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簡介】winter程劭非(以下簡稱winter),現任開課吧Web教學首席顧問,前端社區知名專家,前阿里P8高級技術專家,前手機淘寶前端leader,前淘寶終端架構leader。2012年加入阿里巴巴後,帶領手機淘寶前端團隊完成了手機淘寶早期的前端工作,後在淘寶帶領淘寶終端架構團隊,以客戶端和前端技術為淘寶前端團隊提供基礎設施。2019年winter加入開課吧,2020年7月,與搭檔一起打造了一檔圍繞前端技術分享的視頻節目《Web前端會客廳》著力補齊前沿技術教育的短板,推動前端技術快速發展持續賦能。
翻開winter過往的履歷,可以說幾乎滿足了一名網際網路工程師在職業進階上所有理想。winter畢業於哈爾濱工程大學的計算機專業,跟隨網際網路興起的軌跡,曾先後就職於多家網際網路名企,擔任頭部網際網路企業重點產品與項目的技術負責人,阿里巴巴P8專家,前端社區知名專家…然而就在這些令人羨慕的履歷下,他忽然在2018年轉做了教育行業,這是一件令人意外的選擇。
"我做了十年工程師,發現幾乎所有團隊和項目都被缺少人才所困擾!"winter解釋到。出於工程師的思維方式,遇到問題就會想怎樣通過工程手段去系統地解決問題,但他很快發現招聘到合適的人才是無法用工程手段解決的,人才短缺的問題如果想治標又治本,從根本上改變現狀,必須從教育角度入手。於是他毅然從網際網路企業跳了出來,進入到了新職業教育行業。
winter坦言,教育行業與網際網路行業有很大區別。網際網路強調產品思維,重視用戶需求,講究用戶心智,用的是一種順應人性的邏輯,但教育領域產品是反人性的,畢竟學習的過程是痛苦的,企業必須幫助用戶用理性去戰勝痛苦,才能打造出一個好的教學產品。
人們一提到教育總會強調製造焦慮,但winter認為焦慮並非一無是處,用在學習上就能成為一種動力。重點是焦慮的主體是什麼,他主張讓學員把焦慮都放在職業發展上,去焦慮自己的技術夠不夠好、焦慮能力不足,而不是焦慮工資、消費水平這些學習以外的東西。而開課吧也是力求用教育產品去解決掉你在職業發展上的焦慮問題,從而培養出真正的數位化人才。
此外,winter認為開課吧的教育產品除了給學員職業發展的動力,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給與大家信心,讓老師們以過來人的身份與視角,給正在走在路途中的學員一些寶貴的經驗。對於這些學員來說,由於看不到職業進階的"進度條",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情緒上的起伏,很多時候他們需要鼓勵,但是有時候他們也需要一些壓力,這些對於最終的進階都很重要。但同時,對於winter來說如何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員以信心,也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不過困難也正代表有上升空間,他自己在教育領域,也處於不斷探索、"在路上"的狀態中。
在投入教育行業之前,winter也觀摩過許多課程,綜合看下來,他認為自己的教學方法更符合企業需要。具體來說,教學過程應該著重對學員能力的培養,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這好比企業在評價工程師等級的高低,傾向於對人才進行全面且綜合的能力考察,而並不需要"活字典"型的技術專家。這就決定了開課吧的課程是以提升自身職業發展路線的角度去設計教學方案。winter從過往學員的案例中發現,大家都在追求知識,但也把面試當做一個類似於高考的應試準備,背答案、題海戰術,結果當然不盡如人意。所以在winter的認知中,教學過程的重點必須放在能力培養上,具體知識的問題需要通過"建立知識體系"的能力和方式去解決,並非只是解決各種單點知識。
"我很怕學員把我們的課程看成'賣知識'、'賣視頻',因為事實上知識就在哪裡,它本身是不具備商品屬性的。就好比前端知識,基本都在各個標準裡了,我們教師不是憑空造出來的知識。但是課程內容為什麼要再把它講一遍?因為這裡面包含了老師對知識的一種'認知',這種'認知',包含了知識間的關係、優先級、重要性和更易於接受的形式,甚至可能包含了未知的知識,以及對未來的知識的一種線索,這個價值就是非常高了"。
除了教育理念強調提升整體認知和能力之外,他在教學風格上也別具一格,學員們對他課程的反饋是乾貨最多,互動問答也是最詳細的,特別是有時互動問答帶出的內容要比講授知識還要精彩、實用。許多學員評價跟著winter老師學=夯實的基礎理論+提升認知+豐富的實操經驗+企業師父人脈,一舉多得。
除了課程內容,課程服務也是重點。winter經常在課程提問環節跟學員開玩笑說"誰問到就是賺到"。他之前提到過的"動力"和"信心"的問題,事實上這兩點最主要的載體是課程服務,而不是課程內容。高質量地利用好助教答疑、作業、班主任等這些課程服務,會讓學員購買的課程物有所值。哪個學員能夠抓住課程服務方面的福利,就等於花同樣多的錢,獲得最大的收益,這也是教育行業獨有的一種現象。
具體到如何學好前端課程,winter總結了三個重要因素。第一是動手實踐,前端的運行環境相對容易建立,又有直觀的視覺回顯,所以很多問題本身是可以自評判的,就是把代碼寫完,一運行自己就知道對錯了,不需要老師再去糾正,所以這是非常利於動手實踐的。第二是文字總結,很多公司的面試官很樂於用blog來評價候選人,前端也是一樣,前端領域本身社區就非常繁榮,分享知識有利於在社區獲得更多機會,而且多記錄本身就是個好習慣。
第三是創意訓練,優秀的前端不僅需要紮實的基本功,有時候還需要一些"靈性",在工作中,不少新交互、新體驗都是由前端工程師率先提出的,這就需要學員不斷訓練自己,看到想到有意思的效果,就記錄下來做做看。
到2020年底,winter已經在數位化職業教育行業兩年多了。對於這個行業他認為有三個問題值得關注。第一是師資水平良莠不齊,學員在報課之前無法評判老師水平,只能通過title和虛名來粗略判斷,師資無法標準化,是這個行業本身的一個困境。第二點是商業模式跟教學效果存在脫鉤,因很多培訓機構做著做著就忘了初心,純粹奔著錢去了,教學教研不抓了,甚至有些培訓機構教學員造假簡歷、假項目,導致全行業都跟著背鍋。第三點是視野問題,有些機構是只管培訓,賺一次性的錢,不去看學員後續的就業和職業發展,這是不完整的教育,時間久了目標必然偏移。
不過winter認為,新職業教育目前還處於一個初級的階段,包括IT、網際網路行業,跟大多數傳統行業相比還是非常年輕的,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隨著教學、技術、運營、服務等方面的進一步提升,他對行業還是相當有信心的。畢竟在教育這條路上,沒有永遠的博學,只有永遠的學習;沒有永遠的聰明,只有永遠的思考;沒有永遠的智者,只有永遠的學者,winter也一直與開課吧的學員們共進、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