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敬雲:責任是我工作的源動力

2021-01-21 中國質量新聞網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一臺電腦、一臺印表機、一部電話就是胡敬雲全部的辦公設備,衡水市場監管局桃城區分局「12345平臺」、「全國12315平臺」投訴舉報工單的派遣、接聽電話投訴舉報、接受消費者電話諮詢就是她每天枯燥、重複的工作內容。分局機構改革前專門設置有消費者權益保護科,編制3人,她是其中之一。2019年8月,分局機構改革、人員精減後消費者權益保護科撤銷,職能併入現在的市場監督管理科,於是她便把原來消費者權益保護科的全部工作獨自承擔起來。

2020年1月22日,肺炎疫情的蔓延使節日氣氛開始變淡,分局裡從領導到普通工作人員每個人的神經都緊繃起來。上午臨近下班時,分局宣布成立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胡敬雲敏銳地預感到疫情來臨肯定會有一些不法人員在防疫用品價格上作文章、藉機發不義之財,消費者投訴舉報事項也勢必會大量增加。果不其然,從1月23日開始,兩個投訴舉報平臺有關84消毒液、醫用口罩、酒精大幅漲價的投訴舉報工單、投訴舉報電話、哪裡可以買到口罩等防疫用品、哪天能開業經營等事項的電話諮詢開始多起來。從此,她每天8小時的工作時間便沒有了一刻停頓,加班加點更是家常便飯。科裡一共5個人,每人都有自己分管的工作,沒人幫得了她。1月24日,農曆臘月三十,也是春節假期的第一天,人們都在家裡準備著團聚的飯菜,她卻獨自一個人來到辦公室處理工單。大年初一一早,她的身影又準時出現在辦公室裡。

1月22日到2月16日一共26天的時間裡,為了工作,她顧不上就讀衡中面臨高考在家的孩子,也顧不上去年住院四次、藥不能停的父親,家人有怨言,她自己也說過最近太累了,下班回家倒在沙發上就不想再動。但做為妻子、母親,身體再疲憊也要撐著給丈夫、孩子做一頓可口的飯菜;做為女兒,再累也要回娘家親自給父親餵一次藥。

在這26天裡,她不顧自己頸椎有病,從沒休息過一天。先後派發、審核回復 「12345平臺」、「全國12315平臺」投訴舉報事項工單370件,親自處理、回復「12345平臺」、「全國12315平臺」工單143件,接聽並記錄投訴舉報事項電話17件,接聽、解答群眾電話諮詢127件。每當有人問起:「是什麼動力讓你這麼拼命的工作?」她總是答到:「讓消費者權益得到保護、讓發不義之財的人受到懲處,就是我的責任!」(供稿:衡水市市場監管局)

相關焦點

  • 沈華偉:關於科學的科學—科普的源動力和推動力
    聚焦信息技術領域 為產業發聲導讀12月22日,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CCF YOCSEF)太原分論壇舉辦的,「科普是媒體人的責任還是科研人的責任?」論壇暨2019-2020年度換屆選舉會議在太原舉辦。
  • 企業萬眾創新論---公司發展源動力秘訣!
    筆者在企業做經營管理18年,真正的原因在於--企業的源動力失去了!一、老闆篇--你可能是造成源動力缺失的罪魁禍首作為老闆,事必躬親,是不是所有事情一定就可以達成?不然,而且最重要的,是團隊難以建成。一個元帥,每次打仗都親自上,結果就是無將可用啊!
  • 你的工作動力是什麼?
    小明:蔥花,你的工作動力是什麼? 蔥花:我的工作動力是香菜!(香菜是蔥花的室友,兩人關係很不錯,一起工作,一起加班,互幫互助!) 小明:你的工作動力是什麼? 藝凡:我的工作動力是錢!
  • 每經熱評|國內大循環的源動力在哪裡?
    然而,國內大循環的源動力何在,又如何驅動?筆者以為,為了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需要完整地解讀並落實「驅動國內大循環的源動力」這個當下的緊迫課題。短期動力來自最終消費宏觀經濟學是動態經濟學,時間變量是宏觀經濟分析的最重要變量之一。因此,短期和中長期構成宏觀經濟分析的一個重要框架。經濟活動的源動力就有短期和中長期之分。
  • 面試英語基本問答:你工作的動力是什麼?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職場英語>面試英語>正文面試英語基本問答:你工作的動力是什麼?   我的工作動力來自於不斷的進步。我覺得,可以實現新想法、並取得成就就令人很興奮。最令人滿足的是,可以實現「異想天開」的想法,而這些想法最終會證明他們自己的價值。我喜歡來自工作的挑戰,渴望有機會施展我的技能和才能。這裡的領導能力和企業文化能夠讓我發揮最好的才能。
  • 問出動力幹勁 問出責任擔當
    問出動力幹勁 問出責任擔當來源:解放軍報作者:解放軍報評論員責任編輯:李晶2020-10-19 08:43 問出動力幹勁 問出責任擔當 ■解放軍報評論員
  • 升級與革新後「中國源動力」應運而生
    5月19日,由《中國汽車報》社主辦的「中國汽車動力技術交流會暨首屆中國源動力頒獎典禮」在北京理工大學召開。中國汽車動力技術交流會暨首屆中國源動力頒獎典禮活動現場汽車動力系統進入多元化時期辛寧在活動致辭中提出三個觀點:第一,傳統動力、混合動力及新能源動力系統多元並存將成為必然;第二,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雖然迅猛,但目前發動機仍佔據汽車動力系統的主力位置,內燃機未來發展的關鍵在於不斷提高熱效率
  • 西安航天源動力工程有限公司中標國內首套灰渣熔融等離子危廢處置...
    北極星固廢網訊:臨近國慶,西安航天源動力工程有限公司中標廣東省江門崖門工業固體廢物處理處置中心30噸/天等離子危廢處置項目。憑藉過硬的技術實力,紮實高效的的工作作風,卓越的技術團隊及良好的企業信譽,最終脫穎而出。本次招標,供應商涵蓋國內外眾多廠家,均具備不俗實力,競爭異常激烈。
  • 探尋中國科技谷的「動力之源」
    新華社北京1月30日電 題:探尋中國科技谷的「動力之源」  新華社記者向定傑、陳灝、徐海波  新發展理念,創新是第一位的。這一切的強勢崛起有著天然的動力之源。  82所高校、學生超百萬,各類科研機構1500多家;4名諾貝爾獎得主、58名中外院士,在企博士超1萬人。一串串數字背後,是持續創新的科技政策帶來的人才「磁吸」效應。
  • 心理學:如何激活自我的潛能,學會向內覺察,挖掘生命的源動力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每個人都渴望活出自己生命的潛能,那麼我們該如何激活自我的潛能,我們最重要是學會向內覺察,你才能挖掘出生命的源動力。這說明了,你的出生本身就是一場真正的奇蹟,我們學會向內求,也是從內在動力出發,我們才能看到更好的自己。
  • 創新是企業昌盛的源動力---聊聊長興億佳紡織
    創新是企業昌盛的源動力-聊聊長興億佳紡織 2020-09-19 13:12:05 來源:全球紡織網 作者:老孫 今天的《老孫聊坯布》和大家聊聊長興億佳紡織有限公司。
  • 楊國華一行視察航天源動力承攬的全國首個大型等離子灰渣熔融工業...
    楊國華一行視察航天源動力承攬的全國首個大型等離子灰渣熔融工業化項目北極星固廢網  來源:西安航天源動力工程有限公司  作者:曹騰飛  2020/5/9 10:11:42  我要投稿  北極星固廢網訊:5月7日,頂著烈烈驕陽,公司總經理楊國華、市場總監薛康一行來到廣東某固廢處理處置中心等離子危廢處置項目視察指導工作
  • 第21屆中國環博會開幕,源動力公司攜核心產品重磅參展
    西安航天源動力工程有限公司作為環境綜合服務優質提供商受邀參展,為環保產業帶來航天智慧服務的獨特產品體驗。  「黑科技」加持 智慧服務「組合拳」   源動力公司攜創新科技和前沿發展趨勢驚豔亮相,現場「圈粉」無數。
  • [關聯交易]中源協和:華英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關於細胞基因工程股份...
    之 獨立財務顧問持續督導意見 (2014年度) 獨立財務顧問 籤署日期:二〇一五年五月 獨立財務顧問聲明 華英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接受中源協和細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委託,擔任其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重大資產重組的獨立財務顧問。
  • 阿里財報解讀發展推動力、源動力、後續力
    新業務——品牌加強、產品創新和服務完善提供增長源動力  據艾瑞諮詢最新推出的《2007-2008年中國B2B電子商務發展報告如推出阿里網站和社區的品牌廣告、由阿里軟體公司設計的外貿版解決方案等,這些創新和拓展都為未來阿里業績增長提供了源動力。
  • PC動力之源:走進主動式PFC電源!
    近年來,隨著電競行業的火熱,也帶動了遊戲電腦的發展,為此DIY裝機也開始盛行,電源做為PC動力之源,自然也開始火爆起來。電源品質的好壞,不但會影響到整機性能的發揮,還與整體的穩定性和兼容性有很大關係。 試想電源經常出問題,又怎麼能保證電腦整機的正常使用呢?
  • 職業發展系列:職業動力與工作能力
    作為職業導師,許多次,有年輕人問:「對於現在的工作,我似乎找不到目標和方向,我要不要換工作?」筆者也是從年輕時過來的,曾經也像他們一樣迷茫。所以,作為經歷過的職業人,總覺得不曉得怎樣回答他們,怕給予的答案不夠確切,會貽誤了他們的職業前程。不過,在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做過詳細的梳理之後,筆者覺得有一些話還是應當寫出來,給年輕的職業人看看,希望能夠真的幫到他們。
  • 我的孩子生命之源怎麼玩?我的孩子生命之源新手攻略
    我的孩子生命之源是一款模擬養成手遊,在遊戲中我們需要去收養一個戰後的孤兒,故事是很打動人的同時也讓人心碎。對於還不清楚我的孩子生命之源怎麼玩的萌新們,不妨來看看這篇新手攻略,這裡為大家羅列了幾個普遍關注比較高的難點問題的解惑,一起來看看吧。
  • 瀋陽局集團公司弘揚和踐行小東精神為企業發展提供源動力
    瀋陽局集團公司弘揚和踐行小東精神為企業發展提供源動力 李佳玲 李淑娟 張智勇
  • 「源」於莞城 潮鳴電掣
    為了國家承諾這樣搶回工期散裂中子源建設背後亦有不少鮮為人知的「威水史」。當時整個建設團隊中,有100多名家在北京的科研人員,他們經歷了長達六七年、每年在莞300多天的異地工作,每次面臨建設高峰期時,更需要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梁天驕特別提到一段「小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