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異型心絞痛的心電圖特徵

2020-12-07 醫脈通

作者:楊琴 張奇 王安才 王德國(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老年醫學科)


變異型心絞痛常出現典型的心電圖變化,近50%的患者出現高聳對稱的T波,如果痙攣持續則出現進行性抬高的ST段,持續數分鐘後逐步回落。與ST段抬高相關的心電圖改變還包括R波增高和S波減小,部分病例出現TQ段斜率上升、ST段抬高和T波深倒置的電交替。除此以外,變異型心絞痛發作時易發生室性心律失常。本文回顧了正常的或無嚴重冠脈狹窄的患者變異型心絞痛的心電圖變化。


圖1 典型變異型心絞痛心電圖


1 復極化改變


變異型心絞痛發作時ST段抬高的導聯中,其心電圖基線常正常或有非特異性的ST改變,有些出現T波低平或倒置。


1.1 與復極化有關的常見的典型心電圖改變


表現為由冠脈痙攣引起的進行性心肌缺血。超過一半的患者最先出現的心電圖改變為直立高聳的T波伴輕微的QT間期延長(圖2)。行PCI術過程中出現急性冠脈痙攣,引起類似的心電圖變化。


圖2 Holter記錄的冠狀動脈痙攣危險期的心電圖(A:對照;B:初始階段高大T波;C:出現ST段抬高;D~F:心電圖逐漸恢復正常)


部分病例僅出現對稱直立高聳的T波,偶伴負向的U波。絕大多數變異型心絞痛心電圖首先出現直立高聳的T波,隨之是進行性ST段抬高,持續數分鐘後逐漸回復到正常,T波則再次出現對稱直立高聳,最後回復正常(圖2)。


ST段抬高與心絞痛的發作時間一致,通常冠脈痙攣持續1~5min。12導聯體表心電圖記錄可見ST段抬高導聯的鏡像導聯ST段壓低,這有助於定位缺血心肌及痙攣的冠脈血管。


總的來說,典型的變異型心絞痛心電圖特徵常有以下幾點:①幾乎所有病例中均有R波振幅增大;②在所有病例中均有S波減小或消失;③在2/3的病例中TQ段的斜率增大;④20%的病例出現ST段抬高和T波深倒置的電交替(圖3)。


圖3 Holter記錄的變異型心絞痛心電圖,可見典型的ST-TQ電交替(虛箭頭)及室性早搏(實箭頭)


在變異型心絞痛發作終止後,抬高的ST段逐漸回落,心電圖常出現T波倒置,與急性冠脈症候群心電圖表型類似。嚴重的變異型心絞痛緩解期後立即出現T波倒置,心肌缺血程度及持續時間對其影響很大,通常可持續數分鐘到數小時。


1.2 QT延長及QT離散度增加是變異型心絞痛常見的心電圖表現


Parchure等研究顯示既往有心臟驟停的變異型心絞痛患者QT離散度明顯增加。


1.3 早期復極


最新研究表明變異型心絞痛早期復極與致死性心律失常的風險有關,一項報導發現,281例變異型心絞痛患者中,有21%出現下壁和/或側壁導聯早期復極;隨後發現伴有早期復極的患者發生心血管事件(心源性死亡、心臟驟停、致命性心律失常)的風險比不伴早期復極的患者高4倍,伴早期復極和ST段低平或壓低的患者心血管事件風險增加8倍。


2 去極化改變


2.1 束支阻滯


冠脈左前降支痙攣的患者可出現短暫的室內傳導阻滯,其中右束支阻滯較為常見,偶可出現分支阻滯。迄今為止罕見左束支阻滯的報導,這可能與左束支血供更為豐富有關,文獻指出,患者臨床診斷為變異型心絞痛伴短暫性左束支阻滯(圖4),作者考慮為左束支供血的冠脈同時痙攣引起。


圖4 變異型心絞痛引起的完全性左束支阻滯(A:患者入院時的心電圖;B、C:心絞痛發作時,V1、V2導聯ST段上抬0.2mV,並呈完全性左束支阻滯改變;D:患者胸痛症狀緩解後心電圖)


2.2 病理性Q波


臨床心電圖偶可出現病理性Q波,主要發生在冠狀動脈狹窄的基礎上。極少數冠狀動脈正常的患者持續嚴重的冠脈痙攣可誘發急性心肌梗死。就大多數病例而言,病理性Q波短暫出現,不代表永久性壞死。


3 心律失常


變異型心絞痛患者可出現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其中室性心律失常最為常見(圖1)。


3.1 室性心律失常


變異型心絞痛患者常出現室性心律失常。在一項對252例無嚴重冠脈病變的變異型心絞痛患者的長達12年的隨訪研究中,大約66%復發心絞痛,11.4%發生嚴重心律失常,5.1%發生室顫,5.1%發生室速,1.1%發生完全性房室阻滯。其中胸痛發作時ST段重度抬高的患者室速和室顫發生率升高。約1/3室性心律失常發生於冠脈痙攣緩解期,其餘則發生於ST段抬高達最大值之前的缺血期。與室性心律失常發生有關的因素有,①胸痛發作的持續時間;②ST段抬高的程度;③ST-T電交替的出現;④R波增加>25%。Maseri研究發現無論是否並發室性心律失常,變異型心絞痛患者的心電圖、臨床症狀以及影像學參數無明顯差異,然而並發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變異型心絞痛患者,其ST段抬高更明顯且持續時間更長。


圖5 冠脈痙攣過程中的心電圖變化,在ST段達到峰值水平時容易出現非持續性室速發作


變異型心絞痛在短暫的缺血後恢復心臟冠脈血供,可引起所謂再灌注心律失常。這是一種較為特殊的室性心律失常,常由再灌注性心肌損傷所致的心肌電活動不穩定性增加、鈣超載、內皮損傷加重心肌電生理的不均一性、室顫閾值降低等原因引起。前壁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以快速型多見,下壁和/或後壁的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以緩慢型多見,與冠脈支配分布有關。XU等報導一例變異型心絞痛患者在胸痛消失後,抬高的ST段恢復到等電位線,隨之出現室性心律失常,包括持續性室速以及室速轉換為室顫,在未做電除顫的情況下自行恢復到竇性心律(圖6)。


圖6  心絞痛症狀緩解後心電圖(A:ST段回復到基線水平後記錄到的持續性室速;B、C:持續性室速轉為室撲及室顫;D:未應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藥物及電復律下室撲自發轉復為竇性心律)


3.2 其他心律失常


其他罕見類型的心律失常也可在變異型心絞痛發作時出現,如室上性心動過速,由右冠狀動脈痙攣引起的完全性房室阻滯以及二度房室阻滯、房室分離和竇房結功能障礙。


4 小結


變異型心絞痛常發生於無冠狀動脈損傷或輕度血管狹窄的患者,約20%~30%的冠狀動脈痙攣為靜息發作,典型變異型心絞痛心電圖表現為:在發作早期,缺血常僅限於心內膜區域(高聳的T波),隨後ST段抬高並持續幾分鐘,回落期可見短暫T波深倒置,偶見靜息期負向T波的假性正常化。另外,變異型心絞痛發作達到峰值(ST段上抬至峰值時)和胸痛消失時容易發生室性心律失常。因此,對於臨床上有胸痛發作而冠脈造影或冠脈CT檢查正常的患者,需要考慮變異型心絞痛的可能,由於患者存在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風險,進行動態心電圖檢測或長時程心電監測非常必要。


本文摘編自:楊琴,等.變異型心絞痛的心電圖特徵.實用心電學雜誌.2016, 25(4):251-256.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你對心電圖 ST 段抬高的理解也許錯了
    心電圖檢查結果,V1、V2 導聯 ST 段抬高首先,我們來判斷上圖中(圖 1)中 V1-2 導聯 ST 段抬高的原因為:A. 前間壁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B. Brugada 症候群C. 高血鉀引起的獲得性 Brugada 心電圖表現D.
  • 心電圖講座:ST-T 改變的臨床意義
    1. 2. 2 繼發性ST-T 改變 指因心室除極異常, 繼而造成心室復極異常所引起的心電圖ST-T 改變。臨床常見於心室肥大、束支阻滯、心室預激、室性激動、起搏心律等。 1. 3 根據心電圖形態特徵分類
  • 心電圖 ST 段讀圖四步法
    常見 ST 段抬高的病因:冠心病心梗、變異型心絞痛、冠脈夾層、心尖球囊樣症候群、心肌病、心肌炎、心包積液、心包炎、室壁瘤、預激症候群、束支傳導阻滯、Burgada 症候群、早復極症候群、LQT-S3、電解質紊亂、肺梗塞、主動脈夾層、急腹症(胰腺炎、膽囊炎)、顱內出血、氣胸等。
  • 一些看似「異常」的正常心電圖:T波的正常變異
    (二)神經系統功能變化的T波變異1.交感神經興奮如情緒激動、精神緊張、恐懼和劇烈運動時,T波常降低,有時倒置;其T波變化可自行恢復正常。反之,當迷走神經興奮時,T波振幅可明顯增高。2.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多見於年青女性,心電圖多表現為T波低平、平坦或倒置。多見於下壁導聯,也可見於心前導聯,站立時描記的心電圖比臥位時描記的T波改變更為明顯。
  • 心絞痛是什麼原因引起?年輕人心絞痛原因常見到難以置信
    心絞痛是什麼原因引起?情緒一激動,就容易心絞痛。心絞痛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年輕人心絞痛的原因有哪些呢?  有關心絞痛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我們來看指南怎麼說。2018年發表的《冠心病合理用藥指南(第2版)》指出:最常見的心絞痛即普通型心絞痛,又稱穩定型心絞痛。心絞痛是由於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與缺氧所引起。勞累、情緒激動、飽食、氣候突變等是心絞痛的常見誘因。
  • [CMIT2015]臨床必備:2小時學看心肌缺血心電圖(四)
    在冠心病學科交叉暨介入治療大會(CMIT2015)上,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劉芳副主任醫師介紹了動態心電圖在心肌缺血診斷中的應用。一、動態心電圖檢測ST改變的一般問題1.ST段偏移的分型及測量點1)ST段改變分型ST段降低:水平型、下斜型、上斜型ST段抬高
  • 他今年36歲,心電圖顯示有異常Q波,是不是發生了心肌梗死?
    【心電圖特徵】 Q波時間>0.04s;振幅>1/4R波;或在不應該出現Q或q波的導聯上,出現Q 【常見的Q波變異】 1.Ⅲ導聯出現Q波 正常人可能單純在Ⅲ導聯上出現深、寬的Q波,這種Q波可表現為QS型型、QR型或R型,多屬於位置性Q波。
  • 北京崇文門中醫醫院謝連娣主任:心絞痛的原因與診斷方法!
    臨床工作20餘年,對心內科疾病有較高的診療水平,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衰,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壓、心絞痛等疾病。尤其擅用經方治療心悸、胸痺、眩暈、喘憋等疾病。疫情期間,為解決和幫助更多患者,謝連娣主任特開設遠程視頻會診模式,於北京崇文門中醫醫院出診,出診時間:每周三上午。
  • 年輕人心絞痛的原因有啥?收好護心
    在醫學上把這樣的症狀叫心絞痛,心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表現之一。很多人認為心絞痛是中老年人的專利,但是隨著生活水平提高、社會節奏加快等諸多因素,心絞痛已經表現出年輕化的趨勢。那麼年輕人心絞痛的原因有哪些?通心絡膠囊的功效及作用是什麼?我們又應該如何捍衛自己的健康呢?臨床上,引起年輕人心絞痛的原因主要有三種,提醒年輕人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患病原因對症治療。
  • 常見的室性心律失常心電圖
    二、心律失常分類 根據其原理可分為衝動起源異常和衝動傳導異常兩大類,根據心律失常的心率快慢可分為快速型和緩慢型心律失常 2.快速型和緩慢型心律失常
  • ST段抬高不一定是心梗,這8張心電圖必須鑑別!
    讓我們一起來總結一下:急性心梗;左心室肥厚;完全性左束支阻滯或室內阻滯;早期復極波;心包炎;應激性心肌病;陳舊性心梗合併室壁瘤形成;Brugada症候群;預激症候群或室上速;高鉀血症或高鈣血症;正常變異;……當看到心電圖中的
  • 雅培溶解型支架 Absorb 相比金屬支架心絞痛發生率更低
    治療一年後,在這項歐洲研究中所發現的最明顯差異是心絞痛發生率,心絞痛是一種與流向心臟血流變小有關的胸痛。心絞痛可增加醫護成本,需要反覆看醫生或去醫院,以及更多的診斷測試。心絞痛還能妨礙患者的活動。在過去一年的治療中,Absorb治療患者的心絞痛發生率是16.4%,而Xience治療患者的發生率為25.6%,這被認為有統計學意義。
  • 高鉀血症的心電圖預警:Brugada波
    高鉀血症是臨床上最常見電解質紊亂之一,不同程度的高鉀血症在心電圖上可表現為不同形態的改變,嚴重的高鉀血症可能導致惡性心律失常,是高鉀血症最常見的死因。在高度懷疑高鉀血症存在時,心電圖上的一些指標往往具有很強的預警價值,可為臨床醫生儘早採取降鉀措施提供幫助。
  • 擴張型、肥厚型和限制型心肌病,一文概覽
    病因 擴張型心肌病是一種原因未明的原發性心肌疾病。 病理生理表現 本病的特徵為左心室、右心室或雙側心室擴大,並伴有心室收縮功能減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或房性心律失常多見。
  • 3分鐘讀懂,預激症候群的心電圖模式
    預激症候群是指起源於心房的激動經旁路提早激活心室的一部分或全部引起的症候群,體表心電圖以短PR間期和δ波為特徵性表現,極易被誤診為心肌梗死、束支阻滯和心室肥大或掩蓋上述疾病的心電圖特徵。為此,本文對預激症候群的心電圖進行了匯總,以饗讀者。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3個心電圖實例,教您認識3種致命心電圖模式
    導語:心電圖是臨床上較為簡單實用的診斷工具,及時識別心電圖上的細微變化有利於對患者進行有效幹預。本文通過3個心電圖實例講解了3種不容錯過的致命心電圖模式,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純乾貨,系統解讀心電圖的9個步驟 |心電圖學習一日通
    導讀:心電圖的基本組成部分並不複雜,但如何理解其波形代表的心臟節律、心肌供血及結構改變等異常並不簡單。圖3 R-R間期如果節律不規則,每個R-R間期都是不同的,在這種情況下應當計數30個大格(6 s)的R波數量,乘以10後即得到1 min的大致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