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羅浮宮修繕更新工程的主要部分,玻璃金字塔在方案提出之時就遭到反對。不過,在建成後,這座建築卻以其設計和外觀一掃非議,得到廣泛稱讚,成為法國的標誌性建築。
法國的羅浮宮在世界博物館史上享有盛譽,至今已有近1000年的歷史。這座曾是法國王室宮殿的建築群,保存了歐洲歷史上不計其數的珍寶,成為歐洲從中世紀走向現代的珍貴見證,也向後人展現了歐洲文明的發展軌跡。
在法國人民心目中,羅浮宮一直是至高無上的存在,沒有什麼能與之相比。所以,在20世紀80年代,當政府提出要對羅浮宮進行修繕更新的時候,迅速引起了法國乃至全世界的高度重視。在經過挑選和確認後,這個艱巨的任務落到了一位華裔建築師身上。
為了出色地完成任務,這位建築師住在羅浮宮周圍,進行了長期的考慮和構思,最終他提出了建玻璃金字塔的構想。沒想到,這引發了眾多的反對意見。人們認為這個方案不倫不類,破壞了羅浮宮原有的美感。
但是在他的堅持下,計劃還是動工了。隨著建築的逐漸成型,人們開始意識到,這座玻璃金字塔也並不是那麼一無是處。等到這座以玻璃和鋼架為主要材料、運用了大量科技成果的建築出現在世人面前時,反對聲幾乎沒有了,甚至出現了很多稱讚。這座建築也成為它的設計者——貝聿銘的代表作之一。
這座佔地約一千多平方公裡的玻璃金字塔,是東方和西方、古典和現代的成功結合。它不僅憑藉構思和建築獲得人們的稱讚,而且為來羅浮宮參觀的遊人提供了很多便利,完善了羅浮宮的功能。通過這座金字塔,人們可以快速地去往目標展館,也可以在這裡稍作休息,享受周到快捷的服務。【原創未經允許,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