非希氏束和束支。無論是右冠狀動脈,還是迴旋支,相比前降支,其供血範圍均要更小。而且,由於缺血發生的部位為房室結,即便出現了三度房室傳導阻滯,還可出現交界區的逸搏(圖3),為窄QRS波,相對穩定。並且,多數的下壁心肌梗死伴發三度房室傳導阻滯,會合併竇性心動過緩,提示迷走神經亢進在三度房室傳導阻滯的發生中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房室結多為缺血,而非壞死,因而後期恢復可能性很大,預後相對良好。


圖3 下壁心肌梗死伴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合併竇緩,為窄QRS波的交接區逸搏


但前壁心肌梗死就不一樣了。前壁心肌梗死的罪犯血管為前降支,前降支對電路系統的供血分布為希氏束、右束支、左束支主幹、左前分支和左後分支。前壁心肌梗死合併了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其缺血的範圍也是在這些範圍之內,均為希氏束及以下。而且我們注意到,希氏束、右束支和左後分支,均為右冠狀動脈和前降支的雙重供血,一旦這些部位確切發生了缺血,說明前降支近端或前降支和右冠狀動脈同時出現了供血障礙,其累及範圍相比單純的右冠狀動脈或者迴旋支,要大的多,缺血或者壞死的心肌,自然也大得多。而且相比下壁心肌梗死,前壁心肌梗死發生的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基本無自主神經的參與,更多的是傳導系統的缺血壞死,此時缺血壞死均在希氏束及以下,逸搏為室性逸搏,寬QRS波,且不穩定(圖4)。


圖4 前壁心肌梗死伴三度房室傳導阻滯,為寬QRS波的室性逸搏


無論從缺血壞死範圍大,心功能差,還是缺血壞死後逸搏不穩定,難以恢復的角度,前壁心肌梗死合併三度房室傳導阻滯的預後,都要更差!


總 結


下壁心肌梗死合併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多為房室結缺血引起,迷走神經亢進也參與其中,多數能夠恢復,預後相對較好;而前壁心肌梗死合併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多為希氏束及以下缺血壞死引起,累及範圍大,難以恢復,預後差!


參考文獻:

[1] Hashmi KA, Shehzad A, Hashmi AA, Khan A. Atrioventricular block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other clinical parameters in Pakistani patients: 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BMC Res Notes. 2018; 11(1): 329.

[2] Alnsasra H, Ben-Avraham B, Gottlieb S, et al. High-grad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sights from a contemporary multi-center survey. J Electrocardiol. 2018; 51(3): 386-391.

[3] Geraiely B, Saadat M, Afarideh M. Clinical utility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on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stenosis in the setting of third-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due to inf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case report. Eur Heart J Case Rep. 2018; 2(1): ytx022.

[4] Auffret V, Loirat A, Leurent G, et al. High-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complicating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Heart. 2016; 102(1): 40-49.

[5] Kim KH, Jeong MH, Ahn Y, et al. Differential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High-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Complicating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ccording to the Location of Infarction in the Era of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Korean Circ J. 2016; 46(3): 315-323.

[6] Kosmidou I, Redfors B, Dordi R, et al. Incidence, Predictors, and Outcomes of High-Grad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in Patients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Undergoing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from the HORIZONS-AMI Trial). Am J Cardiol. 2017; 119(9): 1295-1301.

[7] Wellens HJ. A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with atrioventricular block in a patient with a previous anterosept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Heart Rhythm. 2017; 14(12): 1896-1897.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有三種一度房室傳導阻滯,需要引起重視?|識「圖」尋蹤
    |識「圖」尋蹤 2019-07-21 來源:醫脈通
  • 急性下壁心梗與房室傳導阻滯
    ,隨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技術的開展與普及,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罪犯血管和房室傳導阻滯的心電圖改變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前降支閉塞導致下壁心肌梗死的心電圖特點LAD中遠段閉塞可引起前壁合併下壁心肌梗死,心電圖表現為:V3導聯ST段抬高>V1導聯ST段抬高,伴隨I、aVL導聯ST段壓低及II、III、aVF導聯ST段抬高。
  • 識圖尋蹤:如何確定房室傳導阻滯的部位?
    房室傳導阻滯,顧名思義,就是發生於心房和心室之間的傳導異常。心房到心室傳導路徑上任何部位的異常,均可導致房室傳導阻滯,包括房室結、希氏束及左右束支等。房室傳導阻滯常根據阻滯的程度,分為一度、二度及三度房室傳導阻滯。
  • 二度I型房室傳導阻滯,阻滯部位一定在房室結嗎?
    房室傳導阻滯是臨床導致緩慢性心律失常最常見的原因。阻滯者,被阻礙而停滯不前,房室傳導阻滯,指的是激動被阻礙在心房和心室之間,不能下傳心室。正常房室傳導系統的結構,從上至下依次為房室結、希氏束及左右束支,房室傳導阻滯可發生於上述傳導通路的任何位置。
  • 李學斌:房室傳導阻滯心電圖判讀的新思考|SCC 2019_房室傳導阻滯...
    房室傳導阻滯(AVB)是一種常見的傳導異常,在臨床工作中可通過心電圖對傳導阻滯的部位進行判斷,以指導患者的治療和預後評估。在近日召開的第21屆中國南方國際心血管病學術會議(SCC 2019)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李學斌教授作了題為「房室傳導阻滯心電圖判讀的新思考」的精彩報告。
  • 李學斌教授:如何用心電圖判定房室傳導阻滯部位
    房室傳導阻滯是指發生於心房和心室之間的阻滯。心房到心室傳導路徑上任何部位的異常,均可導致房室傳導阻滯。房室傳導阻滯的預後,除了和阻滯的程度相關外,也和阻滯發生的部位有關,因而了解房室傳導阻滯部位十分重要。在中國心電學論壇2018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李學斌教授講解了房室阻滯部位心電圖。
  • 房室傳導阻滯:本以為很熟悉,結果還是錯……
    提到房室傳導阻滯,我們並不陌生,一度二度三度爛熟於心,危害也自認為瞭然於胸。既然是房室傳導阻滯,最嚴重的不過是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所有的P波均不能下傳至心室,在所有的P波均被阻滯後,可能有逸搏,可能沒有逸搏,沒有逸搏後,即會發生長時間的停搏,這種嚴重的慢,應該是房室傳導阻滯最常見也是最為嚴重的危害了,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 14歲女孩心動過速後,卻出現了心梗的心電圖|識「圖」尋蹤
    圖1:14歲小女孩發作寬QRS波心動過速,呈現類左束支傳導阻滯,既往無基礎心臟病意料之外卻也在預料之中,心動過速終止了,心電圖轉為正常的竇性心律,但仔細去看心電圖的細節,尤其QRS波,這竇律正常,心電圖可不正常,V1-V4,Q波形成伴R波遞增不良(圖2)。要不是看在她只有14歲的面子上,我想多數人,都會做出前壁心肌梗死的診斷,妥妥的安排冠脈造影。
  • 房室傳導阻滯——熟悉的陌生人
    房室傳導阻滯我們都很熟悉,顧名思義,是心房和心室之間的傳導出現了障礙。房室傳導阻滯是常見的導致緩慢性心律失常的原因。嚴重的房室傳導阻滯,如二度和三度房室傳導阻滯,伴有相關症狀時,需要植入起搏器進行治療。但是,房室傳導阻滯,危害不止於慢,有時,熟悉的房室傳導阻滯看起來又那麼陌生,且讓我們從下面的病例一探究竟。
  • 老年患者突發呼吸困難、完全性房室阻滯,原來是甲狀腺導致
    在使用左旋甲狀腺素替代治療的第二周,患者的游離T4水平恢復正常(1.04 pg/mL),心電圖表現為Mobitz I型房室傳導阻滯(圖3)。臨時心臟起搏器隨後被移除。在接下來的一周內,在密切監測中沒有觀察到新的傳導阻滯。患者住院三周後出院了。
  • 什麼是心梗 出現這5大症狀要小心
    部分病人無疼痛,多為糖尿病病人或老年人,一開始即表現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少數病人在整個病程中都無疼痛或其他症狀,而事後才發現得過心肌梗塞。心梗症狀2全身心梗症狀主要是發熱,伴有心動過速、白細胞增高和紅細胞沉降率增快等,由壞死物質吸收所引起。
  • 竇性心動過速時的房室傳導阻滯均為病理性?趕緊來看看這兩例病例!
    心電圖可表現為竇性過緩、竇性停搏及不同程度的房室結傳導阻滯。迷走神經介導心動過緩的心電圖特徵之一是患者同時伴有房室傳導阻滯和竇性減緩。因此,當患者同時發生竇性過緩和房室傳導阻滯時,可被正確解釋為起源反射,因此為良性。另一方面,除非證實有其他情況,否則均認為在竇性心動過速期間(如運動負荷試驗期間)發生的房室傳導阻滯是病理性的,通常會考慮植入起搏器。
  • ​急性心梗並發心律失常,可以加用異丙腎上腺素嗎?
    原創 李自平 醫學界心血管頻道急性心梗後心律失常用藥,這篇理全了!64歲老年男性患者,因壓榨性胸痛、心悸等入院,經相關檢查診斷為亞急性前間壁ST段抬高性心梗、竇性心動過緩、心功能III級。
  • 【心電學】房室結心律
    房室結是一扁橢圓形結構,大小約為8mm×4mm×1mm,位於房間隔的右後下部,冠脈靜脈竇前,三尖瓣環的上方。房室結的纖維細小,排列紊亂,交織成網。房室結的血液供應通常來自右冠狀動脈,約佔90%,僅有10%的血液由左冠狀動脈供應。
  • Epsilon波,一個拗口名字的來龍去脈|識「圖」尋蹤
    Epsilon波,一個拗口名字的來龍去脈|識「圖」尋蹤
  • 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及其合併心肌梗死的心電圖特點
    左束支繼續分為左前分支、左後分支和左中隔支。左前分支激動左心室前間隔和側壁心肌,引起的左心室除極朝向前上方;左後分支是左束支的延續部,呈扇形分布於左心室下壁和後乳頭肌,引起的左心室除極朝向後下方;左中隔支分布於室間隔左側面。
  • 因心梗丟失的R波又再現,背後的原因是...
    常見的原因還有右位心、右室肥厚、右束支阻滯、預激症候群、後壁心梗及杜氏肌營養不良等,然而該患者的病史和心電圖表現似乎都不符合以上可能。 仔細再看一下術後心電圖,除了右胸導聯的R波,其實肢體導聯顯示電軸左偏,下壁導聯rS波,高側壁導聯QR波,且QRS波輕度增寬,是左前分支阻滯的心電圖改變。
  • 萬萬沒想到,抗血小板藥物竟導致了嚴重的心動過緩!
    但這樣一個「優秀」的抗血小板藥物,其說明書中卻有這樣的描述:對心動過緩事件風險較高的患者,如嚴重病態竇房結症候群,或二度及三度房室傳導阻滯,替格瑞洛需慎用。一個抗血小板藥,怎麼就和心動過緩扯上關係了呢? 如此嚴重的竇停,什麼原因? 首先看一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