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海水淡化技術是解決淡水危機有希望的解決方案。本文製備的複合膜的水通量可以達到26.7 kg m –2 h –1,在70°C下,對於3.5 wt%的NaCl水溶液,鹽分截留率為99.99%,在高鹽海水或水溶液的滲透蒸發脫鹽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淡水危機是我們社會的主要挑戰之一,解決該問題有希望的解決方案是海水淡化技術。當前,反滲透(RO)是一種在許多實際應用中基於膜的主要技術,用於生產淡水,具有許多優點,例如處理能力大,操作簡便,無需加熱等。然而,克服海水的滲透壓消耗大量能量並且導致嚴重的膜汙染和降解。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滲透蒸發在各種應用中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包括有機物的脫水,有機物的回收以及分離。由於滲透蒸發技術在能源效率和易於操作方面的優勢,因此正在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它可以處理RO系統以外的高鹽度海水。此外,滲透蒸發的優勢包括阻隔痕量揮發性有機物以產生純淨水,這很難通過反滲透或直接蒸發工藝實現。儘管在滲透蒸發過程中發生了相變,但所需溫度並不高。因此,在此過程中可以利用少量熱能甚至太陽能,從而使滲透蒸發在大規模應用中更加實用。
成功實現全蒸發脫鹽的關鍵在於高質量的膜,該膜可提供高通量和理想的鹽去除率。迄今為止,已經研究了由包括有機聚合物,聚合物混合基質和無機材料在內的各種原材料製成的膜,以獲得高脫鹽效率。近年來,氧化石墨烯(GO)已廣泛用於與水有關的過程中。GO由於其規則的層間結構和對水分子的低摩擦傳輸能力,是製備高通量全蒸發膜的理想選擇。但是,由於GO片材上存在羥基,羰基,環氧基等含氧官能團,因此所得GO膜容易在水溶液中溶脹,破壞了規則的層間結構,因此阻隔性能不佳。
近日,天津大學Baoquan Zhang教授(通訊作者)課題組製備了聚醯胺(PA)-氧化石墨烯(GO)複合膜以增強高鹽溶液的滲透蒸發脫鹽。薄條狀結構的PA層通過界面聚合反應在基礎GO膜上形成,這增強了膜表面的親水性,並為水分子的富集和滲透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點。這種膜的水通量可以達到26.7 kg m –2 h –1,在70°C下,對於3.5 wt%的NaCl水溶液,鹽分截留率為99.99%。當進料鹽濃度增加到10 wt%時,水通量可以保持較高水平(約24.0 kg m –2 h –1)並具有理想的離子排斥(99.99%)。此外,在製備的PA-GO複合膜的長期測試中,優異性能可以穩定保持。所有結果表明,該研究製備的PA-GO複合膜在高鹽海水或水溶液的滲透蒸發脫鹽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相關研究工作以「Facile Preparation of Polyamide−Graphene Oxide Composite Membranes for Upgrading Pervaporation Desalination Performances of Hypersaline Solutions」為題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Ind. Eng. Chem.Res. 》上。
論文連結:
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iecr.0c01417
圖1. 通過壓力輔助超濾並隨後進行界面聚合來製備PA-GO複合膜
圖2. a)GO和PA-GO複合膜的FT-IR光譜和(b)XRD圖
圖3 GO膜(a,b)和PA-GO複合膜(c,d)的頂部和斷面FESEM圖像
圖4 3.5 wt%NaCl水溶液,GO層厚度對PA–GO複合膜的滲透蒸發性能的影響
圖5 對於3.5 wt%的NaCl水溶液,進料溫度對PA–GO複合膜滲透蒸發性能的影響。
圖6 PA–GO複合膜在70°C下對3.5 wt%NaCl水溶液的長期滲透蒸發性能測試
綜上所述,在PA和GO層的協同作用下,實現了脫鹽性能的顯著提升。隨著進料溫度(30–70°C)的升高,水通量持續上升,3.5 wt%NaCl水溶液的除鹽率為99.99%。在70°C下,水通量為26.7 kg m –2h –1,並且有超高阻隔率。當進料鹽濃度增加到10 wt%時,仍然有高水通量24.0 kg m –2h –1,除鹽率達到99.99%,證明了PA–GO複合膜在處理高鹽度海水中的潛力。而且,在長期測試中可以穩定地保持優異的脫鹽性能。(文:嘉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