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職業導師,許多次,有年輕人問:「對於現在的工作,我似乎找不到目標和方向,我要不要換工作?」筆者也是從年輕時過來的,曾經也像他們一樣迷茫。所以,作為經歷過的職業人,總覺得不曉得怎樣回答他們,怕給予的答案不夠確切,會貽誤了他們的職業前程。
不過,在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做過詳細的梳理之後,筆者覺得有一些話還是應當寫出來,給年輕的職業人看看,希望能夠真的幫到他們。或者,哪怕只是給到一點光,幫他們能夠把未來看得清楚那麼一點點,這個努力也算值得了。
衡量職業人生的兩個重要指標:
對於職業人,到底是要職業生涯從一而終,還是要通過不斷的跳槽尋找更佳的機會,這是很多職業人的困惑,尤其是對於職場小白。其實職業生涯沒有固定的範式,沒有誰能夠完全複製別人的職業生涯,也沒有誰的經驗完全適合另外一個人。但是,對於職業人來講,無論當前,未來,從事什麼職業,釐清職業動力與工作能力兩個概念,對於職業生涯的發展一定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先釐清什麼是職業動力:
所謂職業動力,就是指職業人在面對當下從事的工作時,想要去做這份工作的意願,和企圖心。職業動力是決定職業人職業生涯發展的一項重要衡量因素。
1、 如果你每天在面對工作時,充滿鬥志,特別嚮往今天的工作,對工作特別的積極熱情,就說明你對當下的工作有強的職業動力。
2、 反之,如果面對當下的工作,你覺得枯燥乏味,一想到它就充滿了厭惡,就說明你對當下的工作已經失去,或者即將失去職業動力。
作為職業人,必須定期審視自己的職業動力,如果你對職業未來抱有理想,就要保障自己用強的職業動力去面對工作。如果你對職業發展沒有太強的期待,那就另當別論了。
二、再搞清楚什麼是工作能力:
工作能力對於職業人應該再清楚不過了,就是指你從事當下這份工作時,完成工作的效率和效能的狀況,衡量工作能力的指標包括工作任務完成的完整性,準確性,和時間效率。
1、 完整性:即職業人是不是能夠獨立完成作業,並保證任務可以百分之百沒有疏漏順利完成;
2、 準確性:指完成工作的各項指標都是符合工作要求,符合任務的衡量標準的;
3、 時間效率:即時效性,在預期的時間要求內完成任務。
這裡要特別說明,即使兩個不同的職業人,都能夠完成同一項工作任務,他們的工作能力也可能是有區別的。工作能力強的人不僅能夠完成任務,任務結果的質量也是非常高的,既能保證任務完成的完整性,還能保證任務完成的準確性和實效性。
基於職業動力和工作能力兩個指標,職業人面對的狀況:
無論從事什麼工作,在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的工作能力通常都不會太強。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驗的積累,工作能力會不斷的提高,那麼職業動力呢?這兩者的相互關係對於職業人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
對於職業人,當下的工作是不是真的適合你?你是不是已經到了職業轉型的時間,職業動力和工作能力是重要的衡量指標,通常基於這兩個指標,可以對職業人進行如下的畫像:
第一種:隨著工作能力不斷提高,職業動力逐漸下降,工作慢慢變得沒有意義,甚至成為一種痛苦,只為消磨時間而工作。
第二種:工作能力不斷加強,工作動力保持均衡,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做好眼前工作就會滿足。
第三種:工作能力不斷提高,而且,職業人會對自己的能力提升進行規劃。在工作能力提升的同時,即使做同一份工作,職業動力也不斷增長,工作是職業人生命價值呈現的部分。
從以上的狀況看,無論當下,未來,職業人,你是哪一種。你必須明白,一旦面對現在的工作,工作能力足以應付,但職業動力不斷下降時,你的職業未來就要重新思考,你的職業轉型必須馬上展開。否則,你的職業生涯將陷入危機。
不得不說,職業動力和工作能力必須匹配在一起來衡量自己是否進入職業轉型。因為,當你沒有清晰了解到當下這個工作的狀況時,當你連基本的工作能力都不具備時,只能說明你不能夠勝任這份工作。你可以重新擇業,但是如果每一次的重新選擇,你都只從職業動力方向判斷是否要跳槽到下一份工作,你的工作能力卻沒有改善。那你將永遠停留在職業發展的初期,會陷入不斷跳槽卻無法取得工作成就的怪圈。筆者所說的職業轉型是指你已經具備了高工作能力,卻失去了職業動力,那才真的證明你已無法繼續從事當下的工作,需要尋找新的工作機會,對職業生涯的另一座高峰發起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