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下壁心梗與房室傳導阻滯

2020-12-06 醫脈通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楊曉雲


房室傳導阻滯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常見併發症,隨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技術的開展與普及,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罪犯血管和房室傳導阻滯的心電圖改變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一、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罪犯血管


左、右冠狀動脈病變均可導致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IRA)多為右冠狀動脈(RCA),迴旋支(LCX)次支,前降支(LAD)最少。因不同的罪犯血管供血至心肌的分布和範圍不同,導致心肌梗死的程度與範圍也不相同,在心電圖上可有不同的表現。


1. 右冠狀動脈閉塞導致下壁心肌梗死的心電圖特點:


①II、III、aVF導聯均出現ST段抬高,III導聯ST段抬高/II導聯ST段抬高之比值>1;


②aVL導聯ST段壓低幅度大於I導聯;


③V3導聯ST段壓低/III導聯ST段抬高之比值<0.5;


④V4R導聯ST段抬高大於0.1mV時高度提示右冠狀動脈近端病變,無變化時提示為RCA遠端病變;


⑤I、aVL導聯ST段壓低提示右冠狀動脈優勢型心臟(即右冠狀動脈供應後外側壁心臟)。


文獻報導,III導聯ST段抬高大於II導聯ST段抬是判斷 RCA為IRA的可靠指標;V3導聯ST段壓低/III 導聯ST段抬高之比值<0.5對判定RCA近段閉塞的敏感度和特異度較高;I、aVL導聯ST壓低判斷RCA近端病變有較高的特異性,但敏感性低因而較少應用於臨床。


2. 迴旋支閉塞導致下壁心肌梗死的心電圖特點


①II、III、aVF導聯均出現ST段抬高,III導聯ST段抬高/II導聯ST段抬高之比值≤1;

②I、aVL導聯ST段抬高或等電位線;


③V3導聯ST段下降與III導聯ST段抬高之比值>1.2;

④V1~V3導聯ST段壓低之和/II、III、aVF導聯ST段抬高之和的比值>1;

⑤V5、V6導聯ST段抬高。


臨床研究表明,III導聯ST段抬高/II導聯ST段抬高之比值≤1,預測LCX為IRA的靈敏性和特異性均較高;V3導聯ST段下降與III導聯ST段抬高之比值>1.2,V5、V6導聯ST段抬高,預測LCX為IRA的特異性和敏感性較高;而V2導聯ST段壓低>0.15mV對預測LCX近段閉塞的敏感度和特異度較高,是判斷LCX近段閉塞的有效指標。


3. 前降支閉塞導致下壁心肌梗死的心電圖特點


LAD中遠段閉塞可引起前壁合併下壁心肌梗死,心電圖表現為:V3導聯ST段抬高>V1導聯ST段抬高,伴隨I、aVL導聯ST段壓低及II、III、aVF導聯ST段抬高。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電圖常出現胸前導聯ST段下移,以往認為這是下壁心肌損傷引起的鏡像改變;最近多數研究證實下壁心肌梗死出現胸前導聯ST段下移是因同時伴有左前降支病變而引起前壁心肌缺血或是因為右冠狀動脈閉塞導致右心室或後壁受累而表現為胸前導聯對應性ST段壓低。


文獻報導,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中,胸前導聯ST段壓低常提示冠狀動脈多支病變或血管嚴重病變:LCX病變多表現為V4~V6導聯的ST段壓低,LAD病變多表現為V1~V5,6導聯的ST段壓低;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若為右冠脈或左迴旋支合併左前降支病變,則胸前導聯ST段壓低幅度較大,且持續時間較長。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除了II、III、aVF導聯出現ST段改變外,aVR、前壁(V1~V6)、側壁(I、aVL)等導聯也會出現ST段改變。了解心電圖的這些變化為快速判斷IRA提供了信息。


二、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與房室傳導阻滯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發生房室傳導阻滯的機理眾說紛紜,目前認為可能與房室結動脈血流障礙、迷走神經張力增高或者房室結附近缺血性代謝產物(鉀、腺苷等)的釋放有關。


1.房室結動脈血供與房室傳導阻滯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發生房室傳導阻滯時缺血部位主要位於房室結內,而房室結動脈可來源於右冠狀動脈 (87.5%)或左冠狀動脈的迴旋支 (12.5%)之一或兩者的雙重血供,兩支動脈與房室結動脈均有良好的側枝循環,因此單支血管阻塞一般不會發生房室傳導阻滯。在右冠狀動脈近端阻塞時房室結一般不發生壞死,只會發生短暫的缺血,部分患者出現房室傳導阻滯;若此時迴旋支近端也病變可導致房室結動脈供血障礙,房室結損傷,最終導致嚴重的高度房室傳導阻滯。Berger等人則認為房室結動脈與左前降支近端也有豐富的側枝循環,當左前降支病變時側枝循環中斷,房室結可發生嚴重缺血而產生房室傳導阻滯。


2.迷走神經與房室傳導阻滯


房室結及其附近區域迷走神經分布廣泛,其神經節內乙醯膽鹼含量非常豐富。機體在缺血等應激狀態下時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尤其是心肌缺血損傷範圍較大時可刺激心室後基底部的C纖維,通過Bezold—Jarish反射途徑引起迷走神經張力增高,導致房室傳導阻滯的發生。


3. 炎症介質、高鉀與房室傳導阻滯


房室結及周邊區域缺血還可引起炎症反應,促進相應的細胞釋放大量的炎性因子,如腺苷釋放增多引起房室傳導障礙;同時細胞膜通透性增高,細胞內大量鉀離子外流而出現高鉀血症,進而抑制心臟傳導系統。


三、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併房室傳導阻滯的治療措施


以往研究指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發生房室傳導阻滯部分是一過性或暫時的,積極治療心肌梗死後部分患者可以恢復;未恢復的患者可先嘗試給予藥物(阿託品或異丙腎上腺素)維持心室率;嚴重的房室傳導阻滯患者如果藥物治療反應不佳或存在血流動力學異常則給予臨時起搏治療;若10~14天後仍然依賴起搏器,則需植入永久起搏器。


文獻報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併嚴重的房室傳導阻滯常提示冠狀動脈發生多支病變;患者往往心肌梗死面積較大,常累及左、右心室,心功能嚴重受損,住院期死亡率和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增高,主要表現在Killip分級增加,心源性休克及病死率增加。


無論是左冠狀動脈優勢型還是右冠狀動脈優勢型心臟,發現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併心肌梗死的心電圖改變時都需要足夠的心電圖知識來判斷哪支冠狀動脈是罪犯血管,並確定冠狀動脈什麼部位(近、中或遠)發生了閉塞,以便及時對患者進行危險分層並制定合理的緊急再灌注治療方案。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併房室傳導阻滯最有效的治療措施是儘早對阻塞血管進行再灌注治療、減少心肌梗死面積、改善房室傳導功能。這對於減少心肌梗死併發症、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預後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同為心梗+三度房室阻滯,為何前壁導致的預後更差?|識「圖」尋蹤
    臨床上我們都有這樣的直觀印象:下壁心肌梗死合併三度房室傳導阻滯相對常見,前壁心肌梗死合併三度房室傳導阻滯比較少見,但下壁心肌梗死合併的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多數能夠恢復,而前壁心肌梗死合併的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多不能恢復,且預後很差。
  • 識圖尋蹤:如何確定房室傳導阻滯的部位?
    房室傳導阻滯,顧名思義,就是發生於心房和心室之間的傳導異常。心房到心室傳導路徑上任何部位的異常,均可導致房室傳導阻滯,包括房室結、希氏束及左右束支等。房室傳導阻滯常根據阻滯的程度,分為一度、二度及三度房室傳導阻滯。
  • 房室傳導阻滯:本以為很熟悉,結果還是錯……
    提到房室傳導阻滯,我們並不陌生,一度二度三度爛熟於心,危害也自認為瞭然於胸。既然是房室傳導阻滯,最嚴重的不過是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所有的P波均不能下傳至心室,在所有的P波均被阻滯後,可能有逸搏,可能沒有逸搏,沒有逸搏後,即會發生長時間的停搏,這種嚴重的慢,應該是房室傳導阻滯最常見也是最為嚴重的危害了,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 李學斌:房室傳導阻滯心電圖判讀的新思考|SCC 2019_房室傳導阻滯...
    醫脈通整理報導,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在近日召開的第21屆中國南方國際心血管病學術會議(SCC 2019)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李學斌教授作了題為「房室傳導阻滯心電圖判讀的新思考」的精彩報告。
  • 二度I型房室傳導阻滯,阻滯部位一定在房室結嗎?
    房室傳導阻滯是臨床導致緩慢性心律失常最常見的原因。阻滯者,被阻礙而停滯不前,房室傳導阻滯,指的是激動被阻礙在心房和心室之間,不能下傳心室。正常房室傳導系統的結構,從上至下依次為房室結、希氏束及左右束支,房室傳導阻滯可發生於上述傳導通路的任何位置。
  • 房室傳導阻滯——熟悉的陌生人
    房室傳導阻滯我們都很熟悉,顧名思義,是心房和心室之間的傳導出現了障礙。房室傳導阻滯是常見的導致緩慢性心律失常的原因。嚴重的房室傳導阻滯,如二度和三度房室傳導阻滯,伴有相關症狀時,需要植入起搏器進行治療。但是,房室傳導阻滯,危害不止於慢,有時,熟悉的房室傳導阻滯看起來又那麼陌生,且讓我們從下面的病例一探究竟。
  • ​急性心梗並發心律失常,可以加用異丙腎上腺素嗎?
    原創 李自平 醫學界心血管頻道急性心梗後心律失常用藥,這篇理全了!64歲老年男性患者,因壓榨性胸痛、心悸等入院,經相關檢查診斷為亞急性前間壁ST段抬高性心梗、竇性心動過緩、心功能III級。
  • 李學斌教授:如何用心電圖判定房室傳導阻滯部位
    房室傳導阻滯是指發生於心房和心室之間的阻滯。心房到心室傳導路徑上任何部位的異常,均可導致房室傳導阻滯。房室傳導阻滯的預後,除了和阻滯的程度相關外,也和阻滯發生的部位有關,因而了解房室傳導阻滯部位十分重要。在中國心電學論壇2018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李學斌教授講解了房室阻滯部位心電圖。
  • 什麼是心梗 出現這5大症狀要小心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心梗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那你知道心梗的症狀有哪些嗎?心梗吃什麼食物才對健康有益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位於上腹部,常被誤認為胃潰瘍穿孔或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位於下頜或頸部,常被誤認為骨關節病。部分病人無疼痛,多為糖尿病病人或老年人,一開始即表現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少數病人在整個病程中都無疼痛或其他症狀,而事後才發現得過心肌梗塞。
  • 有三種一度房室傳導阻滯,需要引起重視?|識「圖」尋蹤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在所有的房室傳導阻滯中,一度房室傳導阻滯,無論從阻滯程度,還是疾病的嚴重程度,幾乎都被認為是最輕的。甚至一度房室傳導阻滯時的房室傳導,只能叫做房室延遲,而不應該是阻滯。但所有的一度房室傳導阻滯都是良性的嗎?什麼樣的一度房室傳導阻滯需要我們重視呢?
  • 竇性心動過速時的房室傳導阻滯均為病理性?趕緊來看看這兩例病例!
    導語:通常情況下,迷走神經激活會同時影響竇房結和房室結,表現為竇速變緩伴不同程度的房室傳導阻滯。在運動負荷試驗過程中,房室結阻滯伴竇速增快被認為是病理性。本文介紹了2例由迷走神經介導的反射起源的房室傳導阻滯伴竇性心動過速的患者。 迷走神經激活會同時影響竇房結和房室結。
  • 【心電學】房室結心律
    正常的心臟傳導系統由竇房結、結間束、房室結、希氏束、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纖維網等組成,其主要功能為形成和傳導衝動。衝動在竇房結形成後,隨即由結間通道和房間傳導通路傳遞至房室結和左心房。衝動在房室結內傳導速度極為緩慢,抵達希氏束後傳導再度加速,迅速經左右束支傳至浦肯野纖維的傳導速度極為快捷,最終使全部心室肌幾乎同時被激動,完成一次心動周期。
  • 老年患者突發呼吸困難、完全性房室阻滯,原來是甲狀腺導致
    患者的心率增快,並且發現一些電活動通過房室結傳導。在使用左旋甲狀腺素替代治療的第二周,患者的游離T4水平恢復正常(1.04 pg/mL),心電圖表現為Mobitz I型房室傳導阻滯(圖3)。臨時心臟起搏器隨後被移除。在接下來的一周內,在密切監測中沒有觀察到新的傳導阻滯。患者住院三周後出院了。
  • 男子心梗後第三天,大便用力致心臟破裂!心臟破裂40%是大便引起
    在心肌梗死後第三天,患者要下地解大便,護士告知,就在床上,或床邊解就行。可是患者覺得特別不好意思,說現在沒事了,又不是七老八十了,還在床上解手。經再三勸說,患者還是執意去廁所,護士和醫生再次提醒:如果大便乾燥,千萬不要用力,解不出來,一定告訴醫生,用點藥。在患者解手的時候,醫生還是不放心,就在廁所外靜靜等候,聽著。結果怕啥就來啥,沒過幾分鐘,就聽見一聲怪叫,接著又哐當響了一聲。
  • 14歲女孩心動過速後,卻出現了心梗的心電圖|識「圖」尋蹤
    圖1:14歲小女孩發作寬QRS波心動過速,呈現類左束支傳導阻滯,既往無基礎心臟病意料之外卻也在預料之中,心動過速終止了,心電圖轉為正常的竇性心律,但仔細去看心電圖的細節,尤其QRS波,這竇律正常,心電圖可不正常,V1-V4,Q波形成伴R波遞增不良(圖2)。要不是看在她只有14歲的面子上,我想多數人,都會做出前壁心肌梗死的診斷,妥妥的安排冠脈造影。
  • 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及其合併心肌梗死的心電圖特點
    心室內傳導系統廣泛性損害時,可以同時出現≥2種束支或分支阻滯,甚至合併竇房阻滯、房內阻滯和房室阻滯,形成多種類型的混合阻滯,心電圖表現複雜多變,但無論如何,都存在一些基礎的束支或分支阻滯圖形。室內阻滯是引起心電圖出現寬QRS波的常見原因之一∶ 正常心室除極 室上性衝動通過房室交界區後,將繼續進入希氏束。希氏束是由很多並行的浦肯野纖維組成的傳導束,0相動作電位依賴快鈉通道,電傳導迅速。
  • 14歲女孩疑似心梗?原來是它在搗鬼 | 深度解析
    圖1:小女孩發作寬QRS波心動過速,呈現為類左束支傳導阻滯的特點。但是對於沒有基礎心臟疾病且血流動力學穩定者,首先應用腺苷進行室上性心動過速的鑑別診斷還是合理的。結果在靜推了12 mg的腺苷後,心動過速終止了,這提示,寬QRS波心動過速很可能為室上性過速,且其發作依賴於房室結的傳導。
  • 圖文詳解心傳導系統:竇房結、結間束、房室結、房室束
    延擱衝動傳導。傳導衝動緩慢,約延擱0.04s。這可能與細胞細小、排列不規則和縫隙連接較少有關。衝動的延擱傳導保證心房肌和心室肌先後收縮,適應心內血液循環特點。 3.減少異常衝動。心房顫動時,來自心房的衝動頻率快且強弱不一。此區可使減少或消失,限制傳向心室。這可能與細胞排列不規則和縫隙連接較少有關。 4.起搏。此區為次級起搏點,主要位於房室結兩端。
  • 終於找到了:圖文詳解心傳導系統:竇房結、結間束、房室結、房室束
    心傳導系統包括竇房結、結間束、房室結、房室束及其分支。成人房室束長為5.7~7.9mm,直徑為1.1~1.5mm。在橫切面上,房室束穿經右纖維三角的部分呈圓形,近側端和遠側端呈三角形。房室束位於主動脈右、後瓣和室間隔膜部稍下方,右側有三尖瓣隔側尖附著緣前上部並與其交叉,故三尖瓣和主動脈瓣置換術以及室間隔膜部修補術時應注意這些重要毗鄰關係,以免損傷房室束而導致房室傳導阻滯。在房室束穿經右纖維三角右下角處,右纖維三角內可見束細胞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