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CWM50)在「深圳先行示範區首屆金融峰會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0年會」上發布了《新規下的健康投資文化培育—金融投資者調查研究(2020年度)》課題成果。中融信託董事長劉洋在此環節發表了題為《忠實履行受託責任 打造健康投資文化》的演講。
他提出,如何從根本上轉變投資者觀念培育良性健康的投資文化,進而實現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是當前信託行業面臨的關鍵難題。他表示,培養良性健康的投資文化,不應當是由投訴、「爆雷」等負面事件推動,由外而內的一種倒逼行為,而是由金融機構主導,從理念到產品再到投資者,一場由內而外的自我變革。這場自我變革有三件事情要做,並解決三個問題:一是轉變經營理念,解決定位不清的問題;二是培養受託人文化,解決文化偏離的問題;三是做好投資者陪伴,解決服務單一的問題。
以下為演講整理。
深圳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和排頭兵,40年來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加快對外開放提供了成功的範本,在經濟建設、社會治理等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信託業在新中國也有40餘年的發展歷史,行業在發展早期也承擔過類似的角色,為我國資本市場建設、金融體系改革作出了積極貢獻。正如今日愈發繁榮的深圳一樣,信託業也成長為金融行業的重要支柱,持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財富管理需求。
自2017年以來,信託業按照監管引導的方向,持續去通道、去嵌套,大力發展轉型業務,探索服務信託業務,行業朝著高質量發展的方向不斷邁進。但我們仍面臨一些發展的矛盾,或者說是轉型期的陣痛,主要是剛兌預期尚未完全打破,投資者偏好與權益類產品不匹配,投資者教育不充分等。如何從根本上轉變投資者的觀念,培育良性健康的投資文化,進而實現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是當前信託行業面臨的關鍵難題。
要解決這個難題,我認為還是要回歸資產管理的核心理念,即「賣者盡責,買者自負」。「賣者盡責」在前,是信託公司首先要充分履行盡職管理任,「買者自負」只是一個結果,而非對金融投資者的剛性要求。從國內外信託業的發展演變來看,信託長期以來都是賣方市場佔主導,投資者多數情況下是在扮演被動接受的角色,投資者偏好也映射出機構和市場的偏好。因此,我認為培養良性健康的投資文化,不應當是由投訴、「爆雷」等負面事件推動,由外而內的一種倒逼行為,而是由金融機構主導,從理念到產品再到投資者,一場由內而外的自我變革。這場自我變革,我認為有三件事情要做,並解決三個問題:
第一件事情是轉變經營理念,解決定位不清的問題。近期我們在制定公司自己的「十四五」規劃,在規劃中引入了ESG理念,即「環境、社會、治理」理念,這是2004年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最早提出,用于衡量企業社會責任、支持可持續發展,是一種責任投資、綠色投資的理念。我們首先要從思想認識上完成轉變,致力於成為環境友好、履行社會責任、公司治理完善的企業,這樣有助於我們深入理解國家產業政策,主動將金融資源傾斜到短板領域,成為宏觀調控的擁護者和生力軍,通過完善內部控制抑制投機衝動,真正做到回歸信託本源,回歸到支持實體經濟和滿足人民群眾美好追求的定位上來。思想端正則行為端正,行為正當則定位正當,找準自身定位後,我們才能走得長遠、走得坦蕩。
第二件事情是培養受託人文化,解決文化偏離的問題。在去年和今年的信託業年會上,銀保監會黃洪副主席都提出要建設良好的信託文化,得到了全行業廣泛的響應。中融信託也制定了信託文化建設五年規劃,並開展了一系列主題活動,我們總結當前信託文化的兩個問題:一是在利益安排上,對於融資人與信託公司的利益博弈關注過多,對於環境和社會利益、投資者利益關注不足;二是在專業能力上,人才儲備和資源整合能力滯後,支持業務轉型的力量較為薄弱。良性的受託人文化,落腳點應當是提升受託人的忠實品格和專業水準,我們要把社會利益和投資者利益放在首位,從根本上調整展業邏輯和創新思路,把精力和資源集中到提供綜合化服務上來,腳踏實地做業務,圍繞需求搞創新。
第三件事情是做好投資者陪伴,解決服務單一的問題。財富管理業務是未來信託公司重要的增長點,但目前信託公司能提供的服務還過於單一,產品線也不夠豐富,我們要逐步具備為投資者提供一攬子、一站式綜合服務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對客戶有相當深入的了解。相對於投資者教育的提法,我們更加推崇投資者陪伴的理念,強調與投資者的平等地位和密切關係,長期了解投資者、服務投資者,與投資者共同成長。目前中融信託通過建立投教專區、開設公眾服務號、開展線上直播、線下投資策略會等,為投資者提供了豐富的學習場景,投資者的參與感在不斷提升。下一步我們還將重點加強信息系統的投入,補齊金融科技的短板,滿足投資者不斷增長的財富保值增值、傳承、慈善等需求。
在本月初剛剛召開的信託業年會上,黃洪副主席闡述了受託人文化的內涵,即守正、忠實、專業,我們想要做的這三件事也大致對應了這三點內涵。從宏觀上,要堅持遵紀守法、遵守公序良俗,擔當起與行業規模相匹配的社會責任,始終把握好大方向,把推動社會進步、人民幸福作為企業的終極追求;從中觀上,要做好文化建設,還原信託制度的本源特色,激發信託制度創新活力,忠實服務於受益人利益最大化的目標;從微觀上,要陪伴好每一位金融投資者,提升投資者的投資體驗和參與感,圍繞投資者的切身需求定製產品,用專業化的管理回報客戶的信任。
信託制度作為一項古老的制度安排,在世界範圍內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也為我國的經濟建設、金融創新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如今我國的信託業正在積極推進轉型發展,希望大家能夠給信託業以更多的支持和信任,我們也必將不負所托,成就一個更好的明天。
*本文由作者授權全文發布。轉載或引用,必須是以新聞性或資料性公共免費信息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對內容原意進行曲解、修改,同時必須保留本平臺註明的來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