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安產業健康發展呼喚正向外部性效應

2020-12-01 人民網

原標題:網安產業健康發展呼喚正向外部性效應

  近年來,圍繞網絡空間「第五疆域」的大國博弈已經進入到白熱化地步,網絡安全風險日益凸顯。維護網絡安全就是守護國家安全,需要自主、健康發展的網絡安全產業來支撐,才能避免受制於人。為此,政府要加大網絡安全產業的投入,推動國家整體的網絡安全產業創新發展。

  伴隨著我國制定實施網絡安全法、重拳整治網絡空間亂象,堅持依法管網與綜合治理並舉,在保障個人和國家網絡安全方面,紮實全面地築起了安全堤壩。但同時也清醒認識到,我國的網絡安全仍然存在不少問題。核心技術的缺失、網絡人才的缺乏、網際網路企業的安全能力不足以及大眾安全意識淺薄等難題,依然困擾著安全產業的發展。

  相較而言,美國的網絡安全產業整體戰略層次清晰,產業創新能力和聚合能力均較強,有如下三個積極因素在起作用:

  其一,法律法規體系完整,政府、企業和民眾均比較重視網絡安全。美國在網絡領域專門的立法就已超過五部,這些法律有的強制要求政府採購中的網絡安全產品或服務數量和比例,還有的是著手進行產業優化,直接資助企業進行前沿技術研究,促成創新。這些舉措效果較為明顯,使得美國確立以強勢產業作支撐點的網絡安全體系,也培育了一大批極具競爭力的本土企業。

  其二,政府採購,通過創造內需來促進產業發展。美國信息安全產業之所以發達,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有龐大的內需,這主要是由於《聯邦信息安全管理法案(FISMA)》強制要求,該法案作為《電子政府法案》的一部分,美國通過立法手段提高了信息安全的需求,將政府部門在網絡安全投入佔信息化的比重提高到平均15%。而我國網絡安全投入佔信息化總體投資比例非常低,2017年有研究指出,中國相應水平只有1.04%。

  其三,網絡安全目標層次清晰,相應的市場發育成熟。美國既有綜合性的網絡安全解決方案供應商,也有一大批獨立的網絡安全廠商,凡涉及網絡安全的各個領域,美國都有強點企業專注於某一方向,由此形成綜合性與強點互動的良性發展態勢,構架起信息化、安全威脅和安全創新之間的創新迭代關係。縱觀中國的網絡安全產業,幾乎每個企業都強調做大做全做強,但現實卻是規模和競爭能力相對較弱,既無法複合形成防禦面,也無抓手構築支撐點,該問題較為嚴峻,使得目前尚有部分關鍵領域的安全防護依賴於國外產品,沒有可控的網絡安全產業也就談不上自主安全。

  信息化時代,網絡安全產業並非孤立存在,其發展滯後也阻礙其他產業的升級發展,更談不上以數位化與網絡安全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雙輪驅動。為促進我國的網絡安全產業的健康發展,側重對需求和產業的科學規劃,電子政務系統應率先增加網絡安全投入,多方面促進產業發展,及早形成正向外部性效應。

  首先,從戰略層面進行網絡安全的體系化和層次化設計。應對網絡安全問題首先應把握網絡安全的發展規律,需要靠有層次的戰略架構去保障。克服以往網絡安全體系的認知盲點,系統性的建立網絡安全態勢感知與威脅情報共享網絡,梳理電子政務網、關鍵基礎設施中的網絡安全需求,定義安全框架和模型,明確安全防護關鍵節點,針對重要環節整理制度、組織和技術等層面的最佳實踐,將攻防技術標準化,確立安全檢測標準,為政府部門、企業等提供網絡安全指引,建立政府、企業間信息共享機制,定期為各機構做網絡安全培訓。

  其次,制定積極的網絡安全產業發展政策,實行主動縱向的產業政策。從國家安全角度出發,將網絡安全產業定義為戰略性新興產業,落實包含資源配置導向的網安產業的結構政策,支持和吸引更多有志於網絡安全的企業和創業者進入該領域;兼顧產業的合理化,鼓勵企業研發新技術、形成安全管理新思維、構築健康合作關係。

  最後,在政府及國有企業採購中增加網絡安全產品和服務採購比例,提振產業空間。

  在部分可標準化網絡安全環節中,強制政府及國有企業採購項目中網絡安全產品和服務的比例,並設定相關產品的國產化率。針對關鍵基礎設施網絡落實網絡安全檢查與加固,建立定期安全漏洞掃描與巡查制度。

  (作者為上海眾人網絡安全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責編:易瀟、沈光倩)

相關焦點

  • 我們身邊的「外部性」現象
    這種現象在經濟學中叫做「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一個人在自己的生產和消費活動中產生了一種對他人的影響,如果是好的影響,就叫正的外部性,或者叫外部經濟性,如果是不好的影響,就叫負的外部性,或者叫外部不經濟性。學術化的說法就是,一個人的行為可能成為他人的效用函數的自變量。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很多。
  • 中國安防產業正走向集約化發展的新安防時代
    中國安防產業正走向集約化發展的新安防時代 2010-07-19 16:07:07 來源:《CPS安防集成商》 作者:楊金才 責任編輯: liuyicps
  • 國內外權威學者專家共話健康產業發展,第二屆國際健康產業大會在...
    大會以「後疫情背景下健康產業發展」為主題,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旨在搶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的契機,進一步提升煙臺醫藥健康產業影響力和國際地位,形成健康產業優勢資源集聚效應,壯大醫藥產業規模。來自11個國家的20多位國際院士和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20餘位醫院院長等學者專家,就疫情之下如何用科技護航人類健康等話題展開探討。
  • 以「正向符號」矯正消費認知偏差,有益於實現美好生活的願景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各種新經濟模式層出不窮,其中創意、文化、藝術等相關的產業正成為社會經濟的重要支柱,即便是傳統的製造業也越來越具有文化內涵。這些新經濟模式被稱為「符號經濟」。符號經濟的首創者法國學者讓·鮑德裡亞認為,消費不僅僅是物品和服務的消費,更重要的是一種符號的消費。
  • 廣西巴馬:全域旅遊主導發展 大健康產業齊頭並進
    同時,深化旅遊改革,努力推動單一景區景點的觀光旅遊向融合大健康的康養旅遊轉變,把巴馬國旅區建設成為具有鮮明文化特色、濃鬱康養氛圍的國際性、複合性、全天候的國際旅遊目的地,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惠及更多貧困群眾。目前,該縣境內有水晶宮景區和盤陽河景區四個國家4A級景區,壽鄉探秘遊已列為廣西六大旅遊精品之一,全縣旅遊業發展總體持續健康發展。
  • 發展康養產業應重視「新木桶效應」
    康養產業的發展壯大,是提升人民群眾健康水平和生活幸福感的重要基礎,更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基礎。康養產業作為旅遊與健康養生融合發展的新業態,是旅遊業綜合性、帶動性的生動體現,是突破旅遊產品結構單一、延伸拉長旅遊全產業鏈的最好選擇之一,符合現代人既養生又養心的消費趨勢。
  • 政策紅利加持健康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推動健康經濟中非醫療產業的發展,建立非醫療健康產業鏈,打造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經濟發展,既能夠滿足人們的健康需求,同時將成為中國消費的新增長點。  政策紅利加持健康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預防上多投入1元錢,治療費可減支8.5元錢,並節約100元的搶救費。
  • 安徽:以高鐵外溢效應鍛造發展「引力場」
    隨著高鐵網絡不斷健全,當前更應當積極思考、主動作為,更好地發揮不斷升級的高鐵網絡外溢效應,把高鐵上的「C位」持續轉化成為聚合發展要素資源、振興區域經濟的「C位」。無論是區域生產力布局還是城鎮體系優化,「軌道交通導向型」發展模式都是前景廣闊的有效路徑。依託不斷健全的高鐵網絡體系,因勢而謀,順勢而為,整體性提升區位優勢,優化發展格局,進而拓展出開放發展新空間。
  • 華泰諾安攜便攜拉曼參加城市安全發展高端對話暨應急產業交流會
    為強化城市運行安全保障,積極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推進城市安全發展的意見》文件要求,大會邀請包括華泰諾安在內的全國城市安全領域多位主流企業的權威專家,交流探討依託無錫成熟的物聯網產業基礎,加快實現感知全覆蓋,提高防控風險能力,推動城市安全管理的系統化、智能化發展,為建設國內首批安全發展示範城市奠定基礎,營造城市安全發展「共建共創、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
  • 海通證券:不可不說的「口紅效應」,文娛產業正迎來黃金時代 | 互聯...
    「口紅效應」是指因經濟蕭條而導致口紅熱賣的一種有趣的經濟現象,也叫「低價產品偏愛趨勢」,該現象最早出現在美國。參照海外「口紅效應」的歷史經驗表明,當經濟進入低谷或蕭條期,往往是文化娛樂產業(尤其是電影、遊戲、動漫)得以發展和繁榮的機遇期。以史為鑑:經濟衰退下總有「口紅效應」的身影。
  • 《大健康產業藍皮書:中國大健康產業發展報告(2018)》介紹
    當前我國已經邁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經濟增長動能發生轉變,正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發展大健康產業是每一個經濟體在高收入階段的必經之路。面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加快大健康產業發展是提高經濟發展質量的現實選擇,代表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新方向,代表了綠色生產方式的主流,具有極其重要的時代意義。
  • 功能醫學健康管理師培養助力產業發展
    ——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大健康專委會成立紀實7月26日,美麗的杭城陽光明媚,湘湖畔綠樹成蔭。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今天在這裡舉辦今年的首場大型線下活動——大健康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自國內外的眾多院士專家齊聚御湘湖國際健康城,站在國際視野,共同探討健康中國的達成之路及未來十年大健康行業的發展戰略。
  • 產業創新在上城丨佗鵲堂:用生物科學技術推動現代中醫藥產業發展
    上城在「高質量推進一流的國際化現代化城區建設」的同時,產業與創新格局已然翻開新的一頁。上城發布推出「產業創新在上城」系列,展示上城區在金融服務、文化創意、信息技術、商貿旅遊、健康服務五大主導產業發展之路上綻放的別樣精彩。前期我們將對健康服務產業進行陸續報導,看上城如何做好健康與大數據產業創新服務兩篇文章。
  • 城市向東——從「蝴蝶效應」到「虹吸效應」——「城市向東」系列...
    深度研究嶽陽經開區,關注城市向東,有助於清晰把握嶽陽未來發展大勢,調校投資理財思路,實現與嶽陽發展步伐同步、共振、共享,總有一天,你會收穫滿滿。□黃海洋嶽陽的「蝴蝶起舞了」!!!對於世界而言,中國的發展舉世矚目。對於中國而言,深圳的發展堪稱奇蹟。對於嶽陽而言,經開區的發展勢頭最快。
  • 中安強勢入主新長寬 打造健康中國社區生活綜合服務商
    中安國際潘喜安先生進行「HOME+宏家科技智慧大健康項目」介紹此次會議,對長城寬帶2020年的經營工作進行了總結,並部署了2021年的工作規劃,以當前各經營區域轉型為探討出發點,向「HOME+宏家科技智慧大健康項目」進行業務拓展
  • 梅州借力生態稟賦和資源優勢集聚發展延伸鏈條,加快大健康產業...
    走進位於蕉嶺縣的廣東(梅州)大健康高科技產業園,到處是繁忙的施工、生產景象。外地入園企業廣東尚陽穀食品飲料有限公司正加急生產一批富硒山泉水供應市場;本土企業梅州市裕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投入1500萬元建設的二期項目正在推進,竣工達產後年產值預計可增加3000萬元……  健康產業是朝陽產業、幸福產業。
  • 正海生物:堅持「專精特新」發展之路 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
    今年是全省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之年,為了更好地展示煙臺製造業新舊動能轉換的經驗做法,由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煙臺市工信局、山東省網際網路傳媒集團大眾網主辦,大眾網煙臺承辦的「新動能·新煙臺——雲端聚焦製造業創新」全國媒體煙臺採風行活動於10月29日—30日舉行。通過中央、省市媒體線上線下集中宣傳報導,為煙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
  • 嘉興秀洲健康醫療產業邁入發展新階段
    原標題:秀洲健康醫療產業邁入發展新階段 昨天(10月12日)傍晚,德康醫療器械項目籤約儀式在嘉興秀洲國家高新區舉行。區委書記吳燕在出席籤約儀式時強調,這不僅標誌著浙江德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迎來了新的發展,也預示著秀洲健康醫療產業邁入發展新階段。區領導李陳源、沈鳳興,浙江德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長許小波出席籤約儀式。
  • 運鴻集團肩負大健康產業發展重要使命
    日前,湖北已出臺《關於加快湖北省大健康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意見》),《意見》中提及幾項重點任務,需加強抗病毒藥物的聯合攻關,提高基礎研究水平,強化實驗能力保障,加快藥物器械研發突破;促進新興醫療的快速成長,壯大特色民營醫療集團,加快發展醫療服務新模式;推動健康食品提檔升級,開發功能性健康食品,發展醫療特殊配方食品,開發高檔食品添加劑
  • 鋁基產業集群釋放「磁石效應」
    首席攝影記者 嶽建文中安在線訊 據淮北新聞網報導,濉溪縣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基三千億」發展戰略,通過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設立鋁基原材料供應基地,降低企業採購成本,著力做大做強鋁基新材料產業,向著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的目標邁進——在安徽鋁加工業的發展版圖上,濉溪縣一直舉足輕重,濉溪鋁廠也曾名噪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