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蘭娟就被《自然》雜誌評為「2020年度十大科學人物」發表聲明
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 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就被英國《自然》雜誌評為「2020年度十大科學人物」,致函該雜誌並發表聲明,表示有關她的介紹與事實不符,希望予以更正。英國《自然》雜誌在介紹材料裡稱自己為「Lockdown Architect」(封城設計師)並基於此將自己評為「2020年度十大科學人物」,李蘭娟認為不符合事實,希望予以更正。
-
英國《自然》雜誌選出2020年十大科學發現
新華社倫敦12月17日電 英國《自然》雜誌日前對2020年全球範圍內的科研進展進行總結。該雜誌最新選出的2020年10項重大發現涵蓋了物理學、醫學、天文學、環境科學等多個領域成果。這十大發現包含科學家抗艾研究的最新成果。
-
《自然》公布年度十大科學發現和十大科學人物
即將過去的這一年裡,有諸多令人振奮的科學發現,也有很多胸懷天下的科學家求索奮鬥在各自的崗位。)分別公布了2020年度十大科學發現和2020年度十大科學人物,其中中國學者李蘭娟和張永振當選。十大科學發現研究人員利用CRISPR-Cas9技術,發現氣味受體蛋白Or22a在該種果蠅的感覺神經元中表達更為豐富,由此導致了挑食的行為。
-
《自然》新聞版年度十大科學發現:快速射電暴中國研究入選
當地時間12月14日,學術雜誌《自然》(Nature)新聞與觀點欄目評選出2020年度十大科學發現。除了影響2020年全球人類健康的新冠肺炎研究外,HIV治療、冷凍電鏡和快速射電暴等領域也受到關注。今年的十大科學發現共涉及15篇學術論文,13篇發表在《自然》,其餘2篇發表在《科學》雜誌。北京師範大學林琳博士等人的快速射電暴研究入選。1. 打破物質與反物質的鏡像對稱性日本T2K中微子合作組2020年4月15日在《自然》雜誌報告了打破粒子-反粒子鏡像對稱性(也稱CP對稱性)的可能發現。
-
美《科學》雜誌評出年度十大科學進展
美國《科學》雜誌21日公布了該刊評選出的2006年度十大科學進展,其中科學家證明龐加萊猜想被列為頭號科學進展.
-
《自然》雜誌選出2020年十大科學發現
英國《自然》雜誌日前對2020年全球範圍內的科研進展進行總結。該雜誌最新選出的2020年10項重大發現涵蓋了物理學、醫學、天文學、環境科學等多個領域成果。這十大發現包含科學家抗艾研究的最新成果。愛滋病病毒能以「潛伏」形式藏匿在「病毒儲存庫細胞」中,基本不發生轉錄,因此不會被免疫系統發現,而「激活並殺死」療法旨在逆轉這種潛伏。《自然》雜誌表示,兩個研究團隊分別介紹了對動物模型的幹預策略,這可能是迄今報告的最有力、最容易重複的「激活」策略。一項協作試驗報告了可能表明「輕子類粒子打破粒子-反粒子鏡像對稱性」的結果。
-
《自然》雜誌評出2017年度十大科學人物
英國《自然》雜誌17日的特寫板塊中公布了2017年《自然》十大人物,他們在過去一年裡對科學產生了重大影響。中國物理學家潘建偉入選。《自然》新聞特寫代理主編布蘭登·馬厄表示,從量子通信、基因組編輯,到一場潛在核危機和美國環保政策的退步,這份人物列表總結了2017年科學的成就與挫折。
-
《自然》雜誌發布2018年度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
12月19日零時,世界頂尖學術期刊、英國《自然》雜誌(Nature)發布了2018年度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其中,中國22歲天才少年曹原因發現石墨烯超導角度位列榜單第一位,同時,因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引發巨大爭議的賀建奎也名列其中,成為了今年榜單的「反面案例」。
-
英報評出年度十大科學新聞
英報評出年度十大科學新聞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28日 09:00 來源: 來源:新聞晨報 12月27日,英國《衛報》評選出了2006年的十大科學新聞 : 進化史填補空缺 4月6日的《自然》雜誌的封面主角是一種名為「泰克塔力克」的生物化石。
-
盤點:回顧GEN雜誌評選2015年度十大科學事件
2016年1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由GEN(Genetic Engineering & Biotechnology News, 基因工程與生物技術新聞)雜誌刊文,對2015年生命科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十大科學事件進行了回顧和盤點。
-
《自然》雜誌發布2019十大科學人物,中國科學家鄧宏魁上榜
《自然》雜誌年度十大人物,是該雜誌評選的今年對科學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十大人物的年度名單。他們可能取得了驚人的發現,引起了對關鍵問題的關注,甚至可能做了抱受爭議的行為。這個名單雖然不是獎項或排名,但它評選的是在今年科學領域的一些最重要的時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個人。
-
入選2020年度十大科學發現!這項研究南大團隊深度參與
2020年12月14日,《自然》雜誌評選了本年度的十大科學發現[1]。其中,快速射電暴作為天文學課題入選,其相關研究的三篇《自然》雜誌文章中的一篇[2]由中國科學家使用被稱作「天眼」的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觀測完成。
-
《自然》雜誌評選年度人物,李蘭娟上榜後,高調拒絕「夾帶私貨」
在英國《自然》雜誌公布的"2020世界十大科學人物"榜單中,中國工程院李蘭娟院士上榜,同時上榜的還有美國傳染病專家福奇,紐西蘭總理傑辛達·阿德恩,以及負責美國輝瑞公司新冠疫苗研發的高管凱薩琳·詹森等人。
-
北京女博士研究入選《Nature》年度十大科學發現!
2020年12月14日,《Nature》雜誌發布了2020年度十大科學發現。其中,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教師林琳博士與FAST快速射電暴團隊合作的關於快速射電暴磁星起源的工作成功入選。2020年11月5日正式出版的《自然》(Nature)雜誌刊發一組文章報導這一重大突破,其中包含由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林琳老師為第一作者的題為《銀河系內磁星爆發期射電脈衝輻射的零探測》(No pulsed radio emission during a bursting phase of a Galactic magnetar)的文章。
-
《自然》年度十大科學發現:北師大女博士林琳憑藉天眼研究入選
在2020年的尾聲,Nature 盤點了2020年度十大科學發現,這其中即包括新冠病毒研究、冷凍電鏡突破、壓力導致白髮的原因、HIV治療、銀河系中的快速射電暴,以及古代陵墓中發現的亂倫等等。,其中2篇發表在 Science 雜誌,其餘均發表在 Nature雜誌。
-
英國《自然》雜誌評出2016年度重大科學事件
英國《自然》雜誌網絡版近日公布了其評出的2016年產生重大影響的科學事件,其中除了科學家首次探測到引力波的存在等重要科學發現外,中國在航天、氣候變化以及基因技術領域取得的多項重要成果也被《自然》雜誌認為產生了重大影響。 2016年較受矚目的科學事件當屬引力波。
-
Nature評出年度十大科學發現!生物醫學領域四項入選
在2020年的尾聲,Nature 盤點了2020年度十大科學發現,它們包括:1、壓力是如何讓頭髮變白的2、銀河中的快速射電暴3、在史前貴族陵墓中發現的亂倫證據4、激活並殺死潛伏的生物醫學領域的四項具體為——壓力是如何讓頭髮變白的2020年1月22日,哈佛大學許雅捷團隊在Nature 雜誌發表了題為
-
《自然》雜誌發布年度十大人物,中國科學家鄧宏魁上榜
《自然》雜誌年度十大人物,是該雜誌評選的今年對科學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十大人物的年度名單。他們可能取得了驚人的發現,引起了對關鍵問題的關注,甚至可能做了抱受爭議的行為。 這個名單雖然不是獎項或排名,但它評選的是在今年科學領域的一些最重要的時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個人。
-
曹原入選英國《自然》年度科學人物
新華社倫敦12月18日電(記者張家偉)權威科技期刊英國《自然》雜誌18日在線發布2018年度科學人物,位居榜首的是年僅22歲、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的曹原,《自然》稱其為「石墨烯駕馭者」。 曹原發現了讓石墨烯實現超導的方法,這開創了物理學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有望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與傳輸效率。
-
他是「墨子號」研製團隊的領銜,剛剛入選國際十大科學人物,獲稱「量子之父」
【一起來學】Ĉina Akademio de Sciencoj 中國科學院kvantumo 量子國際知名學術刊物《自然》12月19日凌晨對外發布2017年度十大科學人物,中國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