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雜誌選出具有愛因斯坦潛質的六名科學家(圖)

2020-12-06 環球網

誰將會是下一個愛因斯坦?

據《探索》雜誌報導,當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科學界嶄露頭角可以說是橫空出世,誰都始料未及,因此他的繼任者大概也正在某個實驗室或專利局不為人知地默默工作著。那麼究竟如何才能斷定愛因斯坦的後來人選呢?

據加拿大安大略省理論物理學者李·斯莫林認為,這一人選應該具備下列關鍵素質:當然首要的是對物理學的深刻理解,不過成為愛因斯坦的衣缽傳人還需具備除科學能力之外的其它特質:膽大無畏。愛因斯坦發表於1905年的論文就具有攝人心魄的膽識和見地,不僅科技價值極高,也具有相當高的哲學和思想水平。在斯莫林的想像中,下一個愛因斯坦「也將以物理學家的身份解答許多根本性的問題,通過實驗取得巨大的進展」。當然,這需面臨相當嚴峻的挑戰,試想當年愛因斯坦的量子力學相對論就根本無人喝採;從更深層次講,我們至今仍未完全理解為何物理學法則在此處就有其特殊之處。

在斯莫林的幫助下,《探索》雜誌對可能的候選人進行了初步篩選,發現有六位科學家或多或少具備能夠繼承愛因斯坦衣缽的潛質。在斯莫林看來,這六位科學家與愛因斯坦相似之處在於,他們都是「不斷地提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思路新方法」。

以下就是《探索》雜誌選出的具有愛因斯坦潛質的六名科學家:

1.加勒特·裡希(Garrett Lisi):現年40歲,畢業於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院的哲學博士。名下成果有:新近出版的《萬物簡單真理的特例》,意在通過被稱為「E8」的248維空間幾何學概念來歸納統一物理學,該概念與現知的力學和粒子有相當密切的聯繫。不過裡希的理論中在集合和旋轉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其符合愛因斯坦式特點之處在於:喜歡衝浪、人稱「浪子」的裡希絕對不是傳統的實驗室書呆子。

2.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現年66歲,來自英國劍橋大學。名下成果有:通過黑洞邊界處及附近的量子效應研究,證明了黑洞並不完全是黑色的。不過他的研究並未給物理學帶來根本性的革命。其符合愛因斯坦式特點之處在於:公開表示對人類未來前景擔心,是物理學最知名的代表性人物。

3.摩德埃·米爾格魯姆(Mordehai Milgrom):現年61歲,來自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院。名下成果有:他修正改進了牛頓力學,被稱為「MOND」,依照他的理論,當物體質量非常輕時,並不遵循牛頓定律。MOND解釋了星系奇怪旋轉現象,不過並未將量子力學與地球引力歸在一起。其符合愛因斯坦式特點之處在於:以學院派尖端研究者的身份提出MOND學說,與當年愛因斯坦的發家軌跡相似。

4.吉奧瓦尼·阿米力諾-卡米利亞(Giovanni Amelino-Camelia):現年42歲,來自義大利羅馬-薩皮恩扎大學。名下成果有:他提出了「雙重狹義相對論」,認為原先理解的光的恆速運動實際上是由其波長決定的,這就要求有一個最小距離。他的理論使物理學更加完整,並有助於探索宇宙的早期形成過程,不過似乎還需更多地實驗室數據來證明。其符合愛因斯坦式特點之處在於:從不接受以邏輯辯論為基礎的物理學。

5.弗提尼·馬可波羅-卡拉馬拉(Fotini Markopoulou-Kalamara):現年36歲,來自加拿大理論物理學院。名下成果有:主攻方向為循環量子力學,認為抽象循環組成了物質和空間。該理論源於來自純數學的物理學基礎,它對空間進行了量化,並將量子和重力兩大領域統一在一起,目前尚缺的也是實驗依據。其符合愛因斯坦式特點之處在於:孩提時期的馬可波羅-卡拉馬拉從未想過自己能成為一名物理學家。

6.愛德華·威騰(Ed Witten):現年56歲,來自新澤西州高等研究院。名下成果有:創建了一系列新理論,包括尚未進一步證實的M理論。其符合愛因斯坦式特點之處在於:他的專注執著精神曾招來一些人的嘲弄,被稱為外星人,愛因斯坦也曾享受過這一待遇。

責任編輯:董博

相關焦點

  • 英國《自然》雜誌選出年度十大科學發現
    英國《自然》雜誌日前對2020年全球範圍內的科研進展進行總結。該雜誌最新選出的2020年10項重大發現涵蓋了物理學、醫學、天文學、環境科學等多個領域成果。資料圖 圖源:新華社這十大發現包含科學家抗艾研究的最新成果。愛滋病病毒能以「潛伏」形式藏匿在「病毒儲存庫細胞」中,基本不發生轉錄,因此不會被免疫系統發現,而「激活並殺死」療法旨在逆轉這種潛伏。
  • 2012自然雜誌十大新聞:愛因斯坦大腦結構獨特
    近日,英國《自然》雜誌根據網站瀏覽數,選出了最受讀者歡迎的十大科學新聞,包括愛因斯坦大腦的獨特結構研究、恐龍捕獵手段和ABC猜想證明等。1.愛因斯坦的獨特大腦結構愛因斯坦一直被認為是我們這個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之一,因而其大腦結構一直是科學家非常感興趣的問題。不久之前,來自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的病理學家獲得了12張愛因斯坦的大腦圖片,並將其與其他85人的大腦進行了對比。他們發現,愛因斯坦的大腦皮層在某些區域非常獨特,其溝回和褶皺的發育不同尋常。
  • 德欲請愛因斯坦回家(圖)
    點擊進入>>> 圖為《時代》雜誌把愛因斯坦評為上世紀世紀人物。  100年前,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瑞士提出了著名的相對論。但為了逃避納粹的迫害,這名德國出生的物理學家逃離了自己的祖國。1955年4月18日,愛因斯坦離開人世。50年後,一個曾讓愛因斯坦痛心不已的德國再次向這位遊子伸出了雙臂,宣布這名猶太物理學家為最偉大的德國公民之一。
  • 《自然》雜誌:美政府打壓逼走華人科學家 自損創新事業
    來源:海外網美國校園資料圖(Getty)海外網9月8日電英國《自然》雜誌7日報導,在美中國留學生及華人科研群體正遭受美國政府打壓,美國科學界憂心,華人科學家的出走將是美國創新領域的巨大損失英國《自然》雜誌7日發布了一篇題為《美國政治打壓引發華人人才流失擔憂》的文章,該雜誌採訪大量美國科學家及研究負責人後發現,許多美國科學家擔心,美國政府對校園裡外國科研人員的打壓,正把他們從美國趕走,而他們的離去將是美國創新領域的巨大損失。報導稱,研究界越來越多地感受到美中之間政治緊張關係的影響。
  • 《自然》雜誌:美政府打壓逼走華人科學家 自損創新事業
    來源:海外網美國校園資料圖(Getty)海外網9月8日電英國《自然》雜誌7日報導,在美中國留學生及華人科研群體正遭受美國政府打壓,美國科學界憂心,華人科學家的出走將是美國創新領域的巨大損失英國《自然》雜誌7日發布了一篇題為《美國政治打壓引發華人人才流失擔憂》的文章,該雜誌採訪大量美國科學家及研究負責人後發現,許多美國科學家擔心,美國政府對校園裡外國科研人員的打壓,正把他們從美國趕走,而他們的離去將是美國創新領域的巨大損失。報導稱,研究界越來越多地感受到美中之間政治緊張關係的影響。
  • 生日快樂,偉大又可愛的科學家愛因斯坦!
    "莫扎特的音樂十分純淨,旋律十分優雅,就像是大自然內在美的直接反射",愛因斯坦這樣說道。 青少年時發表了第一篇科學文章 經歷了兩年的職員工作,愛因斯坦在影響力極高的《Annals of Physics》雜誌連續發表了四篇科學文章,就此取得了快速的成功。
  • 《自然》雜誌選出2020年十大科學發現
    英國《自然》雜誌日前對2020年全球範圍內的科研進展進行總結。該雜誌最新選出的2020年10項重大發現涵蓋了物理學、醫學、天文學、環境科學等多個領域成果。這十大發現包含科學家抗艾研究的最新成果。《自然》雜誌表示,兩個研究團隊分別介紹了對動物模型的幹預策略,這可能是迄今報告的最有力、最容易重複的「激活」策略。一項協作試驗報告了可能表明「輕子類粒子打破粒子-反粒子鏡像對稱性」的結果。試驗中,中微子(或反中微子)穿越地球飛行295公裡,被日本「超級神岡探測器」探測到。這項實驗測量了μ子中微子到電子中微子轉換的振蕩概率。該成果可能是指示宇宙中物質-反物質不對稱性起源的首個標誌。
  • 愛因斯坦秘密檔案
    (圖片來源:鳳凰網讀書)美國聯邦調查局曾將天才科學家愛因斯坦列入頭號「危險反動分子」,作過多年的秘密監控《愛因斯坦檔案》(〔美〕弗雷德·傑羅姆著,席玉蘋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詳述了案件始末,揭開了那段黑暗的歲月,讓世人看到愛因斯坦身上作為公共知識分子的光輝一面。1946到1948年間,就在胡佛和他的特工試圖緊鎖美國穀倉大門、黑影一般釘著愛因斯坦的原子能科學家緊急委員會不放之際,那匹核子馬卻已遭竊。
  • 英國《自然》雜誌選出2020年十大科學發現
    新華社倫敦12月17日電 英國《自然》雜誌日前對2020年全球範圍內的科研進展進行總結。該雜誌最新選出的2020年10項重大發現涵蓋了物理學、醫學、天文學、環境科學等多個領域成果。這十大發現包含科學家抗艾研究的最新成果。
  • 「陝西鄉黨」西電校友王中林獲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系首位榮獲該獎...
    2019年度「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日前揭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友、該校先進材料與納米科技學院名譽院長兼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王中林,憑藉其在微納能源和自驅動系統領域的開創性成就,榮獲這一世界性大獎,成為35年來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科學家。
  • 每天名言:科學家愛因斯坦名言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每天名言:科學家愛因斯坦名言 2013-01-31 14:47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The
  • 愛因斯坦與中國科學家擦肩而過:一個遺憾的故事
    明白按:1922年11月13日,愛因斯坦在上海收到瑞典領事館正式通知,他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可惜的是,愛因斯坦的這次旅行,只是途徑上海,他的最終目的地是日本。愛因斯坦與中國擦肩而過,與中國科學和中國科學家擦肩而過,這背後,是一個充滿遺憾的故事。
  • 我國有沒有超過愛因斯坦,或者和愛因斯坦差不多的科學家?
    先說答案:別說是中國,就是放眼全球,也沒有任何一個科學家可以接近或者齊平愛因斯坦,更不用說是「超越」愛因斯坦了。當然,民科們例外。民科屬於「超科學」團體,他們每一個的實力都遠遠超越了愛因斯坦。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宇宙學模型裡面,具有質量的天體能扭曲空間,使周圍的物體都沿著這個被彎曲的空間運動,包括電磁波在內。即使在相對論誕生100多年之後,這套理論的預言還在不斷地被現代實驗所證實。在愛因斯坦活著的時候,當時的知識界就認為,愛因斯坦單槍匹馬擊敗了整個哲學界。古今往來,哲學門派龐雜無比,哲學家多如繁星,都不曾有過相對論這樣顛覆性的知識體系。
  • 人類史上十大最具影響力科學家!
    科學家霍金先生2018/3/14去世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離開這個世界。一個國家如要強大,科學是首要追尋的,世界各國無一例外,今天我們選出了十大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在這個排名中,我們主要選出的是那些在科學上和生活上具有長遠、重大影響力的科學家。
  • 科學家們大談數學之美,美在哪來?
    我的回答是,這要看你對哪一個領域裡的美和妙有更高的判斷力和更大的喜愛。英國哲學、數學家羅素也說,數學正確地來說,不僅擁有真,還擁有極度的美。這裡就不多舉例子了。自然科學家對數學美的獨特用語,引起了心理學家們的好奇。2014年英國一個由神經生物學家、物理學家和數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就數學美的經驗,做了一次調查。他們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術,監測了16名數學家和研究生或博士後的大腦。
  • 愛因斯坦比牛頓的「影響力」更大
    中青在線訊(楊保國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磊)愛因斯坦和牛頓,誰的影響力更大?中國科大和復旦大學合作提出科學聲望(scientific fame)的測度方法,基於全球1.26億本圖書文獻大數據中科學家全名的詞頻分析,描繪出物理學家在人類歷史上聲望的興衰演變。
  • 中國在工業選礦流程中選出百克拉以上金剛石
    新華網北京10月10日電 中國材料工業科工集團公司10日宣布,其所屬的山東蒙陰建材701礦日前在選礦過程中,從生產線上選出一顆重達101.4695克拉的特大金剛石,這是我國首次在工業選礦流程中選出百克拉以上的金剛石。    金剛石的寶石學名稱又稱鑽石,是自然界中稀有的礦物資源。
  • 《科學》雜誌評出2019年十大科學突破,猜猜排名第一的是?
    2019年馬上就要結束啦,在這一年,科學領域碩果纍纍,近日,《科學》雜誌官網盤點了2019年科學領域的累累碩果,選出了年度十大科學突破,其中不乏中國科學家的身影。接下來,讓我們看看2019年度十大科學突破都有什麼吧!
  • 化學諾獎花落鋰離子電池 3名美英日科學家獲獎
    原標題: 化學諾獎花落鋰離子電池,3名美英日科學家獲獎  北京時間10月9日17時45分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John B. Goodenough, M. Stanley Whittingham and 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領域的貢獻。
  • 2012自然雜誌十大新聞:如何吃掉一頭三角龍
    北京時間12月21日消息,近日,英國雜誌根據網站瀏覽數,選出了最受讀者歡迎的十大科學新聞,包括愛因斯坦大腦的獨特結構研究、恐龍捕獵手段和ABC猜想證明等。  1.,因而其大腦結構一直是科學家非常感興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