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光開發者大會:曠視科技敖翔談視覺智能如何助力大數據風控升級

2021-01-09 IT之家

2018年11月17日,首屆極光開發者大會在深圳召開。本次大會由國內領先的移動大數據服務平臺——極光大數據舉辦,近千位網際網路公司技術領袖、合作夥伴、開發者齊聚一堂,圍繞大數據、人工智慧、移動開發等廣受關注的熱點話題,共同探討了在移動開發的下半場,如何構建健康的開發者生態。

曠視科技副總裁敖翔先生作為重要嘉賓出席本次大會,並發表《視覺智能助力大數據風控升級》的主題演講。

視覺智能助力大數據風控升級

主講人:曠視科技副總裁敖翔

大家好,我叫敖翔。很高興來到極光開發者大會,分享關於機器視覺跟風控之間的關係。

視覺的應用領域現在已經很廣了,從安防到個人用戶,都需要智能識別。關於視覺的未來前景,毫無疑問是非常豐富的,在此我就不展開了。今天想跟大家分享視覺和風控的結合,是因為我們的產品Face++跟這個有一定關係。

現在是網際網路的時代,網際網路創造了一個全新的維度,一種前所未有的人和人之間的大規模的社會化協作。在這個空間裡面,我們不用見面就可以完成溝通、合作、交易。那麼隨之而來的就是相應的大數據風控,大數據風控是基於事實數據、背景信息和我們在網際網路上留下的痕跡等來計算,目前來看,它已經非常發達了。

1、大數據風控面臨怎樣的缺失

回到過去,小到向別人借錢,大到公司併購這樣的交易,第一步當然是了解背景信息。如果這個人過去風控不好,我們自然不會把錢借給你;如果公司有點差,這個交易也無法完成。第二個環節,我們一定要做的一件事情,是面對面,更直接的就是面試。我相信各位可能曾經當過面試官,對一個人感覺不好,就把他拒掉,這是很普遍的。最後這兩個環節合起來,我們會說達成交易。這種比較之下,我們會發現基於網際網路的大數據風控可能是有缺口的,而更完整地處理信息,才可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有一個詞叫做相由心生,一個詞叫做以貌取人。這兩個詞都不算是褒義詞,但都包含了人性。其實很簡單,假設去奢侈品店裡面買東西,你可能時不時會受到營業員目光的打量,他們非常會通過看人來了解一個人是不是他們的目標對象。這說明,大腦裡複雜的神經系統和我們長期進化的記憶合在一起會構成非常有效的判決體系,這套體系可能不在我們目前的風控體系之內。我認為機器視覺有義務把這些結合起來達成一個最好的結果,這就是我說的關於人的左腦和右腦的結合。我們不僅要靠客觀事實,用左腦,也要用右腦,通過主觀判斷來做決定。從科學角度來說,就是要用更多不可解釋的數據做出一個模型來。它必須基於相信,因為不可解釋。

2、計算如何演化到認知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個獨特的角度,它跟大數據風控也許沒有什麼關係,但我覺得非常有價值,就是關於計算的演化。計算機從它發明以來,就有一個存在目的叫計算,算飛彈的軌跡,算密碼。第二個階段叫做系統代理。現在我們的手機、電腦能上網,就是因為計算機是整個網際網路的代理。第三個階段也是現在,我們的手機成為肢體的衍生,成為千裡眼、順風耳,幫助我們做所有的事情。計算的演化,變成了一個獨立人格。舉一個智能音響的例子,它是一個獨立的東西,你跟它交互不是簡單的,而是深入的溝通。同樣地,對系統來說,如果把它當作一個生命來看待,它必須主動感知一切,而不是被動地灌輸。我覺得這是現在一個非常重要的趨勢——會感知的技術。

現在最常談到的感知是視覺感知。在無處不在的計算的時代,視覺作為90%的信息的通道,被大量使用。如果把這些信息結合起來,對風控是有價值的。

3、視覺計算如何影響風控

關於視覺計算,一個很重要的應用就是刷臉。在座各位應該對刷臉都不陌生了。現在要消費分期、在線貸款、成為滴滴司機、在線考試、在Airbnb租房……可能都會涉及到強風險認證,而主要手段就是靠人臉識別。曾經有人問我一個問題,你們做識別,跟做指紋識別、虹膜識別有什麼差別。我說你這樣說是對的,但也不全對,因為我有一個機會讓你看到這個人,但你看到指紋就沒有用,指紋只能證明你是你,虹膜也只能證明你是你。但是人臉不一樣,人臉的豐富程度前所未有。除了驗證你是你以外,面部識別還有大量的信息。相由心生、以貌取人,這是人的能力,而機器並不具備,但我們想讓它有。

曠視科技在這個領域耕耘了很久,目前還在識別階段,我們要把它往前推,進入到很多環節。以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為例,我們希望它不僅應用在反欺詐領域,而是參與到定價、評分,以及真正的風控上去,賦予風控一雙眼睛。

每個人在做人臉識別驗證的時候,信息量是很大的,我們可以提出大量特徵,這也是可解釋特徵。這些特徵上和一些固定關鍵詞,比如「預期」是有關聯度的。比如外貌、穿戴、環境等圖像特徵。

視覺信號的奇妙之處就是能夠給你全新的視覺維度去做更多事情。除了表象的特徵,表情也是人臉具備的獨一無二的特徵。我們在偵探類作品中常看到讀心術,其實不是讀心,而是讀微表情。鏡頭可以捕捉人的微表情,當它看夠了一萬個人,判斷力是遠超過你的。

綜合這個結果的數據,再結合傳統大數據的數據,綜合建模,可能會拿到一些風險跟信號特徵,這個其實構成了整個我今天講的最主要的主題。

我們看一些實驗結果。這是一個風控模型裡面的關鍵指標,到0.2說明這個模型是有一定效果的,數值越高,說明效果越好。單僅依託視覺特徵的效果並不好,KS值只有0.13。這個時候,如果加一點點傳統的大數據,就可以到0.2,0.2就是有效的了。如果再加上一點點視覺信號,這個KS值就會上到0.25,這個模型就會有所提升。如果加入更多的視覺信號,效果的提升會非常明顯。怎樣才能做到更好呢?神經網絡可以做端到端的學習,照片直接進去以後,可能圈出更有效的模型。再跟傳統的風控數據做結合,區分度可以達到0.29。這只是一個沒有特別調整過的簡單模型,如果數據量更大的話,效果會更驚人。

這就是我想在今天的演講中想說的最重要的東西,通過加入一個全新的維度可以帶來什麼,以及你必須放棄左腦,放棄解釋它,用你的右腦去做,從而來看可以獲得什麼,。

我相信在這樣的趨勢下,未來會有更多視覺信號的產品,能幫助我們在風控上做得更好。

這是我的報告,謝謝大家。

關於極光

極光(納斯達克股票代碼:JG)成立於2011年,是中國領先的移動大數據服務平臺。極光專注於為移動應用開發者提供穩定高效的消息推送、即時通訊、統計分析、社會化組件和簡訊等開發者服務。截止到2018年9月份,極光已經為36.9萬移動開發者和99.1萬款移動應用提供服務,其開發工具包(SDK)安裝量累計近174億,月度獨立活躍設備近10.3億部。基於海量數據和洞察積累,極光已將業務拓展至大數據服務領域,包括精準營銷(極光效果通)、金融風控、市場洞察以及商業地理服務(極光iZone)。極光將繼續藉助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為移動大數據賦能,致力於為社會和各行各業提高運營效率,優化決策制定。

相關焦點

  • 2020啟智開發者大會精彩來襲,這些公開課不容錯過!
    自首屆啟智開發者大會在深圳舉辦後,便在開源領域形成了積極影響,從硬核的基礎設施、海量公開的軟體及數據環境、優秀的深度學習AI框架、多元化的合作模式等方面,對開發者創新進行了大力度扶持,並為其提供暢談技術、學習創新的專屬平臺。源創鵬城,智匯北京!
  • 產學研用2020啟智開發者大會亮點搶鮮報
    距離12月2日啟智開發者大會築夢起航的日期越來越近了,亮點夠不夠多?嘉賓咖位夠不夠大?有哪些開源項目獲獎?有哪些公開課不容錯過?小編先行打探到四大看點,現在就來一一揭秘。研:領軍院士親自布道,激活AI生產力開源開放是一種潮流,更是全球人工智慧發展不可阻擋的重要趨勢之一。
  • 曠視談移動機器人未來技術趨勢——單體智能與群體智能
    曠視指出,移動機器人未來的主要技術發展趨勢可以概括為單體智能和群體智能,通過AI賦能,單個機器人和機器人系統的智能化程度將不斷提升,為客戶實現降本增效。具體來看,曠視提出了的機器人技術發展的五大趨勢:第一,基於SLAM技術的AMR正逐漸成為業界的主流趨勢。
  • 玩轉AI實驗室 曠視科技人工智慧應用分享沙龍報名
    4月14日下午,國內領軍的機器視覺AI企業曠視科技Face++將聯合UCloud、圖普科技、活動行、IT大咖說、AI前線在北京中關村為你準備一場AI知識分享盛宴,敬請期待!在這裡,來自領軍的人工智慧企業大咖將探討三大AI熱點技術及應用——計算機視覺、圖像處理、雲計算。
  • 「魔鏡」風控系統——卡爾數科助力智能風控新發展
    今年 5 月卡爾數科智能風控決策引擎2. 0 版——「魔鏡」風控系統正式升級上線。從卡爾金融到卡爾數科,全新升級的「魔鏡」風控系統在客戶信用數據、車輛驗真估值、多平臺預警服務等多個方面進行優化,從而進一步規避風險,對智能風控體系建設有著重要意義。
  • 曠視獲高工金球獎2019年度創新技術獎 助力行業智能升級
    事實上,隨著5G和工業4.0的推進,製造產業與倉儲物流行業正迎來高速邁進的新時期,工業軟體作為智能升級的基礎,在其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但由於國產工業軟體起步較晚,存在基礎薄弱、創新不足、產業質量較差等痛點。對此,曠視推出了致力於機器人與物流、製造業務快速集成,一站式解決規劃、仿真、實施、運營全流程的作業系統——河圖。
  • 曠視談移動機器人的未來:單體智能+群體智能,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編者按:正如德國工業4.0之父孔翰寧曾指出的「人工智慧是工業4.0成敗的關鍵」,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工業智能成為了不少AI企業關注的焦點。在這之中,作為工業智能化一大標誌的工業機器人是發展落地的重點之一。曠視在2017年進入供應鏈物聯網領域,聚焦智慧物流及工業機器人業務。
  • 後浪超前浪,商湯曠視等AI獨角獸成機器視覺超級玩家
    從算力的提升,以及算法日益完善,在大數據支撐下,各行各業利用人工智慧技術進行數位化轉型,以此推動人工智慧技術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進入我們視野。諸如在金融業,人工智慧技術應用為金融業開啟一個全新智慧金融時代。在製造業,人工智慧技術使得全球掀起新一輪工業數位化革命。整體來說,一個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時代來臨,也推動人工智慧應用市場高速發展。
  • 極光與快看漫畫達成合作,解鎖數位化運營新方式
    快看高度重視技術投入,積極探索內容行業前沿科技,採用AI、大數據等推動內容創作能力的拓展,提高內容行業的分發效率,加速內容產業與網際網路的融合發展。極光是國內領先的移動開發者服務提供商,於2018年7月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是國內登錄納斯達克市場的大數據第一股。
  • 曠視唐文斌:開源是為了用無限算法解決無限場景中無限問題
    唐文斌重新定義了人工智慧底層的基礎設施,並正式發布了曠視AI生產力平臺Brain++,同時宣布開源其核心框架天元(MegEngine)。作為全球最早用深度學習方法開展人工智慧商業化探索的科技企業,曠視成立於AI 開發工具匱乏的早期人工智慧時代,於是曠視靠自主研發,從0到1地解決了算法生產的問題。
  • 信也科技林臣焱:多維度升級風控系統,科技賦能金融數位化
    本屆年會從中國經濟改革、科技創新、金融變革等多個角度深入分析2021年中國經濟將迎來的機遇和挑戰。信也科技副總裁 林臣焱在此次年會周的金融峰會「科技之變,金融科技創新的驅動與賦能」論壇上,信也科技副總裁林臣焱闡述了智能風控如何賦能金融機構,以及隨著數位化的進一步發展,科技可以如何滿足機構更多的業務需求等問題。
  • 薩摩耶金服林建明:科技賦能金融機構打好風控攻防戰
    在2019年金融科技大會上,薩摩耶金服董事長林建明受邀參加論壇,同與會代表就「智能風控的躍進與迭代」「資產信用評估的路徑」等話題展開了深入的討論。以科技為引擎,持續為金融行業提供動能當前,以人工智慧(AI) 、區塊鏈(Blockchain)、雲計算(Cloud)、大數據(Big Data)為代表的創新技術快速發展,形成「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構建出數字世界新型商業模式。「ABCD」四大能力既是時代趨勢又是當前金融科技的發展路徑,更與薩摩耶金服的技術優勢緊密貼合。
  • 曠視科技推出多個視覺輔助產品樣本 讓扶老助殘服務智能科技化
    踐行AI向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殘障人士總數高達8500萬,約佔總人口的6%。與此同時,中國發展基金會發布的報告預測,到2050年中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將達3.8億,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將接近5億,老齡化問題日益嚴峻。運用科技手段為老助殘已是大勢所趨。
  • 2020年成國內深度學習框架開源元年 曠視科技開源天元加速AI落地與...
    全球諮詢機構IDC《中國深度學習平臺市場份額調研》指出,在AI技術使用方面,接受調研的企業和開發者中,86.2%選擇使用開源的深度學習框架。作為全球最早使用深度學習開展人工智慧應用研發與落地探索的人工智慧企業之一,曠視科技正通過開源自研AI生產力平臺Brain++的深度學習框架天元(MegEngine),助力我國AI技術的加速落地與發展創新。
  • 曠視科技以技術創新驅動移動機器人(AGV/AMR)發展
    曠視科技指出,移動機器人未來的主要技術發展趨勢可以概括為單體智能和群體智能。其中,單體智能是單個機器人的智能化程度,未來會包含更多AI的元素,如SLAM(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技術的多傳感器融合導航方式和深度學習;群體智能是系統的智能化,通過AI的算法使系統最優化,如規模化集群作業和同構仿真。這樣的趨勢也體現在曠視科技智慧物流的發展戰略之中。
  • 極光:多重利好因素助力汽車銷售市場回暖
    (原標題:極光:多重利好因素助力汽車銷售市場回暖)
  • 靈雲開放平臺助力開發者打造智能化應用
    AI時代,語音交互、機器翻譯、機器視覺等技術,可大幅提升軟體、終端的用戶體驗,助力開發者快速打造智能化應用。目前,靈雲平臺已聚集數十萬開發者,智能語音、智能視覺、智能語義、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已服務智能輸入法、地圖導航軟體、手機銀行App、語音翻譯App、智能家電、智慧機器人等各類軟硬體,為超 6 億用戶提供優質的AI技術能力服務。
  • 金融科技產業峰會落幕,中科馭數攜實時風控方案RiskCop助力風控計算
    大會除了完成多個戰略合作協議籤署、重點領域應用研究工作組成立和一系列重磅成果發布儀式,還設置了包括5G、人工智慧、區塊鏈等前沿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的八個分論壇。吸引了來自金融科技產業生態各方的專家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國家金融科技產業的最新政策和發展趨勢,交流分享金融科技領域的新技術、新模式和新應用。
  • 五縱三橫布局,同盾助力金融風險防控|風控|大數據|雲計算|網際網路...
    同盾科技,國內專業而領先的智能分析與決策服務提供商,以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三大核心技術體系為基礎,為金融、網際網路、物流、零售、政務等領域輸出包括智能信貸風控、智能反欺詐、智能運營等在內的智能決策產品&服務,讓各場景中的決策分析更加智能。同盾科技所專注的行業,簡單來說,其實是大數據風控。
  • 跌跌撞撞的上市路,曠視科技們的"彭羅斯階梯"?
    商業化方面,根據去年遞交的招股書顯示,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在曠視三項主要收入中佔比最大,營收更偏向to G,在巨頭扎堆發力智慧城市的今天,未來能否保證自己的確定性似乎也成了曠視需要解決的問題。 To G比重大,換言之就是曠視科技的to C進程似乎是承壓的。