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生活垃圾年產量超四億噸 呼籲垃圾分類

2020-12-05 瀟湘晨報

據住建部統計

我國每年生活垃圾產生量在四億噸以上

其中廚餘垃圾超60%

對比歐美國家我國垃圾的特點是溼(含水率高)、臭(易腐爛降解)。環衛市場大幕開啟,但垃圾治理仍有技術難題:垃圾分類差,終端處理困難,投資成本高,運行困難……垃圾分類,你有好建議嗎?

【來源:德陽商務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年產量超1億噸,餐廚垃圾處理「正規軍」為何還「吃不飽」?
    隨著我國城鎮化率提高,國內城鎮人口數量增長加快,近些年網際網路發展,餐飲業多樣化發展,隨之而來的餐飲垃圾產生量呈現逐年增長,2019年全國餐廚垃圾產生量突破1.2億噸,這極大地推動了我國餐廚垃圾處理行業的發展。
  • 我國生活垃圾分類與處理方法探究
    垃圾分類及垃圾處理工作的開展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國環境,促進我國的可持續發展。國家在建設中逐漸認識到垃圾分類處理的重要性,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約束居民,進而提高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國家在發展過程中應加強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控制,並根據現有垃圾分類的方式對相關工作進行改進,進而提高我國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的水平。
  • 機械手握一握就可分辨垃圾 傳感器 算法助力垃圾分類
    自2019年7月上海正式實施「史上最嚴」的垃圾分類條例,我國各個城市都開始實施垃圾分類政策。垃圾分類不僅是為了減輕垃圾處理負擔、提高資源回收率,也是面對迫在眉睫的「垃圾圍城」問題有效的應對措施。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與此同時,垃圾的產量也在以驚人的數量增長。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全球垃圾產量在2016年就已經超過20億噸,其中佔比最大的是廚餘垃圾,其次是紙和塑料。而我國,2019年僅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就有3.43億噸。巨大的垃圾產量也帶來了沉重垃圾處理問題。我國垃圾處理的主要方式是填埋,約佔60%。
  • 江蘇揚州生活垃圾分類正式「三改四」教你如何垃圾「四分類」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7月1日起,揚州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範》正式實施,這是江蘇首個垃圾分類地方標準,揚州的垃圾分類從此進入「四分類」時代。據了解,這一管理規範為揚州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供了翔實可操作的技術要求,為建立生活垃圾分類長效管理考評機制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江蘇省乃至全國垃圾分類地方標準的制定貢獻了「揚州智慧」。
  • 垃圾分類知識
    一、四大分類目前中國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常用的塑膠袋,即使是可以降解的也遠比廚餘垃圾更難腐蝕。此外塑膠袋本身是可回收垃圾。正確做法應該是將廚餘垃圾倒入垃圾桶,塑膠袋另扔進「可回收垃圾」桶。誤區四:塑料製品都屬於其他垃圾。除塑膠袋外的塑料製品,比如泡沫塑料、塑料瓶、硬塑料、橡膠及橡膠製品,都屬於可回收物。誤區五:速凍餃子、豆腐包裝盒,都是廚房裡產生的垃圾,當然是廚餘垃圾。
  • 北京市垃圾分類最新標準一覽 我國垃圾分類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北極星固廢網訊:北京垃圾分類倒計時地球只有一個,保護環境人人有責。近年來,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已成為一種社會共識。去年,上海、無錫等城市紛紛試水。如今北京垃圾分類也進入倒計時,在分類標準上,北京的四分法與上海等城市(上海四分法: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溼垃圾、幹垃圾)也有所不同。
  • 淺析目前我國生活垃圾處理現狀
    我國人口眾多,是垃圾產生大國,根據住建部發布的城市垃圾統計數據,我國城市垃圾產生量已經大於兩億噸,還有一千五百多個縣城也產生了接近0.7億噸的垃圾。至於村鎮垃圾方面,由於村鎮數量太分散,暫無準確的統計數據。一定程度上來講,有無統計數據與實際管理水平、處理水平直接相關,沒有數據的地方一般還沒有開始處理。
  • 中國垃圾大半靠埋!垃圾分類「斷層」背後的殘酷真相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在從小刻在我們內心的行為標語引領下,我們都想成為拎得清的上海人。為支持環保大業,有覺悟的國人滿是「搞事情」的熱情。振臂一呼:我們要在垃圾分類上彎道超車,趕日超歐!於是出現了一批熱情又較真的社區角色:垃圾分揀工兢兢業業,居委會大媽火眼金睛,城管小哥開拓了新業務。風裡雨裡,垃圾桶旁等你。
  • 馬仕健呼籲大家垃圾一定要分類 保護地球人人有責
    近日,全球都在提倡進行垃圾分類,作為一名頗具正能量的影視歌多棲大愛藝人,馬仕健寫詩並錄製視頻,呼籲大家進行垃圾分類,保護地球,人人有責!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只有我們齊心協力才能夠有一個健康的地球村,保護環境迫在眉睫,每天都會有大量的垃圾產生,而我們如何對其進行處理,能夠讓這些垃圾起到最大的作用,讓其變廢為寶至關重要,這關乎到我們每天呼吸的空氣,飲用的水,我們所擁有的綠水青山。這一切都需要我們去維繫。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垃圾的製造者。
  •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難在哪兒
    與此同時,垃圾分類的基礎設施仍存在明顯短板。「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和處理四個環節都需要建設配套設施。目前,部分城市對生活垃圾先分後混,只是在投放環節配套了分類投放的垃圾桶;有些城市加強了配套設施建設,但在處理環節還存在著不少問題。有害垃圾運輸和處置能力不能滿足實際需求,清運處置不及時;廚餘垃圾量大、含水率高,處理難度大。」楊海英指出。
  • 天津市生活垃圾分類指導目錄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國家標準《生活垃圾分類標誌》(GB/T19095-2019)和《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相關標準要求,確定我市生活垃圾「四分類」具體內容,指導全市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公共區域及居民正確分類投放,提升全民垃圾分類知曉率和投放準確率,特制定本目錄。
  • 終於弄清99%海洋塑料垃圾去向,上億噸的海洋垃圾,該如何處理?
    摘要:研究終於弄清99%海洋塑料垃圾去向,上億噸的海洋垃圾,該如何處理?可以回收利用嗎?海洋垃圾回收值得嗎?有沒有更好的方式方法?塑料的發明,為人類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便利。自20世紀50年代起,全球塑料年均增長率保持在8.5%。然而,每年有超過800萬噸的塑料垃圾流入海洋。海洋中至少已經積累有上億噸的塑料垃圾。此次研究弄清海洋塑料垃圾去向,是否可以將海洋中上億噸海洋塑料垃圾進行收集,回收利用呢?
  • 南寧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回收利用率超35%
    南寧市日前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目前已基本建成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體系,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南寧市2020年第三季度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情況的通報》中,南寧市在46個城市中位居第一檔,工作成效顯著。截至今年11月,居民小區垃圾分類覆蓋率達100%。自今年三季度末開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超35%。
  • 生活垃圾分類倡議書
    局機關黨員幹部: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十分。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生活垃圾分類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紮實推進全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發出如下倡議:當好生活垃圾分類的先行者。局機關黨員幹部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主動學習垃圾分類相關知識,正確掌握垃圾分類方法,帶頭遵守垃圾分類有關法規政策和工作要求,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當好生活垃圾分類的宣傳者。
  • 垃圾分類企業註冊增速連續三年超20%,10年註冊量翻4倍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我國垃圾處理相關企業註冊總量為14萬家,2019年總量超過57萬家,是10年前的4倍。新版固廢法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各地垃圾分類持續推進4月29日,新版固廢法審議通過,明確國家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逐步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同時提高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包括但不限於提高罰款額度、增加處罰種類等措施。
  • 90億噸塑料製品只有9%被回收!何不抓住垃圾分類契機治理白色汙染
    「全球90億噸塑料製品中,只有9%被回收利用。」在最近召開的某環保論壇上,中國循環經濟協會會長在發言中劍指塑料垃圾的環境成本之高。觸目驚心的數字,甫一發布便引發關注,不少網友驚嘆:「塑料正在毀掉我們的家園。」環顧四周,塑料製品無處不在。
  • 幹垃圾和溼垃圾怎麼分類如何區分 生活乾濕垃圾分類圖片標識
    新華社上海6月28日電 題:垃圾分類迎來「史上最嚴」,這些焦點你應當知道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杜康 楊有宗 周穎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7月1日起施行,社會公眾稱為迎來垃圾分類「史上最嚴」。在很多人看來,垃圾分類如何分?如果自己的分類不妥,很可能會被罰款。要求「定時定點」投放,如果錯過時間,又該怎麼辦?
  • 垃圾分類現狀及如何垃圾分類的思考
    垃圾分類現狀及如何垃圾分類的思考我自認為自己很環保,儘量不用一次性的塑膠袋,出門也儘量使用公交電動或者自行車,但當我騎自行車經過一個垃圾處理基站的時候,我才覺得,環保這個詞對現代人類來說還是太陌生了這幾年
  • 生活垃圾分類標準應通俗易懂
    「現行的《生活垃圾分類標誌(GB/T19095-2008)》(以下簡稱《標誌》)是指導生活垃圾分類的主要規範,《標誌》將生活垃圾分為六個大類,即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可燃垃圾、可堆肥垃圾和其他垃圾。」
  • 垃圾分類,我們不能再等了……
    這些天,有關上海垃圾分類的話題頻頻霸佔熱搜榜除了上海,北京等46大城市也即將後來居上一時間討論聲不斷,有調侃的,有吐槽的,有支持的但是絕大部分聲音是:我贊成垃圾分類,但是不贊成過快的一步到位但是,這場垃圾分類的戰爭已經迫在眉睫我們沒有那麼多的時間適應我們要做的就是 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