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及其合併心肌梗死的心電圖特點

2021-01-11 騰訊網

室內阻滯主要涉及希氏束分岔部以下傳導系統的阻滯,包括左束支阻滯、右束支阻滯、左前分支阻滯、左中隔支阻滯、左後分支阻滯和非特異性室內傳導障礙。心室內傳導系統廣泛性損害時,可以同時出現≥2種束支或分支阻滯,甚至合併竇房阻滯、房內阻滯和房室阻滯,形成多種類型的混合阻滯,心電圖表現複雜多變,但無論如何,都存在一些基礎的束支或分支阻滯圖形。室內阻滯是引起心電圖出現寬QRS波的常見原因之一∶

正常心室除極

室上性衝動通過房室交界區後,將繼續進入希氏束。希氏束是由很多並行的浦肯野纖維組成的傳導束,0相動作電位依賴快鈉通道,電傳導迅速。

室內傳導系統

哺乳動物的室上性衝動通過房室結後,進入希氏束。

成人希氏束寬1.5 ~ 2mm,長6.5 ~ 20mm。希氏束在室間隔頂部分為左束支和右束支,各自把衝動傳遞給左心室和右心室的浦肯野纖維,最後激動心室肌。

左束支繼續分為左前分支、左後分支和左中隔支。左前分支激動左心室前間隔和側壁心肌,引起的左心室除極朝向前上方;左後分支是左束支的延續部,呈扇形分布於左心室下壁和後乳頭肌,引起的左心室除極朝向後下方;左中隔支分布於室間隔左側面。

左束支除極時,左前分支和左後分支的除極向量相互抵消,左中隔支因此代表左束支先激動左側室間隔,開始心室除極過程。

希氏束在肌部室間隔頂部分為左束支和右束支,左束支將衝動傳導至左心室的浦肯野纖維,右束支將衝動傳導至右心室的浦肯野纖維。

浦肯野纖維網絡分布於心內膜表面,最後迅速地把電衝動傳遞至心室肌,完成左心室和右心室的除極,產生心電圖的QRS 波。

正常心室除極

整個心臟中,希氏束和浦肯野纖維的傳導速度最快,可達2000-4000 毫米/秒,心室肌約400 毫米/秒,只有通過正常室內傳導系統引起的心室除極時間最短,產生窄QRS 波。

正常情況下,左束支比右束支領先10~25ms 激動室間隔,左側室間隔先除極,除極向量朝向右前,指向V1、V2導聯,記錄到初始除極小r波;同時背離V5、V6導聯,記錄到初始除極小q波。

正常QRS 波形成的機制

A. 左側室間隔先除極,形成V1導聯的r 波,V6導聯的q波。

B. 雙心室同時除極, 形成V1導聯的S 波,V6導聯的R波。

C. 右心室流出道和左心室後基底部最後除極,形成V6導聯的s波

隨後,左心室和右心室同時除極,左心室心肌厚度大於右心室,整體除極向量朝向左心室,V1、V2導聯記錄到深S波,V5、V6導聯記錄到高振幅R波。

右心室流出道和室上嵴以及左心室後基底部最後除極,除極向量背離V5、V6導聯形成小s波;朝向V1、V2導聯,完成S 波的形成(回復到基線)。

完全性右束支阻滯

右束支傳導中斷或傳導較左束支延遲>40ms 時,右側心臟只能通過左心室的衝動穿室間隔激動,右心室內的激動由心室肌-心室肌的電傳導完成,傳導緩慢,QRS波增寬,形成右束支阻滯圖形。

心電圖診斷要點∶

PR 間期正常。

寬 QRS 波,QRS波間期≥120ms。

V1導聯 ORS波可呈 rsr'、rsR'、rSR'形,R'波振幅>r波;或呈有切跡的R波,R波峰時間>50ms,大型切跡有時雖未超越基線形成s波,但R波凹口明顯,整個QRS 波呈M形。

I、Ⅱ、aVL、V5、V6導聯有寬淺的s 波,s波間期等於R波或>40ms。

繼發性ST-T改變。ST-T方向與同導聯QRS 波終末部方向相反∶如終末部為s波,ST段呈上斜形壓低或抬高伴T波直立;終末部為R'波,ST段呈下斜形壓低伴T波倒置。

完全性右束支阻滯

男性,11 歲。法洛四聯症心外科術後。

心電圖示竇性心律,QRS 波間期140ms,V1導聯QRS 波呈rsR 形伴繼發性ST-T 改變,藍色箭頭所示部分導聯寬淺的s 波,s 波間期80ms。

心電圖診斷:竇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阻滯。

右圖為V1導聯QRS 波形放大300%,典型的rsR 形態伴繼發性ST-T改變;完全性右束支阻滯時,左側室間隔仍先除極,不影響初始除極,V1導聯記錄到小 r 波。

完全性右束支阻滯時,aVR導 聯 的QRS終末波恆定為粗鈍的r波,代表向右的右心室除極,aVL導聯恆定為寬而不深的s波,其餘肢體導聯的終末部可以為r波或s波。

男性,77 歲。診斷慢性阻塞性肺病。

心電圖診斷:竇性心律;電軸右偏; 完全性右束支阻滯。

V1導聯QRS波呈有切跡的R 波;Ⅰ、aVL、V5、V6導聯QRS 波終末部寬淺s 波。

繼發性和原發性ST-T改變

完全性右束支阻滯的繼發性ST-T改變方向與QRS波終末部分波形方向相反,一旦相同,提示合併原發性ST-T改變。識別原發性ST-T 改變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對於胸痛患者而言,有助於發現隱藏於繼發性ST-T 改變中的原發性缺血性ST-T改變。

女性,73 歲。診斷擴張型心肌病。

注意Ⅱ導聯QRS 波終末部為寬淺s 波伴T 波倒置,V2導聯亦為S 波伴深T 波倒置,存在原發性復極異常,合併長QT 間期。

影響心電圖ST-T改變的其他臨床情況,例如心室肥厚、電解質紊亂等使完全性右束支阻滯的ST-T改變偏離單純繼發性ST-T復極模式,是懷疑並存其他疾病的心電圖線索。

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和心肌梗死

正常情況下,V1導聯QRS波呈rS形,心肌梗死波及前間隔時,r波丟失,病理性Q波形成,V1導聯呈QS形。完全性右束支阻滯的V1導聯初始r波存在,心肌梗死波及前間隔發生病理性Q波時,r波丟失,V1導聯呈 QR波、Qr波。V1導聯一旦出現QR波,要考慮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合併前間隔心肌梗死。

男性,38 歲。1 年前曾患急性心肌梗死。

心電圖示竇性心律,V1導聯QRS 波呈QR 形,V1-V5導聯病理性Q 波,提示陳舊性廣泛前壁心肌梗死;值得注意的是,心肌梗死1年後V2-V5導聯ST 段持續性抬高,要警惕前壁室壁瘤形成可能。

下圖:A. 普通心肌梗死波及前間隔時,V1導聯初始r 波丟失,病理性Q 波形成,QRS波呈QS 形。

B. 完全性右束支阻滯時,由於延遲R 波的存在,r 波丟失後,V1導聯QRS 波呈獨特的QR 波。

完全性右束支阻滯時,右心室除極延遲,影響 QRS波後半部;心肌梗死時,心肌壞死產生的病理性Q波影響QRS波前半部,因此,完全性右束支阻滯不會掩蓋其他部位心肌梗死的病理性Q波。

接近 50%的個體,右束支僅由左前降支的第1 間隔支或第2間隔支供血,另有50%的個體由左前降支間隔支和右冠狀動脈房室結動脈雙重供血,因而前間隔/前壁心肌梗死常伴完全性右束支阻滯,也間接提示左前降支閉塞部位至少在第1間隔支或第2間隔支以上部位。

右束支阻滯的分度

■ 右束支阻滯的阻滯程度也可以進行三級分度:

一度右束支阻滯時,右束支傳導相比左束支延遲>40ms,且延遲時間恆定。根據延遲程度不同,重延遲出現典型完全性束支阻滯圖形;輕度延遲時,V1-V2導聯S波出現切跡和r'波,I、V5、V6導聯出現s波,aVR導聯r波增寬、粗鈍。

二度右束支阻滯時,心電圖出現間歇性右束支阻滯圖形。若是二度Ⅰ型右束支阻滯,下傳衝動進行性遭遇加重的右束支相對不應期,右束支傳導進行性延緩,QRS波可從正常轉為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滯,直至完全性右束支阻滯,QRS 波間期進行性增寬。

A. 竇性心律,V1導聯QRS 波有兩種形態,一種是rS 形,一種是rSR 形,第一種形態固定出現,為正常QRS 波;第二種波形的三相波群每四個一組,反覆出現,S 波振幅進行性加深,R 波振幅進行性增加,QRS 波間期進行性增寬,系二度Ⅰ型右束支阻滯。

二度Ⅱ型右束支阻滯時,下傳衝動若遇正常應激期,QRS波正常,若遭遇右束支有效不應期,出現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圖形。

2∶1右束支阻滯時,正常QRS波和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圖形交替出現;高度右束支阻滯時,心電圖QRS波群以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圖形為主,散在正常QRS波。

B. 同一患者不同時間記錄的心電圖,正常QRS 波和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圖形(紅色圓圈)交替出現,為2 ︰ 1 右束支阻滯。

三度右束支阻滯時,心電圖恆定出現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圖形,實際和嚴重的一度右束支阻滯無法鑑別,只是一度右束支阻滯的右束支傳導延遲,三度是傳導中斷。

診斷二度右束支阻滯,應確保以下兩個條件∶

勻齊的P-P間期或其他室上性節律;

勻齊的PR 間期,排除心率波動引起的3相右束支阻滯。

此外,還需排除發生於舒張晚期的起源於左束支或室間隔左側的室性期前收縮。

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滯

QRS波具有右束支阻滯形態,但間期

心電圖診斷要點∶

V1或V2導聯QRS 波呈rsr'形,通常r'波振幅>r波。

I、aVL、V5、V6導聯s波增寬,aVR導聯r 波增寬。

窄QRS波具有右束支阻滯形態,但間期

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完全性右束支阻滯是種截然不同的心電圖實體,僅有5%的不完全右束支阻滯進展為完全右束支阻滯。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滯見於部分正常人,即正常變異,也見於器質性心臟病患者,例如右心室擴張、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等。

室上圖形

臨床上,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滯需要和室上嵴心電圖鑑別。室上嵴心電圖是右心室流出道和室上嵴區域生理性延後除極或除極電勢增大,是一種正常變異,約見於5%的個體,V1導聯 QRS波 呈rsr'形,間期r'波,主要鑑別診斷如下:

室上心電圖

男性,24 歲。臨床無器質性心臟病。

心電圖V1導聯QRS 波呈rSr 形,QRS 波間期

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和室上嵴圖形的鑑別

房間隔缺損的V1導聯QRS波可呈rsr's'或rsR's'形,這是右心室擴張引起右心室流出道和室上嵴延遲除極,並非生理性改變,QRS波多呈四相波或多於四相,本質是碎裂QRS波。

V1 導聯多組分QRS 波 的鑑別診斷

A. 一例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滯,QRS波呈rsR 形,R 振幅>r 波,R /s振幅比值>1伴繼發性T 波倒置。

B. 一例室上嵴圖形,QRS 波呈rsr 波,r /s 振幅比值

C. 一例肺動脈瓣狹窄,V1導聯呈rsR s 波,酷似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滯, 實際是一種碎裂QRS 波, 典型右束支阻滯僅有3相波。

D. 一例房間隔缺損的碎裂QRS 波。

相關焦點

  • 2分鐘讀懂左、右束支傳導阻滯 |心電圖學習一日通
    一側束支或其他束支傳導阻滯會導致心室肌激動延遲和異常,心電圖上表現為心室波時限延長和形態異常。圖1 右束支傳導阻滯心電圖以下是S波幾種頓挫的圖形。圖3 右束支傳導阻滯圖5 左束支傳導阻滯心電圖2.機制左束支傳導阻滯時電活動首先沿著右束支傳導。
  • 14種異常心電圖的波形特點,建議收藏!
    > 心電圖特點:寬大畸形的QRS波時限>0.12秒並呈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圖形(圖5) ,電軸右偏或向下,可能為特發性,可經導管射頻消融治癒 。> 心電圖特點:左前束支阻滯的原因在左心室前/上地區延遲,來自室上的激動沿左、右束支下傳。
  • 識圖尋蹤:如何確定房室傳導阻滯的部位?
    結合圖1和圖2,紅色文本框標記的第一種QRS波,其PR間期為240ms,QRS波增寬,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滯的形態,電軸左偏,提示同時合併了左前分支傳導阻滯。藍色文本框標記的第2種QRS波,其對應的PR間期進一步延長至360ms,QRS波增寬呈現為完全性右束支組織形態,但此時電軸右偏,提示合併了左後分支傳導阻滯。
  • 陳舊性心肌梗死的心電圖表現是什麼?
    陳舊性心肌梗死,心電圖會不會顯示出來呢?這個問題其實比較複雜,即使急性心肌梗死,有時候心電圖都會顯示不出來,比如不典型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二度I型房室傳導阻滯,阻滯部位一定在房室結嗎?
    心電圖提示竇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左前分支傳導阻滯,二度I型房室傳導阻滯(圖3)。超聲心動提示EF 50%,左室內徑正常上限,其餘未見明顯異常。圖3 患者心電圖提示竇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左前分支傳導阻滯,二度I型房室傳導阻滯
  • 急性下壁心梗與房室傳導阻滯
    一、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罪犯血管左、右冠狀動脈病變均可導致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IRA)多為右冠狀動脈(RCA),迴旋支(LCX)次支,前降支(LAD)最少。前降支閉塞導致下壁心肌梗死的心電圖特點LAD中遠段閉塞可引起前壁合併下壁心肌梗死,心電圖表現為:V3導聯ST段抬高>V1導聯ST段抬高,伴隨I、aVL導聯ST段壓低及II、III、aVF導聯ST段抬高。
  • 李學斌:房室傳導阻滯心電圖判讀的新思考|SCC 2019_房室傳導阻滯...
    醫脈通整理報導,未經授權請勿轉載。AVB是房與室之間的阻滯,其危險性較大,明確診斷後應及時給予起搏治療。AVB主要包括房室結水平阻滯(55%)和雙側束支阻滯(45%)。房室結水平阻滯的逸搏點高,頻率快,變時性好,QRS波窄,AH間期阻滯。雙側束支阻滯的逸搏點低,頻率慢,變時性差,QRS波寬,HV間期阻滯。
  • 房室傳導阻滯:本以為很熟悉,結果還是錯……
    提到房室傳導阻滯,我們並不陌生,一度二度三度爛熟於心,危害也自認為瞭然於胸。既然是房室傳導阻滯,最嚴重的不過是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所有的P波均不能下傳至心室,在所有的P波均被阻滯後,可能有逸搏,可能沒有逸搏,沒有逸搏後,即會發生長時間的停搏,這種嚴重的慢,應該是房室傳導阻滯最常見也是最為嚴重的危害了,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 先天性心臟病,心電圖上能看出什麼?|臨床解惑
    法洛四聯症的典型表現包括右室流出道梗阻、室間隔缺損、主動脈騎跨和右心室肥厚。圖1 法洛四聯症示意圖基於這些表現,法洛四聯症患者的心電圖可能具有如下幾種表現: 電軸正常或者右偏; 右心室肥厚; 右束支傳導阻滯; 不同導聯之間QRS波時限延長程度存在差異,右胸導聯QRS波時限最寬。
  • 3分鐘讀懂,如何利用心電圖來識別左後分支阻滯
    左束支主幹可分為左前分支和左後分支。
  • 學會這13步,原來讀懂心電圖可以如此簡單
    從12導聯心電圖上可以看到,P波和QRS波之間呈完全性阻滯性房室分離,該患者暈厥的原因是存在三度房室阻滯,應植入起搏器。 QRS波時限增寬>0.12 s常見的原因有:完全性左束支阻滯,完全性右束支阻滯,預激症候群,室性心動過速等。QRS波時限增寬介於0.10 s~0.12 s之間常見的原因有:室內阻滯,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滯等。
  • 你對心電圖 ST 段抬高的理解也許錯了
    心電圖檢查結果,V1、V2 導聯 ST 段抬高首先,我們來判斷上圖中(圖 1)中 V1-2 導聯 ST 段抬高的原因為:A. 前間壁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B. Brugada 症候群C. 高血鉀引起的獲得性 Brugada 心電圖表現D.
  • 張澍教授等在JACC發表述評文章——左束支起搏:生理性起搏的新技術
    左束支起搏的研究現狀黃偉劍等在對心衰伴LBBB患者行希氏束起搏時完成並報導了首例LBBP。術中嘗試希氏束起搏以10V/0.5ms輸出不能糾正 LBBB,而將電極導線tip端往心室方向遠端送入,以0.5V/0.5ms輸出即可糾正LBBB。起搏時心電圖可見右束支傳導阻滯(RBBB)形態,同時通過調整AV間期,使QRS波完全正常化。
  • 同為心梗+三度房室阻滯,為何前壁導致的預後更差?|識「圖」尋蹤
    臨床上我們都有這樣的直觀印象:下壁心肌梗死合併三度房室傳導阻滯相對常見,前壁心肌梗死合併三度房室傳導阻滯比較少見,但下壁心肌梗死合併的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多數能夠恢復,而前壁心肌梗死合併的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多不能恢復,且預後很差。
  • 純乾貨,系統解讀心電圖的9個步驟 |心電圖學習一日通
    正常時限<0.12 s。心肌梗死:病理性Q波振幅≥1/3 QRS波且Q波時限≥0.03 s提示心肌梗死或心肌壞死。mm;(4)V1導聯R波>7 mm;(5)V1導聯S波<2 mm。V1導聯呈RSR型或兔耳型;(3)Ⅰ導聯和V6導聯的S波寬而且有頓挫;(4)可能存在電軸右偏。
  • 3種電軸左偏的心電圖模式,你都見過嗎?
    01 左前束支傳導阻滯(LAFB) 在LAFB中,激動通過左後束支傳導到左心室,之後沿心內膜表面傳入左心室後間隔壁。 02 左束支傳導阻滯(LBBB) •通常,間隔從左到右被激活,導致側壁導聯產生小Q波。 •在LBBB中,間隔去極化的正常方向相反(從右到左),衝動首先通過右束支傳到右心室,然後通過間隔傳到左心室。
  • 變異型心絞痛的心電圖特徵
    2 去極化改變2.1 束支阻滯冠脈左前降支痙攣的患者可出現短暫的室內傳導阻滯,其中右束支阻滯較為常見,偶可出現分支阻滯。迄今為止罕見左束支阻滯的報導,這可能與左束支血供更為豐富有關,文獻指出,患者臨床診斷為變異型心絞痛伴短暫性左束支阻滯(圖4),作者考慮為左束支供血的冠脈同時痙攣引起。
  • ST段抬高不一定是心梗,這8張心電圖必須鑑別!
    讓我們一起來總結一下:急性心梗;左心室肥厚;完全性左束支阻滯或室內阻滯;早期復極波;心包炎;應激性心肌病;陳舊性心梗合併室壁瘤形成;Brugada症候群;預激症候群或室上速;高鉀血症或高鈣血症;正常變異;……當看到心電圖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