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鈔能力一般的「隨心飛」為何讓航空公司前僕後繼?

2020-08-22 i黑馬

來源|松果財經

"隨心飛"成了航空公司的標配,成了旅航圈的熱名詞。

"隨心飛"會員卡火了。自從6月18日東航推出"周末"隨心飛"後,各大航空公司也陸續推出相似產品。

據各航空公司公布數據顯示,"東航"隨心飛"售價3322元,"南航快樂飛"售價3699元,"海航隨心飛"售價2999元,"春秋想飛就飛"售價從2999元至3999元不等,青島、瑞麗、奧凱三航聯合的"周周小長假"售價2980元。

到目前為止,東航、海航、春秋的都已售罄。隨著兌換後的實際效果展出,限量發售的"隨心飛"在二手交易平臺上開始加價出售或收購了。就在8月18日,最先推出"隨心飛"的東航,出現了少量返廠銷售,售價不變。可以看出"隨心飛"產品獲得了大多數顧客的認可。

"隨心飛"造血能力不足 航空公司卻大力造勢?

往年各大航空公司從未如此大規模的促銷活動,今年是什麼導致各大航空公司推出"隨心飛"產品呢?最主要還是受疫情影響,導致航空公司訂單大量銳減。今年第一季度數據顯示,各大航空公司都出現了巨大的下滑。

根據民航局數據,民航行業在第一季度整體虧損381億元,第二季度整體虧損342.5億元。

在各家航空公司第一季度財報中,海南航空淨虧損達到63億元,同比下跌652%;東方航空淨虧損達到39億元,同比下跌296%;春秋航空雖然只虧損2億元,但也同比下滑也達到了148%。航空公司的大幅下跌,也讓其處於寒冬中,艱難度日。

在時間不斷的流逝中,航空公司開始尋求新方法來緩解現金流帶來的壓力。

"隨心飛"的推出可以減少航空公司虧損,增加公司的現金流。因為每次飛行的航班都是有固定成本,無論是機艙內只有一名乘客還是坐滿,這筆固定成本都是一定的,所以推出"隨心飛"能減少空座率從而減少航空公司虧損。

但有個事實要面對,"隨心飛"只能緩解壓力,其帶來的現金流只是車水杯薪。

根據東方航空"隨心飛"售出10萬件來算,預計收入超3億元;南方航空"快樂飛"售出30萬件,預計獲得收入近11億元,但從數據上看,航空公司此次的收入的確不錯,但和第一季度虧損來做比較的話,完全無法彌補虧損的漏洞。

所以想通過"隨心飛"滿足各家航空公司現金流的需求,是難以實現的。既然吃力不討好,為何各家航空公司都在不遺餘力的推出"隨心飛"產品呢?

雖然"隨心飛"無法解決航空公司主要現金流的問題,但可以中獲益頗多。

首先可以讓顧客習慣在官網APP上訂票。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下,已經很少人會在櫃檯或是服務點去購票,大多都是使用飛豬、去哪兒網、攜程等旅遊出行的APP上訂購。航空公司都以低價出售給OTA平臺,中間利潤大大縮減,如果更多的顧客在APP上直接購票,能夠提高航空公司的收入,也有利於官網後續發展。

當"隨心飛"成為航空公司的"爆品"後,顧客與官網APP的黏性變得更強,這將有利於各家航空公司未來的發展計劃,也將方便以後逐步擴展到吃、行、用、購物等多場景需求。所以"隨心飛"產品的推出是航空公司一舉多得的好辦法,最後的收益也不單單只是售出的價格上。

盟友變競手 OTA是來搶飯碗的?

在各家航空公司賣得火爆之際,OTA也陸續入局。從七月下旬開始,飛豬推出"66元飛全國";同程旅行推出"任我飛",攜程、去哪兒網開售了奧凱航空、青島航空、瑞麗航空三航聯合的"周周小長假"。"隨心飛"再次被推向高潮。

一個賽道正值火爆之際,當盟友湧入時,容易引起猜測,盟友變對手,兩者是否會鬧掰,以後還會好好合作嗎?但仔細分析後發現並不適合這次關於航空公司和OTA平臺。

首先從推出的時間段來看,OTA平臺也在避開競爭。最早在7月29日攜程在直播中正式推出2980元的"周周小長假"產品,但在這時東航、海航、春秋等"隨心飛"已經早已售罄,南航也在7月30日售完30萬套產品。所以,OTA後續推出的"隨心飛"產品並沒有和航空公司正面剛。

其次從產品內容來看,兩者也是有明顯的差距的。拿飛豬做比較,"66元飛全國"是不限航空公司不限航線不限出發時間的,而且是限時購票,在顧客買到66元購票資格後,必須在7天內兌換使用;兩個比較起來,一個像是半年卡,一個更像次卡。

在兩者關係上,航空公司相當於生產商,OTA是渠道經銷商,兩者推出"隨心飛"背後的邏輯其實並不相同,航空公司更多是為了自救之餘發展多元化運營,OTA們則是平臺營銷的心態,撬動平臺資源,提高用戶活躍度和黏性。而且無論顧客是選擇在官網APP下單,還是在OTA平臺購買最終的錢都是流向各大航空公司口袋。

疫情過後"隨心飛"會隨著煙消雲散嗎?

此次疫情除了讓航空公司訂單量大幅下滑外,也凸顯出了航空公司的短板,據新浪財經文章報導,航空公司的資產結構一直以來都不算健康,不少國內航司的資產負債率甚至在70%以上。截至2020年3月末,海南航空的流動負債達到1227億人民幣,其資產負債率達到71%。

導致各家航空公司負債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其一,飛機等設備價格特別昂貴,而且飛機的製造商主要是國外企業,從而導致航空公司對外匯對航空公司的影響特別大,中外匯的損失也成為拖累航空公司業績的一大殺手。

其二,航油價格昂貴,航油成本幾乎佔至國內航空公司運營成本的三成左右。有業內人士表示,航油支出是航空公司的主要成本支出之一,油價高的時候可能佔到總運營成本的40%以上,油價低的時候也在20%以上。所以,航空公司一旦無法持續產生營收,航空公司承擔的現金流壓力就會與日俱增。

"隨心飛"緩解了航空公司的現金流壓力,刺激了旅客出行需求,用有限的成本提振了市場信心。但等到疫情過後,航空公司會取消"隨心飛"這類產品嗎?畢竟這是有史以來航空公司做的最大的促銷活動。

雖然網上有不少網友認為,待疫情結束後,市場信心回暖,國內將出現旅遊高峰,那要航空公司的航班將不會出現大量閒置座位,航空公司也就沒有必要以低價打包出售,畢竟航空公司低價售票大大壓縮了其利潤空間。

但松果財經看來,"隨心飛"還是有必要保存的。除了上文中有提到的,"隨心飛"有助於增加航空公司與顧客之間的黏性,對現金流也起到一部分的緩解作用,增加航空公司的抗壓風險。而且在海外,也一直存在著與"隨心飛"類似的優惠套票產品。

如全球三大航空聯盟之一的星空聯盟,就長期推出了環球、環太平洋等特色套票,支持用戶自主定製行程,並以較優惠的價格打包購買全程分段機票。

目前,航空公司除了佔大頭的OTA購票渠道外,其他購票渠道很少個體會涉及,"隨心飛"這種模式,增加了航空公司的購票渠道,多種模式的銷售對航空公司來說就多一份收入。這也是航空公司難得的與大規模的溝通與交流,在這個媒體時代,"隨心飛"產品也將有利於航空公司的曝光。至於能否起到正面的效果,還得看推出產品與顧客之間能否達到一個完美的平衡點。

未來,消費者能否繼續在國內享受"隨心飛"產品,還取決於航空公司的意願與能力和今年下半年"隨心飛"能否讓航空公司看到更多的可能。

相關焦點

  • 印鈔能力一般的"隨心飛" 為何讓航空公司前僕後繼?
    &34;成了航空公司的標配,成了旅航圈的熱名詞。&34;會員卡火了。自從6月18日東航推出&34;隨心飛&34;東航&34;售價3322元,&34;售價3699元,&34;售價2999元,&34;售價從2999元至3999元不等,青島、瑞麗、奧凱三航聯合的&34;售價2980元。
  • 雙11預售起跑:航空公司瞄準升級版「隨心飛」
    10月21日零時開始,包括「隨心飛」陣營在內的諸多產品在淘寶、支付寶等平臺上同時開售,共涉及11家國內航空公司的1000多條航線。10月26日,東航宣布「隨心飛」產品返場,正式在其App上發售「周末隨心飛」(2021版),高調擠入「雙十一」促銷戰局。在出行市場快速恢復的情況下,各航企此次扎堆推出升級版「隨心飛」產品,無疑成為大家抄底的最好時機。
  • 針對隨心飛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航空公司回應來了
    最近一段時間,各個航空公司先後推出「隨心飛」、「無限飛」、「任性飛」等產品,引爆航旅市場。,發現有44人表示,會購買隨心飛產品,45人選擇購買隨心飛的原因是因為價格便宜,但對隨心飛最擔心的問題就是:用戶兌換不到票、航班時間不好、有隱性的兌換條件等。
  • 航空公司推出新版「隨心飛」:是賠本賺吆喝還是套路深?
    隨心飛產品受到市場的熱烈追捧,航空公司是否是在賠本賺吆喝?隨著航空市場復甦,隨心飛產品也不斷「溫暖升級」,消費者購買隨心飛產品又能否飛回本?境外新一輪疫情重新升溫之際,國內航空業又能否通過隨心飛這樣的創新營銷加速復甦?
  • 「隨心飛」成航旅圈熱詞 不能隨時出發旅行,「隨心飛」別亂買了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2020年8月5日電 最近,「隨心飛」成了航旅圈的熱詞。繼東航、海航、南航等航空公司之後,在線旅遊平臺也紛紛入局,推出類似產品。「隨心飛」為何引來如此多玩家,消費者又該不該出手搶購?為何攜程、去哪兒和飛豬三家可以推出「隨心飛」類產品,同程旅行的夭折了?李及李數據分析公司創始人李瀚明指出,同程旅行的產品的最大問題,在於它搶奪了航企的資金流入口。「去哪兒和三家航空公司的合作中,去哪兒只是渠道的角色,這種角色下OTA需要承擔的風險為0;飛豬的66元性質是單次使用的優惠券,並且設有限量,航空公司面臨的壓力也較小。」
  • 第四家航空公司推出「隨心飛」,不限次數、時間、航線
    繼東航6月18日首開先河發布「3322元 周末隨心飛」機票套餐以後,華夏航空馬上跟進,發布了華夏航空「2999元 國內隨心飛」產品。緊接著,國內的航空巨頭海航集團於7月6日正式開售「2999元 海航隨心飛」機票套餐。就在大家呼喚和期盼三大航之一的南航也推出類似產品時,第四家航空公司出手了!
  • 60元薅光航空公司羊毛?想太多!隨心飛到處是坑
    最近,每個航空公司都在推出隨心飛活動不少小夥伴定了無數鬧鐘與崩潰的搶購後臺做鬥爭好不容易搶到了這個誘惑力十足的大優惠以為薅到了大羊毛殊不知自己才是被薅的那一個!,南航的「隨心飛」、川航的「安逸飛」...
  • 隨心飛 | 又一家航空公司出隨心飛啦~時間竟到明年6月
    已經有n家航空公司出各類隨心飛~~還有沒有沒有購買的童鞋?海航發消息9月28-29日會出新的隨心飛!不,隨心飛很多啦~~~海航有什麼亮點?適用航班日期至2021年6月30日(春運除外),有效期內不限次數搭乘海航集團旗下12家航司實際承運國內航班,且不限工作日、周末。還行,還行……多少錢?
  • 決戰「隨心飛」
    」系列後兩個月內,其他航空公司也不甘落後地紛紛推出屬於自己的「隨心飛」產品。但從國際經驗來看,大航空公司遲早要進入到一個飽和或微利的狀態,然後再開啟競爭,而目前在疫情之下,需求減退,原本可能在五年或更長一段時間之後才到來的價格、營銷和服務等方面的競爭,正在提前到來。」中國旅遊研究院副研究員楊彥峰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為何各大航司會推出「隨心飛」類產品提前「引戰」整個市場?很多人第一反應是疫情下現金流緊張,此舉可以提前回籠資金。
  • 疫情期間的世界航空業救星:隨心飛
    最近東航的周末隨心飛產品著實火了一把,如一把火炬點亮這個航空業寒夜,引來各形各色的人關注。產品雖然有限制性,但是無法掩蓋住自身的魅力,就連平常飛行需求不高的旅客都「蠢蠢欲動」,思考是否該入手,可見隨心飛產品真的走進了許多旅客的內心。這是一款有溫度有感情的產品,正如它照亮了復甦中的航空業,同時也如傳遞火炬一般傳給了下一個火炬手—海航。眾所周知,海航更需要也更有能力接任下一位火炬手。
  • 隨心飛、直播帶貨……疫情之下,航空公司主動出擊創新招
    最近一段時間,各個航空公司先後推出「隨心飛」、「無限飛」、「任性飛」等產品,引爆航旅市場。宣傳中說,只要2999元或者3322元就可以在今年下半年無限次地乘坐航班去想去的地方。但也有人提出,實際情況並不像想像得那麼簡單。
  • 動態丨「隨心飛」羊毛不好薅,但更多「隨心飛」已在路上
    東航隨之推出3322元的「隨心飛」套餐,迅速火爆全網。所以,2XXX無限飛這樣的套餐,到底值不值購買?我們不妨一起看看。"隨心飛"真的能隨意飛嗎?航空公司們的「隨心飛」套餐其實都會有一些比較明顯的限制,比如東航的只能在周末使用;海航的只能用於海南地區的航班;在一些特殊節假日,套餐都不可使用。
  • 隨心飛兌不到怎麼辦?九元航699元「安心飛」+「隨心飛」來了
    隨著各家航司「隨心飛」陸續出臺,大本營位於廣州的九元航空,今日卻推出了「隨心飛」伴侶型機票產品「安心飛」。「隨心飛」類產品的旅客,在兌票後,個人行程發生臨時變化、誤機,或經歷航班延誤、取消、時刻臨時調整、返航等情況,通過九元航空「安心飛」產品小程序上傳「隨心飛」機票因航變不能成行的憑證,即可使用此產品權益。
  • 又一家航空公司推出隨心飛,2888元,不限時間、不限次數乘飛機
    自從6月18日東航發布「周末隨心飛」以來,國內多家航空公司陸續跟進,包括南航、海航等大航司集團在內,目前已有十幾家航空公司陸續發布了自家的「隨心飛」產品,雖然名稱不一、價格也各不相同,但套餐包含的內容基本相似,即:消費者花一定金額買下未來一段時間內在某家航空公司乘坐飛機的權益,其本質其實就是預售制,提前鎖定顧客,和房地產公司的「賣樓花」房產預售制並無本質不同。
  • 東方航空「周末隨心飛」為何火爆「出圈」
    3.日入數億憑藉「周末隨心飛」產品,東方航空一天時間相當於獲得超過3億元的銷售收入,在疫情前這筆收入對眾多處於「寒冬」的航空公司都算得上雪中送炭。5.大紅大紫由於這款爆品的出現,我個人的朋友圈、微博直到7月上旬都還在被「周末隨心飛」刷屏,在百度指數上「周末隨心飛」在發售後的幾天內關注度高居不下,搜索指數日均值在20000上下,在主要的航空公司中,熱點指數高居第1。
  • 除了「隨心飛」,航空公司還可以做什麼來提升旅客信心?
    今年國內的航空公司相繼推出促銷活動,東航、南航、海航、春秋航空等航司,以及第三方平臺飛豬,都推出了「隨心飛」產品,以刺激旅客的需求和預訂。短期內,這些活動能夠迅速為航空公司帶來一定的現金流。很多業界人士都認同國內航空公司在疫情期間的應對做法。積賞天下總經理曾智輝認為,「隨心飛」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嘗試。
  • 你的「隨心飛」為啥會鬧心?
    6月18日東航推出「周末隨心飛」,一時間引爆業內,刷屏朋友圈,解讀君和好多朋友都買了。眼看著東航APP被熱情的消費者擠爆,其他航空公司也立馬跟進推出類似產品。乍一看,海南拉薩隨便兩個來回就輕輕鬆鬆回本,可幾個周末過去了,「隨心飛」的投訴可不少。
  • 「隨心飛」「無限飛」套餐到底值不值?網友吐槽退款慢,航空公司回應已修復有關問題
    近段時間,各大航空公司相繼推出「隨心飛」甚至是「任性飛」套餐。網上有不少旅行玩家、航空博主紛紛對這些產品進行分析對比,還有不少的攻略應運而生。有乘客稱確實從中獲得了便利和優惠,但是吐槽也不少。航空公司有沒有改進相關投訴?對於消費者而言,有沒有使用的指南?
  • 雙11第一個爆款,居然是隨心飛
    從航空公司和OTA平臺自救角度來看,更多隨心飛出現並不意外。但全現在同時發現,那些6月買了第一批隨心飛的人,許多都認為「無法值回票價」,「不會再買」。「這種讓利在國內民航史上看不到先例,」民航資深人士林智傑對全現在表示,此前部分航空公司有小範圍的「無限飛」活動,一般針對短途的省內航線、或者少數固定航線,還推出過月票制等形式,但大多是針對商務人士等少數線路。
  • 航空「隨心飛」,勿將「隨心」做噱頭
    「隨心飛」套餐,相當於花3000元左右購買一個半年的周末航空出行禮包。鑑於東航「隨心飛」產品的轟動與成功,各航空公司紛紛效仿,不完全統計現在已經有東航、海航、華夏航空、青島航空、瑞麗航空、春秋航空、四川航空、祥鵬航空和吉祥航空等航空公司推出「隨心飛」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